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光学系统检测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1190发布日期:2021-03-23 11:0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镜光学系统检测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窥镜光学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光学系统检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未见有专门用于内窥镜光学系统测量装置产品,相关行业标准中只对测量方法进行描述,测量装置未做详细描述和规定。测量时只要求环境照度小于1lux,需要关闭室内所有灯光和门窗,测试人员在暗环境下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光学系统检测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窥镜光学系统检测固定装置,包括:

底座,用于安装支撑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传感器固定装置;

圆弧形轨道,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

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设置于底座的中线上且与圆弧形轨道相对;

传感器固定装置,设置于圆弧形轨道内,且传感器固定装置能够沿圆弧形轨道移动;

遮光暗箱,用于将检测固定装置罩住,使遮光暗箱内照度小于1lux。

具体地,所述圆弧形轨道开口朝向传感器固定装置,圆弧形轨道上设有角度刻度,刻度为底座中线左右各150°。

具体地,所述圆弧形轨道内设有螺栓孔,传感器固定装置在圆弧形轨道内调整好角度后用螺栓固定。

具体地,所述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由固定段和活动段组成,固定段设置于靠近圆弧形轨道的一侧,活动段设置于远离圆弧形轨道的一侧,活动段下方的底座上设有直线轨道,活动段能够沿直线轨道移动并能通过螺栓紧固固定。

具体地,所述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的固定段和活动段的顶部均设有v型槽,v型槽的上方设有压紧盖,压紧盖和v形槽的内壁均设有橡胶层,压紧盖与v形槽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与圆弧形轨道连接的固定杆,套接于固定杆上部且能上下移动的调节杆,固定于调节杆顶部用于固定传感器的连接件;调节杆通过螺栓与固定杆连接固定,固定杆的两侧均设有高度刻度,固定杆能通过螺栓固定于圆弧形轨道内。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水平轨道,水平轨道上设有长度刻度,水平轨道内竖直方向设有固定板,固定板能沿水平轨道朝圆弧形轨道的圆心方向移动,固定板能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件上,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固定孔,能通过螺栓固定传感器和分辨力测试板。

具体地,所述底座的四角分别设有调节螺栓,用于调节底座的水平。

具体地,所述底座表面以及遮光暗箱的内壁均设有吸光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固定装置可固定照度计等光学传感器和分辨力板等测试装置,且高度、距被测器械距离可调整,使光学传感器或分辨力板中心可调整至与被测器械中心重叠,距离可自由调整。传感器固定装置可沿圆弧形轨道调整,使不同角度光学镜视轴与光学传感器或分辨力板中心重叠。待测器械固定装置活动部分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光学镜固定,确保固定稳固和光学镜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遮光暗箱,可避免环境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3、圆弧形轨道,4、调节螺栓,5、传感器固定装置,6、固定板,7、连接件,8、调节杆,9、固定杆,10、v型槽,11、压紧盖,12、遮光暗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内窥镜光学系统检测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圆弧形轨道3、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2、传感器固定装置5、遮光暗箱12。

底座1,为平板结构,用于安装支撑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2、传感器固定装置5。底座1上固定有一个气泡水平仪,底座1的四角分别设有调节螺栓4,用于调节底座1的水平。

圆弧形轨道3,设置于底座1的上表面,圆弧形轨道3开口朝向传感器固定装置5,圆弧形轨道3以传感器固定装置5靠近圆弧形轨道3的端部为圆心,半径为10cm,圆弧形轨道3上设有角度刻度,刻度为底座中线左右各150°。

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2,设置于底座1的中线上且与圆弧形轨道3相对。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2由固定段和活动段组成,固定段设置于靠近圆弧形轨道3的一侧,活动段设置于远离圆弧形轨道3的一侧,活动段下方的底座1上设有直线轨道,直线轨道内设有多个螺栓孔,活动段能够沿直线轨道移动并能通过螺栓紧固固定。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2的固定段和活动段的顶部均设有用于固定待测光学器械的v型槽10,v型槽10的上方设有压紧盖11,压紧盖11和v形槽10的内壁均设有橡胶层,压紧盖11与v形槽1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传感器固定装置5,设置于圆弧形轨道3内,且传感器固定装置5能够沿圆弧形轨道3移动,圆弧形轨道3内设有多个螺栓孔,传感器固定装置5在圆弧形轨道3内调整好角度后用螺栓固定。传感器固定装置5包括与圆弧形轨道3连接的固定杆9,套接于固定杆9上部且能上下移动的调节杆8,固定于调节杆8顶部用于固定传感器的连接件7;调节杆8和固定杆9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孔,调节杆8通过螺栓与固定杆9连接固定,固定杆9的两侧均设有高度刻度,固定杆9能通过螺栓固定于圆弧形轨道3内。连接件7上设有水平轨道,水平轨道上设有长度刻度,水平轨道内竖直方向设有固定板6,固定板6能沿水平轨道朝圆弧形轨道3的圆心方向移动,水平轨道内设有多个螺栓孔,固定板6能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件7上,固定板6上设有多个固定孔,能通过螺栓固定传感器和分辨力测试板。固定孔在图中未示出。本申请中的螺栓孔在附图中未示出。

遮光暗箱12,用于将检测固定装置罩住,底座1表面以及遮光暗箱12内壁均设有吸光材料层,使遮光暗箱12内照度小于1lux。

测量导光束透光率时,将导光束固定到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上,光学传感器固定到传感器固定装置上,根据需要调整好高度和与待测导光束距离,使光学传感器中心与被测导光束中心重叠。关闭遮光暗箱,打开光源,传感器显示部分可设于遮光暗箱外,读取数据记录。

测量光学镜透光率时,根据光学镜尺寸调整传感器固定装置可调部分,将光学镜固定到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上,光学传感器固定到传感器固定装置上,根据光学镜角度调整角度、高度和与待测光学镜距离,使光学传感器中心被测光学镜视轴中心重叠。关闭遮光暗箱,打开光源,传感器显示部分可设于遮光暗箱外,读取数据记录。

测量光学镜分辨力时,根据光学镜尺寸调整传感器固定装置可调部分,将光学镜固定到待测光学器械固定装置上,分辨力板固定到传感器固定装置上,根据光学镜角度调整角度、高度和与待测光学镜距离,使分辨力板中心被测光学镜视轴中心重叠。关闭遮光暗箱,连接光源,显示屏幕上获取图像进行分析。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