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及泛碱度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95230发布日期:2021-07-09 11:5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及泛碱度检测方法与流程

1.本申请涉及试验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及泛碱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水泥制品的泛碱现象是指在水泥制品水化后,水泥制品中的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及氢氧根离子等呈碱性的离子溶解于水,并在水泥制品内受毛细管效应随着水分析出至制品表面,当水泥制品表面的水分蒸发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制品反应后,水泥制品表面会形成白色或者乳白色的碳酸盐。
3.目前随着水泥装饰品、素混凝土和装配式建筑等高端水泥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泥制品的泛碱现象所引起的问题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人们会对水泥制品进行泛碱性试验,水泥制品的泛碱性试验会使用的工具是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
4.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包括喷淋装置和烘干装置,喷淋装置用于对水泥试样进行淋水,烘干装置用于对水泥试样进行烘干。在使用过程中,首先使用喷淋装置对水泥试样进行淋水,一段时间后再使用烘干装置烘干水泥试样,接着继续循环使用喷淋装置和烘干装置依次加工水泥试样,循环加工一定次数后,水泥试样会发生泛碱现象,此时水泥试样的表面有泛碱图样析出,试验者可以通过泛碱图样对水泥试样的泛碱性进行研究。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喷淋装置每次对水泥试样进行淋水时,水分都会带走水泥试样中部分呈碱性的离子,从而使留在水泥试样表面的呈碱性的离子浓度较小,最终在水泥试样表面形成的泛碱图样会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提高水泥试样表面的泛碱图样的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及泛碱度检测方法。
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包括制冷装置,制冷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水泥试样的放置位,水泥试样一侧通过放置位贴附在制冷装置的外壁上,制冷装置用于对水泥试样贴附制冷装置的一侧制冷。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水泥试样贴附在制冷装置上,然后调节制冷装置使水泥试样贴附制冷装置的一侧保持低温环境,此时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会由于水泥试样周围的水蒸气液化而附着不含碱的结露水;接着部分结露水会渗透至水泥试样内部并溶解水泥试样内部的呈碱性离子,从而使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结露水的呈碱性离子浓度比水泥试样内部结露水的呈碱性离子浓度低,进而呈碱性离子会通过结露水向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迁移;接着调节制冷装置停止工作,静置一段时间,直至水泥试样风干,此时水泥试样的结露水蒸发,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外的呈碱性离子会由于水分蒸发而堆积,进而在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形成泛碱图样;
在水泥试样泛碱过程中,水泥试样上的结露水量较少,因此结露水从水泥试样上流失的可能性较小,从而能够减小水泥试样中的呈碱性离子流失的可能性,进而能够减小水泥试样表面形成的泛碱图样产生误差的可能性,达到了提高水泥试样表面的泛碱图样的准确性的目的。
9.可选的,所述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还包括温湿度调控装置,温湿度调控装置用于对水泥试样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分别进行调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水泥试样出现结露水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水泥试样贴附在制冷装置上,然后调节温湿度调控装置使水泥试样周围保持恒定的高温高湿环境,并调节制冷装置使水泥试样贴附制冷装置的一侧保持低温环境,此时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会由于水泥试样周围的水蒸气液化而附着不含碱的结露水;在呈碱性离子通过结露水向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充分迁移后迁移,调节制冷装置停止工作,并调节温湿度调控装置使水泥试样周围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直至水泥试样的结露水蒸发,此时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外的呈碱性离子会由于水分蒸发而堆积,进而在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形成泛碱图样;温湿度调控装置能够更加准确的为水泥试样提供合适的试验环境,达到了提升试验效率的目的。
11.可选的,所述温湿度调控装置设置为箱状物,制冷装置安装在温湿度调控装置内,温湿度调控装置用于对温湿度调控装置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别进行调节,温湿度调控装置一侧开口,温湿度调控装置的开口侧设置有箱门,水泥试样位于温湿度调控装置中。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水泥试样在温湿度调控装置内部,此时能够减小水泥试样周围的热量和湿度的流失,因此能够减小水泥试样周围的能量流失至温湿度调控装置外的可能性,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13.可选的,所述水泥试样贴附在制冷装置上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结露水附着在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上后,部分结露水会由于重力作用向水泥试样内部渗透,最终部分结露水会渗透至水泥试样下侧上;此时由于制冷装置与水泥试样下侧直接接触,且制冷装置的温度较低,因此水泥试样下侧的结露水会冰冻形成冰层;冰层能够减少水泥试样上的结露水流失的可能性,达到了减小水泥试样中的呈碱性离子流失的可能性的目的。
15.可选的,所述制冷装置上侧开设有凹槽,水泥试样通过凹槽贴附在制冷装置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水泥试样安装在制冷装置上时,会将水泥试样放置在凹槽内,在水泥试样上附着结露水后,结露水流动至凹槽外的可能性较小,从而能够减小结露水流失带走水泥试样中的呈碱性离子的可能性,达到了进一步减小水泥试样中的呈碱性离子流失的可能性的目的。
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泥制品泛碱度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泥制品泛碱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水泥试样一侧制冷,此时水泥试样被制冷侧的温度低于水泥试样周围环境温度,水泥试样液化水泥试样周围的水蒸气形成结露水,结露水附着在水泥试样表面;s2、静置水泥试样;s3、对水泥试样被制冷侧停止制冷,静置水泥试样,直至水泥试样表面的结露水蒸发完成,并在水泥试样表面留下泛碱图样;
s4、将水泥试样的泛碱图样与标准泛碱图样进行比对,最终得到水泥试样泛碱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泥试样泛碱度检测过程中,水泥试样表面的结露水中呈碱性的离子含量较低,水泥试样表面的结露水会渗透至水泥试样内部,此时渗透至水泥试样内部的结露水会溶解水泥试样内部的呈碱性的离子;由于水泥试样内部呈碱性的离子和水泥试样表面呈碱性的离子的浓度差,因此呈碱性的离子会从水泥试样内部向水泥试样表面迁移,在呈碱性的离子充分迁移后水泥试样表面的结露水蒸发,此时水泥试样表面留下泛碱图样;水泥试样在泛碱度检测过程中无需反复淋水和烘干,进而能够加快水泥试样的泛碱速度和降低试验操作复杂程度,达到了提升泛碱试验的效率的目的。
19.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将水泥试样周围环境调节至5℃以上,并将水泥试样周围环境湿度调节至5%

95%之间;且对水泥试样一侧进行制冷至

10℃

0℃,直至水泥试样表面形成结露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水泥试样进行制冷的过程中,水泥试样被制冷侧的制冷温度、水泥试样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均能够控制在已知合适的范围内,此时试验者能够对结露水形成的量有较好的把控,从而能够减小水泥试样上附着的结露水过多而流出至水泥试样外的可能性,因此达到了减小水泥试样的呈碱性的离子的流失的可能性的目的。
21.可选的,所述水泥试样使用制冷装置进行制冷,所述步骤s1中,将片状的水泥试样的一侧贴附在制冷装置的放置位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水泥试样进行制冷的过程中,水泥试样靠近制冷装置的一侧与制冷装置贴附,此时水泥试样靠近制冷装置的一侧几乎不会出现结露水,从而使水泥试样表面的结露水几乎都在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进而使水泥试样内部的呈碱性的离子大部分会迁移至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因此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形成的泛碱图样准确度较高,达到了提高水泥试样犯碱度检测的精确度的目的。
23.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调节制冷装置制冷的温度至低于0℃,直至水泥试样贴附在制冷装置的一侧形成冰层。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形成结露水后,冰层能够减少水泥试样内部的结露水从水泥试样远离制冷装置的一侧流出至水泥试样外的可能性,达到了减小水泥试样中的呈碱性的离子流失的可能性的目的。
25.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将调节水泥试样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至25℃以上,并调节水泥试样周围的环境湿度降低至0%

5%之间,直至水泥试样表面留下泛碱图样。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结露水蒸发过程中,试验者能够调节水泥试样周围的温度较高、湿度较低,此时能够缩短结露水的蒸发时间,进而能够加快结露水的蒸发速度,达到了提高水泥试样泛碱度检测的效率的目的。
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制冷装置,水泥试样上附着的结露水量较少,因此结露水从水泥试样上流失的可能性较小,从而能够减小水泥试样中的呈碱性离子流失的可能性,达到了提高水泥试样表面的泛碱图样的准确性的目的;2.通过在制冷装置上侧开设凹槽,能够减小结露水流失带走水泥试样中的呈碱性离子的可能性,达到了进一步减小水泥试样中的呈碱性离子流失的可能性的目的;
3.在水泥试样泛碱度检测过程中,呈碱性的离子充分迁移后水泥试样表面留下泛碱图样,水泥试样在泛碱度检测过程中无需反复淋水和烘干,进而能够加快水泥试样的泛碱速度和降低试验操作复杂程度,达到了提升泛碱试验的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处于检测水泥制品泛碱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突出显示制冷装置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突出显示存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突出显示第二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c部分的放大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水泥试样;2、温湿度调控装置;21、箱门;22、支撑架;221、第一滑道;222、第二滑道;23、长槽;24、存箱;25、容水槽;3、制冷装置;31、凹槽;32、支架;33、存槽;34、第一滑动组件;341、滑块;342、限位块;4、吸水装置;41、传送组件;411、带轮;412、传送带;42、吸水组件;421、吸水辊;422、连接座;423、立板;43、挤水组件;431、挤压板;432、转轴;5、比色卡;51、第二滑动组件;511、滑动块;512、滑动梁;5121、凸块;513、板架;5131、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参照图1,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用于对水泥试样1进行泛碱,包括温湿度调控装置2和制冷装置3,温湿度调控装置2和制冷装置3均设置为封闭箱体状,制冷装置3安装在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水泥试样1为片状物,水泥试样1位于温湿度调控装置2中,制冷装置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水泥试样1的放置位,水泥试样1一侧通过放置位贴附在制冷装置3的外壁上;温湿度调控装置2用于对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别进行调节,制冷装置3用于对水泥试样1贴附制冷装置3的一侧制冷。
32.参照图1,在使用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的过程中,首先将待泛碱的水泥试样1贴附在制冷装置3外壁上,然后调节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部的温度在10℃以上、湿度大概在0%

95%之间,制冷装置3的温度大概在

5℃至0℃之间,因此试验者可以调节温湿度调控装置2使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保持恒定的高温高湿的环境,并调节制冷装置3使制冷装置3内保持较低温环境,此时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会由于水泥试样1周围的水蒸气液化而附着不含碱的结露水;接着部分结露水会渗透至水泥试样1内部并溶解水泥试样1内部的呈碱性离子,从而使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结露水的呈碱性离子浓度比水泥试样1内部结露水的呈碱性离子浓度低,进而呈碱性离子会通过结露水向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迁移。
33.在水泥试样1内部的呈碱性离子通过结露水向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迁移至预设程度后,试验者可以调节制冷装置3停止工作,并调节温湿度调控装置2使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直至水泥试样1的结露水蒸发;此时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外的呈碱性离子会由于水分蒸发而堆积,进而在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形成泛碱图样;在水泥试样1泛碱过程中,水泥试样1上的结露水量较少,因此结露水从水泥试样1上流失的可能性较小,从而能够减小水泥试样1中的呈碱性离子流失的可能性,进而能够减小水泥试样1表面形成的泛碱图样产生误差的可能性,达到了提高水泥试样1表面的泛碱图样的准确性的目的。
34.参照图1,温湿度调控装置2一侧开口,温湿度调控装置2的开口侧设置有箱门21,箱门21一端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铰接、另一端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可拆卸连接;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底壁上开设有容水槽25,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2,支撑架22为框架状,支撑架22水平设置在容水槽25上方,制冷装置3设置在支撑架22上方;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的温度和湿度能够分别进行调控,当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能够维持恒定的温度,当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的湿度达到预设值时,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能够维持恒定的湿度。
35.参照图1,在温湿度调控装置2中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状态时,由于温湿度调控装置2的壁体和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部的温差较大,因此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的水蒸气会液化成冷凝水并附着在温湿度调控装置2的内壁上,此时部分冷凝水由于重力作用会流动至温湿度调控装置2的容水槽25中,支撑架22的设置能够减小制冷装置3浸泡在冷凝水中的可能性,达到了减小制冷装置3损坏的可能性的目的。
36.参照图1,制冷装置3上侧竖直开设有凹槽31,凹槽31未贯穿制冷装置3的上侧壁,凹槽31设置有多个,多个凹槽31均匀分布在制冷装置3上侧,水泥试样1通过凹槽31贴附在制冷装置3上;制冷装置3内部能够制冷,当制冷装置3内部的温度降低至预设值时,制冷装置3能够维持恒定的温度。
37.参照图1,在结露水附着在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上后,部分结露水会由于重力作用向水泥试样1内部渗透,最终部分结露水会渗透至水泥试样1下侧;此时由于水泥试样1位于凹槽31中,因此能够减小水泥试样1上的结露水流失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制冷装置3与水泥试样1下侧直接接触,且制冷装置3的温度较低,因此水泥试样1下侧的结露水会冰冻形成冰层,此时冰层能够减小水泥试样1内的结露水从水泥试样1下侧流出至水泥试样1的可能性,达到了减小水泥试样1中的呈碱性离子流失的可能性的目的;另外凹槽31的开设使制冷装置3靠近水泥试样1的位置的壁厚较小,从而使制冷装置3对水泥试样1的制冷效果更好,达到了节约制冷能源的目的。
38.参照图2,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还包括吸水装置4,吸水装置4位于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吸水装置4包括传送组件41和吸水组件42,吸水组件42用于吸水,吸水组件42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抵接,传送组件41用于传送吸水组件42循环擦拭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吸水组件42与传送组件41可拆卸连接。
39.参照图1,传送组件41包括带轮411和传送带412,带轮411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转动连接,温湿度调控装置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带轮411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可以设置为第一电机,带轮411设置有两个,两个带轮411沿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的长度方向方向分布,
传送带412套接在两个带轮411外,传送组件41设置有两组,两组传送组件41分别设置在吸水组件42的两端处,两组传送组件41同步传送吸水组件42,吸水组件42沿传送带41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传送带412远离带轮411的一侧外。在使用过程中,传送组件41会带动吸水组件42相对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发生转动,此时吸水组件42的不同部位会依次吸取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上的冷凝水,因此时吸水组件42能够吸收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上更多的冷凝水,达到了增大吸水组件42的吸水效果的目的。
40.参照图2,吸水组件42设置为多个吸水件,多个吸水件沿传送带412长度方向分布,吸水件可以选用任何具有吸水功能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吸水件设置为吸水辊421,吸水辊421为海绵材质,吸水辊421与传送带412的传送方向垂直;传送带412的工作面上设置有连接座422和立板423,连接座422与传送带412固定连接,立板423与吸水辊421长度方向垂直,立板423一端插接在连接座422上,连接座422上设置有螺栓,连接座422和立板423均与螺栓螺纹连接;连接座422和立板423均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座422沿传送带412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一个立板423与一个连接座422插接配合;吸水辊421位于两个传送带412的间隙的上方,吸水辊421的端部与立板423转动连接,传送带412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之间的吸水辊421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抵接。
41.参照图2,在吸水辊421相对温湿度调控装置2移动的过程中,吸水辊421一侧会抵接在温湿度调控装置2的内顶壁上,此时由于吸水辊421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之间存在摩擦力,因此吸水辊421会相对传送带412发生转动,从而使吸水辊421外壁的不同位置先后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接触并吸水,因此吸水辊421能够吸收更多的水,达到了进一步优化吸水装置4的吸水效果的目的。
42.参照图2,吸水装置4还包括挤水组件43,挤水组件43设置在靠近传送带412上侧的首端处的位置,挤水组件43包括挤压板431和转轴432,挤压板431设置为半圆管形板,挤压板431镂空设置,转轴432与挤压板431平行,转轴432与挤压板431固定连接,转轴432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转动连接,温湿度调控装置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432转动的第二电机;挤压板431设置有两个,两个挤压板431对称设置在位于传送带412端部的吸水辊421的上下两侧,挤压板431的半径小于吸水辊421的半径。
43.参照图2,在传送组件41传送吸水组件42的过程中,带轮411转动能够带动传送带412传送,此时吸水辊421会跟随传送带412相对温湿度调控装置2移动,当吸水辊421移动至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抵接时,吸水辊421会吸取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上附着的水分;在吸水辊421移动至挤水组件43附近时,第二电机能够控制转轴432带动两个挤压板431相互靠近,此时挤压板431会挤压吸水辊421,同时吸水辊421中的水分会被挤出并掉落至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底部,此后吸水辊421能够重新移动回传送带412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之间,从而使吸水辊421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达到了优化吸水装置4的吸水效果的目的。
44.参照图1,在温湿度调控装置2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状态时,温湿度调控装置2的内壁会附着一些冷凝水,此时可以通过传送带412带动吸水辊421相对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移动,吸水辊421能够吸收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上的冷凝水,因此能够减小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顶壁上的冷凝水掉落至制冷装置3上的可能性,从而能够减小冷凝水掉落至水泥试样1上的可能性,进而能够减小冷凝水使结露水飞溅的可能性,达到了减少水泥试样1中的呈碱性离子的流失的目的。
45.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可以设置为照相机,通过照相机将水泥试样1的泛碱图样拍摄下来,并将泛碱图样的照片上传至计算机软件中,计算机软件会对泛碱图样照片直接进行比对以确定水泥试样1的泛碱度。
46.参照图3,检测装置还可以设置为比色卡5,比色卡5设置有多个,多个比色卡5用于显示不同颜色泛碱图样的泛碱度;操作人直接将水泥试样1上的泛碱图样与比色卡5进行对比,便能得出水泥试样1的泛碱度。
47.参照图4和图5,制冷装置3上还设置有第一滑动组件34,第一滑动组件34包括滑块341和限位块342,支撑架22上沿垂直箱门21的方向开设有第一滑道221,第一滑道221靠近箱门21的一端开口,滑块341通过第一滑道221与支撑架22滑动连接,滑块341固定连接在制冷装置3下方;第一滑道221两侧的支撑架22上开设有第二滑道222,第二滑道222靠近箱门21的一端封闭,限位块342通过第二滑道222与支撑架22滑动连接,限位块342固定连接在滑块341远离箱门21的端部;参照图6,制冷装置3的下方铰接有支架32,制冷装置3的下侧开设有存槽33,支架32通过存槽33内嵌在制冷装置3中。
48.参照图7和图8,温湿度调控装置2的外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长槽23,长槽23上端开口、下端封闭,长槽23为燕尾槽;比色卡5上还设置有第二滑动组件51,第二滑动组件51包括滑动块511、滑动梁512和板架513,滑动块511为燕尾块,滑动块511通过长槽23与温湿度调控装置2滑动连接,滑动块511与滑动梁512固定连接,滑动梁512和板架513均水平设置,板架513位于滑动梁512上方,滑动梁512上侧固定连接有凸块5121,凸块5121为t型块,板架513下侧沿垂直箱门21的方向开设有槽口5131,槽口5131为t型槽,凸块5121通过槽口5131与板架513滑动连接,温湿度调控装置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存箱24,存箱24靠近箱门21滑动梁512的一端开口,板架513位于存箱24中;参照图3,比色卡5固定连接在板架513上侧。
49.参照图3和图5,在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出现泛碱试样后,可以打开箱门21并静置一段时间散热,然后手动控制制冷装置3带动滑块341相对支撑架22滑动,此时装有水泥试样1的制冷装置3能够滑动至温湿度调控装置2外,直至限位块342卡在支撑架22上时,可以将支架32转动至支撑制冷装置3的位置;参照图3和图8,接着相对支撑梁滑动板架513,直至板架513会从存箱24中完全滑出后,手动按压板架513,此时滑动梁512和板架513都会向下移动,直至滑动块511卡在长槽23的下端处时,板架513上的比色卡5和制冷装置3上侧位于同一高度;此时操作人直接将水泥试样1上的泛碱图样与比色卡5进行对比,便能得出水泥试样1的泛碱度,达到了方便操作的目的。
50.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泥制品泛碱试验设备及泛碱度检测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水泥试样1贴附在制冷装置3的凹槽31内上,然后调节温湿度调控装置2使温湿度调控装置2内保持恒定的高温高湿环境,并调节制冷装置3使水泥试样1贴附制冷装置3的一侧保持低温环境,此时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会由于水泥试样1周围的水蒸气液化而附着不含碱的结露水;接着部分结露水会渗透至水泥试样1内部并溶解水泥试样1内部的呈碱性离子,从而使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结露水的呈碱性离子浓度比水泥试样1内部结露水的呈碱性离子浓度低,进而呈碱性离子会通过结露水向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迁移;接着调节制冷装置3停止工作,并调节温湿度调控装置2使水泥试样1周围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直至水泥试样1的结露水蒸发,此时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侧外的呈碱性离子会由于水分蒸发而堆积,进而在水泥试样1远离制冷装置3的一
侧形成泛碱图样;在水泥试样1泛碱过程中,水泥试样1上的结露水量较少,因此结露水从水泥试样1上流失的可能性较小,从而能够减小水泥试样1中的呈碱性离子流失的可能性,进而能够减小水泥试样1表面形成的泛碱图样产生误差的可能性,达到了提高水泥试样1表面的泛碱图样的准确性的目的。
51.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水泥制品泛碱度检测方法,参照图1,一种水泥制品泛碱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水泥试样1设置为片状,将水泥试样1的一侧贴附在制冷装置3的放置位上,并将水泥试样1周围环境调节至5℃以上,水泥试样1周围环境湿度调节至5%

95%之间,制冷装置3对水泥试样1一侧进行制冷至

10℃至低于0℃之间,此时水泥试样1贴附在制冷装置3的一侧形成冰层;保持制冷装置3温度恒定,静置水泥试样1,直至水泥试样1表面形成结露水,此时水泥试样1被制冷侧的温度低于水泥试样1周围环境温度,水泥试样1液化水泥试样1周围的水蒸气形成结露水,结露水附着在水泥试样1表面;由于水泥试样1被制冷侧的制冷温度、水泥试样1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均能够控制在已知合适的范围内,因此试验者能够对结露水形成的量有较好的把控;s2、保持水泥试样1的结露状态,并静置水泥试样1;s3、对水泥试样1被制冷侧停止制冷,并调节水泥试样1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至25℃以上,调节水泥试样1周围的环境湿度降低至0%

5%之间;静置水泥试样1,直至水泥试样1表面的结露水被烘干完成,并在水泥试样1表面留下泛碱图样;s4、将水泥试样1的泛碱图样与标准泛碱图样进行比对,最终得到水泥试样1泛碱度。
5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泥试样1泛碱度检测过程中,水泥试样1表面的结露水中呈碱性的离子含量较低,水泥试样1表面的结露水会渗透至水泥试样1内部,此时渗透至水泥试样1内部的结露水会溶解水泥试样1内部的呈碱性的离子;由于水泥试样1内部呈碱性的离子和水泥试样1表面呈碱性的离子的浓度差,因此呈碱性的离子会从水泥试样1内部向水泥试样1表面迁移,在呈碱性的离子充分迁移后水泥试样1表面的结露水被烘干蒸发,此时水泥试样1表面留下泛碱图样;水泥试样1在泛碱度检测过程中无需反复淋水和烘干,进而能够加快水泥试样1的泛碱速度和降低试验操作复杂程度,达到了提升泛碱试验的效率的目的。
53.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