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光谱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9274发布日期:2020-12-04 14:0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外光谱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谱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紫外光谱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光谱仪是测量光源和物质光谱特性的重要装置,是光谱学和光谱技术中最基本的分析仪器。它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灯具测试、led亮度色温显色指数、工业控制、化学分析、食品品质检测、材料分析、临床检验、航空航天遥感及科学教育等领域。光谱是复色光中的各种单色光成分按波长依次排列的图像或各单色光的光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并测量出光谱的仪器。

典型的光谱仪由下列基本部分构成:

1、入射狭缝:在入射光的照射下形成光谱仪成像系统的物点,通常只有20~200微米宽;

2、准直元件:使狭缝发出的光线变为平行光。该准直元件可以是一独立的透镜、反射镜、或直接集成在色散元件上;

3、色散元件:通常采用光栅或棱镜,使光信号在空间上按波长分散开来,现在主要采用光栅;

4、聚焦元件:聚焦色散后的光束,使其在焦平面上形成一系列入射狭缝的像,其中每一像点对应于一特定波长;

5、探测器阵列:放置于焦平面,用于测量各波长像点的光强度,通常采用线阵ccd。

从现有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和光谱仪定义可以看到,其核心是把成分复杂的复色光分解为在空间上按波长分开的单色光,因此现在的光谱仪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光信号很弱,入射狭缝只允许很窄的光束进入光谱仪,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小光束分光后不同波长的光在空间上重叠而降低分辨率;

2、昂贵的光栅,为了提高光谱分辨率,光栅要刻制的非常精密,一毫米达到几百甚至几千条蚀刻线;

3、准直和聚光光路复杂;

4、线阵ccd上光强度极弱,光栅分光后只有部分光强度可利用,这么弱的光信号经分光后再展宽到几厘米宽的线阵ccd上,光强度就更弱了;

5、ccd对光线响应的范围主要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对紫外线的响应灵敏度很低,波长越短灵敏度急剧下降,通常要采用专门改进的昂贵的减薄背照式线阵ccd才能测量紫外光谱,甚至要加上制冷装置降低噪音;

6、不可更换,通常光谱仪根据测量范围配备不同的光栅,比如可见光范围、红外范围、紫外范围等,光栅位置和探测器位置以及光路也是以此设计固定好的,如要改变测量范围不仅要更换光栅,还要变更光路和探测元件,实际是不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紫外光谱的测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紫外光谱的测量装置,包括:成像组件、荧光渐变转换装置、图像传感装置、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荧光渐变转换装置包括荧光渐变转换片,所述荧光渐变转换片与图像传感装置紧密贴合;

所述图像传感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荧光渐变转换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待测紫外光的射入,并将其转换成可见光的荧光渐变转换片;

所述荧光渐变转换装置的透光面与数据处理装置相互紧密贴合;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将所述可见光转换成可见光光强图像的图像传感装置;

所述图像传感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测量所述可见光强度,并使用重构算法,计算出待测紫外光的光谱。

优选地,所述荧光渐变转换片包括:

所述荧光渐变转换片设置于所述成像组件的输出位置;

所述荧光渐变转换片由多个荧光渐变层叠加而成,具体为:至少由荧光渐变层a、荧光渐变层b、荧光渐变层c三个荧光渐变层叠加而成,且每个荧光渐层的紫外激发光谱各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荧光渐变转换片还包括:

用于接受待测紫外光照射的受光面和用于透射出可见光的透光面;

所述透光面与所述图像传感装置相互紧密贴合;

每个所述荧光渐变层在多个方向上的密度或厚度呈现渐变,且所述荧光渐变层之间的渐变方向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成像组件包括:透镜组和单色仪;

所述单色仪的输入口,设置于标准紫外光灯照射到的位置;

所述单色仪的输出口,设置于所述透镜组的输入位置,且位于透镜组合适的聚焦位置;

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凹透镜和至少一个凸透镜,设置于所述荧光渐变转换片前端。

优选地,所述荧光渐变层包括:

所述荧光渐变层为紫外激发荧光的材料;

所述荧光渐变层a为线性连续渐变,荧光渐变层b为阶梯式渐变,所述荧光渐变层a和所述荧光渐变层b的渐变方向相垂直,荧光渐变层c的密度或厚度呈区域分布;

所述荧光渐变层a、荧光渐变层b、荧光渐变层c依次印制在一层基材层上。

优选地,所述图像传感装置包括:黑白面阵ccd或黑白面阵cmos;

所述黑白面阵ccd或黑白面阵cmos与数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且感光面的靶面对角线长度范围从3mm到64mm。

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将所述可见光光强图像划分为预定数量,且大小、形状相同的矩形区域的发光单元;

根据预置的重构算法计算出待测紫外光光谱的所述数据处理装置。

优选地,所述荧光渐变转换片还包括:

所述荧光渐变转换片包括,划分为与所述发光单元数量相等的激发单元,且每个所述且每个所述激发单元为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矩形区域;

每个所述激发单元为:具有可区分的、且相互差别明显大于误差的所述激发曲线的激发单元;

所述激发单元为与所述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数量相等。

优选地,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使用重构算法获得待测紫外光光谱的电脑和安装在电脑中的数据处理软件。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就是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光谱仪采用狭缝进光和光栅分光存在的信号弱且光利用率低、分辨率不高、以及造价昂贵、体积大的问题,特别是ccd对紫外光响应系数很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荧光渐变转换片结合黑白面阵ccd以及一种新型算法测量紫外光谱的新装置,无需狭缝和光栅,通过荧光渐变转换片将紫外光转换成黑白面阵ccd高效响应的待测可见光,测量荧光渐变转换片每个激发单元的可见光强度,再结合激发单元的激发曲线,通过重构算法计算出待测紫外光的光强度随波长的分布,即光谱。不但省掉了现有光谱仪的狭缝、光栅及复杂的准直聚焦光路,更因为采用面阵ccd大面积接收入射光,将待测紫外光转换成待测可见光,大大提高了光信号的强度和利用率,成本大大降低,体积缩小,并且可以非常方便地提高分辨率和变换测量范围,因此能够较低成本地获取高质量的光谱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紫外光谱的测量装置的荧光渐变转换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紫外光谱的测量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紫外光谱的测量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待测紫外光,2荧光渐变转换片,3图像传感装置,4电脑,5标准紫外光源,6单色仪,7透镜组,21基材,22荧光油墨层a,23荧光油墨层b,24荧光油墨层c,41可见光光强图像,411发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通过在荧光渐变转换片和经荧光渐变转换片转换后得到的可见光光强图像上分别划分出n个激发单元和n个发光单元,并在发光单元上选取n个均匀间隔波长的波长位置,再通过测量得到激发单元的激发光谱曲线和发光单元的发光光强,从而构建n个包含波长位置入射紫外光强xn的方程,通过求解即可得出待测紫外光光谱,即待测紫外光的光强随波长的分布。具体的,通过荧光渐变转换片与面阵ccd或cmos感光面紧密接触,大小形状相同。待测紫外光均匀照射到荧光渐变转换片上,黑白面阵ccd或cmos得到可见光光强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将所述可见光光强图像划分出大小相同的n个发光单元,并计算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光强p;假设待测紫外光在n个均匀间隔波长上的相对强度为xn(n=1,2,…,n),根据所述发光光强p和所述发光单元所对应的荧光渐变转换片位置处的平均激发光谱曲线所得到关于n个波长的激发率αn(n=1,2,…,n),即可建立包含待测光强xn和激发率αn的方程,即:p=x1α1+x2α2+…+xnαn;荧光渐变转换片上一共有n的不同的激发单元,就可以建立n个包含所述入射紫外光强xn的方程,计算出待测紫外光光谱。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狭缝和光栅,采用面阵ccd代替传统的线阵ccd,把ccd不敏感的紫外光转换成敏感的可见光,将灵敏度和分辨率提高几个量级,同时大大缩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使用的标准紫外光源是以标准紫外光灯为光源,且波长覆盖已知的紫外光波长范围,紫外光又称为紫外线,因此紫外光灯又名为紫外线灯。

在本实施例中,荧光渐变转换装置将获取到的待测紫外光转换成可见光,并传输到数据处理装置;图像传感装置将所述可见光转换成可见光光强图像,并传输到数据处理装置;根据数据处理装置获取的可见光光强图像,并根据预置的重构算法计算出待测紫外光的光谱,具体为:一种采用荧光渐变转换片2结合图像传感装置3测量紫外光谱的新装置,图像传感装置3可选用黑白面阵ccd或黑白面阵cmos,适用所有型号,根据测试的需要选取,具体可以根据灵敏度、分辨率及成本选择合适的黑白面阵ccd或黑白面阵cmos;不需要入射狭缝,也不需要光栅把光线分解按波长在空间上展开,更不需专门改进的昂贵的减薄背照式线阵ccd。本装置使用:一个荧光渐变转换片2、一个黑白面阵ccd、电脑4以及安装在电脑4中的一套数据处理软件,其中荧光渐变转换片2是由印有三种或多种荧光油墨的石英片或有机透明片或薄膜制成,荧光渐变转换片2的大小与黑白面阵ccd感光面积相同,且紧贴在ccd感光面上。

采用的三种或多种荧光材料都是可以在紫外光激发下高效发出可见光的有机荧光材料或无机荧光材料,它们的激发曲线都是宽带且各不相同但互有部分重叠,结合在一起可有效覆盖整个紫外光谱范围(通常200nm~400nm)。

三种或多种荧光油墨分别各自按照不同方向沿荧光渐变转换片2表面呈现由深到浅的渐变,叠加的效果使得在荧光渐变转换片2上任何一点三种或多种荧光油墨的相对比例都不相同。当紫外光照到荧光渐变转换片2表面时,背面可测得发出的可见光,对于每一点发光强度随紫外光波长的变化曲线,即激发曲线都不相同而且是可以精确测定的。当待测紫外光1照射到荧光渐变转换片2上,就将待测紫外光1转换成待测可见光,黑白面阵ccd得到整个荧光渐变转换片2的可见光光强图像41,并传输给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将可见光光强图像41均匀划分成若干个相同的矩形区域(简称:发光单元),与发光单元相对应的荧光渐变转换片2上的区域称之为激发单元。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每个发光单元的光强度,再结合每个发光单元对应的激发单元的激发曲线即每个波长位置上的激发率,列出一个矩阵方程,通过重构算法计算出待测紫外光1的光强度随波长的分布,得到其光谱。

发光单元的数量与待测紫外光1的波长点的数量相同,若是要计算出待测紫外光1在n个波长位置的光强度,就需要将可见光光强图像41划分成n个发光单元并事先测量出与之相对应的n个激发单元的激发曲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外光谱测量装置是全新的一种装置,具体为:待测紫外光1均匀照射到荧光渐变转换片2的每个激发单元上,假设激发单元上待测紫外光1在n个均匀间隔的波长位置上的光强度分别是xn(n为1到n的正整数),其已知的激发曲线在这n个波长位置上的激发率是αn(n为1到n的正整数),那么发光单元上的光强度p,就等于待测紫外光1,在每个波长位置上的光强度xn,分别乘以该波长位置上的激发率αn之后,再相加的值,

即:p=x1α1+x2α2+…+xnαn+…+xnαn;

这样每个发光单元就得到一个含有n个光强度未知数xn(n为1到n的正整数)的方程,n个发光单元得到n个方程,解这n个n元一次方程组(或矩阵方程)就可以得到待测紫外光1在n个波长位置上的光强度,即光强度随波长的分布,从而得到待测紫外光1的光谱。

对可见光光强图像41区域也可以根据需要划分出更多或更少的发光单元411,但波长位置的选取数量一定不能多于激发单元或发光单元411数量,否则矩阵方程无解,无法计算出待测紫外光1的光谱。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装置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必须的。

相比现有的用狭缝和光栅测量光谱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由荧光渐变转换片2结合黑白面阵ccd测量光谱的装置是完全不同的新新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不需要狭缝进光,不需要光栅,也不需要准直和聚焦光路,面阵ccd直接接收荧光渐变转换片2的可见光;

2、ccd图像传感器通常有几十万至几千万像素,远远多于现有光谱仪中的线状ccd探测器的几百至几千像素,感光面积也大出几个数量级,因此光信号强度也高出好几个量级;

3、将ccd响应效率很低的紫外光转换成高效响应的可见光,大大增强了信号强度;

4、成本大大降低,整个装置的体积也大大缩小;

5、分辨率可调,光谱的分辨率取决于相邻波长的间隔,本实用新型的新装置中波长测量点的数量与划分的发光单元数量相等,划分的密一些即可提高光谱波长的分辨率。

另一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测量一个未知紫外光源的光谱,其光谱范围在200nm~400nm之间。本实施例选用的图像传感装置3为1/2.7英寸的黑白面阵ccd,30万像素,感光面尺寸为5.27mm×3.96mm,采用黑白面阵ccd而不采用彩色ccd的原因是只测量光强度,不考虑颜色。

荧光渐变转换片2的尺寸与黑白面阵ccd感光面尺寸相同,其中荧光渐变转换片2,是通过在透明有机薄膜作为基材21,并在其上印制的荧光油墨层a22、荧光油墨层b23、荧光油墨层c24组成,每种油墨印刷层的深浅可以从0~100%调节。荧光渐变转换片2,分成8个较小的矩形区域(分区)。其中,荧光油墨层a22的第一荧光材料和荧光油墨层b23的第二荧光材料两种荧光油墨由浓到淡的线性变化范围及方向,最浓为100%,最淡为0%,在8个分区内第一荧光材料和第二荧光材料变化都是一样的。另外,8个分区内还分别均匀印有荧光油墨层c24的第三荧光材料,但浓淡不同,依次为0%、14.3%、28.6%、42.9%、57.1%、71.4%、85.7%和100%,三种荧光油墨的浓淡由墨点密度或厚度决定。

为了更清楚描述荧光渐变转换片2的结构,图1为荧光渐变转换片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可以清楚看到三种油墨的浓淡渐变方向及其相互叠加的关系。三种荧光油墨的激发曲线分别为:荧光油墨层a激发曲线、荧光油墨层b激发曲线、荧光油墨层c激发曲线无论形状和峰值位置都有很大的不同,三个激发曲线合在一起覆盖了整个紫外光波段(200~400nm),其中的荧光油墨层a22的第一荧光材料为yag:ce,荧光油墨层b23的第二荧光材料为ca9mg1.5(po4)7:eu,荧光油墨层c24的第三荧光材料为ba3si6o12n2:eu,在紫外光激发下均能高效发出黄色可见光。

黑白面阵ccd得将黄色可见光转换为可见光光强图像41,并传输给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将可见光光强图像41均匀划分成若干个相同的矩形区域,与发光单元411相对应的荧光渐变转换片2上的区域称之为激发单元。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每个发光单元411的光强度,再结合每个发光单元411对应的激发单元的激发曲线即每个波长位置上的激发率,列出一个矩阵方程,通过重构算法计算出待测紫外光1的光强度随波长的分布,得到其光谱。

另一实施例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紫外光谱的测量装置,用于未知紫外光源的光谱测量,具体如下所述:

荧光渐变转换片2全部512个激发单元的激发曲线数据,就可以通过测量荧光渐变转换片2的可见光强度,利用重构算法计算出待测紫外光1的光谱,具体为:待测紫外光1照射到荧光渐变转换片2上,紧密贴合的黑白面阵ccd拍摄其可见光光强图像,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并记录下512个发光单元411的可见光光强图像的光强度,数据处理软件根据这512个发光单元411的光强度数据,结合对应的512个激发单元的激发曲线,就可以用重构算法计算出的待测紫外光1的光强度随波长的分布,即光谱;

下面是重构算法的计算过程:

为了叙述方便,给每个发光单元411编号:从左上角第1个单元到右下角第512个单元分别为#1、#2、#3、…、#512,同时在200nm~400nm紫外波长区间均匀选取512个波长位置,即波长位置,编号:λ1、λ2、λ3、…、λ512。

因为每一个激发单元的激发曲线已经是已知的,且精确测定的,那么每一个激发单元在这512个波长位置的激发率也都是已知的。设定对应#1发光单元411的激发单元在波长位置λ1处的激发率是α1-1,在波长位置λ2处的激发率是α1-2,…,在波长位置λ512处的激发率是α1-512,以此类推,对应#m发光单元411的激发单元在λm波长处的激发率是αn-m(1≤n≤512,1≤m≤512),这些皆为已知量;

因待测紫外光1均匀照射到荧光渐变转换片2表面,且划分出的512个发光单元411以及与之对应的512个激发单元的大小形状是一样的,因此待测紫外光1照射到每个激发单元上的光强度也是相同的,设定在每一个激发单元入射表面,待测紫外光1在波长位置λ1处的光强度为x1,在波长位置λ2处的光强度为x2,…,在λm波长的光强度为xm,…,在λ512波长的光强度为x512,这些都是未知量,只要计算出这些未知量就得到了待测紫外光1的光谱;

由于每个激发单元的激发曲线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发光单元411的光强及组成也是不同的,对任一波长,其光强度等于其入射紫外光强乘以其在该激发单元的激发率,

即:x×α。

设黑白面阵ccd测得的每个发光单元411的可见光光强度值分别为p1、p2、…、pm、…、p512,这些都是黑白面阵ccd测得的已知量,那么对任意一个发光单元411,比如#m发光单元,其可见光的光强度pm就是所有512个波长(波长位置)的可见光的光强度之和,

即:pm=x1αm-1+x2αm-2+…+xnαm-n+…+x512αm-512,

这是一个含有x1、x2、…、x512总共512个未知数的512元一次方程组,总共512个发光单元411就得到512个互不相同且没有线性关系的512元一次方程,即:

写成矩阵方程形式就是:

αx=p或:x=α-1p;

其中α是512个激发单元分别在512个波长位置处的激发率组成的系数512×512方矩阵,α-1是其逆矩阵,x是512个未知量的列向量,p是测得的512个发光单元411的可见光光强度数据组成的常数列向量。

解这个由512个512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或矩阵方程),则得到一组关于未知数x1、x2、…、x512的解,也就是待测紫外光1的光强度随波长的分布,即光谱。

另一实施例并结合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紫外光谱的测量装置,具体如下所述:

荧光渐变转换片2与ccd感光面紧密贴合,在有机玻璃上印有荧光油墨的表面朝向入射光。其中待测紫外光1为以标准紫外逃灯为标准紫外光源5发出的标准紫外光,本装置还包括:一个单色仪6及一组扩束透镜组7组成,标准紫外光是指已知其发射光谱且覆盖整个紫外光范围的标准灯发出的紫外光,单色仪6是可以将标准紫外光的光线按照波长依次输出单一波长紫外光的仪器,扩束透镜组7是将狭窄的单一波长紫外光束扩束成一定宽度的平行单一波长紫外光,均匀照射到荧光渐变转换片2的表面。黑白面阵ccd通过数据线电性连接一台电脑4,电脑4内安装有数据处理软件,可见光光强图像41可以在电脑4屏幕上显示。所述可见光指的是紫外光激发荧光油墨发出的可见光并透过荧光渐变转换片2被黑白面阵ccd接收的那部分待测可见光。

进行激发曲线的测定;所述的激发曲线指的是通过发光单元411的光强度,随紫外光波长变化而测得的对应激发单元的激发曲线,不是通常意义下通过测量某一发射光波长的强度变化,因为黑白面阵ccd无法识别波长。

测定过程如下:

首先,在电脑4屏幕上将荧光渐变转换片2的可见光光强图像41均匀划分成512个单元,每个分区均匀划分出8×8=64个单元,这就是透射单元,数据处理软件计算每个透射单元的可见光强度;

单色仪6逐个波长扫描并输出标准紫外光的单一波长紫外光,与此同时,黑白面阵ccd拍摄每个波长中的单一波长紫外光照射到荧光渐变转换片2后的可见光光强图像41,并记录每个透射单元的发光光强度;

如上所述,就得到了每个透射单元的发光光强度随波长的变化曲线。由于每个透射单元对应的荧光渐变转换片2上的激发单元,激发单元的荧光层a、荧光层b和荧光层c的荧光油墨的比例和密度都不同,所以512个发出的可见光光强度随波长变化曲线都不同,且相互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将每个透射单元的发光光强度随波长变化曲线与标准紫外光的发射光谱相除,再用单色仪6波长响应曲线校准,就得到与每个透射单元相对应的激发单元的激发曲线;由于激发曲线都是平缓的宽带光谱,因此可以通过插值法计算得到波长间隔更密集激发光谱曲线数据,从而能够得到分辨率更高的光谱。在测量第二发光单元的的激发光谱曲线时,通常不会测出这么密集的波长间隔,而是测量较大的间隔,再根据激发光谱曲线的变化规律用插值法算出任意波长位置的激发率。

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精度和准确性,可以增加一些辅助的器件,如透镜组7和单色仪6;其中,荧光油墨层a22的浓淡采用线性连续渐变,荧光油墨层b23在与荧光油墨层a22渐变的垂直方向采用阶梯式渐变,而荧光油墨层c24在荧光渐变转换片2的8个分区是均匀的但浓淡各不相同,实现了荧光油墨层a22、荧光油墨层b23、荧光油墨层c24在相互垂直的三维坐标x、y和z方向上的变化(其中所述x、y和z的三维坐标为数学中的常用三维坐标,在本方案中不再赘述),从而保证了每一个激发单元的荧光油墨层a22的第一荧光材料、荧光油墨层b23的第二荧光材料、荧光油墨层c24的第三荧光材料相对比例都不相同。实际应用时荧光油墨层a22、荧光油墨层b23、荧光油墨层c24结合图像传感装置3生成的渐变图像可以是线性连续渐变的,也可以是阶梯式变化,也可以采用图像传感装置3结合多于三种荧光油墨组成的能够产生渐变图像的方式。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紫外光谱的测量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