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2346发布日期:2020-05-06 22:2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柔性显示面板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是一种应用在平板显示领域的新技术,因具有自发光、结构简单、广视角、广色域、高对比度、低功耗、快响应等诸多优点,近年来飞速发展并已成功量产。oled显示面板在已实现曲面屏的前提下,还拥有进一步的可折叠、甚至可卷曲的潜在特性,备受终端市场的青睐。

现阶段,柔性oled显示面板在终端上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将柔性显示屏向内弯折,折叠状态下屏幕置于机身内侧;另一种是将柔性显示屏向外弯折,折叠状态下屏幕置于机身外侧。因此对于柔性显示面板而言,内折(in-folding)和外折(out-folding)是两个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两个应用场景下的技术难度、量产难度、最小弯折半径、屏幕磨损、使用体验乃至弯折后的各种机械、光学特性各有优缺点。但无论是在哪一种应用场景下,可靠性都是一个关键性能指标:柔性显示面板是在微米量级的柔性薄膜上,通过各种工艺流程制备出千万量级的薄膜晶体管集成电路和相应的发光器件阵列,其机械、电学、光学性能在经历十万次以上的反复折叠后仍需要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上。在可靠性测试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弯折设备对柔性显示面板按照特定最小弯折半径进行一定次数的弯折。

在弯折设备中,由于柔性显示面板的两端固定在弯折设备上,如果弯折设备在弯折过程中对柔性显示面板产生额外的拉应力或压应力则会影响测试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到对相关工艺的调整。因此柔性显示面板的两端只能沿着一定的路径进行弯折测试,否则会产生额外的拉应力或压应力。另外,现有的弯折设备中,在最小弯折半径改变时需要更换特定组件,并且最小弯折半径只能选取有限的几个值,不能连续变化,这使得弯折测试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折设备,所述弯折设备包括底座;

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板、旋转轴、第一电机、连接板和二维调整架,所述二维调整架位于所述旋转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板、所述二维调整架和所述连接板沿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二维调整架调节所述旋转板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位置;

平动组件,所述平动组件包括平动板、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连接件,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平动板在水平于所述平动板且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平动板、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电机在垂直于所述平动板的方向进行移动;

运动控制组件,所述运动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的同步运动。

可选地,平动板的上表面与柔性显示面板的一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旋转板的上表面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另一端下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地,旋转板的旋转范围为0度到180度。

可选地,平动板还包括多个螺孔,旋转板还包括多个一字螺孔。

可选地,弯折设备还包括两根或多根可拆卸的固定条,固定条通过位于平动板上的螺孔和位于旋转板上的一字螺孔固定在平动板和旋转板上。

可选地,弯折设备还包括两条可拆卸的薄片,薄片安装在柔性显示面板上方,薄片的边缘与平动板、旋转板的边缘重合。

可选地,旋转板的旋转范围为0度到360度。

可选地,平动板和旋转板上设有多孔陶瓷,多孔陶瓷连接负压设备,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真空吸附。

可选地,运动控制组件为运动控制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弯折设备,可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弯折测试的最小弯折半径连续,且不会对柔性显示面板产生额外的拉应力或压应力。另,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内折和外折间的切换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弯折设备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弯折设备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弯折设备进行内折、外折切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弯折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此外,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各结构的大小可能被放大或者缩小。例如,附图中所示的各结构的大小、厚度以及间距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任意示出的,因而本实用新型不一定受示出所限。

请参考图1,图1为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效果示意图。现有技术中,弯折设备包括固定板101和旋转板103。图1(a)为柔性显示面板内折的情况,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固定端105a固定在固定板101的上表面101a,另一侧固定端105b固定在旋转板103的一侧表面103a,即旋转板103弯折前的上表面(亦即弯折后的下表面);旋转板103旋转时,柔性显示面板位于一侧固定端105a和另一侧固定端105b之间的自由段105c相应地向内弯折。类似地,图1(b)为柔性显示面板外折的情况,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固定端105a固定在固定板101的上表面101a,另一侧固定端105b固定在旋转板103的一侧表面103a,即旋转板103弯折前的上表面(亦即弯折后的下表面);旋转板103旋转时,柔性显示面板位于一侧固定端105a和另一侧固定端105b之间的自由段105c相应地向外弯折。考虑到柔性显示面板的受力情况,当其自由段105c为圆弧且一侧固定端105a和另一侧固定端105b与自由段105c相接处相切时,弯折设备的固定板101和旋转板103不会对自由段105c产生额外的拉应力或压应力。相反,当柔性显示面板自由段105c的形状并非圆弧(比如第一曲线107或第二曲线109)时,固定板101和旋转板103会对自由段105c产生额外的拉应力或压应力,这会影响到弯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参考图1(c),无论处于弯折过程的哪一阶段,自由段105c应为一段圆弧,其与固定板101和旋转板103连接位置处,柔性显示面板应与固定板101和旋转板103相切。

为了保证柔性显示面板的自由段105c在整个弯折过程中一直不受固定板101和旋转板103的额外拉应力或压应力,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弯折设备原理图。其中一系列实曲线为柔性显示面板自由段205c在弯折过程中多个阶段的示意图,第一虚曲线207为弯折过程中旋转板203与自由段205c相交处的运动轨迹,第二虚曲线209为弯折过程中平动板201与自由段205c相交处的运动轨迹。自由段205c的横截面在弯折过程的初始状态时为一条直线(即曲率半径无穷大的圆弧),在逐渐弯折时,该圆弧的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直至最小的弯折曲率半径。弯折过程中,旋转板203以图2中原点为圆心,沿第一虚曲线207作旋转;与此同时,平动板201沿第二虚曲线209作平动。以下为方便描述,规定第一方向为既垂直于平动板法向也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第二方向为平动板的法向方向,平动板201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进行平移。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弯折设备结构图。如图3所示,弯折设备300包括平动板301,旋转板303和底座305。旋转板303可由第一电机315经由第一连接板321和第二连接板322驱动,绕旋转轴317进行旋转,旋转范围为0度到180度。在此基础上,第一连接板321和旋转板303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手动微调第一二维调整架319进行调节,其中调节第一二维调整架319的第一旋钮319a可以改变第一连接板321和旋转板303沿着两者连线方向的相对位置,而调节第一二维调整架319的第二旋钮319b可以改变第一连接板321和旋转板303沿着垂直于旋转板303的方向的相对位置;相应地,调节第二二维调整架320的第三旋钮320a可以改变第二连接板322和旋转板303沿着两者连线方向的相对位置,调节第二二维调整架320的第四旋钮320b可以改变第二连接板322和旋转板303沿着垂直于旋转板303的方向的相对位置。平动板301由第二电机307经由连接件驱动,在第一导轨309和第二导轨310上沿第一方向进行平移。平动板301、第二电机307、第一导轨309、第二导轨310以及连接件由第三电机311驱动,在第三导轨313、第四导轨314上沿第二方向进行平移。进行柔性显示面板(未示出)的内折测试时,先将柔性显示面板的两端固定到平动板301和旋转板303上,由第二电机307、第三电机311驱动平动板301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进行平移,由第一电机315驱动旋转板303进行旋转。

请同步参考图3和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弯折设备进行内折、外折切换的示意图。进行柔性显示面板405的外折测试时,首先将平动板301与旋转板303调节至同一平面上,然后将柔性显示面板405固定在平动板301和旋转板303上,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胶带固定和用胶水固定。然后将第一固定条407通过第一螺孔409和第二螺孔410固定在平动板301上,通过第一一字螺孔413和第二一字螺孔414固定在旋转板303上;将第二固定条408通过第三螺孔411和第四螺孔412固定在平动板301上,通过第三一字螺孔415和第四一字螺孔416固定在旋转板303上。当指定的最小弯折半径改变时,自由段405c的长度应同步改变,为确保弯折前的自由段405c处于无应力状态,平动板301和旋转板303弯折前的水平间距和自由段405c的长度相同。调节平动板301和旋转板303的水平间距后,第一固定条407上的第一一字螺孔413与第二一字螺孔414和第二固定条408上的第三一字螺孔415与第四一字螺孔416可以适应不同的间距。将平动板301、旋转板303、柔性显示面板405和第一固定条407、第二固定条408一同翻转后重新安装至底座305上。此时,柔性显示面板405位于平动板301和旋转板303的下侧,将第一固定条407和第二固定条408拆下后,由第二电机307、第三电机311驱动平动板301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进行平移,由第一电机315驱动旋转板303进行旋转,即可对柔性显示面板405进行外折测试。

请参考图4,弯折设备还包括两条可拆卸的薄片,第一薄片417通过位于平动板301上的第五螺孔419和第六螺孔420安装在柔性显示面板405的上方,第二薄片418通过位于旋转板303上的第七螺孔421和第八螺孔422安装在柔性显示面板405的上方;第一薄片417和第二薄片418的边缘分别与平动板301、旋转板303的边缘重合,确保柔性显示面板405的自由段405c的两侧固定于平动板301和旋转板303上,使得柔性显示面板405和平动板301、旋转板303之间不会出现部分固定、部分存在间隙的情况,保证了弯折测试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弯折设备,可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弯折测试的最小弯折半径连续,且不会对柔性显示面板产生额外的拉应力或压应力。通过平动板、旋转板、柔性显示面板的共同翻转,可以方便地实现内折和外折测试间的切换。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弯折设备的结构图,该弯折设备同样用于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弯折测试。如图5所示,弯折设备500包括平动板501,旋转板503和底座505。平动板501和旋转板503上均设有多孔陶瓷区域,采用真空吸附固定柔性显示面板(未示出)。旋转板503可由第一电机515经由第一连接板521和第二连接板522驱动,绕旋转轴517和旋转轴518进行旋转(旋转轴517和旋转轴518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旋转范围为0度到360度。在此基础上,第一连接板521和旋转板503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微调第一二维调整架519进行调节,第二连接板522和旋转板503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微调第二二维调整架520进行调节。平动板501可由第二电机507经由连接件驱动,在第一导轨509、第二导轨510上沿第一方向进行平移。平动板501、第二电机507、第一导轨509、第二导轨510以及连接件可由第三电机511驱动,在第三导轨513、第四导轨514上沿第二方向进行平移。进行柔性显示面板(未示出)的弯折测试时,先将柔性显示面板的两端固定到平动板501和旋转板503上,由第二电机507、第三电机511驱动平动板501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进行平移,由第一电机515驱动旋转板503进行旋转。当第一电机515驱动旋转板503在平动板501上方进行运动时为内折;相应地,当第一电机515驱动旋转板503在平动板501下方进行运动时为外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弯折设备,可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弯折测试的最小弯折半径连续,且不会对柔性显示面板产生额外的拉应力或压应力。由于旋转板可以实现0度到360度间的旋转,不需要作结构上的调整即可以实现内折和外折测试间的切换。另外,可采用真空吸附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固定,上下料更为便捷。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