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提醒保护功能的对称式稳压振荡电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2134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提醒保护功能的对称式稳压振荡电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系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提醒保护功能的对称式稳压振荡电气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电气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少的关键学科。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目前的电气系统不能检测系统电压是否正常,如系统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终端用电负载的正常使用。这不但影响用电负载的使用寿命,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电气系统无法检测电压是否正常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电压的具有提醒保护功能的电气系统。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现实:
[0005]一种具有提醒保护功能的对称式稳压振荡电气系统,由前端处理电路,与前端处理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放大电路,与放大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驱动电路,以及与驱动电路相连接的微调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驱动电路输出端还连接有警示电路,所述警示电路由采样电路以及检测电路组成,在前端处理电路上还设置有对称式稳压振荡电路;所述对称式稳压振荡电路由三极管VTlOl,三极管VT102,三极管VT103,三极管VT104,三极管VT105,三极管VT106,三极管VT107,三极管VT108,N极与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感L102后与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2,负极与二极管D102的P极相连接、正极经二极管DlOl后与二极管D102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02,正极与二极管D102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02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101,正极经电感LlOl后与二极管D102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03,负极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lOl后与三极管VTlOl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04,与电容C104并联的电阻R102,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04,与电阻R104并联的电容C105,N极与电容ClOl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二极管D104后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3,一端与三极管VTlOl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05后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03,串接在三极管VT103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容C106,一端与二极管D103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7,N极与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08后与二极管D103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5,一端与二极管D105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09,P极与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容C107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7,N极与稳压二极管D107的P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06后与稳压二极管D107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6,与稳压二极管D107并联的电容C110,一端与三极管VT108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07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l 14,正极与三极管VT104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0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08,一端与三极管VT105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8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110,一端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8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11,串接在三极管VT104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105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l 12,与电阻Rl 12并联的电容C109,一端与电容C108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12,以及一端与电容C108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l 13组成;其中,电容C103的正极与三极管VTlOl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106的基极、三极管VT107的基极以及三极管VT108的集电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107的N极还与电阻R103和电阻R105的连接点相连接,电容C108的正极与二极管D105的P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106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5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107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8的发射极与电容C108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102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07的N极组成输入端,电容C108的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107的N极组成输出端。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采样电路包括电容C4,电阻R8,电阻R9,电阻R11,以及稳压二极管Dl ;电容C4的正极经电阻R8、电阻R9、电阻Rll后与稳压二极管Dl的P极相连接、其负极则直接与稳压二极管Dl的N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4的正极还与驱动电路相连接、负极还与微调电路相连接,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电阻R9和电阻Rll的连接点与检测电路相连接的同时接地。
[0007]所述的检测电路由与非门Ql,与非门Q2,与非门Q3,与非门Q4,一端和与非门Ql的正相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3后和与非门Ql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12,正极和与非门Q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则与电阻R12和电阻R1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6,一端和与非门Q3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5后和与非门Q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14,以及一端与电阻R12和电阻R13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则与电阻R14和电阻R15的连接点相连接的警示灯VL组成;所述与非门Ql的反相端与电阻Rll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与非门Q2的正相端和与非门Ql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反相端则与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与非门Q3的正向极和反向极以及与非门Q4的正向极和反向极均和与非门Q2的输出?而相连接。
[0008]所述的前端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l ;电容Cl的负极经电阻R2后与电阻Rl相连接,电阻R3和电阻R2相并联,其两个共同端均与放大电路相连接。
[0009]所述的放大电路由放大器Ρ1,放大器Ρ2,一端与放大器Ρ2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阻R6后与放大器Ρ2的输出极相连接的电阻R4,以及串接在放大器Pl的负极和输出极之间的电阻R5组成;所述放大器Pl的正极与电容Cl的负极相连接、输出极与驱动电路相连接,放大器Ρ2的负极与放大器Pl的正极相连接、其正极则与电阻R2和电阻Rl的连接点相连接、输出极与驱动电路相连接,电阻R4和电阻R6的连接点与驱动电路相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与电容C108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l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07的N极相连接。
[0010]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K,电阻R7,电容C2,电容C3 ;电容C2的正极经电阻R7后与驱动芯片K的INI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电容C3的负极与驱动芯片K的VCC管脚相连接、其正极则与电阻R4和电阻R6的连接点相连接的同时作为系统的一个输出端;所述驱动芯片K的INV管脚与放大器P2的输出极相连接,其INI管脚则与放大器Pl的输出极相连接,COM管脚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GND管脚接地,PWM管脚和VREF管脚均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RT管脚与微调电路相连接。
[0011]所述的微调电路包括电阻R10,三极管VT1,电容C5 ;三极管VTl的基极经电阻RlO后与驱动芯片K的RT管脚相连接,其发射极与电容C4负极相连接的同时作为系统的另一输出端,集电极经电容C5后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在电容C3的正极与电容C4的负极之间连接有用电负载。
[00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3]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了警示电路,通过警示电路的作用使电气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系统电压,并做出相应的警示,人们可以根据其所发出的警示判断系统电压是否正常,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0014]2、本发明的检测电路结构中采用了与非门,通过与非门的组合使得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更强、检测的结果更准确。
[0015]3、本发明设置有对称式稳压振荡电路,可以很好的降低供电振荡对电路的影响,使得电路中的运行电压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发明的对称式稳压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