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性线路板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5522发布日期:2020-03-27 13:1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性线路板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具体是指一种软性线路板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fpca是采用人工移动转接板观察屏幕进行对位,设计制作专门转接板将各连接器引脚引出,并导入测试机器进行测试。传统测试机器的测试方式是采用ict测试机器进行完成,由于产品的金手指窄为0.06mm原因,只能采用一个单元一个单元方式放入外形槽里面,这样很是耗时费力,且出现不良品时,作业员只能按照经验进行判别。同时随着产品周期短、人工成本高,带来的产品综合成本居高不下。

因此,一种性能优良多通道与成本低廉的fpca检测测试夹具亟待研究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软性线路板测试夹具在使用时周期短,人工成本高,带来的产品综合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性线路板测试夹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测试平台和第二测试平台,所述第一测试平台和第二测试平台之间设有导轨,所述第一测试平台通过导轨与第二测试平台连接,所述第一测试平台的上方设有微动平台和压合汽缸,所述第一测试平台的侧面设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微动平台之间呈垂直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测试平台和第二测试平台之间设有吸附平台,所述吸附平台用于对软性线路板的吸附定位,所述微动平台的下方设有视觉相机。

进一步地,所述视觉相机用于对软性线路板的图片处理,处理偏差传递给微动平台,所述微动平台根据偏差将转接板与软性线路有板进行对位压合。

进一步地,所述微动平台呈h型结构设置,h型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长条状结构设置,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汽缸设置在微动平台的一侧。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软性线路板测试夹具采用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保证了品质,快速适应产品周期,进一步有利于工厂生产自动化的开展;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低廉,结构简单,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软性线路板测试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支架,2、第一测试平台,3、第二测试平台,4、导轨,5、微动平台,6、压合汽缸,7、转接板,8、吸附平台,9、视觉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软性线路板测试夹具,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第一测试平台2和第二测试平台3,所述第一测试平台2和第二测试平台3之间设有导轨4,所述第一测试平台2通过导轨4与第二测试平台3连接,所述第一测试平台2的上方设有微动平台5和压合汽缸6,所述第一测试平台2的侧面设有转接板7,所述转接板7与微动平台5之间呈垂直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测试平台2和第二测试平台3之间设有吸附平台8,所述吸附平台8用于对软性线路板的吸附定位,所述微动平台5的下方设有视觉相机9。

所述视觉相机9用于对软性线路板的图片处理,处理偏差传递给微动平台5,所述微动平台5根据偏差将转接板7与软性线路有板进行对位压合。所述微动平台5呈h型结构设置。所述导轨4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压合汽缸6设置在微动平台5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一种软性线路板测试夹具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软性线路板与视觉相机9、微动平台5和压合汽缸6进行控制通电测试,在工作的过程中,视觉相机9可以对软性线路板的图像进行偏差计算,微动平台5根据偏差带动转接板7与软性线路板进行对位压合,外接ict与软性线路板进行通电测试;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保证了品质,快速适应产品周期,进一步有利于工厂生产自动化的开展,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