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软磁片为核心对非接触式微弱泄露电流信号的采集单元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10192795阅读:来源:国知局
磁片传感器位置互相抵消。然后根据精密磁电传感器采集到的磁场来调节12的大小,使B1+B2为定值。然后测量12的大小便可以知道II的大小。数据采集部分的核心是软磁片传感器。本申请人经过研究调查,磁场采集方法可以是使用霍尔器件,但是霍尔器件非线性程度较大、抗干扰能力极弱、对小信号灵敏度低,所以在该特高压直流避雷器设备中无法使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磁场采集器使用特殊软磁材料,软磁材料的优势在于它的强抗干扰能力,低温飘和高灵敏度。
[0058]参照图6。由图6可以看出,软磁片在电流为-1A至1A电流的范围内,在磁通密度方面呈现出很好的对称性和灵敏度。
[0059]参照图7。图7是软磁材料和霍尔传感器的温度漂移曲线。在图7中我们可以看出软磁材料在-40摄氏度至100摄氏度时温度飘移非常小,这说明软磁材料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在-40摄氏度至10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利用软磁材料来制作电流采集器件时,误差将小于2%。
[0060]参照图8。图8是给软磁片加载交流信号的情况。可以看出,在软磁片上加载上交流信号之后,软磁片的磁通密度将在正向和反向来回充磁和退磁,在这个过程会打断外部电磁场对磁性材料的磁极化过程。所以可以很好的避免磁性材料的磁极化。
[0061]另外,本实施例试验中使用的软磁材料是由原上海钢铁研究所提供的NS358材料,然而经过本申请人多次测试,其他类型的软磁材料制得的软磁片也能够完成本项申请的目的。而纳米非晶材料由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提供。同样经过本申请人多次测试,其他类型的纳米非晶材料制得的磁芯也能够完成本项申请的目的。
[0062]实施例二
[006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大体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数据发送装置包括呈依次连接的射频信号发射单元50、调频转发单元51以及双模通信单元52,所述数据接收装置为与该双模通信单元52的输出端连接的公网信号接收单元6。
[0064]采用上述设置可以使得本实施例既可以在有公网覆盖的范围内将电路检测数值传输到中央监控装置,也可以在没有公网信号的区域中通过所述射频信号发射单元与调频转发单元的配合,先将雷击信息发到有设置在公网覆盖范围内的双模通信单元,之后再传输到中央监控装置,这样可以大大拓宽本实用新型的适用场合,使得设在一些深山或者密林中的直流避雷器也可以实时在线侦测其泄露电流的信息。
[0065]本实施例通过射频信号发射单元与调频转发单元的配合,可以自动地选择频段中传播距离最远的频点来对采集到的电流数据进行发射,可以克服单一频点传播距离过短的缺陷,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适用场合更加宽广。
[0066]另外,由于本实施例针对数据发送装置与实施例一有所区别,因而本实施例对特高压直流避雷器泄露电路的在线侦测方法也有所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0067]一方面,步骤d包括数据处理单元经过数据运算处理之后,将含有避雷器泄露电流的直流信号值、测量时间或避雷器安装位置信息的编码通过射频信号发射单元以及调频转发单元的配合,在保证通讯通道的畅通的情况下,以专网自动跳频的方式将编码信息经过一级转发到有移动公网信号覆盖区域的双模通讯单元上,然后再由双模通讯单元以短信息形式发送到公网信号接收单元。
[0068]另一方面,步骤e包括后台处理器接收到编码形式的短信息后,进行信息转换,将编码信息转换成中文信息发送到相关管理人员或维修人员的移动终端上,并在储存器中永久保存上述信息。
[0069]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主权项】
1.以软磁片为核心对非接触式微弱泄露电流信号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传感器、功率放大器以及电路采集模块,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一环形壳体、一呈C形布置的磁芯以及一软磁片传感器,所述环形壳体内设置有一容置空间,所述磁芯上分别绕设有一第一线圈绕组以及一第二线圈绕组,并且该磁芯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软磁片传感器也装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且其两端与所述磁芯的两端邻接,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输入端与避雷器漏电流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绕组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另一输出端与所述电路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绕组所产生的磁通密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磁通密度方向相反。2.如权利要求1所述以软磁片为核心对非接触式微弱泄露电流信号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片传感器包括一呈弧形布置的软磁片连接于该软磁片上的数据接点,所述功率放大器包括一与所述数据接点输出端电连接的运算放大器、一第一三极管、一第二三极管以及一输入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于所述输入电源的正接口,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输入电源的负接口,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分成两路,一路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另一路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放大极分成两路,一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线圈绕组的输入端,另一路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放大极,所述电路采集模块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线圈绕组输出端的测量电阻R1以及用于测量该测量电阻内电流数值的电流表,所述测量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以软磁片为核心对非接触式微弱泄露电流信号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壳体包括一屏蔽壳体以及设置于该屏蔽壳体外侧的绝缘壳体,所述磁芯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芯块以及一固定管,两弧形芯块各以一端相互抵接,并且在该抵接位置的两侧套上所述固定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以软磁片为核心对非接触式微弱泄露电流信号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芯块为纳米非晶材料制成的弧形芯块,所述固定管为纳米非晶材料固定管。5.如权利要求3所述以软磁片为核心对非接触式微弱泄露电流信号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芯块为非晶软磁材料制成的弧形芯块,所述固定管为非晶软磁固定管。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以软磁片为核心对非接触式微弱泄露电流信号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片的两端各抵接于一所述弧形芯块的一端,所述软磁片所占据的体积为所述容置空间体积的四分之一,所述固定管所占据的体积为所述容置空间体积的四分之一,位于所述固定管一侧的弧形芯块中未套上固定管的部分所占据的体积为所述容置空间体积的四分之一,位于所述固定管另一侧的弧形芯块中未套上固定管的部分所占据的体积为所述容置空间体积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二线圈绕组包括上第二线圈绕部以及下第二线圈绕部,所述上第二线圈绕部绕设于位于所述固定管一侧的弧形芯块中未套上固定管的部分,所述下第二线圈绕部绕设于位于所述固定管另一侧的弧形芯块中未套上固定管的部分,所述上第二线圈绕部和下第二线圈绕部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绕设于所述固定管的外侧。7.如权利要求6所述以软磁片为核心对非接触式微弱泄露电流信号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输入端加装有惰性气体二极管以及TVS 二极管,该TVS 二极管反向串联接地。8.如权利要求7所述以软磁片为核心对非接触式微弱泄露电流信号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片和/或磁芯上加载有交流信号。9.如权利要求8所述以软磁片为核心对非接触式微弱泄露电流信号的采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壳体套设在避雷器的地线上并且其包括可相互拆卸的左半壳体以及右半壳体。
【专利摘要】一种以软磁片为核心对非接触式微弱泄露电流信号的采集单元,包括电流传感器、功率放大器及电路采集模块,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一环形壳体、一磁芯以及一软磁片,磁芯上分别绕设有一第一线圈绕组以及一第二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所产生的磁通密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线圈绕组的磁通密度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以软磁片作为技术核心,是采用非接触式对避雷器漏电流进行采集,从而可以保证采集单元能够在复杂电磁场中进行有效和稳定地运行,不仅耐压能力得到很大地提升,而且能够在过电压下具有较强自恢复和自适应能力。
【IPC分类】G01R31/02, G01R19/00
【公开号】CN205103356
【申请号】CN201520739695
【发明人】邓敏, 袁愿
【申请人】厦门红相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