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98012发布日期:2021-07-30 18:0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太赫兹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邮寄物检测技术主要依赖x光和ct技术。常用的x光机和ct机是依据被检测物品的形状和密度进行识别,这种技术对金属类危险品可以做到很好的识别。但对其它危险品如粉末状危险品等,在x光下没有特异性,因此无法准确识别邮件中的危险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可以优化邮件危险品的检测准确性。

一种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吸收谱;

当所述样品吸收谱在特征频段内存在无效数据时,对所述样品吸收谱进行校正处理并生成校正吸收谱;

根据所述校正吸收谱获取危险品的检测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样品吸收谱在特征频段内存在无效数据时,对所述样品吸收谱进行校正处理并生成校正吸收谱,包括:

当所述样品吸收谱在特征频段内存在无效数据时,根据所述无效数据相邻的多个数据点的数据值获取替代数据值;

采用所述替代数据值替代所述无效数据的数据值以进行数据校正,并生成所述校正吸收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样品吸收谱进行校正处理并生成校正吸收谱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样品吸收谱中多个特征数据点的数据值,各所述特征数据点的频率均位于所述特征频段内;

获取各所述特征数据点的数据值与相邻的数据点的数据值之间的差值;

当任一所述特征数据点的两个所述差值均超出预设差值范围时,判定所述特征数据点为无效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校正吸收谱获取危险品的检测结果前,还包括:

对所述校正吸收谱进行平滑滤波处理,以获取滤波吸收谱;

所述根据所述校正吸收谱获取危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滤波吸收谱获取所述危险品的检测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校正吸收谱进行平滑滤波处理,以获取滤波吸收谱,包括:

对所述校正吸收谱进行多重非对称最小二乘平滑滤波处理,以获取所述滤波吸收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校正吸收谱获取危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

当所述校正吸收谱包括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时,判定所述待测邮件中存在危险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校正吸收谱包括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时,判定所述待测邮件中存在危险品,包括:

比对所述校正吸收谱和吸收谱库,所述吸收谱库包括多个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

当所述校正吸收谱的各吸收峰分别与任一所述危险品的各特征吸收峰一一对应时,判定所述待测邮件中存在与所述特征吸收峰对应的危险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校正吸收谱包括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时,判定所述待测邮件中存在危险品,还包括:

当不存在与所述校正吸收谱的各吸收峰均对应的所述危险品时,对所述校正吸收谱中峰值最小的吸收峰进行去除处理;

根据去除处理后的所述校正吸收谱重复所述比对所述校正吸收谱和吸收谱库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吸收谱,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透射频谱;

根据公式获取所述待测邮件的样品吸收谱;

其中,esam(ω)为所述样品透射频谱,eref(ω)为预设的环境频谱,a(ω)为所述待测邮件的样品吸收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透射频谱前,还包括:

通过太赫兹相机对所述待测邮件进行扫描,以确定待测邮件中的目标成像区域;

所述获取所述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透射频谱,包括:

通过太赫兹频谱仪对所述目标成像区域进行扫描,以获取所述目标成像区域对太赫兹波的样品透射频谱。

上述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吸收谱;当所述样品吸收谱在特征频段内存在无效数据时,对所述样品吸收谱进行校正处理并生成校正吸收谱;根据所述校正吸收谱获取危险品的检测结果。在本申请中,通过采用邮件危险品吸收强度较大的太赫兹波进行测试,可以有效提升危险品的测试准确性,而且,通过对样品吸收谱进行校正,可以准确地扣除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准确识别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步骤100的子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步骤200的子流程图;

图4为不同湿度空气在0.1thz~4thz波段的太赫兹频谱;

图5为一实施例的三种模拟样品和hdpe的湿度为40%和干燥环境下的吸收谱;

图6为一实施例的校正吸收谱;

图7为一实施例的步骤310的子流程图;

图8为一实施例的邮件危险品的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元件标号说明:

太赫兹频谱仪:100;飞秒激光器:110;太赫兹波生成模块:120;延迟模块:130;锁相放大器:140;太赫兹波探测模块:150;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200;太赫兹相机: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吸收频谱称为第二吸收频谱,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吸收频谱称为第一吸收频谱。第一吸收频谱和第二吸收频谱两者都是吸收频谱,但其不是同一吸收频谱。

图1为一实施例的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00至步骤300。

步骤100:获取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吸收谱。

其中,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thz到10thz、波长在0.03到3mm的电磁波。粉末状爆炸物、毒品、有害生物因子等常见的邮件危险品的分子间存在的弱相互作用(如氢键),及大分子的振动、偶极子的旋转和振动跃迁以及晶体中晶格的低频振动,而上振动的频率都处于太赫兹波段,因此,大部分的邮件危险品均在太赫兹波段有着特殊的光学性质,因此,太赫兹技术可以用于爆炸物、毒品和有害生物因子的检测和识别。

此外,非极性物质对太赫兹波吸收很小,而且没有特征吸收,因此太赫兹辐射具有较好的“穿透性”,能穿透如纸张,塑料,纺织品等非极性的包装材料,即邮件包装对太赫兹检测的影响较小,进行检测时也无需破幻邮件的包装,所以太赫兹技术适用于邮件中隐匿爆炸物、毒品和有害生物因子等危险品的无损检测和识别。

步骤200:当所述样品吸收谱在特征频段内存在无效数据时,对所述样品吸收谱进行校正处理并生成校正吸收谱。

其中,无效数据是指环境中的可变因素导致测试频谱发生错误的数据点,可变因素例如可以为湿度,环境中的水分会对吸收谱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无效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当样品吸收谱在特征频段内存在无效数据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不足,因此,应当剔除或替代无效数据,以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步骤300:根据所述校正吸收谱获取危险品的检测结果。

具体地,可以将校正吸收谱与危险品的吸收谱进行比较,并当校正吸收谱包括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时,判定所述待测邮件中存在危险品。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仅需判断邮件中是否存在危险品,以对邮件进行筛选,则检测结果为邮件中存在危险品或邮件中不存在危险品即可,并且当检测到任一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后就可以判定邮件中存在危险品,而无需对其他危险品的吸收峰进行比较,从而提高检测速度。在其中另一些实施例中,还需要判断邮件中的危险品的种类,则需要针对每个频段进行具体的比较,从而准确地确定具体的危险品种类。进一步地,执行检测的操作人员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需要的检测项目,即,可以选择判断邮件中是否存在危险品或选择确定邮件中的危险品的种类,从而实现更加灵活、高效的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吸收谱;当所述样品吸收谱在特征频段内存在无效数据时,对所述样品吸收谱进行校正处理并生成校正吸收谱;根据所述校正吸收谱获取危险品的检测结果。在本申请中,通过采用邮件危险品吸收强度较大的太赫兹波进行测试,可以有效提升危险品的测试准确性,而且,通过对样品吸收谱进行校正,可以准确地扣除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准确识别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

图2为一实施例的步骤100的子流程图,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0中所述获取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吸收谱包括步骤110至步骤120。

步骤110:获取所述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透射频谱;

步骤120:根据公式获取所述待测邮件的样品吸收谱。

其中,esam(ω)为所述样品透射频谱,eref(ω)为预设的环境频谱,a(ω)为所述待测邮件的样品吸收谱。预设的环境频谱即不设置样品时直接检测正常测试环境获得的太赫兹脉冲的频谱,样品透射频谱即设置样品时检测获得的太赫兹脉冲的频谱。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获取正常测试环境的预设的环境频谱,可以在分析过程中对预设的环境频谱进行扣除并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处理获得校正吸收谱,从而减少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地,可以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样品透射频谱esam(ω),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对环境频谱进行调制以获取预设的环境频谱eref(ω)。可以理解的是,样品通常都是对某一频段的信号具有特殊的吸收特性,因此,将信号变换至频域可以便于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从而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时域-频域的变换方法对时域信号进行调制,而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下述公式(1)获取样品的太赫兹吸收谱(也可以称为指纹谱),并通过下述公式(2)获取样品的折射率,从而综合判定危险品。

其中,a(ω)为透射系数的幅度,φ(ω)为透射系数的相位,l为样品厚度,但是,根据上述公式(1)和公式(2)可知,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方法要预知样品厚度l。但是,在无法预知样品厚度l的前提下,就无法准确地判定危险品情况。但是,由于邮件厚度是无法准确预知的,在本实施例中,不采用上述公式(1)和公式(2)计算样品的吸收谱,而利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吸收频谱:

通过该公式(3)计算的吸收频谱是与样品厚度无关的,而只与样品和检测环境的时域频谱有关,基于上述全新的检测和分析方法,无需获取样品厚度l,也能准确判定邮件中的危险品情况,从而简化了检测的流程,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透射频谱前,还包括:通过太赫兹相机对所述待测邮件进行扫描,以确定待测邮件中的目标成像区域。所述获取所述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透射频谱,包括:通过太赫兹频谱仪对所述目标成像区域进行扫描,以获取所述目标成像区域对太赫兹波的样品透射频谱。

其中,太赫兹摄像机的成像速率可以达到5000fps,远大于太赫兹频谱仪的成像速率。因此,在本实施例步骤中可以先采用太赫兹相机300(thzcamera)扫描邮件,从而对存在危险品的可疑邮件进行初筛,并对确定可疑邮件中危险品的隐藏位置,之后在步骤中采用太赫兹时域频谱(thz-tds)透射系统直接探测可疑位置的太赫兹频谱,判断是否为危险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太赫兹相机300和太赫兹频谱仪分步进行测量,可以在不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邮件的处理速度。

图3为一实施例的步骤200的子流程图,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0中,所述当所述样品吸收谱在特征频段内存在无效数据时,对所述样品吸收谱进行校正处理并生成校正吸收谱,包括步骤210至步骤220。

步骤210:当所述样品吸收谱在特征频段内存在无效数据时,根据所述无效数据相邻的多个数据点的数据值获取替代数据值。

具体地,可以采用相邻2n点的加权平均值替换振幅明显高于或低于相邻数据的无效数据。其中,n的取值与频谱分辨率有关,若n过大,则会使计算值偏离实际值。示例性地,n可以为3~5,当n处于上述数值范围内时,计算值较为准确。进一步地,可以采用下述公式(4)获取替代数据值,从而对无效数据的数据值进行替代。

步骤220:采用所述替代数据值替代所述无效数据的数据值以进行数据校正,并生成所述校正吸收谱。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210至步骤220可以有效抑制无效数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样品吸收谱进行校正处理并生成校正吸收谱前,还包括步骤410至步骤430。

步骤410:获取所述样品吸收谱中多个特征数据点的数据值,各所述特征数据点的频率均位于所述特征频段内;

步骤420:获取各所述特征数据点的数据值与相邻的数据点的数据值之间的差值;

具体地,可以分别获取第n-1个特征数据点的数据值f(n-1)、第n个特征数据点的数据值f(n)、以及第n+1个特征数据点的数据值f(n+1),并根据上述数据值获取差值为f(n-1)-f(n)、以及差值f(n)-f(n+1),从而将上述两个差值作为第n个特征数据点的差值。

步骤430:当任一所述特征数据点的两个所述差值均超出预设差值范围时,判定所述特征数据点为无效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特征频段为水汽的特征吸收频段。可以理解的是,太赫兹时域频谱技术对环境要求苛刻,尤其是需要干燥的测试环境。水汽(环境湿度)在太赫兹波段有着丰富的吸收峰,这些吸收峰会导致样品的校正吸收谱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非正常数据,并严重影响基于太赫兹时域频谱技术的邮件安全检测。其中,水汽的特征吸收频段是指,以水汽明显吸收频率fi为中心频率,带宽为δf(δf≤半峰宽)的频段,具体地,表1为0.1thz到2thz波段的水汽(湿空气)的吸收中心频率表。

表10.1thz到2thz波段的水汽(湿空气)的吸收中心频率表

图4为不同湿度空气在0.1thz~4thz波段的太赫兹频谱,参考图4可知,水汽在很多波段都有明显的吸收,而且,水汽对太赫兹波的吸收会增加对被测样品太赫兹频谱的干扰,使得频谱的某些频率点或频段的值与实际值产生很大的偏差,从而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00所述根据所述校正吸收谱获取危险品的检测结果前,还包括:对所述校正吸收谱进行平滑滤波处理,以获取滤波吸收谱。所述根据所述校正吸收谱获取危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根据所述滤波吸收谱获取所述危险品的检测结果。

具体地,所述对所述校正吸收谱进行平滑滤波处理,以获取滤波吸收谱,包括:对所述校正吸收谱进行多重非对称最小二乘平滑滤波处理,以获取所述滤波吸收谱。

其中,可以对所述校正吸收谱采用如下公式(5)进行多重非对称最小二乘平滑滤波处理,以获取所述滤波吸收谱。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多重非对称最小二乘(asls)平滑滤波对无效数据滤波后的数据平滑处理,既滤掉频谱噪声,又可以减小的影响。

其中,yi为含有噪声的频谱数据,zi为拟合后数据,wi为权重系数,λ为调节系数,值越大数据越平滑,值越小保真度越好。多重asls滤波即采用同时不同数量级的调节系数对频谱进行基线校正和滤波,多重滤波可以通过调节系数λ不同的多次拟合实现对应的效果,从而既能减少低频波动,也能去除低频振荡,从而提高拟合效果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基线调整,可以分别选择λ=500和择λ=5000,前者为含有频谱波动的基线,原始频谱减去基线(λ=500),然后加上基线(λ=5000),得到新的频谱数据,从而减小包装缝隙对频谱的干扰,以抑制包装缝隙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危险品检测的准确性。然后再取λ=10,进行平滑滤波,滤除频谱噪声。

图5为一实施例的三种模拟样品和hdpe的湿度为40%和干燥环境下的吸收谱,其中,三种模拟样品包括l-谷氨酸、d-苏氨酸、dl-半胱氨酸,上述三种模拟样品作为模拟危险品,邮件包装材料为信封。根据图5可知,湿度环境下样品的特征吸收峰依然存在,但是,在水汽吸收频率附近存在很大波动,干扰样品特征的识别。

通过本实施例的各步骤,先对湿度40%的光谱先进行无效数据点的替代处理,再进行多重非对称最小二乘平滑滤波处理,可以获如图6所示的校正吸收谱,图6中还包括同一样品在干燥环境下吸收谱,处理后的光谱可以保持原始数据的峰位和峰形,吸收峰的幅度和半峰宽基本一致,而且,与干燥环境下的光谱相比,吸收频率和半峰宽误差很小,基线基本重合,从而证明通过本实施例的处理步骤,可以有效规避水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00所述根据所述校正吸收谱获取危险品的检测结果,包括步骤310:当所述校正吸收谱包括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时,判定所述待测邮件中存在危险品。可以理解的是,若根据校正吸收谱生成了滤波吸收谱,则本步骤为当所述滤波吸收谱包括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时,判定所述待测邮件中存在危险品。

进一步地,图7为一实施例的步骤310的子流程图,参考图7,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10所述当所述校正吸收谱包括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时,判定所述待测邮件中存在危险品,包括步骤311至步骤312。

步骤311:比对所述校正吸收谱和吸收谱库,所述吸收谱库包括多个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

步骤312:当所述校正吸收谱的各吸收峰分别与任一所述危险品的各特征吸收峰一一对应时,判定所述待测邮件中存在与所述特征吸收峰对应的危险品。

具体地,可以首先判断在同一波段内(例如0.1thz~3thz的波段内)是否存在吸收峰,校正吸收谱中的吸收频率和频谱数据库的特征吸收峰是否存在一致,若没有一致的则判定为安全,若存在一致的,则比对校正吸收谱的吸收峰与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之间的匹配度,具体地,是指对应的吸收峰峰值和半峰宽之间的匹配度,若匹配度较低,则不在误差范围内,判定为安全邮件,否则判定为危险品。根据最后对比一致的数据库频谱种类来输出危险品种类。

继续参考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10所述当所述校正吸收谱包括危险品的特征吸收峰时,判定所述待测邮件中存在危险品,还包括步骤313至步骤314。

步骤313:当不存在与所述校正吸收谱的各吸收峰均对应的所述危险品时,对所述校正吸收谱中峰值最小的吸收峰进行去除处理;

进一步地,若校正吸收谱的各吸收峰匹配不到对应的危险品,且校正吸收谱存在多个吸收峰的频率时,可以先去掉吸收强度最弱的吸收峰,再获取对应频率的吸收峰峰值和半峰宽之间的匹配度,从而确定危险品种类。可以理解的是,吸收强度最弱的吸收峰可能是环境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生成的吸收峰,而非样品自身的吸收峰,因此,去除吸收强度最弱的吸收峰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再进一步地,还可以不断循环上述去除吸收强度最弱的吸收峰的步骤,直至匹配到对应的危险品,或直至校正吸收谱中的吸收峰少于一定的数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预设的判定顺序依次判断,例如可以根据危险品的危险程度确定预设的判定顺序。

步骤314:根据去除处理后的所述校正吸收谱重复所述比对所述校正吸收谱和吸收谱库的步骤。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8为一实施例的邮件危险品的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参考图8,在本实施例中,包括邮件危险品的检测系统太赫兹频谱仪100和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200。

太赫兹频谱仪100用于获取待测邮件对太赫兹波的样品吸收谱;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200与所述太赫兹频谱仪10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样品吸收谱和预设的环境频谱获取所述待测邮件的样品吸收谱,并根据所述校正吸收谱获取危险品的检测结果。

具体地,继续参考图8,所述太赫兹频谱仪100包括飞秒激光器110、太赫兹波生成模块120、延迟模块130、锁相放大器140和太赫兹波探测模块150。飞秒激光器110用于生成测试激光,经分光镜对所述测试激光进行分束,一束所述测试激光作为泵浦光束用于产生太赫兹脉冲信号,另一束所述测试激光作为探测光束,泵浦光束和探测光束分别传输至太赫兹波生成模块120和太赫兹波探测模块150,用于产生和接收检测邮件的太赫兹(thz)波。延迟模块130与所述太赫兹波探测模块150连接,用于改变太赫兹脉冲和探测脉冲之间的延迟时间,并且可以通过扫描该延迟时间并执行重复采样测量来获得太赫兹电场波形,其中,延迟模块130例如可以为音圈电机。锁相放大器140用于对太赫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太赫兹波探测模块150用于探测太赫兹波,以进行频谱分析。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太赫兹频谱仪100的动态范围可达70db,时域信号长度100ps,频谱范围0.1thz-4thz。

在一些实施例中,飞秒激光器110、分光镜、延迟模块130和锁相放大器140设置于同一主机箱中,如图8所示,主机箱上可以分别设置有一个信号输出接口和一个信号输入接口,信号输出接口通过耦合光纤连接至太赫兹波生成模块120,信号输入接口通过耦合光纤连接至太赫兹波探测模块150,太赫兹波生成模块120和太赫兹波探测模块150之间的光路上设置有样品台,从而便于用户更换邮件样品。

进一步地,邮件危险品的检测系统还包括太赫兹相机300,太赫兹相机300与所述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200连接,用于对所述待测邮件进行扫描;其中,所述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200还用于根据所述太赫兹相机300的扫描结果确定待测邮件中的目标成像区域;所述太赫兹频谱仪100用于对所述目标成像区域进行扫描,以获取所述目标成像区域对太赫兹波的样品吸收谱。再进一步地,太赫兹相机300、太赫兹波生成模块120、太赫兹波探测模块150和样品台可以设置于同一样品仓中,太赫兹相机300固定连接于样品仓内部,太赫兹波生成模块120和太赫兹波探测模块150经多自由度机械结构与样品仓连接,进行测试时,先由太赫兹相机300确定目标成像区域,再控制多自由度机械结构运动,以移动太赫兹波生成模块120和太赫兹波探测模块150至目标成像区域进行测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样品仓和样品仓内部的机械连接结构,可以实现更加自动化的检测过程,从而提高测试速度和定位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邮件危险品的检测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邮件危险品的检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