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组织切片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42456发布日期:2022-08-24 00:2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组织切片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组织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组织切片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常常需要制备组织切片,其中,在组织切片制备过程中,需要烘干组织切片,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借助恒温烘片机进行烘干,即使用载玻片将切好的组织切片从温水中捞出,然后直接放置于恒温烘片机的台面上进行烘干。
3.前述烘干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恒温烘片机的台面多为平面设计,直接将组织切片放于台面上不易拾起,且组织切片与台面直接接触,易受到污染;(2)台面温度高,拾起组织切片时体感不佳,可能会发生烫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为保证烘干效果,在台面上放置组织切片的间隔较大,空间不能被充分利用,降低了烘干效率;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生物技术领域的组织切片放置装置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组织切片放置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组织切片烘干所存在的不易拾起、易受到污染、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烘干效率较低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组织切片放置装置,包括:
7.放置板,其中,所述放置板的顶面设置有多个切片放置槽,且所述多个切片放置槽中的每个切片放置槽的内底面端部上设置有凹槽;
8.所述每个切片放置槽的内底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凸起,且所述放置板以及所述多个凸起均为导热材质。
9.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在放置板上设置有多个切片放置槽,其用于放置组织切片,同时,在每个切片放置槽内设置有凹槽以及多个凸起,其中,凸起用于支撑组织切片,防止组织切片与槽底接触,而凸起则便于手指插入,以便于实验人员拾取切片放置槽内的组织切片;另外,放置板以及凸起均采用导热材质,由此,在使用时,直接将放置板置于恒温烘片机的台面上,即可实现切片放置槽内组织切片的烘干。
10.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恒温烘片机的台面空间,一次性可实现多张组织切片的烘干,不仅拾取切片便捷,避免了烫伤,提高了烘干效率,还不易发生切片污染,适用于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1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放置板的顶面上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隔板,且长度方向上相邻两隔板与宽度方向上相邻两隔板之间围成一切片放置槽。
12.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隔板相互隔断,从而在放置板上形成多个切片放置板,由此,即可实现多个组织切片的同时烘干。
1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每个切片放置槽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凹槽;具体应用时,设置两个凹槽,可便于从两端拾取组织切片,由此,提高了拾取的便捷
性。
14.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每个切片放置槽内设置有5个凸起。
15.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5个凸起分为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第三支撑部沿所述切片放置槽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分别包括2个凸起;
16.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中的2个凸起分别沿所述切片放置槽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
17.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通过将5个凸起分为三个支撑部,并采用凸起个数为2,1,2的布置方式,由此,可保证组织切片放置的稳定性。
18.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个凸起中每个凸起的高度为0.4cm。
19.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每个切片放置槽的深度为0.8cm。
2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放置板以及所述多个凸起采用不锈钢材质;具体应用时,不锈钢材质不仅导热快,在长期使用后,还不会生锈,因此,避免了组织切片受污染的问题。
2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放置板的顶面至少设置有30个切片放置槽。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组织切片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0-放置板;20-切片放置槽;21-凹槽;22-凸起;11-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25.实施例
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生物组织切片放置装置,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的组织切片烘干步骤,该放置装置一次性可实现至少30张组织切片的烘干,不仅提高了烘干效率,同时,还避免了组织切片与台面的直接接触,解决了传统烘干过程中切片易受污染以及人员易被烫伤的问题,另外,凹槽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内的组织切片拾取便捷,因此,该装置适用于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27.参见图1所示,该生物组织切片放置装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放置板10,在具体应用时,所述放置板10的顶面设置有多个切片放置槽20,其中,每个切片放置槽20用于放置一个组织切片,由此,该放置装置的使用,即可实现多个组织切片的同时烘干,从而提高烘干效率;同时,由于放置板10的阻断,可防止组织切片与台面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传统烘干过程中切片易受污染以及实验人员易被烫伤的问题。
28.可选的,为实现组织切片的拾取,在具体应用时,还在所述多个切片放置槽20中的每个切片放置槽20的内底面端部上设置有凹槽21,参见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实验人员
将手指插入凹槽21内,然后拿捏住组织切片的端部,即可实现组织切片的拾取。
29.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所述每个切片放置槽20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所述凹槽21,参见图1所示,在使用时,实验人员可拿捏组织切片的两端,从而实现组织切片的拾取,由此,进一步的提高了切片拾取的便捷性。
30.同时,由于组织切片是从温水中取出,为防止其粘黏在切片放置槽20的底部,在具体应用时,还在每个切片放置槽20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22,参见图1所示,凸起22的设置,避免了组织切片与切片放置槽底部的直接接触,不仅解决了组织切片与槽底粘黏的问题,还进一步降低了组织切片被污染的几率。
31.另外,为实现各个切片放置槽20内组织切片的烘干,在具体应用时,举例所述放置板10以及所述多个凸起22均为导热材质;由此,在使用时,只需在每个切片放置槽20内放置一组织切片,然后将整个放置板10置于恒温烘片机的台面上,即可实现放置板10上所有组织切片的烘干。
32.可选的,在具体实施时,举例所述放置板10以及所述多个凸起22可以但不限于采用不锈钢材质;通过前述设计,一方面,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其可保证烘干效果;另一方面,不锈钢材质在长期潮湿的使用环境下不会产生锈渍,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组织切片受污染的问题。
33.由此,通过前述对生物组织切片放置装置的详细阐述,该装置可一次性可实现多张组织切片的烘干,不仅拾取切片便捷,避免了烫伤,提高了烘干效率,还不易发生切片污染,适用于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34.参见图1所示,下述提供组织切片放置槽2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具体结构:
35.具体应用时,可在所述放置板10的顶面上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隔板11,参见图1所示,长度方向上相邻两隔板11与宽度方向上相邻两隔板11之间围成一切片放置槽20,由此,多个隔板11相互隔断,即可在放置板10上形成多个组织切片放置槽20。
36.可选的,举例放置板10的顶面上至少设置有30个切片放置槽20,参见图1所述,即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4根隔板11,沿宽度方向设置11根隔板11,从而在放置板10上形成30个切片放置槽20。
37.进一步的,在具体应用时,举例在所述每个切片放置槽20内设置有5个凸起22,参见图1所示,5个凸起22的布置结构为:
38.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5个凸起22分为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第三支撑部沿所述切片放置槽2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分别包括2个凸起22;相应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中的2个凸起22分别沿所述切片放置槽20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之间;通过前述设计,相当于将5个凸起分割为2,1,2的布置方式,由此,可保证组织切片放置的稳定性;当然,还可设置其余个数的凸起22,以及其它布置方式,如5个凸起22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又如,设置4个凸起22,每两个凸起22为一组,其中,每组中的两个凸起22沿宽度方向设置,且两组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等,在本实施例中,不限定于前述举例。
39.另外,在具体应用时,所述多个凸起22中每个凸起22的高度为0.4cm,而所述每个切片放置槽20的深度为0.8cm,其中,前述凸起22的高度以及切片放置槽20的深度,最便于
实验人员拾取组织切片,当然,前述数据可根据实际使用而具体设定,本实施例不限定于前述举例的数据。
40.在本实施例中,在实验人员拾取组织切片时,为防止隔板11烫伤实验人员的手部,在具体应用时,可设置隔板11为隔热材料,如石棉、玻璃纤维或岩棉等。
41.由此通过前述阐述,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效效果为:
42.(1)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可实现至少30张组织切片的烘干,不仅提高了烘干效率,同时,还避免了组织切片与台面的直接接触,解决了传统烘干过程中切片易受污染以及易被烫伤的问题,另外,凹槽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内的组织切片拾取便捷,因此,该装置适用于大规模应用与推广。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