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敏传感器件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749208阅读:来源:国知局
进行超声清洗15分钟,用去离子水冲洗30秒;
步骤3:将上述工艺得到的所述硅片浸入体积比为1: 1:5的氨水:双氧水:水的80°C混合液水浴10分钟,用去离子水冲洗30秒;
步骤4:将上述工艺得到的所述硅片,在5%氢氟酸中浸泡30秒,用去离子水冲洗30秒;步骤5:将上述工艺得到的所述硅片浸入体积比为1: 1:6的盐酸:双氧水:水的80°C混合液水浴10分钟,用去离子水冲洗30秒;
步骤6:将上述工艺得到的所述硅片,在5%氢氟酸中浸泡30秒,用去离子水冲洗30秒,清洗硅片结束;
步骤7:将上述工艺得到的清洁硅片,置于不锈钢密闭腔中,先后使用机械栗和分子栗将腔体内真空度抽至I X 10—3Pa以下,关闭真空设备,注入70Kpa左右高纯六氟化硫气体,打开飞秒激光器,选用500-800nm,80-200fs范围内超快激光脉冲,利用相关光路和机械系统对硅片表面进行烧蚀扫描;
步骤8:将上述工艺得到的所述硅片,在30%K0H中80°C下恒温浸泡2分钟,用去离子水冲洗30秒,用氮气枪吹干。其表面微结构的扫面电子显微镜如图2所示;
步骤9:将上述工艺制得的具有表面微形貌的硅片附加电极掩膜版,置于热蒸发镀膜机的真空腔内,在蒸发舟上放置适量高纯铝颗粒,关上真空腔钟罩,打开水冷循环,打开电源和膜厚检测仪,设置成膜材料为铝,成膜厚度300nm。先后使用机械栗和分子栗对真空腔抽真空,当腔体真空度达到I X 10—3Pa时,开始镀膜。缓慢旋动蒸发电流,最终达到160A以上电流,成膜速率控制在8A/s以内,最终在硅片表面沉积约300nm铝电极,电极尺寸大小0.3cmX0.3cm,电极间距为0.3cm,器件制作完成。
[0021]实施例2
选择晶向(100)的P型单晶抛光硅片,电阻率1-10 Ω.Cm,厚度250μπι。采用化学方法制备具有类似例I中表面起绒结构的室温NH3气敏传感材料。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步骤6:同例I中的步骤1-步骤6 ;
步骤7:配置氢氧化钠和异丙醇的混合溶液,其中NaOH质量浓度为3%,异丙醇的体积浓度为10%,将混合溶液使用水浴加热至80°C并恒温。将步骤6中制备的洁净硅片浸没于混合溶液中,反应刻蚀30分钟。注意反应容器口应加盖,防止高温下异丙醇过度蒸发导致其浓度过度降低,从而引起碱液对硅片腐蚀方向选择性的弱化。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冲洗硅片30秒,再用氮气枪吹干,制得类似例I中的起绒硅片,其表面微结构的扫面电子显微镜如图3所示;
步骤8:同例I中的步骤9。
[0022]由实施例1所制得的NH3气敏传感材料,在室温下分别对氨气,乙醇,氯化氢、丙酮、过氧化氢、氢气气体进行电阻变化传感检测,其中5、10、25、50、10ppmNH3气敏传感动态响应曲线图4所示。测试结果显示,本氨敏传感材料对5-100ppm范围内的NH3气体均具有明显的响应,在5和1ppm低浓度下响应速度相对较慢,为60s以内,而50ppm及以上浓度响应较快。本器件在50ppm浓度NH3气体下灵敏度为1.88,而10ppmNH3的灵敏度为2.26,响应时间均为5秒以内;此外所有测试浓度的恢复速度均为5s以内。而对于其他测试气体,在100ppm浓度以内响应灵敏度基本为I,即无气敏响应。需要提及的是,实施例2制备的样品在表面微结构尺度和实施例1样品相似的情况下其性能几乎一致。测试表明,本发明制备的氨敏传感材料对NH3具有很高的响应和恢复速度,同时具备较佳的气体选择性。
[002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如上,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理化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的室温下NH3气敏传感材料及制备方法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均为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改动、变型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室温下NH3气敏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是利用物理或化学刻蚀方法,在单晶硅片表面形成准周期性微结构,并通过热蒸发镀膜或者磁控溅射方法形成电极而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下NH3气敏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为P型,晶向(100),电阻率为 1-10 Ω.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温下NH3气敏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厚度为200-600nm,电极尺寸大小0.3cm X 0.3cm,电极间距为0.2-0.3c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温下NH3气敏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表面准周期性微结构尺度为1-10微米。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室温下NH3气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单晶硅片的清洗处理 具体操作可采用标准清洗法清洗所述P型单晶硅片,去除硅片表面的有机沾污、氧化膜及颗粒和金属沾污,用氮气枪吹干; 步骤2: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在单晶硅片表面形成准周期性微结构,得到起绒硅片;其中,物理方法为: (1)激光刻蚀 将经上述清洗的硅片,置于不锈钢密闭腔中,对腔体抽真空,随后充入75-85Kpa氛围气体,所述气体为六氟化硫或三氟化氮化学辅助激光刻蚀气体,采用500-800nm,80-200f s范围内超快激光脉冲,对硅片表面烧蚀出周期性尖峰结构; (2)将经激光刻蚀的硅片放入质量浓度为30%-40%的KOH溶液中,水浴恒温75-85°C,反应时间为l_2min,均匀削除刻蚀硅表面峰状结构的顶端部分,在单晶硅片表面形成准周期性微结构,得到起绒娃片; 化学方法为: (1)配置NaOH和异丙醇的混合溶液,其中,NaOH质量浓度为2.5-3.53%,异丙醇的体积浓度为8-12%,使用智能电控恒温水浴加热到75-85 0C ; (2)将经步骤I处理的硅片放入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化学刻蚀,反应时间为25-35 min,在单晶硅片表面形成准周期性微结构,得到制绒硅片; 步骤3:采用热蒸发镀膜或磁控溅射方法制备金属电极; 步骤4:将上述制备了电极的硅片,置于室温空气下进行自然钝化,即得到NH3气敏传感器件。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温下NH3气敏传感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是使用物理或者化学刻蚀的方法,在一定厚度的、电阻率为1-10Ω·cm的p型单晶硅片表面形成尺度为1-10μm的准周期性微结构,并在真空中对微结构表面进行热蒸发或者磁控溅射镀膜,形成金属电极,制成氨敏传感器件。该器件材料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克服了普通氨敏传感器工作温度高,响应及恢复速度较慢等缺点,在室温下对ppm级氨气具有极快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在NH3检测传感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IPC分类】G01N27/12
【公开号】CN105510403
【申请号】CN201610000268
【发明人】赵利, 庄军, 朱苏皖
【申请人】复旦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