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黄的鉴定方法

文档序号:9287391阅读:1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桑黄的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黄的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桑黄(InonotusSangHuang),又名桑耳,桑臣,以寄生于桑树上面而得名。桑黄 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抵抗细胞突变,抗菌,抑制肝纤维 化,止血活血降血糖、抑菌消炎,治疗癌症、肝炎等作用。大量科学研究发现桑黄有抑制癌细 胞生长作用,抗癌率高达96. 7%,为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药效最好的药用真菌。 桑黄因其极高的保健功效,被誉为"森林黄金"。
[0003] 然而目前市场上桑黄种类繁多,很多商家以次充好,甚至鱼目混珠,急需制定一种 鉴别桑黄的方法。桑黄在已经被大家熟知的抗癌菌类中作用是最明显的,人们慢慢了解到 桑黄的抗癌原理,深层栽培的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前景非常乐观。韩国桑黄的子实体的售价 已达到2300美元,相当于非常珍贵的药材的价格了,根据经济学的定价理论,珍贵药材桑 黄的药用前景十分明朗,因此桑黄的鉴别对于桑黄的应用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桑黄使用 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同种的桑黄错误使用,滥用,这会损害到接下来的研发食品。

【发明内容】

[0004] 发明目的: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市场流通与销售的桑黄品种优劣难于分真伪的技术 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准确鉴定桑黄的方法。本发明以如何鉴别桑黄为实验材料, 对桑黄的外观鉴定,从桑黄的颜色,形态,气味等方面鉴别。显微鉴定包括对桑黄的菌丝,孢 子,微孔等方面进行鉴定。桑黄的成分鉴定有桑黄的水分,灰分,水浸提取物以及多糖含量 的鉴定。
[0005]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黄的鉴定方法,具体步骤 如下:
[0006] 1)首先将桑黄研磨为粉末,过200目筛,取适量粉末于载玻片中央,滴1-2滴水合 氯醛,搅匀;
[0007] 2)将玻片放置酒精灯外焰,边加热边搅拌,沸即离火,勿烧干,烧焦,视玻片情况可 重复2-5次;
[0008] 3)稍冷后,加1-2滴甘油,搅匀,盖上盖玻片,吸走多余甘油,显微镜下观察,如果 菌丝可见,且呈黄色或棕黄色,菌丝多分枝,直径1.9~4.2ym,可见菌丝横隔,无锁状联 合,桑黄孢子呈卵圆形,淡黄色,直径在2. 2ym-4. 0ym之间,分散在菌丝团中,视野中无淀 粉粒,微晶等结构即可判断为桑黄。
[0009] 其中,上述水合氯醛质量百分浓度为20%。
[0010] 其中,该鉴定方法还包括成分鉴定方法。
[0011] 其中,本发明的外观鉴定:如菌盖腹面具有孔状结构、表面呈金黄色或棕黄色;菌 孔椭圆形或多角形,菌肉黄色、棕色或具光泽的木色,近菌盖表面颜色趋深。子实体横切面 可见菌孔,粉末呈黄色或棕黄色,菌丝可见,孢子呈卵圆形,分散在菌丝团中,微酸气味,微 苦。即可判断为桑黄(InonotusSangHuang)。
[0012] 其中,上述成分鉴定方法包括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水浸出物测定以及多糖测定。
[0013] 其中,上述水分测定方法步骤如下:取桑黄样品2_5g,平躺铺在扁形称量瓶里,平 铺的高度要小于或等于5cm,疏松的样品要小于或等于lcm,进行精确地测定,将瓶盖拧开 在100~105°C烘干,5h以后,重新将瓶盖拧紧,放置在干燥器中,30min之后,进行准确地称 定,然后在100~105°C的温度下烘干lh,放冷后再进行称取,最后两次称取的重量范围差 异在5mg以内,从损失的重量中测算出供试品的水量多少,如水分限度定的结果是小于或 等于13.0%,即可判断为桑黄。
[0014] 其中,上述灰分测定方法步骤如下:将桑黄样品进行磨碎,使之能通过二号筛,混 合得均匀,称取桑黄样品2-3g放置到坩埚中灼烧直到最后的重量不发生变化,到完全炭化 时将温度提高到500~600°C,完全炭化至重量不变,从炭化的残渣的重量测算初总灰分的 大小,总灰分限度定为小于或等于6. 0%,即可判断为桑黄。
[0015] 其中,上述水浸出物测定方法步骤如下:在称量天平上精确称取4g的桑黄样品, 放置在容量为250-300mL的锥形瓶里,慢慢加水50-100mL,密闭瓶塞,冷浸,振摇6h,在18h 之内再静置,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 水浴上蒸干后,于l〇5°C干燥3h,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水浸出物限度 定为小于或等于18. 0%,即可判断为桑黄。
[0016] 其中,上述多糖测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测定,糖含量超过2. 5%,即可判断 为桑黄。
[0017] 其中,上述苯酸硫酸法具体步骤如下:分别准确量取0mL、0.lmL、0. 2mL、0. 3mL、 0. 4mL、0. 5mL的对照品溶液,放置lOmL具塞玻璃试管中,不足0. 5mL的用蒸馏水补齐,然后 向试液中加入0. 5mL5 %的苯酚溶液,再快速加入2. 5mL浓硫酸,均匀混合后静置20分钟,用 分光光度计在490nm下测吸光度,以蒸馏水代替葡萄糖溶液为空白,纵坐标为吸光度,横坐 标为葡萄糖浓度,制作标准曲线,桑黄多糖含量高于2. 5%,即可判断为桑黄。
[0018]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准确鉴别桑黄(InonotusSang Huang)的方法。本发明中采用20%的水合氯醛的作用是可以使细胞膨胀,便于观察组织, 细胞及其内含物,另外可以除去细胞表面或者内部杂质,增强透明性。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桑黄原药A子实体外观;
[0020] 图2桑黄原药B子实体外观;
[0021] 图3为显微镜下的桑黄菌丝体;
[0022] 图4为桑黄粉末显微镜下形态分布;
[0023] 图5为桑黄粉末中担孢子的分布情况(箭头部位);
[0024] 图6为不同来源桑黄菌孔形态分布比较;
[0025] 图7为仿生桑黄子实体内部形态图;
[0026] 图8苯酚-硫酸法测得葡萄糖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 发明,但这些实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
[0028] 本发明的实验方法及参数:
[0029] 1.主要材料:桑黄(浙江千岛湖桑都食用菌合作社人工袋料栽培桑黄已获得成 功,共收集10批样品进行实验研究);朽木、泥沙或培养基质;冰箱;
[0030] 2.主要试剂:无水乙醇,甲醇,石蜡,乙酸乙酯,硅胶G薄层板,甲苯_乙酸乙 酯-甲酸,蒸馏水,硫酸,苯酚,90%乙醇溶液,葡萄糖等;
[0031] 3.主要仪器:红外光谱检测仪;高温烘箱;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紫外分光光度 计;显微镜;电子天平。
[0032] 实施例1桑黄外观鉴定
[0033] 将采收后的桑黄去掉杂质,减掉依附在子实体基部的糟木,泥土或者培养基质,清 洗干净后或者将桑黄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自然放干或者是放在40~50°C的烘箱里面烘 干。取原药,除去杂质,洗净后,切成小块,阴干或在40~50°C烘干。或取小块,除去杂质。 如菌盖腹面具有孔状结构、表面呈金黄色或棕黄色;菌孔椭圆形或多角形,菌肉黄色、棕色 或具光泽的木色,近菌盖表面颜色趋深。子实体横切面可见菌孔,粉末呈黄色或棕黄色,菌 丝可见,孢子呈卵圆形,分散在菌丝团中,h微酸气味,微苦。即可判断为桑黄(Inonotus SangHuang)。参见图1和图2。
[0034] 实施例2桑黄显微鉴定
[0035] 桑黄菌丝显微鉴别:取出桑黄菌丝体,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记录实验结 果
[0036] 桑黄粉显微观察:将桑黄研磨为粉末,过200目筛,取适量粉末于载玻片中央,滴 1-2滴水合氯醛,搅匀;将玻片放置酒精灯外焰,边加热边搅拌,沸即离火,勿烧干,烧焦,视 玻片情况可重复2-5次,稍冷后,加1-2滴甘油,搅匀,盖上盖玻片,吸走多余甘油,于光学显 微镜下观察,然后拍照,记录数据。水合氯醛的作用是可以使细胞膨胀,便于观察组织,细胞 及其内含物,另外可以除去细胞表面或者内部杂质,增强透明性。参见图3、图4、图5、图6。
[0037] 桑黄子实体石蜡切片鉴别:取有特征性桑黄子实体部位,浸泡于石蜡中过夜,切成 1-2ym厚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记录数据。参见图7。
[0038] 实施例3桑黄的成份鉴定
[0039] 水分测定:取桑黄样品2_5g,平躺铺在扁形称量瓶里,平铺的高度要小于或等于 5cm。疏松的样品要小于或等于lcm,进行精确地测定。将瓶盖抒开在100~105°C烘干, 5h以后,重新将瓶盖拧紧,放置在干燥器中,30min之后。进行准确地称定,然后在在100~ 105°C的温度下烘干lh,放冷后再进行称取,知道最后两次称取的重量范围差异在5mg以内 就行,从损失的重量中测算出供试品的水量多少。如水分限度定的结果参见表1。
[0040] 灰分测定:将桑黄样品进行磨碎,使之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得均匀,称取桑黄样品 2_3g放置到坩埚中灼烧直到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