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力学特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0999发布日期:2019-07-10 11:05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电梯门力学特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门安全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梯门力学特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电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电梯作为载人运输设备,其安全性能尤为重要,电梯门均装设有障碍测试系统,当在电梯关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电梯门会反向退回到全开状态,而此时,电梯门关闭时的动能和冲击力是关系到人身安全的重要参数,所以电梯门关闭时的动能和冲击力是重要的测试指标;《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中规定“阻止关门力不得超过150N,及这个力的测量不得在关门行程开始的1/3之内进行;层门及其刚性连接的机械零件的动能在平均关门速度下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不应大于10J”。

厂家对电梯的安全性能必须按要求进行检测,其中电梯门的冲击力和动能是电梯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部分,而目前对电梯门的冲击力和动能的检测设备机构复杂,体积较大,不便于维保人员对投入运行的电梯进行日常检测;另外,目前所采用的便携式电梯门力学检测装置均只有单一的冲击力检测或动能检测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且可用于检测电梯关门时的动能和冲击力的电梯门力学特性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电梯门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其包括中空壳体和依次设于所述中空壳体内部的套筒、底座、压力传感器和导向轴;所述套筒转动设置,所述中空壳体邻近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有轴承盖,所述套筒通过离合结构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套筒内同轴穿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轴承盖和所述底座抵接,所述弹簧内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探头与所述底座抵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盖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导向轴的一端活动接触,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空壳体的另一端活动置于所述中空壳体的外部;所述轴承盖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弧形孔,所述轴承盖的外部罩设有旋转盖,所述旋转盖通过活动穿过所述弧形孔的螺栓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壳体的外壁固定有手柄,所述手柄上固定有控制器和蓝牙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蓝牙模块电连接,所述蓝牙模块与手机终端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结构包括挡块和第一滑槽;所述底座的侧壁固定有至少一个所述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套筒的端部抵接,邻近所述挡块的所述套筒端部开设有沿所述套筒的轴向设置的所述第一滑槽,所述挡块活动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的外部与所述中空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滚珠衬套。

进一步地,邻近所述底座的所述中空壳体外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沿所述导向槽滑动设置的导向块,所述套筒邻近所述导向块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的两侧分别转动设有一个导向滚珠,所述导向滚珠与所述导向槽的侧壁滚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壳体邻近所述导向轴的一端固定有密封盖,所述导向轴滑动穿置在所述密封盖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置于所述中空壳体的外部一端固定有压盖。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压盖之间固定有密封伸缩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转动旋转盖以带动套筒旋转,使离合结构处于未锁定状态,导向轴受到电梯门撞击时,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力传递到底座,底座压缩弹簧,且推动位移传感器的探头,以此将所测量的位移信号传输到控制器进行动能计算;转动旋转盖以带动套筒旋转,将离合结构锁定,以限制底座对弹簧的压缩,导向轴受力后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受力大小;由此,通过旋转套筒改变离合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而分别测量出电梯关门的动能和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套筒与底座的离合结构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套筒与底座的离合结构未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中空壳体1、导向轴2、压力传感器3、底座4、轴承盖5、套筒6、弹簧7、位移传感器8、挡块9、第一滑槽10、弧形孔11、旋转盖12、螺栓13、手柄14、控制器15、蓝牙模块16、滚珠衬套17、导向槽18、导向块19、第二滑槽20、导向滚珠21、密封盖22、压盖23、密封伸缩套24、离合结构2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电梯门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其包括中空壳体1和依次设于中空壳体1内部的套筒6、底座4、压力传感器3和导向轴2;套筒6转动设置,中空壳体1邻近套筒6的一端固定有轴承盖5,套筒6通过离合结构25与底座4活动连接;套筒6内同轴穿设有弹簧7,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轴承盖5和底座4抵接,弹簧7内设有位移传感器8,位移传感器8的探头与底座4抵接,位移传感器8的另一端与轴承盖5固定连接;底座4与压力传感器3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3与导向轴2的一端活动接触,导向轴2的另一端穿过中空壳体1的另一端活动置于中空壳体1的外部;轴承盖5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弧形孔11,轴承盖5的外部罩设有旋转盖12,旋转盖12通过活动穿过弧形孔11的螺栓13与套管固定连接;中空壳体1的外壁固定有手柄14,手柄14上固定有控制器15和蓝牙模块16,压力传感器3和位移传感器8分别与控制器15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蓝牙模块16电连接,蓝牙模块16与手机终端信号连接;离合结构25包括挡块9和第一滑槽10;底座4的侧壁固定有至少一个挡块9,挡块9与套筒6的端部抵接,邻近挡块9的套筒6端部沿轴向开设有沿套筒6轴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0,挡块9活动置于第一滑槽10内部;测试电梯关门的动能时,转动旋转盖12以带动套筒6旋转,使离合结构25处于未锁定状态,使挡块9可以沿第一滑槽10移动,导向轴2受到电梯门撞击时,通过压力传感器3将力传递到底座4,底座4沿第一滑槽10移动并压缩弹簧7,且推动位移传感器8的探头,以此将所测量的位移信号传输到控制器15;压缩弹簧7收缩时将电梯门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根据弹性势能计算公式:E=1/2×k×x2,其中k为弹簧7弹性系数,x为弹簧7受力下的位移量,由于弹性系数k为已知量,位移量x由位移传感器8测量得出,由此弹簧7储存的弹性势能E可由上述公式得出,即为电梯门的动能;测试电梯关门的冲击力时,转动旋转盖12以带动套筒6旋转,使离合结构25处于锁定状态,使套筒6的端部与挡块9抵接,以此限制底座4对弹簧7的压缩,从电梯门关闭时导向轴2受力开始到电梯门重新开启整个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3实时测量力大小,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控制器15;控制器15将转化所得的冲击力大小和动能的大小均可通过蓝牙模块16传输到手机终端,以明确阻止关门力的最大值和动能的最大值;由此,通过旋转套筒6改变与底座4的配合关系,进而实现对电梯关门的动能和冲击力的测量。

导向轴2的外部与中空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滚珠衬套17,对导向轴2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且减小与导向轴2的摩擦力,有利于提高测试的精度。

邻近底座4的中空壳体1外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8,底座4上固定有沿导向槽18滑动设置的导向块19,套筒6邻近导向块19的一端开设有与导向块19对应的第二滑槽20;测试动能时,导向块19沿导向槽18和第二滑槽20滑动,可有效避免压力传感器3随底座4转动而影响测试精度。

导向块19的两侧分别转动设有一个导向滚珠21,导向滚珠21与导向槽18的侧壁滚动接触;减小导向块19与导向槽18之间的摩擦,提高测试精度。

中空壳体1邻近导向轴2的一端固定有密封盖22,导向轴2滑动穿置在密封盖22的中部,防止灰尘进入滚珠衬套17,起到保护作用。

导向轴2置于中空壳体1的外部一端固定有压盖23,增加导向轴2的受力面,便于实际操作。

密封盖22与压盖23之间固定有密封伸缩套24,导向轴2伸缩滑动过程中,密封伸缩套24同步伸缩活动,进一步起到防尘作用。

使用说明:握持手柄14,将该装置置于电梯门之间,使导向轴2的端部正对电梯门,测试电梯关门的动能时,转动旋转盖12以带动套筒6旋转,使离合结构25处于未锁定状态,使挡块9沿对应第一滑槽10进行滑动,及导向块19沿第二滑槽20进行滑动,导向轴2受到电梯门撞击时,通过压力传感器3将力传递到底座4,底座4在第一滑槽10和第二滑槽20的导向下移动并压缩弹簧7,且推动位移传感器8的探头,以此将所测量的位移信号实时传输到控制器15;测试电梯关门的冲击力时,转动旋转盖12以带动套筒6旋转,使离合结构25锁定,第二滑槽20与导向块19错开,使挡块9与套筒6的端面直接接触,以此限制底座4对弹簧7的压缩,导向轴2受力后通过压力传感器3测量受力大小,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实时传输到控制器15;控制器15将计算转换所得的冲击力大小和动能的大小均通过蓝牙模块16传输到手机终端,以此明确阻止关门力的最大值和动能的最大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