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发热冷却综合实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3507发布日期:2020-09-15 18: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压器发热冷却综合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含变压器损耗产生系统、冷却系统、液压升降系统、注放油系统和电气测量系统,所述变压器损耗产生系统的输出与冷却系统连接,液压升降系统设置在冷却系统下方,注放油系统的输出与变压器损耗产生系统连接,电气测量系统分别与变压器损耗产生系统、冷却系统和注放油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发热冷却综合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损耗产生系统包含变压器油箱(101)、空心绕组(102)、变压器油(103)、储油柜(104)、导油管道(105)、支架(106)、油箱顶部出油口(107)、油箱底部进油口(108)、油箱侧壁进油口一(109)和油箱侧壁进油口二(110);储油柜(104)设置在变压器油箱(101)的上部,与变压器油箱(101)连通,变压器油(103)充满设置在变压器油箱(101)内;空心绕组(102)设置在变压器油箱(101)内部;油箱顶部出油口(107)设置在变压器油箱(101)的顶部,油箱侧壁进油口一(109)和油箱侧壁进油口二(110)设置在变压器油箱(101)的侧壁下方位置,油箱底部进油口(108)设置在变压器油箱(101)的底部;导油管道(105)上端与空心绕组(102)连接,下端与油箱底部进油口(108)连通;支架(106)设置在变压器油箱(101)的底部;空心绕组(102)为用扁铜导线绕制成的连续的饼式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发热冷却综合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含散热器进油口(201)、散热器出油口(202)、集油管(203)、蝶阀(204)、片式散热器(205)和风机(206);片式散热器(205)为四组,风机(206)有两个;采用片式散热器底吹方式时,两个风机(206)悬挂在四组片式散热器(205)的底部,两组片式散热器(205)配置一个风机;采用片式散热器侧吹方式时,两个风机(206)悬挂在四组片式散热器(205)的一侧,上下排列;集油管(203)和蝶阀(204)各有两个,散热器进油口(201)与一组集油管(203)和蝶阀(204)依次连接,设置在片式散热器(205)的上端,散热器出油口(202)与另一组集油管(203)和蝶阀(204)依次连接,设置在片式散热器(205)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发热冷却综合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系统由底盘(301)、液压部件(302)、电气部件(303)、升降架(304)、上平台(305)和标尺(306)构成;底盘(301)、升降架(304)和上平台(305)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液压部件(302)设置在升降架(304)的底部,电气部件(303)设置在底盘(301)上升降架(304)的一侧,电气部件(303)与液压部件(302)的输入端连接,液压部件(302)的输出端与升降架(304)连接,标尺(306)设置在底盘(301)、升降架(304)和上平台(305)的一侧,底部与底盘(301)的底部持平;冷却系统的片式散热器(205)设置在液压升降系统的上平台(30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发热冷却综合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放油系统包含储油桶(401)、过滤器(402)、输油管(403)、注放油泵(404)、油箱注油口(405)和储油柜标尺(406);过滤器(402)设置在储油桶(401)内部,通过输油管(403)与注放油泵(404)连接,注放油泵(404)的输出端通过输油管(403)和油箱注油口(405)与变压器损耗产生系统连接,储油柜标尺(406)设置在变压器损耗产生系统的储油柜(104)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发热冷却综合实验平台,属于电力变压器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变压器损耗产生系统的输出与冷却系统连接,液压升降系统设置在冷却系统下方,注放油系统的输出与变压器损耗产生系统连接,电气测量系统分别与变压器损耗产生系统、冷却系统和注放油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变压器直流电阻损耗和漏磁场作用下的绕组涡流损耗,可以实现变压器油箱的进油口的冷却效果,可在实验室内进行,成本低,可以实现随时试验、反复实验和反复验证的研究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武卫革;杜振斌;张晓光;韩贵胜;李杰;车福来;王月英;杨哲;任瑞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