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及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4089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及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以方便人们的工作、生活等。地理位置监测设备属于智能设备的一种,其可以对配备或携带该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用户进行实时定位,以追踪用户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一个示例是智能手环。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智能手环可以记录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睡眠、饮食、时间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用户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等同步,起到通过这些实时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智能手环可以用来监测儿童的地理位置,将儿童的地理位置数据上传到家长的移动终端,以由家长查看,从而避免儿童走失。
[0003]对于诸如智能手环的地理位置监测设备来说,通常以固定时间间隔对自身进行定位,进而对配备该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用户进行定位。然而,该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地理位置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太大变化的,比如配备该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用户在家里、幼儿园或学校时,其可能长时间不移动或移动量很小。因此,如果在用户不移动或移动量很小的时候仍然每隔固定时间间隔对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进行定位是无意义并且增大功耗的。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和相应的地理位置监测设备。
[0005]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其应用于一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该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该运动信息确定地理位置监测设备在当前定位时刻之前的预定时段内的总运动量。当该总运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地理位置。
[0006]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该地理位置监测设备包括获取装置、运动量确定装置和定位装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运动信息。运动量确定装置用于根据该运动信息确定地理位置监测设备在当前定位时刻之前的预定时段内的总运动量。定位装置用于当该总运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地理位置。
[000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及设备,当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运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才确定其地理位置。这可以避免频繁对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进行不必要的定位,从而可以降低功耗,增强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有利于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小型化和便携化。
[0008]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09]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0]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地理位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0011]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地理位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0012]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地理位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0013]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其应用于一地理位置监测设备。在本文的描述中,地理位置监测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或本领域已知或未知的任何其它适于对用户进行定位的智能设备。
[0016]下面结合图1详细描述该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地理位置监测方法100的流程图。地理位置监测方法100包括下述步骤。
[0017]在步骤S110,获取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运动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地理位置监测设备随着配备该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用户的运动而运动,因此用户与该地理位置监测设备是同步运动的,用户的运动信息也就是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运动信息。地理位置监测设备中可以包括用于获取运动信息的传感器,例如振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所述振动传感器可以包括平衡锤和电子计数器。当用户运动时,平衡锤随之发生振动,导致平衡被破坏,触发触点进行相应的通/断动作。由电子计数器记录该通/断动作,由此生成运动信息。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是诸如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六轴加速度传感器等常规加速度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当地理位置监测设备随着用户运动而运动时,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测到这种运动而生成随时间变化的加速度数据,也就是运动信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振动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仅是用于获取运动信息的传感器的示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8]在步骤S120,根据运动信息确定地理位置监测设备在当前定位时刻之前的预定时段内的总运动量。从上述运动信息中可以获知关于地理位置监测设备在某时段内的运动情况。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以预定时间间隔确定定位时刻,每隔一个预定时间间隔存在一个定位时刻。可以计算每个定位时刻之前的预定时段内的总运动量。如下文所述,每当该总运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对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进行定位。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所述的定位时刻是指判断是否对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进行定位,即判断是否确定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地理位置的时刻,而并不一定是对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进行定位的时刻。
[0019]在步骤S130,当总运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地理位置。仅当地理位置监测设备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定时段内的总运动量达到一定程度,即满足预设条件时,才对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进行定位,否则不执行定位操作,也即不执行确定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地理位置的操作。这样,尽管地理位置监测设备每隔预定时间间隔检测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运动情况,但并不一定对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进行定位。
[002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地理位置监测方法,当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运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才确定其地理位置。这可以避免频繁对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进行不必要的定位,从而可以降低功耗,增强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有利于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小型化和便携化。
[0021]可选地,所述总运动量可以是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用户在预定时段内的总步数。预设条件可以是总步数大于或等于步数阈值。因为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用户的总步数大致与用户的移动距离成正比,所以总步数能够反映用户的移动距离。当用户在当前定位时刻之前的预定时段内已经运动了足够的步数,那么可以认为其移动了一定距离,因此,这时执行一次定位操作是更有意义的。
[0022]根据一个实施例,运动信息为用户的随时间变化的加速度数据。地理位置监测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用户的加速度数据来检测用户的步数。用户在行走时,在水平步行运动中,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加速度会呈现周期性变化。在用户步行收脚的动作中,由于重心向上单只脚触地,因此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呈正向增加的趋势,之后继续向前,重心下移两脚触地,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呈正向减小的趋势。水平加速度在用户收脚时减小,在迈步时增加。这样,在步行运动中,垂直和水平方向产生的加速度大致为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曲线,而且在某点处存在峰值。其中,垂直方向的加速度变化最大。通过对该正弦曲线的峰值进行检测和运算,即可实时计算用户运动的步数。上述实施例给出根据加速度数据来检测用户的步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利用其它运动信息来检测用户的步数,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0023]当确定用户在当前定位时刻之前的预定时段内的总步数之后,可以判断该总步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步数阈值。之后,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对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进行定位。假设预定时段是100秒(s),步数阈值是150步。如果用户在10s内的总步数是100步,则说明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运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因此不执行定位操作。如果用户在10s内的总步数是200步,则说明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运动量满足预设条件,因此对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进行定位,即确定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地理位置。通过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用户的总步数来衡量是否对地理位置监测设备进行定位的方式比较快速、简单和易于实现,与现有技术兼容。
[0024]可选地,上述预定时段包括固定数目的时间间隔。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每隔单个的时间间隔计算一次地理位置监测设备的总运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