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传感器及应用其的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7947发布日期:2020-01-07 08:27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传感器及应用其的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及应用其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产品不断出现在各个领域,智能化的实现离不开传感器对周围信息的收集,因此传感器收集数据的准确性也至关重要。

在燃气灶领域也相继推出了智能化产品,如带有防干烧功能的灶具、带有智能烹饪功能的灶具等,其原理为:传感器收集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根据控制逻辑对灶具进行火力的关火或调节,达到防干烧或智能烹饪;因此,传感器对实际温度的准确判断十分重要。

目前,市场上燃气灶测量锅底温度传感器分为两种,一种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一种是非接触温度传感器。市面上主要采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容易受燃气灶的火焰环境温度的影响,测量的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通过隔热组件的设置减少了周围热辐射对感温帽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度传感器,其包括传感器组件和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套设在传感器组件外周且两者之间形成用于隔热的真空腔体。

优选地,所述隔热组件包括至少一层隔热管套。

优选地,所述隔热组件包括隔热管以及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隔热管上。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感温帽、外壳、支撑杆单元以及接线端子,所述支撑杆单元的一端穿设于感温帽内,另一端与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外壳的一端卡接在感温帽上,另一端与支撑杆单元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单元包括弹簧、支撑杆以及导向杆,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杆的一端且位于外壳内,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导向杆外周且其上端于弹簧抵接。

一种燃气灶,其包括上述的温度传感器、燃烧器、燃气灶本体,所述燃烧器设置在燃气灶本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燃烧器的中心用于检测放置于燃气灶本体上的锅体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感器组件外周设置隔热组件,且使隔热组件和传感器组件之间形成真空腔体,减少了热量对传感器感温帽的辐射,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且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中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传感器组件、11——感温帽、12——外壳、13——支撑杆单元、14——接线端子、131——弹簧、132——支撑杆、133——导向杆、2——隔热组件、3——真空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传感器组件1和隔热组件2,所述隔热组件2套设在传感器组件1外周且两者之间形成用于隔热的真空腔体3;所述隔热组件2包括至少一层隔热管套;

这样,通过在传感器组件1外周设置一层或者多层隔热套管,且使隔热套管和传感器组件1之间形成真空腔体3,减小了热量对传感器测温帽的辐射。

另外,隔热套管采用导热率较低的隔热材料,能够避免环境温度对传感器组件1的干扰,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从而提高温度传感器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所述传感器组件1包括感温帽11、外壳12、支撑杆单元13以及接线端子14,所述支撑杆单元13的一端穿设于感温帽11内,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4连接,所述外壳12的一端卡接在感温帽11上,另一端与支撑杆单元13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单元13包括弹簧131、支撑杆132以及导向杆133,所述弹簧131套设在导向杆133的一端且位于外壳12内,所述支撑杆132设置在导向杆133外周且其上端于弹簧131抵接;

燃气灶放置锅体时,锅体与感温帽11接触,当感温帽11受到锅底向下的压力时,弹簧131压缩,带动支撑杆132和导向杆133向下移动,当取走锅体后,感温帽11上的压力消失,弹簧131复位。

本实施例感温帽11在感应锅体温度的同时,真空腔体3阻隔了周围环境中热量对感温帽11的辐射,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且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一种燃气灶,其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燃烧器、燃气灶本体,所述燃烧器设置在燃气灶本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燃烧器的中心用于检测放置于燃气灶本体上的锅体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