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烃源岩的界定方法_2

文档序号:9726299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正已烷洗涤三角瓶及脱脂棉至滤液无色为止。滤液用旋转蒸发器蒸馏浓缩3?5ml。
[0052]3、换上恒重的称量瓶,用氯仿溶解三角瓶及漏斗中脱脂棉上的沥青质,洗涤至滤液无色,挥干溶剂。
[0053]4、层析柱应安装在10?30°C的通风柜中,在层析柱底部填塞少量脱脂棉,先加入3g硅胶,再加入2g氧化铝,轻击柱壁,使吸附剂填充均匀,并立即加入6ml正已烷润湿柱子。
[0054]5、润湿柱子的正已烷液面接近氧化铝层顶部界面时,将样品浓缩液(3?5ml)转入层析柱,以每次5ml正已烷共6次淋洗饱和烃,用恒重好的称量瓶承接饱和烃馏分。
[0055]6、当最后一次5ml正已烷淋洗液液面接近氧化铝层顶部界面时,以每次5mL 2:1的二氯甲烷:正已烷混合溶剂共4次淋洗芳香烃。当第一次5ml 二氯甲烷与正已烷混合溶剂流进柱内3ml时(原油样为2ml),取下承接饱和烃的称量瓶,换上承接芳香烃的称量瓶。
[0056]7、在最后一次5ml二氯甲烷与正已烷混合溶剂液面接近氧化铝层顶部界面时,先用10ml无水乙醇,后用10ml氯仿淋洗非烃。当无水乙醇流进柱内3ml时,取下承接芳香烃的称量瓶,换上承接非烃的称量瓶。
[0057]8、将载物称量瓶中的溶剂在不超过40°C的条件下挥发至近干。
[0058]9、载物称量瓶置于在真空干燥箱40°C、真空度0.04MPa下保持30min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30min,称量,记录载物称量瓶量。重复上述条件操作3次,取最后的称量值。
[0059]将原油与沥青的饱和烃进行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
[0060]图1为原油与烃源岩沥青饱和烃的总离子流对比图,图2为原油与烃源岩沥青饱和烃的m/z = 191质谱对比图,图3为原油与烃源岩沥青饱和烃的m/z = 217质谱对比图。
[0061]通过油源对比发现,原油与长7段烃源岩有关。其中,对比图1中的原油与源岩总离子流图,发现原油与沥青都是前锋型且Apr/APh(姥鲛烷/植烷)的值均大于1(两者误差约为4.7 % );对比图2中的原油与经源岩沥青饱和经的m/ z = 191质谱图,发现原油与沥青Ats /ATm(丁8:18(!1)-22,29,30-三降藿烷1'111:17(!1)-22,29,30-三降藿烷)和厶17。(11),21£!(11)-蕾焼/AnfKH), 2?α(Η)-難的值都较大(两者误差约为7.6%),反应了较高的成熟度,而较低的伽马蜡烷则反应了沉积环境盐度较低;对比图3中的原油与烃源岩沥青饱和烃的m/z = 217质谱图,发现原油与沥青C27、C28、C29规则留烷构型为“L”型,可知原油来自于长7段烃源岩。由此推断,长7段页岩烃源岩为排烃源岩。
[0062](2)排经源岩划分
[0063]根据排烃源岩界限值确定的基本原理,制作区长7段烃源岩有机碳(T0C)含量与总烃含量(HC)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图4显示了大致的正相关关系,即随有机碳含量增大,总烃含量HC含量也增大,但当有机碳含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大量的总烃含量HC数据点偏离了相关变化趋势,即在有机碳含量较高时,很多样品的总烃含量HC相对于有机碳含量降低了,有机碳含量相对于HC则增加了,这种变化特征的直接原因就是烃源岩生成的部分烃类排出了。
[0064]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总烃含量(HC)与有机碳(T0C)含量的变化关系,绘制总烃转化率(HC/T0C,10—4)与有机碳(T0C)含量的关系图,如图5所示,其中的HC表示单位质量有机碳对应的总烃量,相当于烃源岩残余生烃转化率。在相同有机碳含量条件下,其值越高,表示排烃越少。随着有机碳含量增加,总烃含量HC先增后降的特征极为显著。降低部分就预示了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排出了烃源岩。图5中随着有机碳(T0C)含量增加,总烃含量HC由增加而开始降低时对应的有机碳(TOC)含量值即为排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界限值。研究区的该界限值大致为1.5%。其意义在于当长7段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超过1.5%后才能成为排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低于1.5%,则难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藏,不是排烃源岩。延长组的油页岩有机碳含量都远高于1.5%,所以,油页岩均为排经源岩,但泥岩有机碳含量总体偏低一些,只有部分可以达到排烃源岩标准。
[0065]由于不同盆地不同层位烃源岩的沉积环境、矿物与有机质性质组成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其排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界限值也不同,因此,可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确定排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界限值。
【主权项】
1.一种排烃源岩的界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工业油气藏的原油样品和所述工业油气藏的不同层位的烃源岩样品; (2)所述烃源岩样品经粉碎后进行抽提,得到沥青样品; (3)对所述原油样品和所述沥青样品进行族组分分离,并确定有机碳含量和总烃含量; (4)对所述原油样品和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进行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 (5)对比所述原油样品和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一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当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一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与所述原油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一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的峰型分布一致时,所述沥青样品所对应的层位烃源岩确认为生成并排出原油的烃源岩层位; 所述生物标志物为留烷、藿烷、烷烃和伽玛蜡烷中至少一种; (6)以所述生成并排出原油的烃源岩层位所对应的所述沥青样品的有机碳含量为横坐标,以所述生成并排出原油的烃源岩层位所对应的所述沥青样品的总烃转化率为纵坐标,制作关系曲线;所述关系曲线中的转折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排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界限值; 所述总烃转化率为所述生成并排出原油的烃源岩层位所对应的所述沥青样品的总烃含量与有机碳含量的比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烃源岩样品经粉碎后过80目?120目筛进行筛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抽提为索氏抽提法; 所述索氏抽提法采用的溶剂为氯仿; 所述抽提的时间为48小时?72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族组分分离的方法为族组分柱层析分析方法。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留烷为C27甾烷、C28甾烷和C29甾烷中至少一种; 所述藿烷为18€[(!1)-22,29,30-三降藿烷、17€[(!1)-22,29,30-三降藿烷、17€[(!1),210(H)-藿烷和17β(Η),21α(Η)_莫烷中至少一种; 所述烷烃为姥鲛烷和/或植烷。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计算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一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和所述原油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一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中下述指标: 1) Apr/Aph,式中,Apr表示姥鲛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Aph表示植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 2)Αααα—C29(2QS)/A(2QS+2()R)C29,式中,Αααα—C29(2QS)表不aaa_C29 ( 20S )留烧的质谱峰的峰面积,A(20S+2QR)C29表不C29 ( 20S)留烧和C29(20R)留烧的质谱峰的峰面积之和; 3)Α??κ,即所述伽玛蜡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 4)ATs/ATm,式中,ATs表示18a(H)-22,29,30_三降藿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ATm表示17a(H)-22,29,30-三降藿烷的质谱峰的峰面积; 5)Α?7α(Η),21β(Η)-藿Ι^/Α?7β(Η),21α(Η)-難,Α?7α(Η),21β(Η)-離表不17<1(^),21β(Η)_藿烧的质谱峰面积,Α?7β(Η),2?α(Η)-難表不17β(Η),2 Ια (Η)-莫烧的质谱峰面积; 对比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一质谱图中的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和所述原油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一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的1)-5)中至少一种指标,当1)-5)中至少一种值的误差不超过10%时,即确认所述沥青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一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与所述原油样品中的饱和烃的气相色谱一质谱图中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峰一致。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烃源岩的界定方法。本发明界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工业性油气藏中原油进行族组分分离;对可能的烃源岩进行有机碳(TOC)含量与可溶有机质(沥青)抽提,对沥青进行族组分分离;对原油与烃源岩沥青分离的饱和烃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依据原油、烃源岩饱和烃的甾、萜烷等生标物进行油源对比,确认可能的排烃源岩;绘制可能的排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与总烃(HC)含量、总烃转化率(HC/TOC,%)曲线,确定图中HC、HC/TOC参数随TOC含量变化趋势的拐点,该拐点对应的TOC含量值即为排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界限值。本发明解决了油气资源评价中对达标排烃源岩的确认问题,为预测油气资源量,指导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IPC分类】G01N30/02
【公开号】CN105486768
【申请号】CN201510895154
【发明人】高岗, 陈果, 张维维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