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控制系统的非对称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002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运动控制系统的加减速控制技术,特别是适用于通用运动控制器、数控系统和机器人控制系统非对称S曲线加减速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加减速控制技术是运动控制系统插补技术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是运动控制系统实现高速度高精度加工的关键技术。在运动控制系统中,为保证电动机在启动和停止时不产生冲击、失步和振荡,输入到驱动器的脉冲或者电压必须进行加减速控制。在电动机启动时,输入到电动机驱动器的脉冲频率或者电压必须逐渐增大,而当电动机减速停止时,输入到电动机驱动器的脉冲频率或者电压必须逐渐减小。

目前,经常被使用的加减速控制方法是梯形加减速控制方法和S形加减速控制方法。梯形加减速控制方法实现简单,但是由于梯形加减速控制方法加速度不连续,在电机启动和加减速结束时加速度均存在突变,因此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使得加速度连续,常用的加减速控制方法是S形加减速控制方法。

但是目前的非对称S形加减速控制方法存在以下三方面缺陷:(1)非对称只是起始速度和停止速度不相等,但是加速度和减速度仍然是相等的。加速度和减速度相等意味着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快慢不能分开控制,降低S形加减速控制方法灵活性;(2)加减速计算需要使用迭代法或二分法等数值分 析方法,计算过程复杂,加大计算机消耗和降低计算效率;(3)由于计算机实现加减速必须把连续的数学公式离散化处理,因此必须把公式最后计算得到的时间量转化为插补周期的整数倍。但是对于起始速度和停止速度非对称、加速度和减速度也是非对称的S曲线,把时间量转化为插补周期的整数倍,目前的文献和技术资料还没有公开的转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控制系统的非对称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和装置,解决了加速度和减速度也是非对称时分别控制加速和减速的过程,并补偿S曲线加减速控制离散化处理过程中的精度损失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控制系统的非对称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处理过程:接收非对称S曲线的输入参数,所述输入参数至少包括:起始速度Vs、末速度Ve、最大理论速度Vm、S段时间Ts、加速时间Tacc、减速时间Tdec和路径长度S;

根据所述输入参数计算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速段最大加速度Amax、减速段最大减速度Dmax

根据所述输入参数以及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速段最大加速度Amax、减速段最大减速度Dmax计算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

将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 分别进行圆整处理,并根据圆整后的参数进行运动参数调整控制。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输入参数计算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速段最大加速度Amax、减速段最大减速度Dmax具体包括:

所述的计算加速段最大加速度Amax为:

所述的计算减速段最大减速度Dmax为:

本发明还提供了微小线段动态前瞻控制装置,包括:

运动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非对称S曲线的输入参数,所述输入参数至少包括:起始速度Vs、末速度Ve、最大理论速度Vm、S段时间Ts、加速时间Tacc、减速时间Tdec和路径长度S;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参数接收模块接收的输入参数计算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速段最大加速度Amax、减速段最大减速度Dmax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参数以及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速段最大加速度Amax、减速段最大减速度Dmax计算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

圆整处理和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分别进行圆整处理,并根据圆整后的参数进行运动参数调整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增强了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的灵活性

由于本发明非对称S曲线不但起始速度和停止速度是非对称的,加速度和减速度也是非对称的,从而使得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可以分开控制,增强非对称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的灵活性。

(2)降低计算机消耗,提高运算效率

本发明根据已知参数,判断加速度曲线类型,再以最高次为3次的方程就可以计算非对称S曲线,从而避开迭代法等复杂的S曲线加减速计算,降低计算机消耗,提高运算效率。

(3)提高了加减速规划末速度精度和位移精度

由于本发明引入基于动力学限制的圆整方法,补偿S曲线加减速控制离散化处理过程中的精度损失,从而可以提高加减速规划末速度精度和位移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非对称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总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先介绍本发明非对称S曲线加减速控制的具体实现过程。

本发明的主要发明构思是使得:(1)S曲线不但起始速度和停止速度是非对称的,加速度和减速度也是非对称的,从而使得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可 以分开控制,增强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的灵活性;(2)根据已知参数,判断加速度曲线类型再计算,从而避开迭代法等复杂的S曲线加减速计算,降低计算机消耗,提高运算效率;(3)引入基于动力学限制的圆整方法,补偿S曲线加减速控制离散化处理过程中的精度损失。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总体实现流程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S1,运动控制系统接收到输入参数,包括:起始速度Vs、末速度Ve、最大理论速度Vm、S段时间Ts、加速时间Tacc、减速时间Tdec和路径长度S;

S2,计算加速段最大加速度Amax、减速段最大减速度Dmax;进一步还可以通过Amax和Dmax计算出加速段加加速度Ja和减速段加加速度Jd

S3,根据S1、S2中的参数值计算加加速段时间、匀加速段时间、加减速段时间、匀速段时间、减加速段时间、匀减速段时间、减减速段时间和最大实际速度;

S4,圆整;将S3中计算得出的加加速段时间、匀加速段时间、加减速段时间、匀速段时间、减加速段时间、匀减速段时间、减减速段时间分别圆整为插补周期T的整数倍,并根据圆整后的参数进行运动参数调整控制。

其中步骤S2中的计算过程具体方式为:

加速段最大加速度Amax为:

减速段段最大减速度Dmax为:

加速段加加速度Ja为:

减速段加加速度Jd为:

上述步骤S3中计算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包括以下过程:

S21,计算在最大实际速度Va等于最大理论速度Vm,且t1=t3=t5=t7=Ts条件下加速段长度SA和减速度长度SD

所述SA为:

所述SD为:

S22,计算满足以下条件

时的加速段和减速段之和S1;所述的S1为:

S23,计算满足以下条件

时的加速段和减速段之和S2;所述的S2为:

S2=2VsTs+AmaxTs2+Ve2Ts+DmaxTs2

S24,计算满足以下条件

时的加速段和减速段之和S3;所述的S3为:

S25,计算满足以下条件

时的加速段和减速段之和S4;所述的S4为:

S26,根据S1、S2、S3、S4、S、Amax、Dmax、Vm、Ve、Vs和Ts计算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

上述步骤S26中根据S1、S2、S3、S4、S、Amax、Dmax、Vm、Ve、Vs和Ts计算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 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具体包括以下处理过程:

S261,当满足以下条件

时,

所述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分别为:

S262,当满足以下条件

时,

所述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分别为:

S263,当满足以下条件

时,

所述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分别为:

S264,当满足以下条件

时,

所述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分别为:

S265,当仅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和中的一个时,

所述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分别为:

S266,当仅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和中的一个时,

所述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分别为:

S267,当仅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和中的一个时,

所述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分别为:

S268,当仅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和中的一个时,

所述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分别为:

上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处理过程:

S31,将t1、t2、t3、t5、t6、t7按以下方式向上圆整为为插补周期T的整数倍:

S32,根据T1、T2、T3、T5、T6、T7,并按照以下方式将加速段长度SA调整为SA1,将减速段长度SD调整为SD1

SA1=Vs(2T1+T2)+Amax(T12+1.5T1T2+0.5T22)

SD1=Ve(2T5+T6)+Dmax(T52+1.5T5T6+0.5T62)

S33,根据SA1、SD1、VA、S,并按照以下方式计算圆整后的匀速段时间T4和调整后实际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VA1

S34,按照以下方式将加速段最大加速度Amax调整为Amax1,并作为最终的最大加速度,并计算最终加速段的加加速度JA1

S35,按照以下方式将减速段最大减速度Dmax调整为Dmax1,并作为最终的减速段最大减速度,并计算最终减速段的加加速度JD1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运动控制系统的非对称S曲线加减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参数接收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二计算模块和圆整处理和调整模块。

其中运动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非对称S曲线的输入参数,所述输入参数至少包括:起始速度Vs、末速度Ve、最大理论速度Vm、S段时间Ts、加速时间Tacc、减速时间Tdec和路径长度S;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参数接收模块接收的输入参数计算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速段最大加速度Amax、减速段最大减速度Dmax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参数以及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速段最大加速度Amax、减速段最大减速度Dmax计算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和最大实际速度Va

圆整处理和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非对称S曲线的加加速段时间t1、匀加速段时间t2、加减速段时间t3、匀速段时间t4、减加速段时间t5、匀减速段时间t6、减减速段时间t7分别进行圆整处理,并根据圆整后的参数进行运动参数调整控制。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