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3341发布日期:2019-10-19 03:4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型涉及汽车进气歧管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进气歧管(如图2所示)为塑料,其焊接的实质是在熔融状态下将部件的边缘微融粘在一起(与侠义的钢板焊接存在一定区别)。在制备时,大致的工艺流程为:焊接→两道热插工序→一道冷插工序→密封圈预装→气密性检测→质检→入库。

由于气密性检测存在充气、观测的过程,因此焊接工序的时间比气密检测工序所需的时间少。本公司在制备该产品时,焊接所需时间为25s左右,而气密性检测则花费70s左右,是焊接的三倍。因此每次焊接必须等到气密性检测完后才能继续焊接,焊接机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停歇状态,因此工作效率很低。常见简易方法为,将焊接半成品堆积的方式先堆放,然后需要时再取,但是发现堆放时,半成品焊接件之间会相互挤压,由于是刚焊接,数量多时在重量的作用下,容易造成焊接处产生裂口,影响气密性。本公司设计出一种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用于放置焊接后的进气歧管,保证其不会产生裂口。

但是从中转站拿出后,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是通过机械臂将进气歧管夹起来放置在对应的工位上(如图1所示),而机械臂的动作是固定的,当进气歧管不合理时,机械臂夹起来放置在工位上时进气歧管的位置是错位的,因此必须保证在夹起前,进气歧管位置的准确性。

本方案提供一种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用于纠正进气歧管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及时纠位、便于机械臂夹取上料的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所述的正位机构通过支架固定在气密性检测设备机械臂的邻近的墙体上;

所述的正位机构包括正位基筒,正位基筒的内筒形状的截面与进气歧管的外形一致,正位基筒内筒四角位置的侧壁上设置有伸入筒内的伸缩纠位杆,伸缩纠位杆的上端朝里下端朝外地呈倾斜状;

还包括施力下压设备和抓取机械手,正位基筒的正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施力下压设备和抓取机械手。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纠位杆的上端伸入筒内,上端头的上表面为水平面,进气歧管对应位置设置成水平面状;伸缩纠位杆的下端部设有凸台,凸台的横截面轮廓线比伸缩纠位杆的横截面的轮廓线大。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筒的壁上开设有倾斜通孔,倾斜通孔和伸缩纠位杆的倾斜度一致,倾斜通孔的下端为螺纹孔而上端为扁孔,螺纹孔的孔径比扁孔大;伸缩纠位杆插入扁孔中且两者相适配;倾斜通孔的下端螺纹安装有螺柱体,螺柱体位于倾斜通孔中的端面上固定有弹簧,弹簧顶在伸缩纠位杆的凸台端面上。

所述的螺柱体露出基筒外的下端端面开有内六角孔。

所述的施力下压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伸缩臂,伸缩臂的下端为圆台压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正位基筒的内筒的截面形状设计成进气歧管的外轮廓形,实现初步正位,通过设置伸缩纠为杆,实现水平的进一步正位,从而保证抓取机械手精确抓取,便于上料;施力下压设备拧盖和滚珠的设计,减小了进气歧管上表面和施力下压设备下表面的摩擦力,便于纠位。

附图说明

图1 为中转站在厂房中设置的厂房布置示意图;

图2 为进气歧管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 为基筒的俯视示意图;

图5 为伸缩纠位杆与基筒之间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伸缩纠位杆的端面图;

图7 为施力下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 为滚珠在圆台压头和拧盖中放置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正位基筒,3-伸缩纠位杆,4-施力下压设备,401-圆台压头,402-拧盖,403-半球形凸起,404-滚珠,5-抓取机械手,6-螺柱体,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用于中转站和气密检测设备之间的进气歧管正位机构,正位机构通过支架1固定在气密性检测设备机械臂的邻近的墙体上。

如图3所示,正位机构包括,正位基筒2、施力下压设备4和抓取机械手5,正位基筒2外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抱箍环架,下部的抱箍环架将正位基筒2托起,抱箍环架通过支架1固定在台阶状的墙型基体上。施力下压设备4设置在正位基筒2的正上方,抓取机械手5设置在正位基筒2的下方。

具体地,正位基筒2的内筒形状的截面与进气歧管的外形一致,正位基筒2内筒四角位置的侧壁上开设有倾斜通孔,倾斜通孔上端朝里下端朝外倾斜,倾斜通孔的下端为螺纹孔而上端为扁孔,螺纹孔的孔径比扁孔大。扁孔中插有能滑动的伸缩纠位杆3,伸缩纠位杆3的下端头为凸台,凸台比伸缩纠位杆3大,即插入时,凸台位于倾斜通孔的下端的螺纹孔中。插入安装时,将伸缩纠位杆3从螺纹孔逐渐插入扁孔中,再将端面带有弹簧7的螺柱体6拧入螺纹孔中,弹簧7顶在凸台的端面上。为了便于拧入,螺柱体6露出的端面开有内六角孔。

工作时,进气歧管从正位基筒2的上端放入,初步正位,在重力的重用下逐渐向下滑动,,由于定位基筒2的内筒壁和进气歧管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进气歧管会有所倾斜而不会处于水平。下降过程中,必有一个位置先与一个伸缩纠位杆3的上端面接触,但是其他伸缩纠位杆3缺并未与进气歧管接触,此时实力下压设备4向下压动进气歧管上表面,由于接触和未接触的远近,进气歧管各处受力不均匀,未与伸缩纠位杆3接触的进气歧管部位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更大,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渐被压下接触,当所有部位的受到的向下的力大小保持一致时,进气歧管处于水平,进一步正位。

正位基筒2从上至下设置有多组伸缩纠位杆3,一个水平面内的四个为一组,当下降到最后一组位置时,被抓取机械臂夹住取走,进而上料。

施力下压设备4的结构为:包括竖直设置的伸缩臂,伸缩臂的下端为圆台压头401,圆台压头401的外柱面开有螺纹,圆台压头401的底面拧有拧盖402,拧盖402上开有多个通孔,圆台压头401的下表面开有多个圆坑,圆坑中具有多个半球形凸起403,圆坑中放置有滚珠404,滚珠404一部分穿过拧盖402的通孔露出,通过拧盖402拧在圆台压头401将滚珠404固定好。半球形凸起403便于滚珠404转动。

施力下压设备4向下压时,进气歧管在不断调整位置,因此与施力下压设备4的下表面有摩擦滑动,而滚珠的设置,则减压了摩擦力,便于更好地调整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