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位传感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80528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两极,称为主传感器;校准器电极3与信号电极2构成校准器电容的两极,称为校准传感器,校准感应电极31为校准感应带,沿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还设置有校准空白带32,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间隔设置,校准感应电极31的数量为P个,校准空白带32的数量为Q为;其中,P、Q为自然数,P、Q大于等于I。
[0040]本实施例中,第三电极5与校准器电极3之间留有间隙;信号电极2的宽度等于第三电极5、间隙与校准器电极3的宽度之和,第三电极5和校准器电极3均位于信号电极2的相对侧。
[0041]本实施例中,信号电极2为普通电容电极。
[0042]本实施例中,沿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分为R组,每组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中的至少一个校准感应电极31或校准空白带32的高度不等,其中,R为自然数。
[0043]本实施例中,沿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每3个校准感应电极31和3个校准空白带32组成一组,每组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对应一个编码。
[0044]本实施例中,每组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中的任一个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对应一个编码。
[0045]例如,使用不同高度的校准空白带32或不同高度(面积)的校准感应电极31,并将不同高度的校准空白带32或不同高度(面积)的校准感应电极31排列组合进行编码,将编码的值与传感器物理位置对应;例如图5中,从下向上,依次为第一校准感应电极3101、第一校准空白带3201、第二校准感应电极3102、第二校准空白带3202、第三校准感应电极3103、第三校准空白带3203,依次类推进行编码,然后两侧每个编码值与顶端的距离具有了对应关系。
[0046]当液位到达校准感应电极31区域时,随着液面的变化,信号电极2和信号电极3输出的电容量同步变化;当液位到达空白带32区域时,随着液面的变化,信号电极2的电容量发生变化,但信号电极3输出的电容量不发生变化。因为每个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有一个对应的编码,每个编码距离校准器电极3顶部的距离是已知的,所述根据该编码和电容量的变化就可以知道液面所在处的位置,从而能够及时对主传感器的液位值进行校验。
[0047]在液位传感器从下部截断后,经解码便可使液位传感器输出的绝对高度值,对于可截断式的电容油尺,在截断后不需要人工校准,将传感器插入液体中即可知道物理长度;在液位升高时也可知物理长度。
[0048]在安装液位传感器后,随着液位变化,传感器同步检测主传感器和校准传感器器检测的值。
[0049]当校准传感器成功解码了一个校准器电极3的值后,即将这个值和同一个位置的主传感器的值对应记录,并将这些记录做为初始值。使用过程中,当液位到达不同的校准感应电极31时,将主传感器的当前值与初始值对比,得到差值,根据差值数据校准液位传感器。
[0050]实施例三
[0051]一种液位传感器,包括信号电极2,还包括校准器电极3,沿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的设定位置处设置有校准感应电极31,校准器电极3沿信号电极2的高方向设置,当液位到达校准感应电极31时,校准感应电极31与信号电极2发生电感应。
[0052]校准电极3的校准感应电极31位于设定的位置,即校准感应电极31所在位置的液位值是可获知或者说是已知的、设定的,在校准感应电极31与信号电极2发生电感应后能够获得电压或电容等电信号,通过校准电极3获知的液位值和电信号具有特定的对应关系,根据此特定的对应关系对通过信号电极2获知的液位值进行修正,能够及时获知或监测由于液位传感器线性度变差导致的测量误差增加,及时校准、修正测量到液位值,获得更准确的液位值,避免油箱的液位判断失误。
[005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电极5和第四电极6,液位传感器为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第三电极5和信号电极2构成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两极,称为主传感器电容;校准器电极3与第四电极6构成校准器电容的两极,称为校准器电容,校准感应电极31为校准电极带,沿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还设置有校准空白带32,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间隔设置,校准感应电极31的数量为P个,校准空白带32的数量为Q为;其中,P、Q为自然数,P、Q大于等于I。
[0054]本实施例中,校准器电极3与第四电极6具有完全对称的结构,作为替代方案,第四电极6也可以是普通电容电极。
[0055]本实施例中,沿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分为R组,每组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中的至少一个校准感应电极31或校准空白带32的高度不等,其中,R为自然数;沿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每3个校准感应电极31和3个校准空白带32组成一组,每组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对应一个编码;每组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中的任一个校准感应电极31和校准空白带32对应一个编码。
[0056]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液位传感器,包括信号电极(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校准器电极(3),沿所述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的设定位置处设置有校准感应电极(31),所述校准器电极(3)沿所述信号电极(2)的高方向设置,当液位到达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时,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与所述信号电极(2)发生电感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极(I)和第二电极(4),所述液位传感器为干簧管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极(I)为正极,所述第二电极(4)为负极,所述第一电极(I)由N个电阻器串联组成,所述第一电极(I)的相邻的电阻器的节点与信号电极(2)之间连接干簧开关,所述校准器电极(3)与所述信号电极(2)之间沿高度方向并联有M个干簧开关;其中,N、M为自然数,N大于等于2,M大于等于I。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极(5)和第四电极(6),所述液位传感器为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电极(5)和所述信号电极(2)构成所述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两极;所述校准器电极(3)与所述第四电极(6)构成校准电容的两极,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为校准电极带,沿所述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还设置有校准空白带(32),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间隔设置,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的数量为P个,所述校准空白带(32)的数量为Q为;其中,P、Q为自然数,P、Q大于等于I。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极(6)为普通电容电极,或所述第四电极(6 )与所述校准器电极(3 )结构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极(2)为普通电容电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 )分为R组,每组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中的至少一个校准感应电极(31)或所述校准空白带(32)的高度不等,其中,R为自然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每3个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3个所述校准空白带(32)组成一组,每组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对应一个编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中的任一个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对应一个编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极(5),所述液位传感器为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电极(5)和所述信号电极(2)构成所述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两极;所述校准器电极(3)与所述信号电极(2)构成校准电容的两极,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为校准电极带,沿所述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还设置有校准空白带(32),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 )间隔设置,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的数量为P个,所述校准空白带(32)的数量为Q为;其中,P、Q为自然数,P、Q大于等于I。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分为R组,每组所述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中的至少一个校准感应电极(31)或所述校准空白带(32)的高度不等,其中,R为自然数;沿所述校准器电极(3)的高方向每3个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3个所述校准空白带(32 )组成一组,每组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对应一个编码;每组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中的任一个所述校准感应电极(31)和所述校准空白带(32)对应一个编码。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位传感器,包括信号电极、校准器电极,沿校准器电极的高方向的设定位置处设置有校准感应电极,校准器电极沿信号电极的高方向设置,当液位到达校准感应电极时,校准感应电极与信号电极发生电感应,产生电容、电阻或电压信号变化。校准感应电极位于设定的位置,即校准感应电极处的液位值是可获知的,根据校准电极获知的液位值和电信号具有特定的对应关系,根据此特定的对应关系对通过信号电极获得的液位值进行修正,能够及时获知或监测由于液位传感器线性度变差导致的测量误差增加,及时校准、修正测量到液位值,获得更准确的液位值,避免油箱的液位判断失误。
【IPC分类】G01F23-26, G01F23-00
【公开号】CN104596611
【申请号】CN201510061566
【发明人】崔巍
【申请人】西安易流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2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