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脱颗粒的鉴定方法

文档序号:8456411阅读:1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脱颗粒的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过敏性疾病诊断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脱颗粒的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占世界总人口的30%以上,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的四大非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变,近年来此类疾病日益增多,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是我国健康及经济发展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0003]有史以来,疾病的定义及诊断方案绝大多数都是由发达国家提出的。2011年何韶衡、张慧云在东京举行的首届中-日-韩三国过敏年度交流会上,在国内外率先对沿用了近40年的过敏性疾病的定义进行了修正商榷,将原来的“过敏性疾病是一组由IgE介导的疾病”修改为“是一组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MC/Bas)介导的疾病”。而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只是其中的一个亚型,从而修正了人们对过敏性疾病认识的偏差。这是因为过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根本问题是激活后的初始效应细胞一MC/Bas释放炎症性介质,从而启动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基于原有“过敏性疾病是一组由IgE介导的疾病”的定义,国外一些专家人为的把那些非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下了个“类过敏反应”的定义,即“类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与过敏反应相同、治疗方法相同,但是血液中的IgE水平不增高。使人们对过敏性疾病认识的偏差进一步加大。我们对过敏性疾病的新定义必将使人们重新认识此类疾病,将会大大提高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水平。
[0004]也是基于“过敏性疾病是一组由IgE介导的疾病”的定义,目前临床上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水平的检测几乎成了过敏性疾病的唯一诊断方法,甚至有人错误的认为这项检测是过敏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使人们对过敏性疾病认识的偏差进一步加大,完全忘记了过敏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过敏原特异性激发试验这一客观事实。由于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在于告诉IgE依赖性过敏患者对哪一种常见过敏原过敏,而对非IgE依赖性过敏反应如绝大多数药物过敏反应、80%以上的食物过敏、大多数哮喘的患者、自然环境中的小分子如汽车尾气、乙醇等物质过敏无任何诊断意义,因此临床上急需研宄出对过敏性疾病有定性诊断价值的方法,从而帮助医生对药物过敏还是药物不良反应,食物过敏还是其它原因的腹泻、过敏性哮喘还是内源性哮喘等进行鉴别诊断。
[0005]过敏原特异性激发试验分为体内激发试验和体外激发试验两种,前者是过敏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有一定风险,甚至能诱发重度过敏反应,临床上很少开展;后者(包括过敏原特异性肥大细胞激发试验和过敏原特异性嗜碱性粒细胞激发试验两种)在临床意义上虽然不如前者直接,但是无风险,因此获得广泛的认可。但是,人们经过数十年的无数次努力,始终无法获得可靠的体外激发试验方法。多年来,作为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特异性标记物,组胺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组胺检测系统不仅较昂贵、功能单一,而且较难获得稳定数据,目前在临床上很难开展。此外,由于肥大细胞位于组织中,而除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腔灌洗液外,很难获取过敏患者的肥大细胞进行激发试验,所以根本无法用于临床诊断。
[0006]过敏原特异性嗜碱性粒细胞激发试验是目前唯一有潜力应用于过敏性疾病临床检测的激发试验方法。不难理解,这个激发试验方法有三个基本要求,其一为嗜碱性粒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其二为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脱颗粒的鉴定,其三为特异性的过敏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种可靠的、重复性好的在全血中特异性鉴定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脱颗粒状态的方法,导致过敏原特异性嗜碱性粒细胞激发试验无法开展。我们最近的研宄发现如果同时检测CD123、HLA-DR、CCR3,CCR3+CD123+HLA-DR-细胞群98-100%是嗜碱性粒细胞,从而率先基本上解决了嗜碱性粒细胞的特异性免疫识别问题,但是没有解决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脱颗粒的鉴定问题。
[0007]近10年来,人们发现⑶203c可作为嗜碱性粒细胞激活的标记物,并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实验研宄。由于血液中仅有嗜碱性粒细胞表达CD203c,所以嗜碱性粒细胞CD203c的表达变化,应当能准确反映其激活状态。CD63是一种溶酶体糖蛋白。表达于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血小板、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上。CD63分子主要存在于溶酶体膜上,在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时移行到细胞膜表面,所以检测CD63分子表达变化,可代表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状态。因而如果同时检测⑶123、HLA-DR、CCR3,⑶203c和/或⑶63,其中CCR3+CD123+HLA-DR-CD203c+ 或 CCR3+CD123+HLA-DR-CD63+ 细胞群分别代表激活或脱颗粒的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为过敏原特异性嗜碱性粒细胞激发试验进一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脱颗粒的鉴定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9]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脱颗粒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I)首先按照9:1的比例,用9倍的超纯水将试剂盒中的浓缩的红细胞裂解液储存液稀释到工作状态;同样地用9倍的超纯水将试剂盒中的浓缩的磷酸盐缓冲液的储存液稀释到工作状态。注意:红细胞裂解液建议现用现配。
[0011](2)按一定的顺序将试验样本编号,并标记好试验所需的流式上样管;
[0012](3)在每个流式上样管内加入所需的抗体组合:
[0013]组合1:抗人CD123、抗人CCR3、抗人HLA-DR、抗人CD203c荧光标记流式抗体组合,如FITC标记的抗人CD123、APC标记的抗人CCR3、APC/Cy7标记的抗人HLA-DR,PE标记的抗人CD203c,用量为每人份四种抗体各5 μ L,以鉴定嗜碱性粒细胞激活状态;
[0014]组合2:抗人⑶123、抗人CCR3、抗人HLA-DR、抗人⑶63荧光标记流式抗体组合,如FITC标记的抗人CD123、APC标记的抗人CCR3、APC/Cy7标记的抗人HLA_DR,PE标记的抗人CD63,用量为每人份四种抗体各5 μ L,以鉴定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状态;
[0015]组合3:抗人0)123、抗人0^3、抗人!11^-01?、抗人0)203(3、抗人0)63荧光标记流式抗体组合,如FITC标记的抗人CD123、APC标记的抗人CCR3、APC/Cy7标记的抗人HLA-DR,PE标记的抗人⑶203c、PE/Cy7标记的抗人⑶63,用量为每人份五种抗体各5 μ L,以鉴定嗜碱性粒细胞激活和脱颗粒状态;
[0016](4)患者全血低速漩涡混匀后,用加样枪吸取混合好的25 μ L至125 μ L全血加到标记好的流式管内,漩涡振荡器上低速漩涡混匀3?5s,室温避光孵育15min ;
[0017](5)孵育结束后,每个样本管内加入ImL的红细胞裂解液,漩涡振荡器上低速漩涡混匀3?5s,室温避光孵育1min ;
[0018](6)孵育结束后,1200rpm/min转速离心6min,离心结束后,弃去上清液,加入ImL的PBS缓冲液,以同样的速度离心,(离心结束取样操作时,应避免剧烈晃动引起细胞沉淀悬浮);
[0019](7)离心后,以同样的方式去上清液,加入300 yL的PBS缓冲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0020](8)用不同流式细胞仪相应的分析软件分析嗜碱性粒细胞的计数及平均荧光强度。
[0021]所述红细胞裂解液由美国BD公司提供,如用其他公司的红细胞裂解液请根据试剂说明书进行稀释。
[0022]所述荧光标记流式抗体包括FITC、APC、APC/Cy7、PE、PE/Cy7或PerCP荧光标记的抗人CD 123、抗人CCR3、抗人HLA-DR、抗人CD203c和抗人CD63抗体。
[0023]所述的抗体组合为任何荧光标记的抗人⑶123、抗人CCR3、抗人HLA-DRJ^A⑶203c、抗人⑶63五种抗体组合。
[0024]所述的抗体组合为任何荧光标记的抗人⑶123、抗人CCR3、抗人HLA-DRd^A⑶203c四种抗体组合。
[0025]所述的抗体组合为任何荧光标记的抗人⑶123、抗人CCR3、抗人HLA-DR、抗人⑶63四种抗体组合。
[0026]所述的抗体组合为任何分子标记的抗人⑶123、抗人CCR3、抗人HLA-DR、抗人⑶203c、抗人⑶63五种抗体组合。
[0027]所述的抗体组合为任何分子标记的抗人⑶123、抗人CCR3、抗人HLA-DR、抗人⑶203c四种抗体组合。
[0028]所述的抗体组合为任何分子标记的抗人⑶123、抗人CCR3、抗人HLA-DR、抗人⑶63四种抗体组合。
[0029]与已公开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
[0030](I)能将外周血98-100%的嗜碱性粒细胞与其他种类细胞分辨出来;
[0031](2)无需分离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