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坡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295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坡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坡面装置,其存放于车辆中,在使用时在车外伸展开,在车辆的底板部和地面之间形成坡面,本发明特别是未然防止在不完全展开的状态使用坡面装置的方面是有效的。
背景技术
作为过去的车辆用坡面装置,按照可在未使用时存放装载于车内的方式,将多个坡面部设为折叠式的装置和可进行滑动伸缩的装置是公知的。在折叠式的坡面装置中,由于展开状态的全长是一定的,故即使在坡面角大致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地面不平坦,与车辆侧的地面高度相比较,坡面的展开触地高度较大地上升下降时,无论是凹陷还是凸出的状况,均具有坡面前端不触地,坡面倾斜面在中途稍稍处于凹陷或凸出状态的危险。相对该情况,对于滑动式的坡面装置,不仅可如图6(a)所示的那样抽出坡面,在最大伸出的正规的展开状态使用,而且可如图6(b)所示的那样,即使在收纳坡面的状态下降到地面上的情况下,仍可进行轮椅的升降,但在该场合,升降面为陡坡,具有难妥善处理轮椅的问题。S卩,由于此时的坡面角θ (b)大于正规的展开状态的坡面角θ (a),故具有轮椅的升降性能变差的危险。另外,近年,按照不损害车辆的后方视野性的方式,对立起存放时整体长度小、展开使用时坡面角小的要求变高,进一步将滑动式坡面进行多个分割的结构也是必要的。在此场合,具有θ (b)和θ (a)的差进一步变大的技术课题。于是,本发明人进行了精心地探讨,尝试对滑动式的坡面装置能否在滑动展开不充分的场合,能否未然防止乘轮椅的进入。在滑动式的坡面装置中,由于形成以可旋转的方式将第1坡面的基端侧连接于车辆上,第2坡面或进一步形成的第3坡面在展开侧伸缩滑动的结构这一点是基本的,故本发明人着眼于通过第2坡面等的伸长将坡面部的重心移动到车外侧。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扭力杆,其沿将坡面返回到存放状态的方向产生偏置力, 以便抑制展开时的急剧的旋转,减少存放所需的操作力。但是,在上述文献中公开的扭力杆终究只是在前坡面板和后坡面板按照重合的方式折叠的状态,辅助沿存放于车辆上方向的旋转。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的技术,其中,在后挡板内设置辅助机构,该辅助机构在将坡面部件折叠而收纳于车室内侧时,辅助关闭后挡板和坡面部件的关闭操作力。但是,在该文献中公开的技术也无法实现下述的情况,该情况指完全防止后挡板急剧地旋转,减轻关闭后挡板时的手动操作力,可未然防止滑动坡面的伸长不充分的情况。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13732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2M0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式的车辆用坡面装置,其可容易检测出伸长展开不充分的状态,可在未然防止坡面装置在陡坡使用的情况,安全性优良。本发明的车辆用坡面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第1坡面部,该第1坡面部的基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车体侧;第2坡面部,该第2坡面部以可滑动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第1 坡面部的展开侧,第1坡面部具有辅助机构,该机构以基端部为旋转中心,沿在车体侧旋转的方向施加辅助力(Mf),辅助力(Mf)按照下述的方式设定,该方式为在将第2坡面部滑动收纳于第1坡面部上的状态,大于水平方向展开时的坡面部整体的重心(Ml)产生的下降力矩,而小于使第2坡面部从第1坡面部最大伸长时的坡面部整体的重心(Μ》产生的下降力矩,第2坡面部在第1坡面部的展开侧滑动伸长,由此,坡面部整体的重心从重Ml连续变化到重心M2,由此,如果该第2坡面部按照设定程度以上的方式伸长,则该第1坡面部旋转, 坡面的前端部接触地面。在这里,第2坡面部可在第1坡面部的展开侧滑动伸缩这一点主要指沿将坡面装置在车外侧展开的方向,第2坡面部从第1坡面部滑动伸长类型的坡面装置,本发明包括第 2坡面部进一步分为多个坡面部,滑动伸长的含义。在本发明中,通过按照大于重心位置Ml而产生的下降方向的力矩的方式设定辅助力(Mf),该重心位置Ml为第2坡面部滑动收纳于第1坡面部中的状态的水平方向展开时的重心位置,从收纳于车室内侧的状态,在不使第2坡面部伸长而旋转到车外侧的状态,如表示构思图的图1所示的那样,前端部处于相对地面GL上浮的状态。如果从该状态使第2坡面部伸长,则重心移到室外侧。由于如图1所示的那样,辅助力以小于在第2坡面部最大伸长时的重心M2的位置产生的下降力矩的方式设定,故坡面前端部接触地面。于是,本发明应用了下述作用,通过第2坡面部的伸长,坡面部整体的重心移到室外侧,由此,第2坡面部在第1坡面部的展开侧滑动伸长,这样,坡面部整体的重心从重心Ml 连续地变化到重心M2。第2坡面部相对第1坡面部的伸长范围最好设定在350 1500mm的范围内,在此场合,最好是,比较第2坡面部收纳于第1坡面部中时的重心M1,第2坡面部以最大程度伸长的状态的重心M2距基端部旋转中心的距离多移动IOOmm以上。在本发明中,对于辅助机构,只要产生上述作用,就可自由地选定。比如,既可为螺旋弹簧、扭力弹簧,还可为阻尼结构和拉伸结构的组合体。在此场合,如果将辅助机构成一体地设置于坡面装置上,则在将坡面装置组装于车辆上时,车辆侧的设计自由度增加。在本发明中,如果坡面部的伸长不充分,由于通过在车室内侧旋转的方向的辅助力,坡面前端处于从地面上浮的状态,故可通过目视,容易识别第2坡面部的伸长不充分的情况,可在今后防止在设定程度以上的陡坡的使用。另外,在伴随坡面装置的展开,车辆的后门(后挡板)也展开的后门连接型的坡面装置中,可防止设置于后门上的把手盖等的外观部件因坡面的陡坡,与地面等接触、发生损伤的情况。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辅助力的设定方法;图2为将本发明的车辆用坡面展开的车辆的立体图;图3为表示收纳本发明的车辆用坡面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的车辆用坡面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5表示辅助机构的结构例子;图6为以往的车辆用坡面的侧视图,图6(a)为坡面展开状态的图,图6 (b)为在坡面收纳状态下降到地面的图。标号的说明标号1表示车辆用坡面装置;标号2表示车辆;标号4表示车室内;标号10表示第1坡面部;标号11表示第1轨部件;标号12、13、14表示底板部件;标号20表示第2坡面部;标号21表示第2轨部件;标号22、23、M表示底板部件;标号27表示端部(与车辆相反的一侧端部);标号50表示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图2为装载坡面装置的车辆的立体图,表示将坡面装置1展开的状态,将开闭车体2的后部的门3打开,将轮椅(图中未示出)搭载于车室内4。可使轮椅3(图中未示出)进出车室4的底板后端的坡面装置1如图3所示的那样,在未使用时通过收纳的状态立起,装载于车室4的后侧,按照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的那样,坡面装置1的前端接触地面,呈坡面装置1的整体的倾斜缓和的形状的方式被展开。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坡面装置的一个实施形式的图。图4表示坡面装置1展开的状态。如图4所示的那样,坡面装置1包括在展开状态邻接的车辆2侧的第1坡面部10 和地面G侧的第2坡面部20的两个坡面部。第1坡面部10由第1轨部件11、地面侧的底板部件12、多个中间部的底板部件 13与车辆侧的底板部件14构成,该第1轨部件11沿在坡面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滑动的方向 (坡面装置1的展开方向)延伸,该底板部件12沿坡面宽度方向延伸。同样,第2坡面部20由第2轨部件21、地面侧的底板部件22、多个中间部的底板部件23与车辆侧的底板部件M构成,该第2轨部件21在坡面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沿滑动方向延伸,该底板部件22沿坡面宽度方向延伸。
在第2坡面部20收纳于第1坡面10上的状态,在形成于第1坡面部10上的两个第1轨部件11的内侧,设置有形成于第2坡面部20的两个第2轨部件21。第1坡面部的底板部件12、13、14和第2坡面部的底板部件22、23、M的坡面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嵌合于沿第1轨部件11和第2轨部件21的纵向延伸的槽中,并且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的方式被固定。轮椅等可在这些底板部件(12 14、22 24)的表面上移动,第1轨部件11和第 2轨部件21防止轮椅的轮脱落。在第1轨部件11和第2轨部件21之间,介设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滑动部件,第1 轨部件11和第2轨部件21可滑动。该滑动部件设置于前后左右的4个部位,在坡面的两侧,固定于第1轨部件11的地面侧端部和第2轨部件21的车辆侧端部上。第1轨部件11和第2轨部件21分别通过铝合金的挤压加工等的方式,按照上述的槽等的形状而成形。在第1坡面部10的两侧的第1轨部件11的车辆2侧,形成在内侧突出的止动部, 限制第2坡面部20相对第1坡面部10而向滑动方向车辆2侧的移动。S卩,形成有防止在第2坡面部20的收纳状态中过多滑动的止动机构。此外,在第2坡面部20的车辆2侧的底板部件M上,成一体地形成车辆2侧端部向下方突出的卡合部。通过该卡合部与底板部件12的卡合部的相互卡合,限制第2坡面部20相对第1 坡面部10而向滑动方向地面G侧的移动。S卩,形成在第2坡面部20的展开状态,防止过多滑动的止动机构。在第2坡面部20的车辆2侧的底板部件M上,成一体地形成在车辆侧端部上方倾斜的倾斜部,降低轮椅通过时的高差。在第2坡面部20的地面侧的底板部件22上,形成在地面侧端部下方倾斜的倾斜部,并且在第2坡面部20下降到地面上时,底板部件22的前端部27与地面G接触。在底板部件22的内面,固定有由橡胶材料形成的缓冲部件,使第2坡面部20下降到地面上时的触地状态良好。在底板部件22的车辆侧的端面上形成凸部,在与底板部件22邻接的底板部件23 的地面侧的短面上形成凹部,该凸部和凹部相互嵌合。同样,在全部底板部件(12 14、22 24)的相互面对的端面上,按照相互嵌合的方式形成凸部或凹部。底板部件(12 14、22 24)分别通过铝合金的挤压加工等的方式,呈上述的形状,而且在位于坡面装置1的表面侧的面上,成一体地形成纵向平行地延伸的防滑用的突起部或中空部。如图4所示的那样,第1坡面部10的车辆2侧的底板部件14,与固定于车室内4 的底板后端的铰链43按照能够以销(旋转中心)42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连接。在铰链43中,通过铝合金的挤压加工等,成一体地形成嵌合槽或中空部。在第2坡面部20的地面G侧的底板部件22上,在坡面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具有把手31。
图5表示辅助机构的例子。在车体加和第1坡面部10的内面IOa之间,设置螺旋弹簧50。螺旋弹簧50成一体地安装于坡面装置1侧,仅仅将螺旋弹簧50的一端50a安装于车体加侧,辅助力Mf便发挥作用。另外,辅助机构不但可为螺旋弹簧,也可为扭力弹簧或拉伸机构等。在本实施形式中,在将第2坡面部20收纳于第1坡面部10上的状态,将从铰链43 的销42到坡面部整体的重心Ml的距离设定在430mm,如果使第2坡面部20按照最大程度伸长,则按照坡面部整体的重心M2连续地移动到车外侧,距销42的距离为780mm的方式设定。于是,在坡面部整体的重量为15kg的场合,辅助力(Mf)按照在Ml (430mm) X 15kg =64. 5N · m 以上,且不足 M2 (780mm) X 15kg = 117N · m 的方式设定。辅助力最好是按照如果第2坡面部以设定值以上的程度伸长,则坡面的前端部接触地面G的方式设定,不必一定对应于第2坡面部的最大伸长而设定。本实施例为第2坡面部为1个的场合,但是,即使在为将第2坡面部进一步分成多个的滑动结构的情况下,仍可同样地适用。产业上的利用领域本发明可广泛地用于收纳搭载于车辆上,将多个坡面滑动展开的坡面装置的产业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坡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坡面部,该第1坡面部的基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车体侧;第2坡面部,该第2坡面部以可滑动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第1坡面部的展开侧,第1坡面部具有辅助机构,该机构以基端部为旋转中心,沿在车体侧旋转的方向施加辅助力(Mf),辅助力(Mf)按照下述的方式设定,该方式为在将第2坡面部滑动收纳于第1坡面部上的状态,大于水平方向展开时的坡面部整体的重心(Ml)产生的下降力矩,而小于使第2 坡面部从第1坡面部最大伸长时的坡面部整体的重心(M》产生的下降力矩,第2坡面部在第1坡面部的展开侧滑动伸长,由此,坡面部整体的重心从重心Ml连续变化到重心M2,由此,如果该第2坡面部按照设定程度以上的方式伸长,则该第1坡面部旋转,坡面的前端部接触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坡面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机构成一体地设置于坡面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坡面装置,其特征在于,从第1坡面部到第2坡面部的伸长范围设定在350 1500mm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坡面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从基端部的旋转中心到Ml的距离相比较,从基端部的旋转中心到M2的距离大出IOOmm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用坡面装置,其为滑动式的车辆用坡面装置,其中,可容易检测出伸长展开不充分的状态,可未然防止坡面装置在陡坡被使用,安全性优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坡面部,该第1坡面部的基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车体侧;第2坡面部,该第2坡面部以可滑动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第1坡面部的展开侧,第1坡面部具有辅助机构,该机构以基端部为旋转中心,沿在车体侧旋转的方向施加辅助力(Mf),辅助力(Mf)按照下述的方式设定,该方式为在将第2坡面部滑动收纳于第1坡面部上的状态,大于水平方向展开时的坡面部整体的重心(M1)产生的下降力矩,而小于使第2坡面部从第1坡面部最大伸长时的坡面部整体的重心(M2)的下降力矩,第2坡面部在第1坡面部的展开侧滑动伸长,由此,坡面部整体的重心从重心M1连续变化到重心M2,这样,如果该第2坡面部按照设定程度以上的方式伸长,则该第1坡面部旋转,坡面的前端部接触地面。
文档编号B60R3/02GK102256830SQ2008801323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8日
发明者川口聪 申请人: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