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及方法

文档序号:1065256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及方法,属于服务器硬盘背板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由治具本体构成,治具本体包括底板、侧板一、侧板二和若干挡板,侧板一、侧板二分别垂直设置在底板上,且侧板一、侧板二相互平行;挡板分别设置在侧板一、侧板二之间,并分别与侧板一、侧板二垂直连接,所述两端挡板的内侧面上、中间部分挡板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限位板,同一块挡板上的相邻限位板之间形成硬盘限位槽。该发明的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能将被测硬盘背板平行对准所有硬盘接口,一次性将硬盘背板完全与硬盘接口连接,并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
一种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服务器硬盘背板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硬盘是计算机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随着计算机大型化发展,计算机中需要的硬盘数量逐渐增加。在服务器中通常设置有硬盘背板,多个硬盘通过硬盘背板连接到计算机。为了保证硬盘背板的正常工作,在硬盘背板的工厂端通常要对硬盘背板进行测试,保证硬盘背板的正常使用功能。目前,工厂端硬盘背板的测试大多数都是板卡裸露在外测试,测试环境为搭建的简易测试平台。针对硬盘位数量较少的硬盘背板,在插拔硬盘的时候可以手动插入,但是同时也要注意硬盘接口与硬盘背板之间有较大的活动,防止硬盘接口或者硬盘背板的损坏。
[0003]现在硬盘背板上的硬盘位数量在逐步增多,功能也在逐步增强,存储的数据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对于手动进行硬盘背板功能测试无非是一个挑战,需要一个一个的对硬盘进行插拔,还必须使用泡棉在硬盘与硬盘之间进行隔挡。由于硬盘背板上的硬盘位数量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到25盘位),在测试过程中,避免不了造成硬盘背板上硬盘位损坏,给测试带来一定的困扰;同时,随着硬盘尺寸的增大,将硬盘插入到硬盘背板上后由于重量原因,会导致硬盘背板下坠,硬盘接口与硬盘背板之间不呈水平状态,对测试造成不确定性影响;而且不仅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安装/拔取硬盘,更会给测试人员带来一定的烦躁性与疲劳性,从而影响测试效果,降低测试效率,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能将被测硬盘背板平行对准所有硬盘接口,一次性将硬盘背板完全插入硬盘中,保证硬盘背板与硬盘接口之间呈水平状态,并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成本的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
[0005]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能解决手动频繁插拔硬盘动作,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企业成本的硬盘背板测试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由治具本体构成,治具本体包括底板、侧板一、侧板二和若干挡板,所述侧板一、侧板二分别垂直设置在底板上,且侧板一、侧板二相互平行;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侧板一、侧板二之间,并分别与侧板一、侧板二垂直连接,所述两端挡板的内侧面上、中间部分挡板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限位板,同一块挡板上的相邻限位板之间形成硬盘限位槽。
[0007]所述挡板通过固定螺栓分别垂直固定在侧板一、侧板二之间。
[0008]使用过程中,先将硬盘放置到任意相邻两块挡板上对应的硬盘限位槽中,保持硬盘接口朝上;再将硬盘背板平行对准所有硬盘接口,一次性同步将硬盘背板与硬盘接口连接,对硬盘背板进行功能测试。
[0009]作为优选,所述硬盘限位槽与2.5和/或3.5寸硬盘结构相配合,可以放置不同尺寸的硬盘,增加了使用范围。
[0010]作为优选,所述侧板一、侧板二、挡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散热孔。硬盘固定在硬盘限位槽中,在对硬盘进行功能测试的过程中,硬盘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散热孔可以有效的保证热量的散失,有助于保证硬盘及硬盘背板的正常工作,利于硬盘背板测试过程的正常进行。
[0011]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数量不少于6个,可以根据待测试的硬盘背板上的硬盘位的数量灵活设计挡板的数量,从而形成不同数量的硬盘限位槽,可以满足对不同硬盘位数量的硬盘背板的测试,使用范围广泛。
[0012]—种硬盘背板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硬盘固定到治具本体任意相邻两块挡板上对应的硬盘限位槽中,保持硬盘接口朝上;
其中,所述治具本体包括底板、侧板一和侧板二,侧板一、侧板二分别垂直设置在底板上,且侧板一、侧板二相互平行;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侧板一、侧板二之间,并分别与侧板一、侧板二垂直连接,所述两端挡板的内侧面上、中间部分挡板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限位板,同一块挡板上的相邻限位板之间形成硬盘限位槽;
52:将硬盘背板平行对准所有硬盘接口,一次性同步将硬盘背板与硬盘接口连接;
53:对硬盘背板进行功能测试。
[0013]作为优选,步骤SI所述硬盘限位槽与2.5和/或3.5寸硬盘结构相配合。
[0014]作为优选,步骤SI所述侧板一、侧板二、挡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0015]作为优选,步骤SI所述挡板的数量不少于6个。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所述挡板上设计有若干限位板,同一块挡板上相邻的限位板间形成硬盘限位槽,测试过程中,硬盘固定在相邻两块挡板上对应的硬盘限位槽中,保证硬盘固定位置的准确性,并且治具中可以同时放置多块硬盘,提高了测试效率;
(二)所述侧板一、侧板二、挡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散热孔,可以保证硬盘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及时散出,有助于硬盘及硬盘背板的正常工作,利于硬盘背板测试过程的正常进行;
(三)所述硬盘背板测试方法,能将硬盘背板平行对准所有硬盘接口,一次性同步将硬盘背板与硬盘接口连接,保证硬盘背板与硬盘接口之间呈水平状态,解决手动频繁插拔硬盘动作的问题,并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所述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治具本体,2.底板,3.侧板一,4.侧板二,5.挡板,6.限位板,7.硬盘限位槽,8.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及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包括治具本体I。治具本体I包括底板2、侧板一 3、侧板二 4和六块挡板5 ο侧板一 3、侧板二 4分别垂直固定在底板2上。侧板一 3和侧板二 4相平行。六块挡板5通过固定螺栓分别垂直固定在侧板一 3、侧板二 4之间。两端的挡板5的内侧面上分别竖直固定有四块限位板6,中间部分的挡板5的两侧面上分别竖直固定有四块限位板6,同一块挡板5上的相邻两块限位板6之间形成硬盘限位槽7,硬盘固定在两相邻挡板5上对应的硬盘限位槽7之间。前五块挡板5上的硬盘限位槽7中固定3.5寸的硬盘,第五块和第六块挡板5上的硬盘限位槽7中固定2.5寸的硬盘。侧板一3、侧板二4、六块挡板5上分别开设有若干散热孔8,有助于硬盘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的散失。
[0021]本发明所述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对硬盘背板进行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硬盘固定在治具本体I任意相邻两块挡板5上对应的硬盘限位槽7中,保持硬盘接口朝上;
S2:将硬盘背板平行对准所有硬盘接口,一次性同步将硬盘背板与硬盘连接;
S3:对硬盘背板进行功能测试。
[002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由治具本体构成,治具本体包括底板、侧板一、侧板二和若干挡板,所述侧板一、侧板二分别垂直设置在底板上,且侧板一、侧板二相互平行;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侧板一、侧板二之间,并分别与侧板一、侧板二垂直连接,所述两端挡板的内侧面上、中间部分挡板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限位板,同一块挡板上的相邻限位板之间形成硬盘限位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限位槽与2.5和/或3.5寸硬盘结构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一、侧板二、挡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散热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盘背板测试的固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数量不少于6个。5.一种硬盘背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硬盘固定到治具本体任意相邻两块挡板上对应的硬盘限位槽中,保持硬盘接口朝上; 其中,所述治具本体包括底板、侧板一和侧板二,侧板一、侧板二分别垂直设置在底板上,且侧板一、侧板二相互平行;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侧板一、侧板二之间,并分别与侧板一、侧板二垂直连接,所述两端挡板的内侧面上、中间部分挡板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限位板,同一块挡板上的相邻限位板之间形成硬盘限位槽; 52:将硬盘背板平行对准所有硬盘接口,一次性同步将硬盘背板与硬盘接口连接; 53:对硬盘背板进行功能测试。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背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I所述硬盘限位槽与2.5和/或3.5寸硬盘结构相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硬盘背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I所述侧板一、侧板二、挡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散热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盘背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I所述挡板的数量不少于6个。
【文档编号】G01R31/00GK106019012SQ20161035317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5日
【发明人】张小行
【申请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