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832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放电管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结合CN 102486522 A的专利申请文献,该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测试气体放电管的“保安单元在线测试仪”(控制器),在气体放电管测试过程中,需要对气体放电管进行正反相测试,而传统的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是通过人工换线完成测试的,这种测试方式具有工作效率较低,及人工成本较高等特点。
[0003]为此,急需提供一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了一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测试正反向测试的测试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测试效率较高、测试结果准确,及可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等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及通过光电隔离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正反相测试电路。
[0007]较佳地,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包括:正相测试单元、被测试部件及反相测试单元,所述被测试部件设置在所述正相测试单元及所述反相测试单元上,所述正相测试单元与所述反向测试单元连接。
[0008]较佳地,所述正相测试单元包括:第一导通控制部件,及通过所述被测试部件与所述第一导通控制部件连接的第二导通控制部件。
[0009]较佳地,所述反相测试单元包括:第三导通控制部件,及通过所述被测试部件与所述第三导通控制部件连接的第四导通控制部件。
[0010]较佳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架体,及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控制面板,以及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架体内的处理器。
[0011]较佳地,所述光电隔离装置包括光电隔离板,所述光电隔离板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及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连接。
[0012]较佳地,所述第一导通控制部件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输入端连接,源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一端连接。
[0013]较佳地,所述第二导通控制部件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另一端连接,源极接地。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三导通控制部件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一端连接,源极接地。
[0015]较佳地,所述第四导通控制部件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输入端连接,源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另一端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及通过光电隔离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正反相测试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结合所述控制装置,便于用户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实现对气体放电管正反相的测试,工作效率较高,测试结果较准确,及可有效控制人工生产成本。
[0017]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8]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装置1,及通过光电隔离装置2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的正反相测试电路3。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1用于供用户输入相关操作指令,以实现对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3的信号流向,从而控制对气体放电管的正反相测试,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3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装置1传送的信号,相应地执行对该气体放电管正相及反相的测试。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需人工更换实现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功能,具有工作效率较高,测试结果较准确及可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等特点。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光电隔离装置2包括光电隔离板,所述光电隔离板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1及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3连接。
[0023]本实施例的所述控制装置1包括:架体11,及设置在所述架体11上的控制面板12,以及与所述控制面板12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架体11内的处理器(图未示)。具体地,用户可通过所述控制面板12输入相应的控制指令,以实现对气体放电管正相或反相的测试,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控制面板12传送的信号,发送相应的指令至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3以控制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3实现相应的功能。
[0024]本实施例的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3包括:正相测试单元31、测试部件32及反向测试单元33,所述被测试部件32设置在所述正相测试单元31及所述反相测试单元33上,所述正相测试单元31与所述反相测试单元33连接。具体地,所述正相测试单元31包括:第一导通控制部件311,及通过所述被测试部件32与所述第一导通控制部件311连接的第二导通控制部件312;所述反相测试单元33包括:第三导通控制部件331,及通过所述被测试部件32与所述第三导通控制部件331连接的第四导通控制部件332;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导通控制部件311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输入端连接,源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32—端连接,栅极通过所述光电隔离装置2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所述第二导通控制部件312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32另一端连接,源极接地,栅极通过所述光电隔离装置2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所述第三导通控制部件331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32—端连接,源极接地,栅极通过所述光电隔离装置2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所述第四导通控制部件332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输入端连接,源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32另一端连接,栅极通过所述光电隔离装置2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进一步地,正相测试时,所述第一导通控制部件311及所述第二导通控制部件312同时导通,所述第三导通控制部件331及所述第四导通控制部件332同时截止,从而实现了气体放电管正相测试的功能;反相测试时,所述第一导通控制部件311及所述第二导通控制部件312同时截止,所述第三导通控制部件331及所述第四导通控制部件332同时导通,从而实现了气体放电管反相测试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被测试部件32包括气体放电管。
[0025]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正相测试时,所述第一导通控制部件311及所述第二导通控制部件312同时导通,所述第三导通控制部件331及所述第四导通控制部件332同时截止,从而实现了气体放电管正相测试的功能;反相测试时,所述第一导通控制部件311及所述第二导通控制部件312同时截止,所述第三导通控制部件331及所述第四导通控制部件332同时导通,从而实现了气体放电管反相测试的功能;进一步地,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效率较高,测试结果准确,及可有效控制人工生产成本等特点。
[002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及通过光电隔离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正反相测试电路,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包括:正相测试单元、被测试部件及反相测试单元,所述被测试部件设置在所述正相测试单元及所述反相测试单元上,所述正相测试单元与所述反向测试单元连接,所述正相测试单元包括:第一导通控制部件,及通过所述被测试部件与所述第一导通控制部件连接的第二导通控制部件,所述反相测试单元包括:第三导通控制部件,及通过所述被测试部件与所述第三导通控制部件连接的第四导通控制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架体,及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控制面板,以及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架体内的处理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隔离装置包括光电隔离板,所述光电隔离板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及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控制部件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输入端连接,源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一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通控制部件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另一端连接,源极接地。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通控制部件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一端连接,源极接地。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通控制部件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所述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漏极与输入端连接,源极与所述被测试部件另一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放电管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体放电管正反相测试的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及通过光电隔离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正反相测试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所述正反相测试电路,结合所述控制装置,便于用户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实现对气体放电管正反相的测试,工作效率较高,测试结果较准确,及可有效控制人工生产成本。
【IPC分类】G01R31/24
【公开号】CN205139314
【申请号】CN201520667084
【发明人】郑江标, 丁锦源, 郑江颖
【申请人】东莞市金华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