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878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
【背景技术】
[0002] 线路板在成型之后,需要对线路进行电测试,测试其是否有开路、短路、阻抗不合 格、电阻值不合格等问题,以保证线路板的电性能品质。但是,目前,多采用人工测试方式进 行,测试效率低,测试准确性差,存在一定的品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具有测试能力高、测试准 确性好、满足测试精细化要求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0004]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包括若干玻璃纤维布积成型的绝 缘纤维板,所述绝缘纤维板的边缘和四角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绝缘纤维板通过定位孔活 动嵌入定位柱层积成型,所述绝缘纤维板的表面设有内部植入测试针区域,所述内部植入 测试针区域设有若干测试针插入孔,彼此相邻的绝缘纤维板在内部植入测试针区域之间设 有若干线盘弹簧,所述线盘弹簧的位置与所述测试针插入孔的位置相对。在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在绝缘纤维板中钻定位孔,定位各层,再钻测试针孔,来植入测试针,对各焊盘进行接 触测试,有效提升测试效率。线盘弹簧置于各绝缘纤维板之间,使测试针与之接触形成导 通,并避免测试针的错位,可以满足高密度IC焊盘的测试要求,有效提升测试的准确性。通 过采用层积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线盘弹簧的阵列密度和在植入测试针区域中合理设 置测试针的间距,满足精细化测试要求。同时,所述的线路板微型测试针积架结构简单,加 工方便,材料来源广阔,有效节省加工制造成本,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针插入孔为80~100μπι。避免了使用过粗的测试针容易扎到邻 近的焊盘上导致测试不准、假开路甚至会导致品质的报废等问题,节省了成本和资源。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纤维板层积的层数为10~15层。通过设置合适的层数,避免层 与层之间间隙过大出现的各种品质隐患。在测试过程中,层间距过大,一方面,在植入测试 针时,测试针稍有弯曲,则有可能植入其他孔,出现测试接触不良等问题;另一方面,测试过 程中,各层间隙过大,在测试按压过程中,测试针容易弯曲变形,造成假短路、假开路等问 题;直接造成测试稳定性差,矫正耗时过长,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通过修改层与层之间 的间隙,降低层与层之间的高度,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变形等问题,完成精细线路的电测试。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还包括活动插入测试针侧入孔与线盘弹簧 相接触的测试针,所述测试针的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测试针的直径为0.1_,满足了测试 针任意方向、耐用性的要求,同时满足焊盘精细化的测试要求。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线盘弹簧的规格为0.35~0.40mm。若线盘弹簧的规格过大,如 0.55mm,范围较宽,故其点阵密度为1024点/inch 2,密度较小,不能满足点阵密度>1024点/ inch2的BGA/IC位置的测试要求。使用通过缩小线盘弹簧的尺寸规格,增加线盘弹簧点阵的 密度的方法,满足精细线路焊盘电密度测试的需求。
[0010] 本实用新型一种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1] 第一、测试效率高,通过在绝缘纤维板中钻定位孔,定位各层,再钻测试针孔,来植 入测试针,对各焊盘进行接触测试,有效提升测试效率;
[0012] 第二、测试准确性好,线盘弹簧置于各绝缘纤维板之间,使测试针与之接触形成导 通,并避免测试针的错位,避免手工测试存在的隐患,可以满足高密度IC焊盘的测试要求, 有效提升测试的准确性;
[0013] 第三、满足精细化测试要求,通过采用层积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线盘弹簧的 阵列密度和在植入测试针区域中合理设置测试针的间距,满足精细化测试要求;
[0014] 第四、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材料来源广阔,有效节省加工制造成本,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中标记包括:1、绝缘纤维板,3、植入测试针区域,4、线盘弹簧,5、IC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包括若干玻璃纤 维布积成型的绝缘纤维板1,所述绝缘纤维板1的边缘和四角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绝缘纤 维板1通过定位孔活动嵌入定位柱2层积成型,所述绝缘纤维板1的表面设有内部植入测试 针区域3,所述内部植入测试针区域3设有若干测试针插入孔,彼此相邻的绝缘纤维板1在内 部植入设有若干线盘弹簧4,所述线盘弹簧4的位置与所述测试针插入孔的位置相对,通过 线盘弹簧4与待测试线路板的IC焊盘5接触实现线路板的点测试。所述测试针插入孔的间距 为80~100μπι。所述绝缘纤维板1层积的层数为10~15层。所述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还包 括活动插入测试针侧入孔与线盘弹簧4相接触的测试针,所述测试针的材质为304不锈钢, 所述测试针的直径为〇. 1mm。所述线盘弹簧4的规格为0.35~0.40_。
[0020] 本实用新型所述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的具体制作方法为:
[0021 ]首先,在绝缘纤维板的边缘和四角出钻定位孔,定位各层。
[0022] 然后,在绝缘纤维板上加工测试针插入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3] 第一步、钻大孔:由于孔较大,一般是直径为1.0mm-4.Omm的孔,所以使用机械钻孔 方法,可以高效完成钻孔需求,机械钻孔的关键参数如下:
[0024] 此参数进刀速和退刀速相对较快,转速相对较高,不但可以提高效率和品质,同时 参数可以满足钻孔需求。
[0025] 第二步,测试针插入孔加工:针对孔直径<150μπι的孔或两空间距<75μπι的孔,采 用先进的机械钻机钻孔的方法钻孔,可以高效完成钻孔需求,钻孔参数如下:
[0026] 此参数进刀速和退刀速相对较慢,转速相对较低,因为钻精细孔、测试针孔,品质 相对更重要,同时参数可以满足钻测试针孔的需求。
[0027]最后,把加工后测试针插入孔的绝缘纤维板的定位孔活动嵌入定位柱,即可得到 层积成型的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
[0028]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针插入孔加工方法,可以突破传统加工方法在绝缘 纤维板上、最小钻孔孔径只能达到150μπι、孔与孔之间的安全距离,只能达到75μπι的限制,也 克服了两个导电焊盘之间的最小中心距最小只能为为275μπι的制约。从而满足目前线路板 精细化加工要求,如最小中心距仅有250μπι、150μπι甚至更小的要求,提升现有治具的密度, 满足精细化线路板电测试需求。
[0029] 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测试针插入孔的加工方法,还有效突破最小测试针规 格为150μπι的制约,满足线路板焊盘密度的缩小如一部分焊盘仅有80μπι-100μπι的测试要求, 避免了使用过粗的测试针容易扎到邻近的焊盘上导致测试不准、假开路甚至会导致品质的 报废等问题,节省了成本和资源。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 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 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 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 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玻璃纤维布积成型的绝缘纤维 板,所述绝缘纤维板的边缘和四角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绝缘纤维板通过定位孔活动嵌入 定位柱层积成型,所述绝缘纤维板的表面设有内部植入测试针区域,所述内部植入测试针 区域设有若干测试针插入孔,彼此相邻的绝缘纤维板在内部植入测试针区域之间设有若干 线盘弹簧,所述线盘弹簧的位置与所述测试针插入孔的位置相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针插入孔的间 距为80~100μπι。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纤维板层 积的层数为10~15层。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微型测试针 治具还包括活动插入测试针侧入孔与线盘弹簧相接触的测试针,所述测试针的材质为304 不锈钢,所述测试针的直径为0.1mm。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弹簧的规格为 0·35~0·40mm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包括若干平行层积成型的绝缘纤维板,所述绝缘纤维板的边缘和四角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绝缘纤维板通过定位孔活动嵌入定位柱层积成型,所述绝缘纤维板的表面设有内部植入测试针区域,所述内部植入测试针区域设有若干测试针插入孔,彼此相邻的绝缘纤维板在内部植入测试针区域之间设有若干线盘弹簧,所述线盘弹簧的位置与所述测试针插入孔的位置相对。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微型测试针治具具有测试能力高、测试准确性好、满足测试精细化要求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IPC分类】G01R1/073, G01R31/28
【公开号】CN205280776
【申请号】CN201521125541
【发明人】张伟连
【申请人】惠阳科惠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