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14500发布日期:2020-03-31 11:3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盗摄行为的日益增加,盗摄器材带来的黑色产业链市场无限扩大。盗摄器材逐渐向通用方案化,批量标准生产化的方向发展,以最常见的盗摄器材——针孔摄像头举例,厂家生产标准化的主板和标准化的镜头模组,购买者可以自行进行组装和伪装。在这种模式下,盗摄器材的伪装方案各式各样。

传统光学检测技术受摄像头表面材质、光源及环境的干扰,影响准确率。由于盗摄器材已演变出具有对抗传统光学检测的单向透镜技术,因此传统光学检测的发现率较低。并且根据光学检测的客观原理,此种检测方法难以实现自动化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提高检测的准确率,通过对电磁指纹的自动化采集实现对盗摄器材的自动化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其中,包括:获取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其中,所述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为对待检测区域内的本底环境电磁进行采样之后得到的电磁指纹模型;在所述待检测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利用检测探头采集目标电磁指纹;计算采集到的目标电磁指纹与所述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中每一个电磁指纹的增益值,得到至少一个增益值;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增益值确定所述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增益值确定所述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包括:若所述至少一个增益值中存在任一增益值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确定为盗摄器材。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确定为盗摄器材之后,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目标电磁指纹对所述盗摄器材进行定位,得到所述盗摄器材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若未采集到所述目标电磁指纹,则确定所述待检测区域未出现盗摄器材。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若所述至少一个增益值中所有的所述增益值均低于预设阈值,则移动所述检测探头检测下一个待检测区域。

进一步的,获取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包括:对待检测区域内的本底环境电磁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结果;基于所述采样结果,对预设电磁指纹模型中的至少一个电磁指纹进行校正,得到目标电磁指纹模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装置,其中,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其中,所述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为对待检测区域内的本底环境电磁进行采样之后得到的电磁指纹模型;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待检测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利用检测探头采集目标电磁指纹;计算模块,用于计算采集到的目标电磁指纹与所述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中每一个电磁指纹的增益值,得到至少一个增益值;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增益值确定所述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

进一步的,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增益值中存在任一增益值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将所述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确定为盗摄器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先获取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其中,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为对待检测区域内的本底环境电磁进行采样之后得到的电磁指纹模型;然后在待检测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利用检测探头采集目标电磁指纹;再计算采集到的目标电磁指纹与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中每一个电磁指纹的增益值,得到至少一个增益值;最后基于至少一个增益值确定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本发明的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为可以极具不同环境下的本地环境电磁进行自动化的校正,该校正过程可以保证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具有避免绝大部分外部环境的干扰的能力,提高检测的准确率。由于盗摄器材必定会生成电磁指纹,因此本发明利用检测探头可以实现对电磁指纹的自动化采集,进而实现对盗摄器材的自动化发现。另外由于电磁泄漏的防护在盗摄器材的使用场景中难以实现,因此可以提高盗摄器材的发现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图1中步骤s101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流程图;

图7为图5中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1-获取模块;12-采集模块;13-计算模块;14-第一确定模块;15-定位模块;16-第二确定模块;17-移动模块;21-采样单元;22-校正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传统光学检测技术受摄像头表面材质、光源及环境的干扰,影响准确率。由于盗摄器材已演变出具有对抗传统光学检测的单向透镜技术,因此传统光学检测的发现率较低。并且根据光学检测的客观原理,此种检测方法难以实现自动化检测。除了传统光学检测方法,市场上还有几种检测方法,但是均具有各自的缺陷。例如,市面上存在基于内网设备特征发现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存在使用前提,前提是能够接入盗摄器材传输数据所使用的网络。该检测方法的缺点是在网络拒绝接入时无法做到有效的探测。针对加密流量的盗摄器材,因无法解密数据流导致发现率较差。针对自行设计的盗摄器材,因缺少预置相关的特征库也导致发现率较差。

市面上还存在基于mac地址(mediaaccesscontroladdre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黑名单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依赖于黑白名单。即使将整个生产厂商的盗摄器材都加入到黑名单,也存在个别用户通过修改mac地址的方式绕过检测的可能,容易造成严重的误报与漏报,可靠性低。

市面上存在的鸟枪式无线扫频仪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大多数的待检测目标是否发出了电磁波,由于除盗摄器材以外的其他电子产品也具有电磁波,因此该检测方法需要结合用户经验进行检测,且难以检测出寄生在合法电子产品中的盗摄器材,易被用户遗漏。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可以排除环境的干扰,提高对盗摄器材的准确率,基于电磁泄漏可以提高对盗摄器材的发现率,进而可以实现自动化检测。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目标电磁指纹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为对待检测区域内的本底环境电磁进行采样之后得到的电磁指纹模型。其中,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中的电磁指纹是盗摄器材的出厂时预设设置的电磁指纹去掉本底环境电磁得到的结果,该结果一般以相对比例或相对阈值的形式进行保存。进一步的,电磁指纹模型还可以利用预设的人工模型进行调整。

本底环境电磁可以指待检测区域在宏观范围内本身存在的电磁频谱特征,该特征一般会因环境中正常存在的高压/低压输送电缆,传统机电电气设备,网络与计算机设备,智能家居解放方案设备等产生不同的环境电磁干扰。例如,a房间插入有一个屏蔽不良的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设备,会产生24mhz上的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尖峰;而b房间没有usb设备,就不会存在此类电磁干扰。因此不同待检测区域的环境不同,产生的电磁干扰也不相同。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可以在各种环境下的待检测区域都能正常工作,需要将待检测区域内的本底环境电磁考虑进来。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在脱离理想的实验室环境之后依然可以正确工作。

步骤s102,在待检测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利用检测探头采集目标电磁指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电磁指纹为盗摄器材产生的特有的、辨识度较强的电磁泄漏信号。检测探头为检测设备中负责采集的部件,检测探头可以指电磁信号采样模块,用于实现对目标电磁指纹的中短距离探测,进而发现潜在的盗摄器材。其中,上述中短距离可以指在无承重墙阻隔的情况下,以检测探头所在检测设备的天线为圆心,半径为0米到10米范围之内的距离。用户可以在待检测区域内的任意位置手持检测探头采集待检测区域的电磁原始数据,并将电磁原始数据抽象出待检测区域所在环境下的目标电磁指纹。

参照图2,从硬件层面上对检测设备进行分析,检测设备的结构可以包括:一个或若干个电磁信号采样模块、一个或若干个用于执行分析算法的处理器和一个可选的输出设备,其中,电磁信号采样模块包含但不限于模拟超再生电路,模拟超外差电路,数字sdr(softwaredefinitionradio,软件定义的无线电)电路等。处理器包含但不限于: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soc(system-on-a-chip,片上系统)等。输出设备用于输出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电磁指纹和盗摄器材相关的其他数据,例如rssi是用于对盗摄器材进行地理位置定位的数据。

步骤s103,计算采集到的目标电磁指纹与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中每一个电磁指纹的增益值,得到至少一个增益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目标电磁指纹与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中每一个电磁指纹的增益值,可以区分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

步骤s104,基于至少一个增益值确定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

盗摄器材本质上是一种高速的视频处理与码流压缩传输设备。它区别于一般的智能物联网设备,往往包含一个高性能的图像处理器与一个高速图像传感器。这两种主要器件及其所属电路的特征是检测盗摄器材的核心。

以代号为“v77”的针孔摄像头套装为例,针孔摄像头包括:高性能图像处理器(hisiliconhi3518)和高速图像传感器。在图像处理器主板的背侧包含一个由dc-dc电路组成的cpu供电网络。其中,高速图像传感器用于传输图像数据的高速比特流,将在其长条形的排线上产生天线效应,最终会以无线射频的形式在其传输图像数据的比特率所相对应的射频频率上产生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增益尖峰。其使用的高性能图像处理器和dc-dc电路在pcb板上产生的谐振同样会带来类似的信号尖峰,该尖峰可以利用电磁信号采样模块进行自动化的采样和整理(可以涉及人工处理),整理后的数据被封装至一个特有的数据格式,称其称之为:电磁指纹。由于电磁指纹记录的是盗摄器材为标准器件的特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测定电磁指纹后,将其抽象为更为通用的电磁指纹模型,该模型在抽象的过程中将信号强度转化为信号相对增益可以缓解本底环境电磁噪声带来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先获取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其中,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为对待检测区域内的本底环境电磁进行采样之后得到的电磁指纹模型;然后在待检测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利用检测探头采集目标电磁指纹;再计算采集到的目标电磁指纹与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中每一个电磁指纹的增益值,得到至少一个增益值;最后基于至少一个增益值确定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本发明的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为可以极具不同环境下的本地环境电磁进行自动化的校正,该校正过程可以保证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具有避免绝大部分外部环境的干扰的能力,提高检测的准确率。由于盗摄器材必定会生成电磁指纹,因此本发明利用检测探头可以实现对电磁指纹的自动化采集,进而实现对盗摄器材的自动化发现。另外由于电磁泄漏的防护在盗摄器材的使用场景中难以实现,因此可以提高盗摄器材的发现率。

进一步的,步骤s104的具体操作如下:若至少一个增益值中存在任一增益值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将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确定为盗摄器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至少一个增益值中至少一个增益值均低于预设阈值,则自动忽略该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只检测盗摄器材,对于非盗摄器材不作任何处理,因此可以提高检测的发现率。

进一步的,参照图3,在步骤s104之后,另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5,若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为盗摄器材,则基于目标电磁指纹对盗摄器材进行定位,得到盗摄器材的地理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盗摄器材的图像处理器所在主板电磁泄漏的特征进行定位,该检测方法可以绕过对各种各样伪装物的直接检查,利用对盗摄器材的核心器件进行识别定位,提升检测盗摄器材的鲁棒性。

在执行检测方法的过程中,检测设备在待检测区域内的移动,该移动包括但不限于:自动化移动和用户手持移动。当检测设备的采集的目标电磁指纹符合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则确定目标电磁指纹所对应的设备为盗摄器材。本发明实施例在确定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为盗摄器材之后,还可以输出盗摄器材的相关信息,该信息可以用于数据展示,也可以用于盗摄器材物理位置和地理位置的定位。

进一步的,参照图3,在步骤s102之后,另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6,若未采集到目标电磁指纹,则确定待检测区域未出现盗摄器材。

进一步的,参照图3,在步骤s104之后,另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7,若至少一个增益值中所有的增益值均低于预设阈值,则移动检测探头检测下一个待检测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的增益值均低于预设阈值,表明增益值不明显,即不存在盗摄器材,可以提示用户移动检测探头,或自动移动检测探头继续检测。

进一步的,参照图4,步骤s101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对待检测区域内的本底环境电磁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采样比较全面,采样的时间可以为一段时间。引入本底环境电磁的目的是为了校正预设电磁指纹模型,校正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调零过程。

步骤s402,基于采样结果,对预设电磁指纹模型中的至少一个电磁指纹进行校正,得到目标电磁指纹模型。

预设电磁指纹模型包括若干个预设电磁指纹,其中预设电磁指纹为盗摄器材在实验室环境下的原始电磁指纹去掉实验室本底环境电磁之后得到的电磁特征。目标电磁指纹模型除了可以去掉本地环境电磁,还可以去掉一定的电磁噪声。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可以内置于检测设备中。

由所有盗摄器材的电磁指纹构成预设电磁指纹模型,该模型中的电磁指纹类型齐全。为了保证预设电磁指纹模型匹配度高,该模型针对盗摄器材广泛采用或必须采用,且种类较少,类型变化不大的器件,例如:摄像头主控和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器件。其中,摄像头主控包括但不限于:华为、海思摄像头产品线,全志视频处理产品线,cmos传感器器件包括但不限于:omnivision系列,索尼系列。

目前盗摄器材的关键器件种类少,同种盗摄器材的电磁泄漏的特性一致性比较接近。故使用该器件电磁泄漏的特征进行建模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随着技术的发展,预设电磁指纹模型存在过期的可能。若预设电磁指纹模型过期,用户可以通过ota(onlinetravelagency,空中下载)的方式更新预设电磁指纹模型库。

基于采样结果,对预设电磁指纹模型中的至少一个电磁指纹进行校正,可以实现对预设电磁指纹模型的校准,具体的,将待检测区域的本底环境电磁作为零点,应用于预设电磁指纹模型,得到目标电磁指纹模型。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中的电磁指纹都是校正后的参考阈值。该参考阈值可以规避干扰信号,有利于后续的检测。干扰信号对应的干扰源包括但不限于:高压电网,市电电网,金属送水管道,其他电子设备、温湿度以及射频趋肤效应等。

本发明实施例按顺序执行上述各个步骤,直到达到预设停止条件。预设停止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关闭检测设备,自动化移动检测设备完成对整个房间的巡检。若未达到预设停止条件,该检测方法为死循环,不会退出。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盗摄器材多样化,且难以识别的情况下实现对盗摄器材的有效检测,减少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合法物联网设备的误报,且具有一定的自动化检测能力,可以大幅降低使用者的技术门槛。

实施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流程图。参照图5,装置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其中,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为对待检测区域内的本底环境电磁进行采样之后得到的电磁指纹模型;

采集模块12,用于在待检测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利用检测探头采集目标电磁指纹;

计算模块13,用于计算采集到的目标电磁指纹与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中每一个电磁指纹的增益值,得到至少一个增益值;

第一确定模块14,用于基于至少一个增益值确定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磁泄漏的盗摄器材的检测装置,先利用获取模块获取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其中,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为对待检测区域内的本底环境电磁进行采样之后得到的电磁指纹模型;然后利用采集模块在待检测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利用检测探头采集目标电磁指纹;再利用计算模块计算采集到的目标电磁指纹与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中每一个电磁指纹的增益值,得到至少一个增益值;最后基于至少一个增益值利用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本发明的目标电磁指纹模型为可以极具不同环境下的本地环境电磁进行自动化的校正,该校正过程可以保证目标电磁指纹模型具有避免绝大部分外部环境的干扰的能力,提高检测的准确率。由于盗摄器材必定会生成电磁指纹,因此本发明利用检测探头可以实现对电磁指纹的自动化采集,进而实现对盗摄器材的自动化发现。另外由于电磁泄漏的防护在盗摄器材的使用场景中难以实现,因此可以提高盗摄器材的发现率。

进一步的,第一确定模块14包括:确定单元,用于若至少一个增益值中存在至少一个增益值高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将目标电磁指纹对应的设备确定为盗摄器材。

进一步的,参照图6,装置还包括以下模块:定位模块15,用于基于目标电磁指纹对盗摄器材进行定位,得到盗摄器材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的,参照图6,装置还包括以下模块:第二确定模块16,用于若未采集到目标电磁指纹,则确定待检测区域未出现盗摄器材。

进一步的,参照图6,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移动模块17,用于若至少一个增益值中所有的增益值均低于预设阈值,则移动检测探头检测下一个待检测区域。

进一步的,参照图7,获取模块11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采样单元21,用于对待检测区域内的本底环境电磁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结果;

校正单元22,用于基于采样结果,对预设电磁指纹模型中的至少一个电磁指纹进行校正,得到目标电磁指纹模型。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方法实施例所述方法。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