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2095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包括试件和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试件包括试件本体和加固钢板,试件本体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第一端面上均设有垂直于端面的缺口,缺口将其所在第一端面分为第一段与第二段,第一段的长度大于第二段的长度,一个第一端面的第一段与另一个第一端面的第二段相对,加固钢板设置于第一段与缺口靠近其所在第一端面的第一段的侧面上;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包括剪切疲劳载荷固定支座和加载装置,剪切疲劳载荷固定支座与试件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第二端面连接,加载装置与两个第一端面的第一段的重合段连接,以施加侧向压力和侧向拉力。
【专利说明】
一种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混凝土抗拉(弯拉、轴拉、劈拉等)、抗压以及多轴疲劳都有许多研究且得到了相应的S-N曲线方程,混凝土抗剪疲劳方面多从构件的形式来研究混凝土结构的抗剪性能,然而以试件形式来研究混凝土的剪切疲劳强度及S-N曲线的文献较少,因此,从试件形式研究混凝土抗剪疲劳问题,首先从混凝土静态抗剪强度着手,并基于静态试验研究来开展混凝土抗剪疲劳试验研究。混凝土本身材料性质决定了其剪切实验方法难以统一。
[0003]Hofbeck等采用Z型试件来研究钢筋混凝土的剪力传递,适当布置钢筋,使试件在预期的平面破坏。并得到如下结果:若试件在试验开始时没有裂缝,则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为抗压强度值得0.119-0.316。李平先,张雷顺,赵国藩等采用Z型试件来研究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抗冻剪切性能,其所采用的试件形式与张琦,过镇海的砼抗剪强度和剪切变形的研究中极其相似。董毓利对混凝土剪切应力-应变曲线做了研究,并对Z型试件做了的改进设计计算了相应的形式。王传志等采用了矩形梁双剪面试件进行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张琦,过镇海等同样对以往混凝土剪切试验做了相应总结,并对其中所用试件形式进行有限元分析,指出了矩形双剪面试件、Z型试件以及8型试件的缺点,并改进了8型试件设计了等高变宽梁4点受力剪切试验,即一种改进的缺口梁四点受力试验。由于8型剪切试验试件在缺口凹角的尖端处由于应力集中而出现裂缝,并不是从剪应力最大的缺口截面中部出现裂缝,因此变成等高变宽梁以解决了缺口附近应力严重集中的影响。
[0004]通过对以上混凝土抗剪强度试验试件形式的总结以及数值仿真分析可知,Z型试件较矩形双剪面试件剪应力分布更为均匀;改进的Z型试件较传统的Z型试件剪应力分布有较大改善,应力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剪切面面积的减小对应力分布的均匀性有一定改善;同时张琦,过镇海等设计的等高变宽4点受力剪切试验梁较8型试件有了很大改进,同时相比Z型试件及矩形双剪面梁剪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然而加载方式较为复杂。
[0005]但是从各试件形式在实际加载过程中的计算结果来看,所有试件形式包括Z型试件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最大主拉应力值并未在剪应力最大处,也就是说首先开裂的位置并未在剪切面上;这样在疲劳荷载作用下,试件裂纹萌生的位置与剪应力最大位置并不一致,对研究剪切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裂纹的萌生与发展以及剪切疲劳寿命带来了干扰。因此,为了研究混凝土受纯剪或拉剪、压剪疲劳破坏特征,首先得保证试件在特征面率先开裂,避免其他位置开裂而对关心截面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0006](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在实际实验过程中,试件被加载疲劳载荷后,首先开裂的地方均不在剪力最大的位置,出现了最大剪应力与最大主拉应力的位置并不统一,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及科学性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包括试件和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所述试件包括试件本体和加固钢板,所述试件本体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第一端面上均设有垂直于第一端面的缺口,所述缺口将其所在第一端面分为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一个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段与另一个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二段相对,所述加固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缺口靠近其所在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段的侧面上;所述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包括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和加载装置,所述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与所述试件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第二端面连接,以将所述试件在其长度方向上固定并施加剪切疲劳载荷,所述加载装置与两个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段的重合段连接,以对所述试件在其宽度方向上施加侧向压力与侧向拉力,实现压剪和拉剪疲劳载荷。
[0010]其中,所述加载装置包括侧压力加载装置,所述侧压力加载装置包括第一千斤顶、固定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于两个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段的重合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千斤顶,且与所述第一千斤顶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千斤顶,且与所述固定架连接。
[0011]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0012]其中,所述固定架包括两根钢管及两个固定钢板,两根所述钢管分别位于所述试件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钢板连接,且所述钢管的管身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
[0013]其中,所述加载装置还包括侧拉力加载装置,所述侧拉力加载装置包括第二千斤顶和套筒,所述套筒包括内套筒与外套筒,所述第二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外套桶内,且所述第二千斤顶的缸体与所述外套桶的一端的内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千斤顶的活塞杆与所述内套筒的一端的外端面连接,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的外端面与所述内套筒的另一端的内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段的重合段连接。
[0014]其中,所述第二千斤顶的活塞杆与所述内套筒的一端的外端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0015]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段的重合段上设有挂环,所述外套桶另一端的外端面与所述内套筒另一端的内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挂环相对应的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挂环挂接,以实现所述挂件与所述套筒的连接。
[0016]其中,所述固定支座包括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分别与所述试件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支座包括基座与球铰支座,所述基座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另一端面设有弧形面的凹陷,且所述凹陷与所述球铰支座的端面的球面凸起相配合接触连接。
[0017]其中,所述加固钢板的厚度为3_。
[0018]其中,所述试件本体厚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缺口之间的表面上连接有应变片或检测
目.ο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的通过己字型试件来测试其抗剪强度并进行抗剪疲劳试验,从试件形式出发来观察混凝土抗剪疲劳的破坏形式,试件在剪切面上有较为均匀的剪应力分布,因此能得到以剪切受力为主的剪切面,通过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的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对试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面施加剪切疲劳载荷,加载装置对试件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面上的第一段的重合段施加侧压载荷与侧拉载荷,来研究混凝土破坏形态以及裂纹的萌生等。对试件本体的第一段及靠近第一段的缺口表面设置加固钢板,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使得试件在两个缺口之间的试件本体表面形成的剪切面上最先破坏开裂,而非剪切面上不出现裂,使最大剪应力与最大主拉应力最大的位置统一,钢板加固后,剪切面上主拉应力相比其他位置最大,剔除了其他位置开裂后对剪切面疲劳性能的影响,从而达到试验要求。同时本发明的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的加载装置对试件的剪力面直接进行疲劳加载,避免了传统疲劳试验系统对试件进行间接的剪力加载从而影响试验效果的问题。
[002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的试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加载装置的侧压力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加载装置的侧拉力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的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的结构不意图;
[002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试件的试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的第二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第二支座的基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试件;2:加载装置;3:剪切疲劳载荷固定支座;4:挂环;5:挂钩;11:试件本体;12:加固钢板;21:侧压力加载装置;22:侧拉力加载装置;31:第一支座;32:第二支座;111:缺口; 112:第一段;113:第二段;211:第一千斤顶;212:固定架;213:第一连接板;214:第二连接板;215:第一压力传感器;221:第二千斤顶;222:套筒;223:第二压力传感器;311:基座;312:球铰支座;212a:钢管;212b:固定钢板;212c:固定钢板;222a:内套筒;222b:外套筒O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2]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003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包括试件I和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试件I包括试件本体11和加固钢板12,试件本体11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第一端面上均设有垂直于第一端面的缺口 111,缺口 111将其所在第一端面分为第一段112与第二段113,第一段112的长度大于第二段113的长度,一个第一端面的第一段112与另一个第一端面的第二段113相对,加固钢板12设置于第一段112与缺口111靠近其所在第一端面的第一段112的侧面上;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包括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3和加载装置2,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3与试件本体11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第二端面连接,以将试件I在其长度方向上固定并施加剪切疲劳载荷,加载装置2与两个第一端面的第一段112的重合段连接,以对试件I在其宽度方向上施加侧向压力与侧向拉力,实现压剪和拉剪疲劳载荷。
[0034]本发明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的通过己字型试件来测试其抗剪强度并进行抗剪疲劳试验,从试件形式出发来观察混凝土抗剪疲劳的破坏形式,试件在剪切面上有较为均匀的剪应力分布,因此能得到以剪切受力为主的剪切面,通过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的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对试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面施加剪切疲劳载荷,加载装置,加载装置对试件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面上的第一段的重合段施加侧压载荷与侧拉载荷,来研究混凝土破坏形态以及裂纹的萌生等。对试件本体的第一段及靠近第一段的缺口表面设置加固钢板,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使得试件在两个缺口之间的试件本体表面形成的剪切面上最先破坏开裂,而非剪切面上不出现裂,使最大剪应力与最大主拉应力最大的位置统一,钢板加固后,剪切面上主拉应力相比其他位置最大,剔除了其他位置开裂后对剪切面疲劳性能的影响,从而达到试验要求。同时本发明的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的加载装置对试件的剪力面直接进行疲劳加载,避免了传统疲劳试验系统对试件进行间接的剪力加载从而影响试验效果的问题。
[0035]其中,如图2所示,加载装置2包括侧压力加载装置21,侧压力加载装置21包括第一千斤顶211、固定架212、第一连接板213与第二连接板214,第一连接板213与第二连接板214分别于两个第一端面的第一段112的重合段连接,第一连接板213靠近所述第一千斤顶211,且第一连接板213与第一千斤顶211的活塞杆连接,第二连接板214远离第一千斤顶211,且第二连接板214与固定架212连接。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的加载装置包括侧压力加载装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在试件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面的重合段连接,第一千斤顶的活塞杆对第一连接板施加压力,第二连接板被固定架抵住,试件通过第一连接板受到活塞杆的作用力,以及固定架通过第二连接板对试件施加的作用力,从而对试件施加侧压力,实现混凝土压剪受力疲劳试验。其中,第一千斤顶通常可采用液压千斤顶。
[0036]具体的,第一连接板213与第一千斤顶211的活塞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15。在活塞杆推动第一连接板时,第一压力传感器可检测到活塞杆的施力情况,并严格控制压力值。
[0037]进一步的,固定架212包括两根钢管212a及固定钢板212b和固定钢212c,两根钢管212a分别位于试件I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钢管212a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钢板212b和固定钢板212c连接,且钢管212a的管身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213和第二连接板214。第一千斤顶、第一压力传感器及试件均设置于固定架的两个固定钢板与两根钢管连接形成的空间之内,固定钢板保持固定位置不动,钢管穿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固定两个连接板的所在位置,使其保持与试件表面的紧密接触连接,在第一千斤顶的活塞杆推出时,固定架与第二连接板共同作用对试件施加反向于第一连接板对试件施加的压力的作用力。
[0038]其中,如图3所示,加载装置2还包括侧拉力加载装置22,侧拉力加载装置22包括第二千斤顶221和套筒222,套筒222包括内套筒222a与外套筒222b,第二千斤顶221设置于外套桶222b内,且第二千斤顶221的缸体与外套桶222b的一端的内端面连接,第二千斤顶221的活塞杆与内套筒222a的一端的外端面连接,外套筒222b的另一端的外端面与内套筒222a的另一端的内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端面的第一段113的重合段连接。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的加载装置还包括侧拉力加载装置,第二千斤顶的活塞杆被推出时,活塞杆推动内套筒运动,内套筒对其连接的第一端面的重合段施加拉应力,第二千斤顶的缸体相对于活塞反向运动,从而与其连接的外套桶也相对于内套筒反向运动,对其连接的第一端面的重合段施加反向拉应力,从而对试件施加侧拉力,实现混凝土拉剪受力疲劳试验。其中,第二千斤顶通常采用液压千斤顶。
[0039]具体的,第二千斤顶221的活塞杆与内套筒222a的一端的外端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23。在活塞杆推动内套筒运动时,第二压力传感器可检测到活塞杆的施力情况,并严格控制拉力值。
[0040]进一步的,两个第一端面的第一段112的重合段上设有挂环4,外套桶222b的另一端的外端面与内套筒222a的另一端的内端面上均设有与挂环4相对应的挂钩5,挂钩5与挂环4挂接,以实现试件I与套筒222的连接。采用挂环与挂钩的挂接形式,使外套桶和内套筒分别两个第一端面的第一段的重合段连接,通过外套桶与内套筒的相对反向移动,对试件的两侧的重合段施加反向作用力,以实现对试件的侧拉力疲劳试验,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安装。
[0041]其中,如图4所示,固定支座3包括第一支座31与第二支座32,第一支座31与第二支座32分别与试件本体11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第二端面连接,第一支座31包括基座311与球铰支座312,基座311—端面与第二端面连接,基座311另一端面设有弧形面的凹陷,且凹陷与球铰支座312的端面的球面凸起相配合接触连接。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的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用于固定试件本体,并对试件施加剪切疲劳载荷,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对试件的固定方向为沿试件本体的长度方向,与加载装置的施力方向垂直,在保证固定牢靠的情况下,为了消除偏心受压的影响,确保混凝土试件受力均匀,将第一支座设计为与试件连接的基座和与助动器连接的球铰支座,球铰支座与基座表面通过弧面相配合基础连接。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座的长度L7为100mm,高度L8为30mm,弧形面凹陷的深度LlO为10mm,在基座端面上的圆形半径L13为45mm,球铰支座的长度L12为100mm,高度L9为35mm,其中球面凸起的高度LI I为15_。
[0042]另外,加固钢板12的厚度为3mm。钢板与混凝土之间采用固结约束,钢板与混凝土采用建筑结构胶黏结。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试件本体的厚度为10mm,总长度L6为440mm,宽度LI为360mm,第一段的长度L2为270mm,第二段的长度L3为150mm,缺口的宽度L4为20mm,深度L5为180mm。
[0043]其中,试件本体11厚度方向上两个缺口12之间的表面上连接有应变片或检测装置。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试件斜裂缝萌生寿命及裂缝开展形式,并通过黏贴应变片的方式研究剪切模量变化规律及主拉应力幅值的变化规律。由于研究重点在于以剪切受力为主的混凝土试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静态及疲劳性能,故在剪切面上需留出黏贴应变片以及其他测试仪器等。
[0044]综上所述,本发明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的通过己字型试件来测试其抗剪强度并进行抗剪疲劳试验,从试件形式出发来观察混凝土抗剪疲劳的破坏形式,试件在剪切面上有较为均匀的剪应力分布,因此能得到以剪切受力为主的剪切面,通过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的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对试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面施加剪切疲劳载荷,加载装置对试件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面上的第一段的重合段施加侧压载荷与侧拉载荷,来研究混凝土破坏形态以及裂纹的萌生等。对试件本体的第一段及靠近第一段的缺口表面设置加固钢板,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使得试件在两个缺口之间的试件本体表面形成的剪切面上最先破坏开裂,而非剪切面上不出现裂,使最大剪应力与最大主拉应力最大的位置统一,钢板加固后,剪切面上主拉应力相比其他位置最大,剔除了其他位置开裂后对剪切面疲劳性能的影响,从而达到试验要求。同时本发明的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的加载装置对试件的剪力面直接进行疲劳加载,避免了传统疲劳试验系统对试件进行间接的剪力加载从而影响试验效果的问题。
[00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件和弯剪受力疲劳 加载装置,所述试件包括试件本体和加固钢板,所述试件本体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第一 端面上均设有垂直于第一端面的缺口,所述缺口将其所在第一端面分为第一段与第二段, 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一个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段与另一个第一端面 的所述第二段相对,所述加固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缺口靠近其所在第一端面的所 述第一段的侧面上;所述弯剪受力疲劳加载装置包括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和加载装置, 所述剪切疲劳荷载固定支座与所述试件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第二端面连接,以将所述试 件在其长度方向上固定并施加剪切疲劳载荷,所述加载装置与两个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段 的重合段连接,以对所述试件在其宽度方向上施加侧向压力与侧向拉力,实现压剪和拉剪 疲劳载荷的施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 装置包括侧压力加载装置,所述侧压力加载装置包括第一千斤顶、固定架、第一连接板与第 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于两个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段的重合段 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千斤顶,且与所述第一千斤顶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 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千斤顶,且与所述固定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架包括两根钢管及两个固定钢板,两根所述钢管分别位于所述试件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 述钢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钢板连接,且所述钢管的管身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 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 装置还包括侧拉力加载装置,所述侧拉力加载装置包括第二千斤顶和套筒,所述套筒包括 内套筒与外套筒,所述第二千斤顶设置于所述外套桶内,且所述第二千斤顶的缸体与所述 外套桶的一端的内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千斤顶的活塞杆与所述内套筒的一端的外端面连 接,所述外套筒的另一端的外端面与所述内套筒的另一端的内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端面的 所述第一段的重合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千斤顶的活塞杆与所述内套筒的一端的外端面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 第一端面的所述第一段的重合段上设有挂环,所述外套桶另一端的外端面与所述内套筒另 一端的内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挂环相对应的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挂环挂接,以实现所述 挂件与所述套筒的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 疲劳荷载固定支座包括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分别与所述试 件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支座包括基座与球铰支座,所述基座一 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另一端面设有弧形面的凹陷,且所述凹陷与所述球铰支座的端 面的球面凸起相配合接触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钢板的厚度为3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剪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 件本体厚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缺口之间的表面上连接有应变片或检测装置。
【文档编号】G01N3/24GK106092769SQ201610389597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日 公开号201610389597.2, CN 106092769 A, CN 106092769A, CN 201610389597, CN-A-106092769, CN106092769 A, CN106092769A, CN201610389597, CN201610389597.2
【发明人】袁明, 袁晟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