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649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及终端,用于在待机或关机时唤醒终端,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主控芯片、按键模块和供电控制模块,主控芯片连接按键模块和供电控制模块,按键模块和中央处理器连接供电控制模块。本发明只需要按下按键即可生成唤醒指令控制电池对终端供电,使终端上电启动进入工作状态;无需对MCU和唤醒功能模块加载电荷也能唤醒终端,避免现有技术中MCU和唤醒功能模块产生的静态功耗,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电能损耗,提高了电量的利用率。另外,本发明在按键按下时还能直接触发该按键的相应功能,使开关和功能操作一步到位,方便用户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支持节能环保,减少电量消耗,电子产品都有低功耗的需求。在待机模式下,现有电子产品是通过自身的MCU控制一部分电路模块断电,保持具有唤醒功能模块的供电。当用户启动唤醒功能模块时控制供电电路对整个电路模块供电。由于待机模式下仅有MCU和部分电路模块需要供电,减少了电量的消耗,使得整机在待机模式下功耗的降低。
[0003]但是,由于MUC并非完全关闭,唤醒功能模块和供电电路在静态模式下产生静态功耗,使得系统的待机电流比较大。实际测量待机电流会到达HiA级别,这样仍会对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持类的电子产品的功耗有很大的消耗。
[0004]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及终端,能通过按键开启供电,减小静态电流,降低功耗。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用于在待机或关机时唤醒终端,包括用于输出关机命令和工作命令的中央处理器,其还包括:
主控芯片,用于根据供电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以及响应按键信息触发相应的命
令;
按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平信号和用户的按键操作生成唤醒指令和按键信息;
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指令控制电池对终端供电,在终端上电后根据所述工作命令保持电池对终端的供电状态,以及根据所述关机命令控制电池停止供电;
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按键模块和供电控制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和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供电控制模块。
[0007]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一MOS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主控芯片的第I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第4引脚、第一 MOS管的栅极和第二供电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 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一供电端和第一 MOS管的栅极,第一 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池端;
所述按键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分别连接主控芯片的第5引脚、第6引脚、第7引脚、第8引脚,按键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的第I引脚,按键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的第2引脚,按键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的第3引脚,按键模块的第四输出端连接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的第4引脚。[0008]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均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和按键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和按键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二极管的负极和按键模块的第三输出端;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八二极管的负极和按键模块的第四输出端;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第七二极管的正极、第八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主控芯片的第I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第4引脚。
[0009]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中,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三按键、第四按键、第五按键、第六按键、第七按键、第八按键、第九按键、第十按键、第十一按键、第十二按键、第十三按键、第十四按键、第十五按键和第十六按键;所述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三按键和第四按键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的第5引脚,所述第五按键、第六按键、第七按键和第八按键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的第6引脚,所述第九按键、第十按键、第十一按键和第十二按键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的第7引脚,所述第十三按键、第十四按键、第十五按键和第十六按键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的第8引脚,所述第一按键、第五按键、第九按键和第十三按键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按键、第六按键、第十按键和第十四按键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按键、第七按键、第十一按键和第十五按键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按键、第八按键、第十二按键和第十六按键的另一端均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
[0010]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 MOS管的源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供电端。
[0011]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中央处理器和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0012]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一端和第八电阻的一端均连接电源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主控芯片的第I引脚,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六二极管正极和主控芯片的第2引脚,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七二极管的正极和主控芯片的第3引脚,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八二极管的正极和主控芯片的第4引脚。
[0013]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一 MOS管为PMOS管。
[0014]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均为隔离二极管。
[0015]一种终端,其包括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所述终端为遥控器、电子琴或手机。[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及终端,对终端进行待机状态转换为工作状态,关机转换为开机的唤醒操作时,只需要按下任意按键即可生成唤醒指令控制电池对终端供电,使终端上电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在终端上电后能根据工作命令保持电池对终端的供电状态,当需要关机时根据关机命令控制电池停止供电;本发明无需对MCU和唤醒功能模块加载电荷也能唤醒终端,避免现有技术中MCU和唤醒功能模块产生的静态功耗,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电能损耗,提高了电量的利用率。另外,本发明在按键按下时还能直接触发该按键的相应功能,使开关和功能操作一步到位,方便用户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发明提供一种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及终端,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本发明提供一种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及终端,在终端待机或关机时采用按键控制方式来控制电池给终端供电,唤醒终端使其工作;代替了现有的MCU+唤醒功能模块来唤醒终端的方式,无需保留对MCU和唤醒功能模块的供电,能避免其静态电流的损耗,提高了电能利用率。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用于在待机或关机时唤醒终端,如图1所示,所述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供电控制模块100、按键模块200和主控芯片300,所述主控芯片300连接按键模块200和供电控制模块100,所述按键模块200和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供电控制模块100。主控芯片300根据供电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按键模块200根据所述电平信号和用户的按键操作生成唤醒指令和按键信息,供电控制模块100根据所述唤醒指令控制电池对终端供电,之后主控芯片300响应按键信息触发相应的命令。
[0020]所述中央处理器为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其输出的高低电平来控制供电控制模块100的供电状态。本实施例中利用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低电平的关机命令来控制电池停止供电,利用其输出的高电平的工作命令来保证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控制电池正常供电,使整个终端正常工作。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100包括:第一三极管Vl和第一 MOS管Ql ;所述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连接主控芯片300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第四端、第一 MOS管Ql的栅极和第二供电端VBAT2,第一三极管Vl的基极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第一三极管Vl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 MOS管Ql的源极连接第一供电端VBATl和第一 MOS管Ql的栅极,第一 MOS管Ql的漏极连接电池端VBAT。所述按键模块200的第一输入端a、第二输入端b、第三输入端C、第四输入端d分别连接主控芯片300的第5引脚、第6引脚、第7引脚、第8引脚,按键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e连接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300的第I引脚,按键模块200的第二输出端f连接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300的第2引脚,按键模块200的第三输出端g连接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300的第3引脚,按键模块200的第四输出端h连接连接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300的第4引脚。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Vl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一 MOS管Ql为PMOS管。[0022]当终端处于待机或关机状态时,主控芯片300和供电控制模块100中的第一供电端VBAT1、第二供电端VBAT2上均没有电荷。主控芯片300的第I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第4引脚为高阻态,主控芯片300的第5引脚、第6引脚、第7引脚、第8引脚分别输出低电平的KEY_X1信号、KEY_X2信号、KEY_X3信号和KEY_X4信号。按键模块200内部没有电荷,且其第一输入端a、第二输入端b、第三输入端C、第四输入端d输入低电平的,当用户按下按键模块200中的任意按键时,按键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e、第二输出端f、第三输出端g、第四输出端h分别对应输出低电平的KEY_Y1信号、KEY_Y2信号、KEY_Y3信号或KEY_Y4信号至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由于此时第二供电端VBAT2上没有电荷,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将第一 MOS管Ql的栅极拉低,第一 MOS管Ql导通,电池上的电源电压通过电池端VBAT传输给第一供电端VBATl,第一供电端VBATl连接终端中的供电电路(图中未示出),经过相应的处理后给终端中的所有电路模块提供电荷,终端上电启动,系统初始化。
[0023]需要注意的是,供电电路工作后第二供电端VBAT2会变成高电平,为了避免第二供电端VBAT2将第一 MOS管Ql的栅极拉高使供电中断,中央处理器有电荷启动的情况下输出一高电平的CTL信号至第一三极管Vl的基极,确保第一三极管Vl导通将第一 MOS管Ql的栅极拉低,保持第一 MOS管Ql的导通状态,使终端能正常供电。在具体实施时,供电电路必须在CTL信号变为高电平后才能输出第二供电端VBAT2上的高电平。为了避免第一三极管Vl切换时影响电压波动,较优地在CTL信号变为高电平后延迟一段时间再输出第二供电端VBAT2上的高电平。则供电电路中需要对第二供电端VBAT2上的高电平做延时处理。
[0024]为了避免第二供电端VBAT2上的高电平影响主控芯片300的工作,在第一三极管Vl与主控芯片300之间需要进行隔离,则所述供电控制模块10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和第八二极管D8。所述第一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均连接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和按键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e ;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 6的负极和按键模块200的第二输出端f ;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和按键模块200的第三输出端g ;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和按键模块200的第四输出端h ;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分别连接主控芯片300的第I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第4引脚。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和第八二极管D8均为隔离二极管。
[0025]增加二极管后,KEY_Y1信号、KEY_Y2信号、KEY_Y3信号和KEY_Y4信号在关机或待机时为高阻态。系统上电后主控芯片300也获得工作电压被启动,按键模块200的按键被按下后,KEY_Y1信号、KEY_Y2信号、KEY_Y3信号或KEY_Y4信号相应变成低电平,该低电平将主控芯片300对应的第I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或第4引脚的高阻态拉低,主控芯片300内部根据电平变化判断哪个按键被按下,按照其内部既定的程序触发相应的命令。
[0026]本实施例中按键模块200的按键设置16个,以4*4方式排列,其分别为第一按键SW1、第二按键SW2、第三按键SW3、第四按键SW4、第五按键SW5、第六按键SW6、第七按键SW7、第八按键SW8、第九按键SW9、第十按键SW10、第十一按键SW11、第十二按键SW12、第十三按键SW13、第十四按键SW14、第十五按键SW15和第十六按键SW16。所述第一按键SW1、第二按键SW2、第三按键SW3和第四按键SW4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300的第5引脚,所述第五按键SW5、第六按键SW6、第七按键SW7和第八按键SW8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300的第6引脚,所述第九按键SW9、第十按键SW10、第十一按键SWll和第十二按键SW12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300的第7引脚,所述第十三按键SW13、第十四按键SW14、第十五按键SW15和第十六按键SW16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300的第8引脚,所述第一按键SW1、第五按键SW5、第九按键SW9和第十三按键SW13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所述第二按键SW2、第六按键SW6、第十按键SWlO和第十四按键SW14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第三按键SW3、第七按键SW7、第十一按键SWll和第十五按键SW15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第四按键SW4、第八按键SW8、第十二按键SW12和第十六按键SW16的另一端均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
[0027]本实施例中按键的个数还可以增加或减少,如以3*3或8*8等方式排列。从图1中可以看出,按键排列有多少列,主控芯片300左侧输入的引脚就相应地设置几个;有多少行,主控芯片300下侧输出的引脚就相应地设置几个。同理,二极管的个数也配对更改。
[0028]当需要关机时,中央处理器输出低电平的CTL信号即可使第一三极管Vl截止,此时第一供电端VBATl为高电平上拉第一 MOS管Ql的栅极,第一 MOS管Ql截止关闭电池端VBAT与第一供电端VBATl之间的通道,停止供电,从而实现关机。为了使终端有足够的时间差来稳定第一 MOS管Ql的截止切换,关机时需要缓慢关闭,开机时需要可靠开启。则在所述供电控制模块中设置用于延时关机和延时开机的RC延迟电路,其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l,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Vl的集电极,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第一MOS管Ql的栅极、第一电容Cl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第一 MOS管Ql的源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一供电端VBATl。第一电阻Rl与第一电容Cl用于实现开机时的可靠开启,其能延长低电平的保持时间,延迟时间在ms级,使中央处理器有足够的时间开启且提供高电平的CTL信号,使第一 MOS管Ql在按键的开启信号(低电平)结束之后仍然保持导通,从而保证整个电路可靠开启,保持供电工作。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l用于关机延时,以实现可靠掉电。在具体实施时根据电流的大小来确定阻值以及功率。比如设定电流为1A,则第一电阻Rl的阻值在0.33 ohm-0.68ohm之间选择,功率应大于等于1W。
[0029]为了避免噪声引起误动作,防止大电流损坏第一三极管VI,所述供电控制模块100还包括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Vl的基极,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中央处理器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地。
[0030]为了加强按键被按下时生成的按键信息,增加主控芯片300输入端(本实施例中为第I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第4引脚)的驱动,所述供电控制模块100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均连接电源端VCC,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和主控芯片300的第I引脚,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六二极管D6正极和主控芯片300的第2引脚,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七二极管D2的正极和主控芯片300的第3引脚,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和主控芯片300的第4引脚。
[0031]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终端,其包括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所述终端为采用按键控制的电子设备,尤其是按键模块中设置的按键较多的电子设备,如遥控器、按键类电子玩具、电子琴、按键类手持设备、电脑、手机、智能电视等。所述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请参见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对此不作赘述。应当理解的是,当终端为电脑时,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中的按键模块为键盘,在电脑待机时实现唤醒功能,点亮屏幕。当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时,触摸屏类的按键模块为开关机键或声音+/_键,按键类的按键模块即为手机上的按键,可通过按键实现待机和关机唤醒。当终端为智能电视,按键包括电视机上的电源、音量控制、频道切换按键,可通过这些按键实现智能电视的开机、待机转换成工作状态的功能。
[0032]请继续参阅图1,下面将以终端为平板电脑,第一按键SWl为声音+按键为例来具体阐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假设平板电脑关机,此时电池没有对平板电脑内部各个模块供电,主控芯片300的第5引脚、第6引脚、第7引脚、第8引脚均输出低电平,即KEY_X1信号、KEY_X2信号、KEY_X3信号、KEY_X4信号均为低电平。当第一按键SWl被按下时,低电平的KEY_X1信号将KEY_Y1信号拉低,通过第一二极管Dl将第一 MOS管Ql的栅极拉低,第一 MOS管Ql导通将电池端VBAT与第一供电端VBATI连接,电池对平板电脑供电,上电启动。同时,低电平的KEY_X1信号通过第五二极管D5将高阻态的KEY_Y1A信号拉低,主控芯片300内部检测到其第I引脚上的电平变化,识别第I引脚和第5引脚对应的第一按键SWl被按下,执行声音增加的命令。另外,中央处理器在第二供电端VBAT2变为高电平之前产生一高电平的CTL信号使第一三极管Vl保持导通状态,使第一 MOS管Ql的栅极保持低电平,则第一MOS管Ql保持导通,电池持续供电。
[0033]综上所述,本发明对终端进行待机状态转换为工作状态,关机转换为开机的唤醒操作时,只需要按下任意按键即可使电池对终端供电,从而使终端启动进入工作状态。本发明待机时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保持MCU和唤醒功能模块的供电,无需对MCU和唤醒功能模块加载电荷也能唤醒终端,避免MCU和唤醒功能模块产生静态功耗,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电能损耗,提高了电量的利用率。另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不仅能通过按下按键控制电池对终端供电,将终端唤醒或开机使其进入工作状态;还能直接触发该按键的相应功能,使开关和功能操作一步到位,方便用户使用。
[0034]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用于在待机或关机时唤醒终端,包括用于输出关机命令和工作命令的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芯片,用于根据供电状态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以及响应按键信息触发相应的命令;按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平信号和用户的按键操作生成唤醒指令和按键信息;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指令控制电池对终端供电,在终端上电后根据所述工作命令保持电池对终端的供电状态,以及根据所述关机命令控制电池停止供电;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按键模块和供电控制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和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供电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一 MOS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主控芯片的第I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第4引脚、第一 MOS管的栅极和第二供电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 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一供电端和第一 MOS管的栅极,第一 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池端;所述按键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分别连接主控芯片的第5引脚、第6引脚、第7引脚、第8引脚,按键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的第I引脚,按键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的第2引脚,按键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的第3引脚,按键模块的第四输出端连接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主控芯片的第4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均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和按键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的负极和按键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七二极管的负极和按键模块的第三输出端;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八二极管的负极和按键模块的第四输出端;第五二极管的正极、第六二极管的正极、第七二极管的正极、第八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主控芯片的第I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第4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三按键、第四按键、第五按键、第六按键、第七按键、第八按键、第九按键、第十按键、第十一按键、第十二按键、第十三按键、第十四按键、第十五按键和第十六按键;所述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三按键和第四按键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的第5引脚,所述第五按键、第六按键、第七按键和第八按键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的第6引脚,所述第九按键、第十按键、第十一按键和第十二按键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的第7引脚,所述第十三按键、第十四按键、第十五按键和第十六按键的一端均连接主控芯片的第8引脚,所述第一按键、第五按键、第九按键和第十三按键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按键、第六按键、第十按键和第十四按键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按键、第七按键、第十一按键和第十五按键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按键、第八按键、第十二按键和第十六按键的另一端均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 MOS管的栅极、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 MOS管的源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供电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三电容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中央处理器和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一端和第八电阻的一端均连接电源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主控芯片的第I引脚,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六二极管正极和主控芯片的第2引脚,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七二极管的正极和主控芯片的第3引脚,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八二极管的正极和主控芯片的第4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一 MOS管为PMOS管。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均为隔离二极管。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任意按键唤醒控制装置,所述终端为遥控器、电子`琴或手机。
【文档编号】G05B19/04GK103558774SQ201310437628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陈锐, 林敏强 申请人: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