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0088发布日期:2019-04-03 04:5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边翻试验,是车辆测试试验中一个的项目,边翻装置的坡度一般在35°-55°。边翻试验前,要提前搭好试验要求坡度的边翻装置。当要求在不同坡度的条件下完成边翻试验时,测试人员需要准备多个坡度的边翻装置,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增加车辆测试试验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车辆边翻测试试验中,需要在不同坡度条件下试验的费时费力的情况,提供一种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由边翻测试子模块组成,每个边翻测试子模块包括支撑钢架、固定板,抬升板和底板;所述支撑钢架的侧面固定在坑内墙壁上,支撑钢架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试验道路衔接,固定板与试验道路路面形成缓坡;固定板与抬升板上端通过第一合页铰接,底板通过第二合页与抬升板下端铰接;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安装在抬升板内表面中部,第一轴承座与升降机内部的蜗杆铰接升降机通过第一螺栓与翻转台连接,升降机的丝杆顶端通过旋转轴连接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安装在抬升板上,翻转台的底座与钢架底座通过第三螺栓连接,钢架底座侧边焊接在支撑钢架上,钢架底座的底部通过地脚螺钉固定在地面上;坡度仪在抬升板的边缘,通过转动与升降机连接的手轮来抬升或下降抬升板的高度。

试验装置的支撑机构安装在坑底,试验装置的固定板与试验道路衔接。

依据边翻试验所需斜坡长度多个边翻测试子模块之间并排安装。满足试验装置长度的要求。

所述的试验装置,翻转台由四个轴承座组成,中间的两个轴承座座孔与升降机座孔连接,两侧的轴承座安装于钢架底座上部。

所述抬升板与固定板之间的第一合页焊接在两板连接处的下面,底板与抬升板之间的第二合页焊接在两板连接处的上面,抬升板与固定板之间、底板与抬升板之间的最大缝隙都不大于10mm。

所述坡度仪安装于坡度仪盒内,坡度仪盒底部与抬升板平行,安装高度便于操作者观察。

附图说明

图1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2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3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抬升结构示意图;

图4去除支撑钢架的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后视图;

图5去除支撑钢架的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后视轴测图;

图6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坡度整体示意图。

图标:1-试验道路,2-固定板,3-抬升板,4-第二合页,5-底板,6-支撑钢架,7-钢架底座,8-坡度仪,9-第一轴承座,10-手轮,11-升降机,12-翻转台,13-第一螺栓,14-地脚螺钉,15-第二螺栓,16-联轴器,17-传动轴,18-第三螺栓,19-第一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支撑钢架6的侧面固定在坑内墙壁上,支撑钢架6的上部支承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与试验道路1衔接,固定板2与试验道路1路面有一定夹角,形成缓坡;固定板2与抬升板3上端通过第一合页19铰接,底板5通过第二合页4与抬升板3下端铰接。如图2所示,第一轴承座9通过第二螺栓15固定安装在抬升板3内表面中部上,第一轴承座9与升降机11内部的蜗杆铰接,升降机11通过第一螺栓13与翻转台12连接,翻转台12的底座与钢架底座7通过第三螺栓18连接。钢架底座7侧边焊接在支撑钢架6上,钢架底座7的底部通过地脚螺钉14固定在地面上。坡度仪8在抬升板3的边缘。如图5所示,同一块抬升板3下面的各升降机11通过联轴器16及传动轴17互相连接。操作人员观察坡度仪8的示数,通过转动与升降机连接的手轮10来抬升或下降抬升板3的高度,完成试验坡度的调节。

进行车辆边翻测试中,将抬升板提升或下降到所需的试验坡度,车辆在试验道路1逐步偏离主干道,以一定的斜角驶入试验装置,在试验装置上方发生边翻,紧接着翻滚或滑下试验装置。

上述说明书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限制,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可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上述机构或者全部技术进行替换,这些方案的本质并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各实施例技术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坡度的车辆边翻测试试验装置。本发明包括固定板、抬升板、底板,所述支撑钢架的侧面固定在坑内墙壁上,支撑钢架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板;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安装在抬升板内表面中部,第一轴承座与升降机内部的蜗杆铰接升降机通过第一螺栓与翻转台连接,升降机的丝杆顶端通过旋转轴连接第一轴承座,坡度仪在抬升板的边缘,通过转动与升降机连接的手轮来抬升或下降抬升板的高度。本发明通过观察坡度仪的示数,可实时观测到试验坡度,从而实现抬升板与地面之间坡度的调节,并通过抬升板与底板之间的第二合页带动底板抬升。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张晓川;李丽军;林秀峰;兰金花;任豪杰;蔡程;武铃铜;杨崇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商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1.17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