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52268发布日期:2021-03-12 13:3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中对汽车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汽车生产过程中,汽车玻璃是重要的材料之一。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端汽车产品对汽车玻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玻璃的形状质量和外观尺寸抗击能力都是衡量汽车玻璃生产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现有的个别玻璃存在破片现象,因无法及时检出,导致质量不过关抗击能力脆弱,造成车祸时挡风玻璃对车主造成二次伤害,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现有技术中的玻璃检测需要用到检测台来对其进行固定检测,一般的检测台不能够很好的固定住玻璃,从而导致玻璃固定不稳的情况发生,玻璃破碎可能重伤工作人员,对此我们需要加强检测台固定且保证测试环境安全效果的问题。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夹紧固定,自动检测抗冲击能力且操作安全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无法固定,检测过程不慎受伤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夹紧固定,自动检测抗冲击能力且操作安全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检测设备。

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检测设备,包括有支撑架、放置组件和拍打组件,支撑架上部之间设有放置组件,支撑架顶部前侧设有拍打组件。

进一步的,放置组件包括有放置板、挡板、第一弹簧和挡块,支撑架上部之间设有放置板,放置板上前后对称设有挡板,放置板左侧滑动式设有挡块,挡块与放置板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的,拍打组件包括有第一导向杆、压块、第一连杆和第二弹簧,支撑架顶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底部设有压块,第一导向杆顶部设有第一连杆,支撑架与压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包括有第二导向杆、第二连杆、脚踏板、第三弹簧、第一支撑杆、滚轮和拉绳,支撑架底部中间设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上滑动式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前上部设有脚踏板,第二连杆与支撑架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套装在第二导向杆上,放置板底部中间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支撑架中间和顶部之间均转动式设有滚轮,第二连杆与压块之间连接有拉绳,拉绳绕在滚轮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有第三导向杆、推板、第四弹簧、第四导向杆、第一楔形块和第五弹簧,放置板后部中间设有第三导向杆,第三导向杆上滑动式设有推板,推板与放置板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套装在第四导向杆上,放置板底部右侧滑动式设有第四导向杆,第四导向杆后端设有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推板相互配合,第一楔形块与第四导向杆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解锁组件,解锁组件包括有第五导向杆、第二楔形块、第六弹簧、支撑板、第六导向杆、第三楔形块、第四楔形块、第七弹簧、第二支撑杆和第五楔形块,支撑架中间左右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五导向杆,第五导向杆之间设有第二楔形块,支撑架与第五导向杆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第二楔形块顶部中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滑动式设有第六导向杆,第六导向杆左端设有第三楔形块,第三楔形块与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第六导向杆右端设有第四楔形块,支撑架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底部设有第五楔形块,第五楔形块与第四楔形块相互配合。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向上拉起拍打组件后,将需要测试的玻璃放置在放置组件上,随后松开拍打组件,通过向下的力对玻璃进行敲击,以此检测玻璃的抗冲击能力,达到自动检测抗冲击能力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玻璃放置在放置板上,前后两侧的挡板对玻璃进行限位保护作用,挡块对玻璃进行限位作用,只有较大力量挤压才能使挡块向下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达到夹紧固定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踩下脚踏板,拉绳通过滚轮向下运动,使压块向上移动,此时人们将玻璃放置在放置板上,松开脚踏板,拉绳带动压块向下运动,对玻璃进行冲击,达到操作简便节省人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_支撑架,2_放置组件,21_放置板,22_挡板,23_第一弹簧,24_挡块,3_拍打组件,31_第一导向杆,32_压块,33_第一连杆,34_第二弹簧,4_踏板组件,41_第二导向杆,42_第二连杆,43_脚踏板,44_第三弹簧,45_第一支撑杆,46_滚轮,47_拉绳,5_推动组件,51_第三导向杆,52_推板,53_第四弹簧,54_第四导向杆,55_第一楔形块,56_第五弹簧,6_解锁组件,61_第五导向杆,62_第二楔形块,63_第六弹簧,64_支撑板,65_第六导向杆,66_第三楔形块,67_第四楔形块,68_第七弹簧,69_第二支撑杆,610_第五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检测设备,如图1-8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放置组件2和拍打组件3,支撑架1上部之间设有放置组件2,支撑架1顶部前侧设有拍打组件3。

首先拍打组件3向上拉起后,人们将需要测试的玻璃放置在放置组件2上,随后松开拍打组件3,通过向下的力对玻璃进行敲击,以此检测玻璃的抗冲击能力,达到自动检测抗冲击能力的效果。

放置组件2包括有放置板21、挡板22、第一弹簧23和挡块24,支撑架1上部之间设有放置板21,放置板21上前后对称设有挡板22,放置板21左侧滑动式设有挡块24,挡块24与放置板21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23。

拍打组件3包括有第一导向杆31、压块32、第一连杆33和第二弹簧34,支撑架1顶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杆31,第一导向杆31底部设有压块32,第一导向杆31顶部设有第一连杆33,支撑架1与压块3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4。

首先拉起第一连杆33,带动第一导向杆31与压块32向上移动,第二弹簧34被压缩,随后人们将需要测试的玻璃放置在放置板21上,前后两侧的挡板22对玻璃进行限位保护作用,挡块24对玻璃进行限位作用,只有较大力量挤压才能使挡块24向下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23,当玻璃定位完成后,松开第一连杆33,通过第二弹簧34的作用,使压块32向下对玻璃进行冲击,达到夹紧固定的效果。

还包括有踏板组件4,踏板组件4包括有第二导向杆41、第二连杆42、脚踏板43、第三弹簧44、第一支撑杆45、滚轮46和拉绳47,支撑架1底部中间设有第二导向杆41,第二导向杆41上滑动式设有第二连杆42,第二连杆42前上部设有脚踏板43,第二连杆42与支撑架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44,第三弹簧44套装在第二导向杆41上,放置板21底部中间设有第一支撑杆45,第一支撑杆45与支撑架1中间和顶部之间均转动式设有滚轮46,第二连杆42与压块32之间连接有拉绳47,拉绳47绕在滚轮46之间。

由于人们拉动第一连杆33较为麻烦,故可踩下脚踏板43,通过第二连杆42向下移动,挤压第三弹簧44,带动拉绳47通过滚轮46向下运动,使压块32向上移动,此时人们将玻璃放置在放置板21上,松开脚踏板43,通过第三弹簧44复位的作用,拉绳47带动压块32向下运动,对玻璃进行冲击,达到操作简便节省人力的效果。

还包括有推动组件5,推动组件5包括有第三导向杆51、推板52、第四弹簧53、第四导向杆54、第一楔形块55和第五弹簧56,放置板21后部中间设有第三导向杆51,第三导向杆51上滑动式设有推板52,推板52与放置板21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53,第四弹簧53套装在第四导向杆54上,放置板21底部右侧滑动式设有第四导向杆54,第四导向杆54后端设有第一楔形块55,第一楔形块55与推板52相互配合,第一楔形块55与第四导向杆54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56。

还包括有解锁组件6,解锁组件6包括有第五导向杆61、第二楔形块62、第六弹簧63、支撑板64、第六导向杆65、第三楔形块66、第四楔形块67、第七弹簧68、第二支撑杆69和第五楔形块610,支撑架1中间左右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五导向杆61,第五导向杆61之间设有第二楔形块62,支撑架1与第五导向杆61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63,第二楔形块62顶部中间设有支撑板64,支撑板64顶部滑动式设有第六导向杆65,第六导向杆65左端设有第三楔形块66,第三楔形块66与支撑板64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68,第六导向杆65右端设有第四楔形块67,支撑架1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杆69,第二支撑杆69底部设有第五楔形块610,第五楔形块610与第四楔形块67相互配合。

当人们踩动脚踏板43时,压块32通过带动支撑板64上的第三楔形块66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二楔形块62向上移动,第二楔形块62与第一楔形块55接触,并对其挤压向前移动,第五弹簧56和第六弹簧63被压缩,此时可将推板52向左移动,第四弹簧53被压缩,当推板52脱离第一楔形块55时,第五弹簧56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楔形块55复位,推板52对放置板21上的碎玻璃进行清扫刮取,同时当第四楔形块67与第五楔形块610接触时,在第五楔形块610的导向作用下,第四楔形块67通过第六导向杆65带动第三楔形块66向右移动,第七弹簧68被压缩,脱离压块32,此时通过底部第六弹簧63复位的作用带动第二楔形块62与支撑板64向下复位,第四楔形块67与第五楔形块610脱离后,通过第七弹簧68的作用,第三楔形块66与第四楔形块67向左复位,随后松开推板52,通过第四弹簧53复位带动推板52进行复位,推板52将第一楔形块55向前挤压,第五弹簧56被压缩,在第六弹簧63的作用下,使第二楔形块62向下复位,在第四弹簧53的作用下,推板52继续向右移动,当推板52脱离第一楔形块55后,通过第五弹簧56复位的作用,使第一楔形块55重新将推板52卡紧,达到自动夹紧固定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