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腕带卡紧微调婴幼儿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2906发布日期:2019-03-02 01:0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腕带卡紧微调婴幼儿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智能手表,尤其针对于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腕带卡紧微调婴幼儿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手表又称为腕表,主要是用来显示时间的,手表的种类各式各样,材质也各不相同,各个年龄段戴的手表也千差万别,低年龄的人群戴的手表不仅是用来看时间的,还作为一种装饰,甚至也可以当做一种玩具,目前还有生产婴幼儿手表,而传统的婴幼儿手表在佩戴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婴幼儿手腕较细,皮肤又特别稚嫩,普通的腕带扣合式手表的调节精度差,手表与手腕经常出现较大间隙与扣合过紧的现象,扣合过紧会造成局部血液不流通,间隙过大会造成手表滑动,婴幼儿在玩耍过程中,腕带与手腕皮肤反复摩擦,造成擦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腕带卡紧微调婴幼儿智能手表,以解决由于婴幼儿手腕较细,皮肤又特别稚嫩,普通的腕带扣合式手表的调节精度差,手表与手腕经常出现较大间隙与扣合过紧的现象,扣合过紧会造成局部血液不流通,间隙过大会造成手表滑动,婴幼儿在玩耍过程中,腕带与手腕皮肤反复摩擦,造成擦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腕带卡紧微调婴幼儿智能手表,其结构包括松紧调节按钮、碳纤维表壳、显示频、开机按钮、卡带槽、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蓄电池,所述显示频嵌在碳纤维表壳的上端,所述松紧调节按钮间隙配合在碳纤维表壳正面的右端,所述开机按钮间隙配合在碳纤维表壳正面的左端,所述卡带槽嵌于碳纤维表壳内部的下端,所述蓄电池胶连接在碳纤维表壳内部的右端,所述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的左端活动连接在碳纤维表壳的左端,所述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的右端通过卡带槽与碳纤维表壳间隙配合。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由甩动拉伸机构、滑动卡止机构、手腕贴合滑动机构、软塑料卡带、卡锁槽组成,所述甩动拉伸机构胶连接于滑动卡止机构的左端,所述手腕贴合滑动机构间隙配合在滑动卡止机构的上端,所述软塑料卡带胶连接在滑动卡止机构的右端,所述卡锁槽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等距的嵌在软塑料卡带的前端与后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甩动拉伸机构由下固定曲板、纵向拉伸结构、上贴合曲板、固定转向圆柱组成,所述下固定曲板胶连接在纵向拉伸结构的下端,所述上贴合曲板胶连接在纵向拉伸结构的上端,所述固定转向圆柱过盈配合在上贴合曲板的上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动卡止机构由树脂受力曲板、深度卡孔、曲向滑槽组成,所述曲向滑槽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嵌于树脂受力曲板上表面的前端与后端,所述深度卡孔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等距的嵌在树脂受力曲板下表面的中段,所述树脂受力曲板胶连接于甩动拉伸机构的下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手腕贴合滑动机构由塑料突圈、定位卡紧结构、手腕配合座、类击鼓传声结构组成,所述类击鼓传声结构过盈配合在手腕配合座内部的中央,所述塑料突圈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胶连接在手腕配合座下表面的前端与后端,所述定位卡紧结构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过盈配合在手腕配合座的前端与后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拉伸结构由紧缩橡胶外套、内圆槽卡位座、卡位圆球、拉伸弹簧组成,所述内圆槽卡位座胶连接在紧缩橡胶外套内部的中段,所述卡位圆球活动连接在内圆槽卡位座的内部,所述拉伸弹簧共设有两个且分别焊接在卡位圆球的上端与下端,所述紧缩橡胶外套胶连接在下固定曲板的上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手腕配合座正面左端的定位卡紧结构由定位住塞、定位平板、l型柱、右配合柱、内钢套、复位弹簧组成,所述定位住塞焊接在定位平板上表面的左端,所述l型柱的下端过盈配合在定位平板的内部,所述内钢套焊接在右配合柱的内部,所述l型柱的上端与内钢套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弹簧焊接于内钢套内部的上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类击鼓传声结构由实心击打球、矩形外壳、圆鼓、弹力绳组成,所述圆鼓过盈配合在矩形外壳内部的中央,所述弹力绳共设有两个且分别扣合在圆鼓内部的左端与右端,所述实心击打球胶连接在弹力绳的下端。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腕带卡紧微调婴幼儿智能手表,在工作时,操作者按下开机按钮,显示频亮起,然后将手表放置在婴幼儿的手腕上,把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的右端的软塑料卡带放入卡带槽中,慢慢塞入,若需要调整手腕贴合滑动机构的位置,先将定位卡紧结构拉起,在拉起时,定位平板被向下拉动,定位住塞被从深度卡孔拉出,l型柱与内钢套相对滑动,复位弹簧被拉伸,然后将所有的定位卡紧结构都拉起后,推动手腕配合座,使塑料突圈与曲向滑槽相对滑动,向左滑或者向右滑,选择最舒适的位置停下后,将定位卡紧结构中的定位住塞压入最近的深度卡孔中,将手腕贴合滑动机构固定好后,在继续将软塑料卡带慢慢塞入卡带槽中,位置调整好后,腕表就戴好了,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整体的长度大体不变,在受到外力影响时会出现轻微变化,在婴幼儿玩耍时,甩动手腕,甩动拉伸机构会出现轻微的拉长,紧缩橡胶外套与拉伸弹簧会出现轻微的伸长,这个变化的量并不会使手表整体出现滑动,恰巧可使手表与手腕处在一个很舒适的状态,不压迫且不滑动,在手腕甩动的过程中,手腕贴合滑动机构中的类击鼓传声结构会发出类似于击鼓的声音,实心击打球击打圆鼓的内壁,发出鼓声,使婴幼儿自娱自乐,当需要拆下手表时,按下松紧调节按钮,将软塑料卡带拔出即可。

本发明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腕带卡紧微调婴幼儿智能手表,通过设有滑动卡止机构与手腕贴合滑动机构,塑料突圈与曲向滑槽互相配合,使手腕配合座可滑动,寻找合适的位置,保证手腕的舒适度,定位卡紧结构与深度卡孔互相配合,防止手腕配合座脱落。

通过设有甩动拉伸机构,紧缩橡胶外套与拉伸弹簧互相配合,使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固定后的长度出现细微延长,拉伸后的长度在保证手表与手腕不出现滑动的情况下,刚好贴合手腕,不损伤皮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腕带卡紧微调婴幼儿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腕带卡紧微调婴幼儿智能手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甩动拉伸机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滑动卡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手腕贴合滑动机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纵向拉伸结构剖面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定位卡紧结构左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类击鼓传声结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松紧调节按钮1、碳纤维表壳2、显示频3、开机按钮4、卡带槽5、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6、蓄电池7、甩动拉伸机构61、滑动卡止机构62、手腕贴合滑动机构63、软塑料卡带64、卡锁槽65、下固定曲板611、纵向拉伸结构612、上贴合曲板613、固定转向圆柱614、树脂受力曲板621、深度卡孔622、曲向滑槽623、塑料突圈631、定位卡紧结构632、手腕配合座633、类击鼓传声结构634、紧缩橡胶外套6121、内圆槽卡位座6122、卡位圆球6123、拉伸弹簧6124、定位住塞6321、定位平板6322、l型柱6323、右配合柱6324、内钢套6325、复位弹簧6326、实心击打球6341、矩形外壳6342、圆鼓6343、弹力绳63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腕带卡紧微调婴幼儿智能手表:其结构包括松紧调节按钮1、碳纤维表壳2、显示频3、开机按钮4、卡带槽5、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6、蓄电池7,所述显示频3嵌在碳纤维表壳2的上端,所述松紧调节按钮1间隙配合在碳纤维表壳2正面的右端,所述开机按钮4间隙配合在碳纤维表壳2正面的左端,所述卡带槽5嵌于碳纤维表壳2内部的下端,所述蓄电池7胶连接在碳纤维表壳2内部的右端,所述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6的左端活动连接在碳纤维表壳2的左端,所述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6的右端通过卡带槽5与碳纤维表壳2间隙配合,碳纤维表壳2质量轻,硬度高,防撞效果好。

请参阅图3,所述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6由甩动拉伸机构61、滑动卡止机构62、手腕贴合滑动机构63、软塑料卡带64、卡锁槽65组成,所述甩动拉伸机构61胶连接于滑动卡止机构62的左端,所述手腕贴合滑动机构63间隙配合在滑动卡止机构62的上端,所述软塑料卡带64胶连接在滑动卡止机构62的右端,所述卡锁槽65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等距的嵌在软塑料卡带64的前端与后端,软塑料卡带64可弯折改变曲折角度,形变性能好,卡锁槽65便于操作者对软塑料卡带64固定的长度进行调节,防脱防滑性能好。

请参阅图4,所述甩动拉伸机构61由下固定曲板611、纵向拉伸结构612、上贴合曲板613、固定转向圆柱614组成,所述下固定曲板611胶连接在纵向拉伸结构612的下端,所述上贴合曲板613胶连接在纵向拉伸结构612的上端,所述固定转向圆柱614过盈配合在上贴合曲板613的上端,下固定曲板611与上贴合曲板613都为曲线结构,与婴幼儿手腕侧面的形状相对应,纵向拉伸结构612受力后可延长,防止婴幼儿手腕被勒得过紧,固定转向圆柱614提高了甩动拉伸机构61整体的活动自由度。

请参阅图5,所述滑动卡止机构62由树脂受力曲板621、深度卡孔622、曲向滑槽623组成,所述曲向滑槽623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嵌于树脂受力曲板621上表面的前端与后端,所述深度卡孔622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等距的嵌在树脂受力曲板621下表面的中段,所述树脂受力曲板621胶连接于甩动拉伸机构61的下端,深度卡孔622等距的设有多个便于手腕贴合滑动机构63与滑动卡止机构62相对位置的微调,增加婴幼儿手腕舒适度,曲向滑槽623防止手腕贴合滑动机构63在微调过程中出现偏移,提高稳定性。

请参阅图6,所述手腕贴合滑动机构63由塑料突圈631、定位卡紧结构632、手腕配合座633、类击鼓传声结构634组成,所述类击鼓传声结构634过盈配合在手腕配合座633内部的中央,所述塑料突圈631共设有两个且分别胶连接在手腕配合座633下表面的前端与后端,所述定位卡紧结构632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过盈配合在手腕配合座633的前端与后端,塑料突圈631与滑动卡止机构62中的曲向滑槽623相对应,防止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偏移,定位卡紧结构632防止手腕配合座633掉落,起到固定与限位的作用,手腕配合座633的上表面为曲面结构,与婴幼儿的手腕相对应,便于扣合,类击鼓传声结构634在甩动过程中会发出类似击鼓的声音,可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让婴幼儿自娱自乐。

请参阅图7,所述纵向拉伸结构612由紧缩橡胶外套6121、内圆槽卡位座6122、卡位圆球6123、拉伸弹簧6124组成,所述内圆槽卡位座6122胶连接在紧缩橡胶外套6121内部的中段,所述卡位圆球6123活动连接在内圆槽卡位座6122的内部,所述拉伸弹簧6124共设有两个且分别焊接在卡位圆球6123的上端与下端,所述紧缩橡胶外套6121胶连接在下固定曲板611的上端,缩橡胶外套6121为内镂空结构且外部设有多层褶皱,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拉伸,撤去外力后可自行复位,拉伸弹簧6124提高纵向拉伸结构612整体的伸缩性能。

请参阅图8,所述手腕配合座633正面左端的定位卡紧结构632由定位住塞6321、定位平板6322、l型柱6323、右配合柱6324、内钢套6325、复位弹簧6326组成,所述定位住塞6321焊接在定位平板6322上表面的左端,所述l型柱6323的下端过盈配合在定位平板6322的内部,所述内钢套6325焊接在右配合柱6324的内部,所述l型柱6323的上端与内钢套6325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弹簧6326焊接于内钢套6325内部的上端,定位住塞6321的上端为圆头结构且上端比下端略大,圆头材质为橡胶,可形变,塞入深度卡孔622后,防脱性能好。

请参阅图9,所述类击鼓传声结构634由实心击打球6341、矩形外壳6342、圆鼓6343、弹力绳6344组成,所述圆鼓6343过盈配合在矩形外壳6342内部的中央,所述弹力绳6344共设有两个且分别扣合在圆鼓6343内部的左端与右端,所述实心击打球6341胶连接在弹力绳6344的下端,弹力绳6344的长度略小于圆鼓6343的半径,所以在甩动过程中两弹力绳6344不会出现缠绕现象,便于实心击打球6341对圆鼓6343进行击打。

在工作时,操作者按下开机按钮4,显示频3亮起,然后将手表放置在婴幼儿的手腕上,把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6的右端的软塑料卡带64放入卡带槽5中,慢慢塞入,若需要调整手腕贴合滑动机构63的位置,先将定位卡紧结构632拉起,在拉起时,定位平板6322被向下拉动,定位住塞6321被从深度卡孔622拉出,l型柱6323与内钢套6325相对滑动,复位弹簧6326被拉伸,然后将所有的定位卡紧结构632都拉起后,推动手腕配合座633,使塑料突圈631与曲向滑槽623相对滑动,向左滑或者向右滑,选择最舒适的位置停下后,将定位卡紧结构632中的定位住塞6321压入最近的深度卡孔622中,将手腕贴合滑动机构63固定好后,在继续将软塑料卡带64慢慢塞入卡带槽5中,位置调整好后,腕表就戴好了,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6整体的长度大体不变,在受到外力影响时会出现轻微变化,在婴幼儿玩耍时,甩动手腕,甩动拉伸机构61会出现轻微的拉长,紧缩橡胶外套6121与拉伸弹簧6124会出现轻微的伸长,这个变化的量并不会使手表整体出现滑动,恰巧可使手表与手腕处在一个很舒适的状态,不压迫且不滑动,在手腕甩动的过程中,手腕贴合滑动机构63中的类击鼓传声结构634会发出类似于击鼓的声音,实心击打球6341击打圆鼓6343的内壁,发出鼓声,使婴幼儿自娱自乐,当需要拆下手表时,按下松紧调节按钮1,将软塑料卡带64拔出即可。

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塑料突圈631与曲向滑槽623互相配合,使手腕配合座633可滑动,寻找合适的位置,保证手腕的舒适度,定位卡紧结构632与深度卡孔622互相配合,防止手腕配合座633脱落,紧缩橡胶外套6121与拉伸弹簧6124互相配合,使人体工程学腕带微调机构6固定后的长度出现细微延长,拉伸后的长度在保证手表与手腕不出现滑动的情况下,刚好贴合手腕,不损伤皮肤。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