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密封性和压力释放阀开启压力灵敏度的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0054发布日期:2021-01-05 17:4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囊密封性和压力释放阀开启压力灵敏度的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囊密封性和压力释放阀开启压力灵敏度的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公知的油浸式变压器胶囊和压力释放阀组配件出厂前由外协厂家进行检测,组配件入厂后公司按抽检比例进行抽检,胶囊密封性检测采用上部带压力表、侧部带接气阀门的手持式的检测工装,操作过程需两人配合,一人先将工装与胶囊的铜管连接并做好密封,然后两手举起把持工装中部位置将胶囊处于悬空状态,另外一人将压缩气体管道与检测工装侧部的接气阀连接,连接好气管后分别打开检测工装接气阀门和压缩气体阀门,同时并观察压力表值和胶囊充气是否达到要求值,达到标准值后依次关闭检测工装和压缩气体的阀门;然后两人配合举起胶囊观察四周是否存在泄漏情况,此种方式操作不便,且需两人配合操作,耗费人力较大。压力释放阀入厂后,由于无专用的检测工装,只能按照抽检比例对入厂检测报告和产品外观进行检测,此种检测方式不能有效检测开启压力是否准确,对外协产品的抽检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胶囊密封性和压力释放阀开启压力灵敏度的检测工装,用于提高组配件检测效率、工装操作便捷、通用性强,提升组配件质量管控力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密封性和压力释放阀开启压力灵敏度的检测工装,至少包括:

位于水平面上的底部钢板(1-3);

固定于底部钢板(1-3)上表面的支撑钢板(1-2);

固定于支撑钢板(1-2)上表面的横向圆钢(1-1);

固定于横向圆钢(1-1)两侧的第一纵向圆钢(1-4)和第二纵向圆钢(1-5);其中:

所述横向圆钢(1-1)和第一纵向圆钢(1-4)、第二纵向圆钢(1-5)垂直连接;在所述横向圆钢(1-1)的一个端面开设压力释放阀连接接口,在所述横向圆钢(1-1)的另一个端面开设压力表连接接口,所述横向圆钢(1-1)的中心轴上开设有连通压力释放阀连接接口和压力表连接接口的横向通道,所述第一纵向圆钢(1-4)的一个端面开设胶囊连接接口,所述第一纵向圆钢(1-4)的另一个端面与横向圆钢(1-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圆钢(1-5)的一个端面开设压缩气体连接阀门接口,所述第二纵向圆钢(1-5)的另一个端面与横向圆钢(1-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圆钢(1-4)的中心轴上开设有连通胶囊连接接口与横向通道的纵向通道;所述第二纵向圆钢(1-5)的中心轴上开设有连通压缩气体连接阀门接口与横向通道的纵向通道。

进一步,所述横向圆钢(1-1)和第一纵向圆钢(1-4)、第二纵向圆钢(1-5)固定焊接为十字结构。

更进一步,还包括位于底部钢板(1-3)下方的检测平台。

更进一步,所述检测平台包括:

与底部钢板(1-3)连接用的顶部钢板(2-1);

用于支撑顶部钢板(2-1)的多根圆钢管(2-3);所述圆钢管(2-3)的上端与顶部钢板(2-1)固定连接;所述圆钢管(2-3)之间通过角钢连接;

安装于圆钢管(2-3)下端的脚轮(2-7)。

更进一步,所述圆钢管(2-3)下端通过下钢板(2-6)与脚轮(2-7)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圆钢管(2-3)为四根。

进一步,所述角钢包括上角钢(2-2)和下角钢(2-4)。

更进一步,四根圆钢管(2-3)之间固定连接有矩形钢板(2-5)。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实用新型的结构轻便、加工制作简易、可以实现一物两用,重量轻、通用性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检测效率提升近30%,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外协件质量管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检测平台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检测平台的俯视图;

其中:1-1、横向圆钢;1-2、支撑钢板;1-3、底部钢板;1-4、第一纵向圆钢;1-5、第二纵向圆钢;2-1、顶部钢板;2-2、上角钢;2-3、圆钢管;2-4、下角钢;2-5、矩形钢板;2-6下钢板;2-7、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组配件入厂性能检测要求,胶囊原检测工装是手持式且操作过程需两人配合完成,操作流程复杂,压力释放阀入厂后只能对检测报告和外观进行检测,对其灵敏度不能有效检测,经对两种组配件的规格尺寸和检测项目属性统计,两者性能的检测均需采用充压力检测,设计出一种将两种组配件性能检测组合一起且能可移动式的工装。为便于操作和简化工装,两种组配件共用压力表和充气接口,同时在两种组配件连接的接口设计密封用塞子,便于检测一种组配件时,另外一种组配件结构进行密封;检测工装底座的钢板上开设与检测工装平台上相对应的孔,工装与平台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若工装出现异常可以直接将工装取出便于维护。检测工装平台的中间部位设计带折边的隔物架,若两种组配件均要检测时,根据抽检比例,先将两种组配件取出并放置于隔物架上,并依次进行检测。此种一体式可移动检测工装,少人化操作、实现一物两用,且工装轻便、操作简单,提升检测效率和有效对组配件质量进行管控。

一种胶囊密封性和压力释放阀开启压力灵敏度的检测工装,包括:

位于水平面上的底部钢板1-3;

固定于底部钢板1-3上表面的支撑钢板1-2;

固定于支撑钢板1-2上表面的横向圆钢1-1;

固定于横向圆钢1-1两侧的第一纵向圆钢1-4和第二纵向圆钢1-5;

位于底部钢板1-3下方的检测平台;其中:

所述横向圆钢1-1和第一纵向圆钢1-4、第二纵向圆钢1-5垂直连接;在所述横向圆钢1-1的一个端面开设压力释放阀连接接口,在所述横向圆钢1-1的另一个端面开设压力表连接接口,所述横向圆钢1-1的中心轴上开设有连通压力释放阀连接接口和压力表连接接口的横向通道,所述第一纵向圆钢1-4的一个端面开设胶囊连接接口,所述第一纵向圆钢1-4的另一个端面与横向圆钢1-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圆钢1-5的一个端面开设压缩气体连接阀门接口,所述第二纵向圆钢1-5的另一个端面与横向圆钢1-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圆钢1-4的中心轴上开设有连通胶囊连接接口与横向通道的纵向通道;所述第二纵向圆钢1-5的中心轴上开设有连通压缩气体连接阀门接口与横向通道的纵向通道。

所述检测平台包括:

与底部钢板1-3连接用的顶部钢板2-1;

用于支撑顶部钢板2-1的多根圆钢管2-3;所述圆钢管2-3的上端与顶部钢板2-1固定连接;所述圆钢管2-3之间通过角钢连接;

安装于圆钢管2-3下端的脚轮2-7。

所述圆钢管2-3下端通过下钢板2-6与脚轮2-7连接。

所述圆钢管2-3为四根。

所述角钢包括上角钢2-2和下角钢2-4。

四根圆钢管2-3之间固定连接有矩形钢板2-5。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圆钢1-1和第一纵向圆钢1-4、第二纵向圆钢1-5固定焊接为十字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圆钢、钢板组成的检测工装和圆钢、钢板、脚轮组成的检测平台组合而成,检测工装中在圆钢左右两侧分别开设胶囊连接接口和压缩气体连接阀门接口,圆钢的两端面分别开设压力释放阀连接接口和压力表连接接口,两个组配件检测共用压力表和压缩气体连接阀门,检测其中一种组配件时将另外一种组配件的接口使用塞子密封。检测工装平台设计有万向轮可移动工装至组配件存放区域,剔除反复前往组配件区域取样时间。设计一体式可移动式工装,实现一物多用,提高组配件检测效率、工装操作便捷、通用性强,提升组配件质量管控力度。

上述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圆钢体,支撑架,检测工装平台,在圆钢体的左右两侧面和两圆端面开设压缩气体接口阀门、压力表接口、压力释放阀接口和胶囊接口,圆钢体支通过焊接方式与支撑架连接,支撑架通过底板的4个孔用螺栓与检测平台的上部平面的4个孔连接。

组配件检测前,首先将检测工装的阀门、压力表和塞子依次装配至指定位置,其次检测工装与检测平台连接完好,根据组配件生产批次,移动检测工装至组配件贮存区域,按外协件抽检比例随机选取组配件,并将选取的组配件依次放置于检测平台中部的隔物架处。移动工装至压缩气体气源处,若先检测胶囊的密封性,先打开塞子将胶囊的接气口与工装连接并密封,其次将压缩气体的接口与接气阀门连接,依次打开阀门开关和气源,充气过程观察压力表和胶囊充气状态,充气至要求压力和胶囊完全鼓起时,关闭阀门和气源,最后对胶囊四周检测是否有漏气点,至考核压力结束,无漏气情况解除压力,再进行下个胶囊检测。检测压力释放阀时,首先将胶囊连接接口的塞子安装,其次打开压力释放阀接口的塞子,将压力释放阀安装至接口处,再次按胶囊检测的方法和规定的压力值充气至要求的开启压力值,依次关闭阀门;最后解除压力,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能恢复至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