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斛取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0231发布日期:2020-07-24 15:2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斛取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斛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斛取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石斛的生长进行观察、研究中,有时需要将石斛茎叶扒开观察,或需将高处石斛移至近前,这些操作往往都是徒手进行,而使用徒手操作,手掌往往容易挡住观察视线,移近高处石斛茎叶也不便,而且可能被虫蚁叮咬。为此,亟需一种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斛取材装置。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斛取材装置,包括手柄、挂钩、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和支架,所述调节板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手柄上端,所述调节板靠近手柄的一侧设置有一排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盲孔,设置有安装孔的调节板这一侧还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纵向贯通调节板的另一侧,横向依次穿过所有安装孔,所述通槽的宽度小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挂钩包括弯钩、钩杆,钩杆的一端设置有弯钩,另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大小与所述安装孔的大小相同,所述钩杆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通槽的宽度,所述挂钩一端的凸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挂钩的由通槽穿过,由调节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挂钩相间隔地设置有两个。

该种设计,可勾取石斛茎叶,将其移动,避免了直接徒手工作的不方便、不安全的问题,而且该发明结构轻巧,勾、抓稳定,操作方便,还可调节两个挂钩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种类或不同生长期的石斛,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

优选地,所述弯钩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钩杆与第一连接杆的首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

该设计可调节弯钩的弯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刀片可用于切取石斛和杂草。

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首柄和尾柄,所述首柄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螺杆,所述尾柄的顶部设置为六边形柱体,所述六边形柱体顶面设置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孔,所述尾柄与首柄通过螺杆与螺孔连接,所述螺栓为内六角螺栓,所述六边形柱体可用于旋拧所述内六角螺栓。

该种设计,充分利用手柄结构,在不改变手柄的外部形状的情况下,使尾柄结合多边形凹槽形成扳手,用于螺栓的旋拧,使用方便。

优选地,所述尾柄为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侧面上都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且其中一侧的刀片为直刀,另一侧的刀片为具有弯曲度的弯刀。直刀可用于目标石斛旁边杂草、藤蔓的清理,弯刀用于石斛茎条的样本切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节板与挂钩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手柄拆分后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尾柄部分的俯视图。

图6为图3后视图。

其中:1、手柄,11、首柄,111、螺杆,12、尾柄,121、六边形柱体,122、螺孔,2、挂钩,21、弯钩,211、第一连接杆,212、第二连接杆,213、螺栓,214、刀片,22、钩杆,23、凸块,3、调节机构,31、调节板,311、安装孔,312、通槽,3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石斛取材装置,包括手柄1、挂钩2、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板31和支架32,所述调节板31通过支架32安装在所述手柄1上端。优选地,支架32设置为v字形,v字形的底端连接手柄1,v字形顶端的两个端点分别连接调节板31的两侧。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板31靠近手柄1的一侧设置有一排多个安装孔311,所述安装孔311为盲孔,设置有安装孔311的调节板31这一侧还设置有通槽312,所述通槽312纵向贯通调节板31的另一侧,横向依次穿过所有安装孔311,所述通槽312的宽度小于安装孔311的直径,通槽312位于贯穿所有安装孔311的中心的中线上;如图3所示,所述挂钩2包括弯钩21、钩杆22,钩杆22的一端设置有弯钩21,另一端设置有凸块23,所述凸块23的大小与所述安装孔311的大小相同。实际生产中,使凸块23恰好可以塞进安装孔311内,凸块与安装孔之间具有一定摩擦,如此,凸块不会轻易在安装孔内滑动。为了更好地防止凸块在安装孔内转动,可以将凸块和安装孔设置为相同的非圆形形状,也可在凸块或安装孔的相互接触面设置橡胶层。所述钩杆22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通槽312的宽度,以此钩杆22可以在通槽内移动。所述挂钩2一端的凸块23设置在所述安装孔311内,挂钩2的另一端由通槽312穿过,由调节板3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挂钩2相间隔地设置有两个,可见图2,图2为清晰表现结构,凸块此时未移动至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两个挂钩2可稳稳勾住石斛茎叶,以此进行移动勾住的茎叶。挂钩2在将凸块23退出安装孔311后,可在通槽312内移动,并固定在任意的安装孔内,以此,使两个挂钩的位置可调节。

如图3所示,所述弯钩21包括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所述钩杆22与第一连接杆211的首端通过螺栓21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1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12通过螺栓213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21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刀片214,所述刀片214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12通过螺栓连接,优选地,可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侧面上都设置刀片214,所述刀片214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12通过螺栓连接,且其中一侧的刀片为直刀(见图3),另一侧的刀片为具有弯曲度的弯刀(见图6)。在需要使用刀片时,可将刀片旋转露出,在不使用时,可将刀片旋转回第二连接杆侧面上。当然,也可直接将刀片取下使用。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手柄1包括首柄11和尾柄12,所述首柄11的一端与所述支架32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螺杆111,所述尾柄12的顶部设置为六边形柱体121,所述六边形柱体121顶面设置有与螺杆111相适配的螺孔122,所述尾柄12与首柄11通过螺杆与螺孔连接,所述螺栓为内六角螺栓,所述六边形柱体可用于旋拧所述内六角螺栓。

该种设计,充分利用手柄结构,在不改变手柄的外部形状的情况下,使尾柄结合六边形柱体形成扳手,用于螺栓的旋拧,使用方便。

所述尾柄为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



技术特征:

1.一种石斛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挂钩、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和支架,所述调节板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手柄上端,所述调节板靠近手柄的一侧设置有一排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盲孔,设置有安装孔的调节板这一侧还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纵向贯通调节板的另一侧,横向依次穿过所有安装孔,所述通槽的宽度小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挂钩包括弯钩、钩杆,钩杆的一端设置有弯钩,另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大小与所述安装孔的大小相同,所述钩杆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通槽的宽度,所述挂钩一端的凸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挂钩的由通槽穿过,由调节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挂钩相间隔地设置有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斛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钩杆与第一连接杆的首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斛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石斛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首柄和尾柄,所述首柄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螺杆,所述尾柄的顶部设置为六边形柱体,所述六边形柱体顶面设置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孔,所述尾柄与首柄通过螺杆与螺孔连接,所述螺栓为内六角螺栓,所述六边形柱体可用于旋拧所述内六角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斛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柄为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斛取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侧面上都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且其中一侧的刀片为直刀,另一侧的刀片为具有弯曲度的弯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斛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斛取材装置,包括手柄、挂钩、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和支架,所述调节板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手柄上端,所述调节板靠近手柄的一侧设置有一排多个安装孔,设置有安装孔的调节板这一侧还设置有通槽,通槽横向依次穿过所有安装孔,通槽的宽度小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挂钩包括弯钩、钩杆,钩杆的一端设置有弯钩,另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挂钩一端的凸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挂钩的由通槽穿过,由调节板的另一端伸出。该种设计,可勾取石斛茎叶,将其移动,避免了直接徒手工作的不方便、不安全的问题,而且该发明结构轻巧,勾、抓稳定,操作方便,还可调节两个挂钩之间的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尹卓平;廖勤昌;左大磊;赵菊润;沈定才;李丽梅;代家荣;李能波;陈绍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陵县石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10.26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