高平稳性的车铣复合工作台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8539发布日期:2019-05-24 20:4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高平稳性的车铣复合工作台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铣复合工作台,具体涉及高平稳性的车铣复合工作台组件。



背景技术:

大型机床附件,转台类通常只提供定位铣功能。机械结构单一,控制简单。在大型工件加工中只能完成一种工艺过程,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平稳性的车铣复合工作台组件,利用车铣复合加工组件,可通过车铣通用刀座更换铣刀或车刀来实现刀具更换。利用齿轮箱组件实现消隙,通过控制齿轮箱组件的电机转速实现转台转速快慢的控制。从而实现在同一转台上进行车、铣,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同时,通过重油阻尼器的设计,提高转台在低速转动时的稳定性,并利用稳定座,在低速转动时,利用油压设计好上稳定座、下稳定座上压头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转台运行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高平稳性的车铣复合工作台组件,包括工作基座,在所述工作基座上安装车铣复合加工组件、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转台组件以及驱动所述转台组件转动的齿轮组件,

车铣复合加工组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横向导轨、横向丝杆以及驱动所述横向丝杆转动的横向电机,横向导轨上安装与该横向导轨滑动配合的纵向固定板,纵向固定板与横向丝杆上的横向螺母固定连接,纵向固定板上距离横向电机远的一侧安装纵向导轨、纵向丝杆,纵向固定板的另一侧安装配重块,纵向导轨上安装与该纵向导轨滑动配合的车铣工装,车铣工作与纵向丝杆上的纵向螺母固定连接,纵向固定板上端安装纵向电机,

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转台组件包括转台基座以及与该转台基座转动配合的上转台,上转台上设有大齿轮,上转台包括转台,在所述转台下端面设有环形安装座,环形安装座下端面安装大齿轮,环形安装座下端面位于所述大齿轮内侧设有环形挡板,大齿轮套接在所述的环形挡板外侧并与环形安装座下端面固定连接;

转台下端面位于所述环形安装座内侧部分向上拱起形成上球面状凹部,一方面节约转台的材料用量,另一方面改变转台重心,使得转台与转台基座配合更稳固,

转台基座上端面设有突出该上端面的环状挡板的配合环,转动基座下端面中心处具有向上拱起的下球面状凹部,一方面节约转台的材料用量,另一方面改变转台重心,使得转台与转台基座配合更稳固,

转台基座包括上面板、下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具有间隔,

还包括一阻尼器,所述的阻尼器包括上组件、下组件,上组件和下组件通过通电磁吸配合;

齿轮组件包括安装在工作基座上的齿轮箱组件,齿轮箱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板、上板,壳体内设有第一齿轮组件,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柱,第一齿轮柱上固定有第一上斜齿轮、第一下斜齿轮,第一齿轮柱下端与所述的底板转动配合,第一齿轮柱上端设有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柱在其轴向可往复运动的齿轮驱动机构,齿轮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轮柱上端转动配合的第一齿轮柱外壳,第一齿轮柱外壳上端内部设有承载件,承载件侧壁上下两端与所述的第一齿轮柱外壳合围形成空腔,空腔连通输油管,承载件侧壁上下两端与所述的第一齿轮柱外壳内壁之间在轴向上滑动且密封配合,承载件上端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形变方向为轴向的弹簧,第一齿轮柱外壳上端固定安装有端盖,承载件与第一齿轮柱上端通过轴承连接,

齿轮组件还包括第二齿轮组件、第三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配合的第二齿轮柱,第二齿轮柱一端位于壳体内且该端安装有第二下斜齿轮,另一端伸出至壳体外且该端安装有第二上斜齿轮,

第三齿轮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配合的第三齿轮柱,第三齿轮柱一端位于壳体内且该端安装有第三下斜齿轮,另一端伸出至壳体外且该端安装有第三上斜齿轮,

在所述的第二下斜齿轮与第三下斜齿轮中一个与第一上斜齿轮配合,另一个与第一下斜齿轮配合;

第二上斜齿轮、第三上斜齿轮与大齿轮配合。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配重块包括大头端以及位于大头端上端的小头端,车铣工装本身较重,且在车铣过程中需要转动,若仅采用纵向固定板,必然导致纵向固定板两侧重心不一致,影响加工精度及设备使用寿命等问题,故设置配重块调整重心,有助于提高加工精度,配重块设置为大头端与小头端的结构,小头端位于上端,可有效结余配重块的材料用量,降低配重块的总重,节约成本。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配重块与所述的纵向固定板一体成型,配重块及纵向固定板下端设有卡槽,卡槽卡在所述的横向导轨上。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底座上端面具有横向凹槽,横向导轨有两个,横向凹槽位于两个横向导轨之间,横向丝杆安装在横向凹槽内,有效节约底座的用量以及底座的尺寸,进而从整体缩小车铣复合加工组件的尺寸,降低制造成本。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上组件包括安装在上面板上的管状的上固定座,上固定座内安装有与所述上固定座转动配合的上转轴,上转轴上安装有与大齿轮啮合的上齿轮组,上转轴的下端安装吸盘式电磁铁,

下组件包括下转轴,下转轴上端设有可磁吸柱体,下转轴下端固定安装有重油箱,重油箱包括管状壳体,管状壳体下端安装法兰盘,上端安装有上盖,法兰盘下端面具有柱状突出部,柱状突出部插入下面板上的导向通孔内,

管状壳体内设有内管状壳体,内管状壳体与管状壳体内壁之间设置内挡板,内挡板上设有重油通过孔,

吸盘式电池铁和所述的可磁吸柱体之间间隔配合,且所述的间隔在轴向上的长度小于柱状突出部的长度。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个稳定座,稳定座由侧稳定板以及位于侧稳定板上下两端的上稳定板、下稳定板,上稳定板和下稳定板上均设置有配合柱,配合柱包括柱状外壳,柱状外壳内一端设有压头,另一端设有端盖,压头和端盖之间设有中隔板,中隔板与所述端盖之间形成配合油腔,中隔板和压头之间设有弹簧,柱状外壳上设有与配合油腔连通的配合油孔,上稳定板和下稳定板上各有两个配合柱且对称设计。。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还包括枢轴,枢轴上端连接上转台,下端连接转动基座。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壳体还包括侧板,该侧板为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上安装电机,电机的驱动齿轮位于侧板内侧并与第一上斜齿轮或第一下斜齿轮配合。

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齿轮组件还包括第四齿轮组件、第五齿轮组件,第四齿轮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配合的第四齿轮柱,第四齿轮柱位于壳体内且一端安装有第四下斜齿轮,另一端安装有第四上斜齿轮,

第五齿轮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配合的第五齿轮柱,第五齿轮柱位于壳体内且一端安装有第五下斜齿轮,另一端安装有第五上斜齿轮,

驱动齿轮配合第四下斜齿轮,第四上斜齿轮与第五上斜齿轮配合,第五下斜齿轮与第一下斜齿轮配合,第一下斜齿轮与第二下斜齿轮配合,第一上斜齿轮与第三下斜齿轮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车铣复合加工组件,可通过更换铣刀或车刀来实现刀具更换。

利用齿轮箱组件实现消隙,通过控制齿轮箱组件的电机转速实现转台转速快慢的控制。从而实现在同一转台上进行车、铣。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托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掉上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去掉侧板后的立体图一;

图4是图2去掉侧板后的立体图二;

图5是第一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转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转台基座的立体图一;

图9是转台基座的立体图二;

图10是转台基座的立体图三;

图11是工作基座和车铣复合加工组件的立体图一;

图12是工作基座和车铣复合加工组件的立体图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转台基座和阻尼器的配合示意图;

图15是阻尼器、大齿轮及稳定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16是阻尼器的立体图一;

图17是阻尼器的立体图二;

图18是稳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配合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19所示,高平稳性的车铣复合工作台组件,包括工作基座,在所述工作基座100上安装车铣复合加工组件1、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转台组件2以及驱动所述转台组件转动的齿轮组件3,

车铣复合加工组件包括底座11,底座上设有横向导轨111、横向丝杆112以及驱动所述横向丝杆转动的横向电机113,横向导轨上安装与该横向导轨滑动配合的纵向固定板12,纵向固定板与横向丝杆上的横向螺母固定连接,纵向固定板上距离横向电机远的一侧安装纵向导轨123、纵向丝杆124,纵向固定板的另一侧安装配重块121,纵向导轨上安装与该纵向导轨滑动配合的车铣工装,车铣工装与纵向丝杆上的纵向螺母固定连接,纵向固定板上端安装纵向电机122,车铣工装包括动力源以及与动力源连接的车铣通用刀座。

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转台组件包括转台基座22以及与该转台基座转动配合的上转台21,上转台上设有大齿轮23。

齿轮组件包括安装在工作基座上的齿轮箱组件3,齿轮箱组件包括壳体31,壳体包括底板311、上板312,壳体内设有第一齿轮组件,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柱32,第一齿轮柱上固定有第一上斜齿轮321、第一下斜齿轮322,第一齿轮柱下端与所述的底板转动配合,第一齿轮柱上端设有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柱在其轴向可往复运动的齿轮驱动机构,齿轮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齿轮柱上端转动配合的第一齿轮柱外壳323,第一齿轮柱外壳上端内部设有承载件,承载件325侧壁上下两端与所述的第一齿轮柱外壳合围形成空腔328,空腔连通输油管,承载件325侧壁上下两端与所述的第一齿轮柱外壳内壁之间在轴向上滑动且密封配合,承载件上端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形变方向为轴向的弹簧327,第一齿轮柱外壳上端固定安装有端盖326,承载件与第一齿轮柱上端通过轴承324连接。

齿轮组件还包括第二齿轮组件33、第三齿轮组件34,第二齿轮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配合的第二齿轮柱333,第二齿轮柱一端位于壳体内且该端安装有第二下斜齿轮332,另一端伸出至壳体外且该端安装有第二上斜齿轮331。

第三齿轮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配合的第三齿轮柱341,第三齿轮柱一端位于壳体内且该端安装有第三下斜齿轮343,另一端伸出至壳体外且该端安装有第三上斜齿轮342。

在所述的第二下斜齿轮与第三下斜齿轮中一个与第一上斜齿轮配合,另一个与第一下斜齿轮配合;

第一上斜齿轮、第二上斜齿轮与大齿轮配合;

配重块包括大头端1212以及位于大头端上端的小头端1211,车铣工装本身较重,且在车铣过程中需要转动,若仅采用纵向固定板,必然导致纵向固定板两侧重心不一致,影响加工精度及设备使用寿命等问题,故设置配重块调整重心,有助于提高加工精度,配重块设置为大头端与小头端的结构,小头端位于上端,可有效结余配重块的材料用量,降低配重块的总重,节约成本。

配重块与所述的纵向固定板一体成型,配重块及纵向固定板下端设有卡槽,卡槽卡在所述的横向导轨上。

底座上端面具有横向凹槽,横向导轨有两个,横向凹槽位于两个横向导轨之间,横向丝杆安装在横向凹槽内,有效节约底座的用量以及底座的尺寸,进而从整体缩小车铣复合加工组件的尺寸,降低制造成本。

上转台包括转台211,在所述转台下端面设有环形安装座212,环形安装座下端面安装大齿轮,环形安装座下端面位于所述大齿轮内侧设有环形挡板213,大齿轮套接在所述的环形挡板外侧并与环形安装座下端面固定连接;

转台下端面位于所述环形安装座内侧部分向上拱起形成上球面状凹部,一方面节约转台的材料用量,另一方面改变转台重心,使得转台与转台基座配合更稳固。

转台基座上端面设有突出该上端面的环状挡板的配合环221,转动基座下端面中心处具有向上拱起的下球面状凹部,一方面节约转台的材料用量,另一方面改变转台重心,使得转台与转台基座配合更稳固。

还包括枢轴24,枢轴上端连接上转台,下端连接转动基座。

转台基座包括上面板221、下面板222.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具有间隔,

还包括一阻尼器,所述的阻尼器包括上组件、下组件,上组件和下组件通过通电磁吸配合;

上组件包括安装在上面板221上的管状的上固定座2211,上固定座内安装有与所述上固定座转动配合的上转轴2212,上转轴上安装有与大齿轮啮合的上齿轮组2213,上转轴的下端安装吸盘式电磁铁2214,

下组件包括下转轴2221,下转轴上端设有可磁吸柱体2222,下转轴下端固定安装有重油箱2223,重油箱包括管状壳体22231,管状壳体下端安装法兰盘2224,上端安装有上盖2225,法兰盘下端面具有柱状突出部2226,柱状突出部插入下面板上的导向通孔2227内,重油箱内储存重油。

管状壳体内设有内管状壳体,内管状壳体22241与管状壳体内壁之间设置内挡板22242,内挡板上设有重油通过孔,

吸盘式电池铁和所述的可磁吸柱体之间间隔配合,且所述的间隔在轴向上的长度小于柱状突出部的长度。

还包括若干个稳定座223,稳定座由侧稳定板2231以及位于侧稳定板上下两端的上稳定板2232、下稳定板2233,上稳定板和下稳定板上均设置有配合柱2234,配合柱包括柱状外壳22341,柱状外壳内一端设有压头22342,另一端设有端盖22343,压头和端盖之间设有中隔板22344,中隔板与所述端盖之间形成配合油腔22347,中隔板和压头之间设有弹簧22345,柱状外壳上设有与配合油腔连通的配合油孔22346,上稳定板和下稳定板上各有两个配合柱且对称设计。

壳体还包括侧板37,该侧板为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上安装电机371,电机的驱动齿轮372位于侧板内侧并与第一上斜齿轮或第一下斜齿轮配合。

齿轮组件还包括第四齿轮组件35、第五齿轮组件36,第四齿轮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配合的第四齿轮柱351,第四齿轮柱位于壳体内且一端安装有第四下斜齿轮353,另一端安装有第四上斜齿轮352,

第五齿轮组件包括与壳体转动配合的第五齿轮柱361,第五齿轮柱位于壳体内且一端安装有第五下斜齿轮363,另一端安装有第五上斜齿轮362,

驱动齿轮配合第四下斜齿轮,第四上斜齿轮与第五上斜齿轮配合,第五下斜齿轮与第一下斜齿轮配合,第一下斜齿轮与第二下斜齿轮配合,第一上斜齿轮与第三下斜齿轮配合。

齿轮箱在工作时,连通空腔的输油管、排油管的其中一个管道工作,向空腔内输油或将油排出,在弹簧的作用下,改变空腔的体积,进而实现第一齿轮柱上或下运动,实现对第一、第二上斜齿轮与大齿轮间消隙。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