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智能中控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036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智能中控设备与流程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智能中控设备。



背景技术:

已有的智能化家庭控制方案中,一般会提前预置好家庭中各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策略,当达到控制策略中某个预定条件时会触发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动作或一系列关联智能家居设备的连动动作,以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案。但是,各种提前预置的配置策略规则数量是有限的,而需要服务的用户在各种场景下或者甚至受到情绪波动等的影响会出现无法预计的新的需求,这样会导致提前预置的控制策略总是难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物理空间环境中是否有用户;

基于监控结果,确定智能控制模式;

基于所述智能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

其中,

基于表征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具有用户的第一监控结果确定第一智能控制模式;所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基于表征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不具有用户的第二监控结果确定第二智能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禁止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可选地,基于所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包括: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第一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二设备状态,以改变所述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加载用户响应模块,以使得在获得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用户针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时响应所述控制操作以控制与所述控制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三设备状态;或者,

基于所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包括: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第一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二设备状态,以改变所述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使能自身的用户响应模块,以使得每个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在获得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用户的针对其的控制操作时响应所述控制操作以控制自身从所述第二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三设备状态。

可选地,所述用户响应模块针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控制优先级高于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针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优先级。

可选地,基于所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还包括: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且满足针对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第一控制动作的预定条件时,判断针对所述第一控制动作是否基于所述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所述第一控制动作;如果基于所述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所述第一控制动作则不再控制所述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控制动作执行过所述第一控制动作;如果未基于所述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所述第一控制动作,则控制所述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控制动作。

可选地,基于所述第二智能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包括:仅基于第二自动控制策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从第一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二设备状态。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中控设备,包括:连接端口,用于与一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布置于物理空间环境;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连接端口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执行:

监控物理空间环境中是否有用户;

基于监控结果,确定智能控制模式;

基于所述智能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其中,

基于表征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具有用户的第一监控结果确定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基于表征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不具有用户的第二监控结果确定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禁止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可选地,基于所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包括: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第一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二设备状态,以改变所述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加载用户响应模块,以使得在获得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用户针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时响应所述控制操作以控制与所述控制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三设备状态;或者,

基于所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包括: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第一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二设备状态,以改变所述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使能自身的用户响应模块,以使得每个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在获得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用户的针对其的控制操作时响应所述控制操作以控制自身从所述第二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三设备状态。

可选地,所述用户响应模块针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控制优先级高于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针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优先级。

可选地,基于所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还包括: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且满足针对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第一控制动作的预定条件时,判断针对所述第一控制动作是否基于所述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所述第一控制动作;如果基于所述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所述第一控制动作则不再控制所述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控制动作执行过所述第一控制动作;如果未基于所述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所述第一控制动作,则控制所述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执行所述第一控制动作。

可选地,基于所述第二智能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包括:仅基于第二自动控制策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从第一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二设备状态。

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智能控制模式指令,确定智能控制模式;

基于所述智能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

其中,

基于第一智能控制模式指令确定第一智能控制模式;所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基于第二智能控制模式指令确定第二智能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禁止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基于本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在当物理空间环境中具有用户时,对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实施第一智能控制模式。在此控制模式下,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能够响应用户的控制操作,使得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能够响应于用户的控制操作而执行不同的控制动作,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基于本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在当物理空间环境中没有用户时,对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实施第二智能控制模式。在此控制模式下,第二智能家居设备禁止响应用户操作,而仅根据预置的第二自动控制策略进行自动控制运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物理空间环境中的物理参数处于用户离开的合适状态,同时使相应的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最节能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

图1a和图1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流程;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中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中控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方面、优势和突出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在本公开中,术语“包括”和“含有”及其派生词意为包括而非限制;术语“或”是包含性的,意为和/或。

在本说明书中,下述用于描述本公开原理的各种实施例只是说明,不应该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发明的范围。参照附图的下述描述用于帮助全面理解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述描述包括多种具体细节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应认为仅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省略了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此外,贯穿附图,相同参考数字用于相似功能和操作。

附图中示出了一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应理解,方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一些方框或其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这些指令在由该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创建用于实现这些方框图和/或流程图中所说明的功能/操作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在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过程中,实时监控物理空间环境中是否有用户,并基于监控结果确定智能控制模式。当确定物理空间环境中存在用户时,对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实施第一智能控制模式。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该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当确定物理空间环境中没有用户时,对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实施第二智能控制模式。在第二智能控制模式下,该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禁止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在当物理空间环境中存在用户时,控制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从而,在对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进行预置的自动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使用户还能够与用户想要调节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实时的动态交互,使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实时调节,从而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使智能家居设备的运行控制更加适应多种情景。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其中所描述的物理空间环境指的是智能家居设备所在的、且通过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以改变环境参数的区域。该物理空间环境可以包括通过任意方式预先设定边界的物理空间区域,例如家庭房间、办公室、商场等,或者智能家庭网络信号所能够覆盖的区域、或者智能家庭网络信号的强度在某一设定值时所覆盖的区域;又或者,例如在特定的位置设置探测器和/或传感器等检测装置以标定物理空间环境边界的区域。该物理空间环境的边界可以是明确的实体墙、门、或窗等建筑间隔物,也可以是根据空间信号传播强度、探测器或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划定的虚拟空间边界。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物理空间环境中的用户可以是在该物理空间环境中的任何人,也可以是指定的人。例如,当物理空间环境是家(此处具体指家庭所在的房间)时,用户就可以是在家中的丈夫、妻子、小孩、以及客人等的全部或者指定的某一个。

根据本公开各个实施例,监控空间物理环境中是否有用户可以通过任意预设的途径实现。例如,通过设置在该物理空间环境的边界的各种传感器、探测器、摄像仪等检测是否有用户通过边界进入到该物理空间环境中;或者通过特定装置的状态变化,例如,对于具有实体边界的物理空间环境,当门被从外面用钥匙打开,则可以确定有用户进入到该物理空间环境。又或者,例如,用户通过手机等各种终端设备连接到该物理空间环境中的智能家庭网络中,例如智能家庭网络的wifi或蓝牙等,从而可以确定该物理空间环境中有用户。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是门、窗、窗帘、灯、空调、饮水机、热水器、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电视、电脑、家庭影院、安全系统、医疗系统等等。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和第二智能家居设备是在不同智能控制模式下运行的智能家居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第一智能控制模式和第二智能控制模式都具有相应的预置的自动控制策略。这些自控控制策略包括在当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达到预置的条件时,对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其中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包括该物理空间环境的亮度、湿度、温度、噪声、环境安全性、环境噪声、以及当前时间、物理空间外部的各种参数等。对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的控制动作包括,可以是单独的控制动作,也可以使连动的控制动作。例如,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当预设条件为晚上19:00打开热水器加热水,以备用户洗漱时用水,此控制策略仅执行单一的控制动作;又例如,当预设条件是晚上19:00以后用户回到家(此处以家所在的房间为物理空间环境),此时在第一控制模式下,可以同时对多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相关连的控制动作,比如同时打开灯、调高空调使房间温度达到设定值、打开热水器、打开饮水机,甚至打开电视、家庭影院等等,此控制策略执行连动的控制动作。并且,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优先级要高于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优先级。例如,当用户控制操作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同时动作,或者,甚至相抵触时,受控制的智能家居设备优先执行用户的控制操作。其中具体执行的控制动作,根据受控制的特定智能家居设备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多样不同的形式,例如,对灯的控制可以是开启、关闭、调亮、调暗、或者维持现状;又例如,对安全系统,当监控到有人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物理空间环境时,可以是拉响警报,甚至同时自动报警等等。

图1a和图1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图。其中,图1a为用户在物理空间环境中的应用场景,图1b为监控到用户不在物理空间环境中的应用场景。在该应用场景中,为便于举例物理空间环境被示意为具有实体边界的房间。

如图1a所示,智能中控设备400监控到用户在房间中,确定对房间内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第一智能控制模式。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智能中控设备400可以按照预置的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对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同时,可以响应用户控制操作调整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当智能中控设备400按照预置的第一自动控制策略进行控制时,智能中控设备400会实时检测物理空间环境的各个参数。当这些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某几个的组合满足第一控制动作的预定条件时,智能中控设备400就对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执行第一控制动作,包括单独的第一控制动作或连动的第一控制动作。当智能中控设备400响应用户控制操作时,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操作命令,实时调控用户对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中特定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使房间内的物理参数实时调节到用户需要的程度。

图1a中仅是示例性地简单罗列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实际中,物理空间环境中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有更多种类,而且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彼此之间还可以存在直接的交互关系。图1a中的智能中控设备400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的智能中控设备400可以具有分体式结构,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

如图1b所示,智能中控设备400监控到房间中没有用户,从而确定对房间内的第二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第二智能控制模式。在第二智能控制模式下,智能中控设备400按照预置的第二自动控制策略对第二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并且控制第二智能家居设备禁止响应用户控制操作。当智能中控设备400按照预置的第二自动控制策略进行控制时,智能中控设备400实时检测物理空间环境的各个参数。当这些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某几个的组合满足第二控制动作的预定条件时,智能中控设备400就对第二智能家居设备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执行第二控制动作,包括单独的第二控制动作或连动的第二控制动作。

在上述的应用场景中,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和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是相同的智能家居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第一控制动作的预定条件和第二控制动作的预定条件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相同。例如无论房间中是否有用户,都可以设定房间的温度为20℃。

在上述应用场景中,当用户从房间中离开的过程中,智能中控设备400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模式将从第一智能模式切换为第二智能模式。此时,智能中控设备400通过检测房间内的各个参数,根据第二控制动作的预定条件对第二智能家居设备进行调节,从而使房间内的参数达到第二智能控制模式下的预定值。相应的,当用户回到房间的过程中,智能中控设备400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模式将从第二智能模式切换为第一智能模式。此时,智能中控设备400通过检测房间内各个参数,根据第一控制动作的预定条件对第一智能设备进行调节;同时智能中控设备400同时响应用户操作,将第一自动控制策略与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相结合,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调控以改变房间内的参数。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10,监控物理空间环境中是否有用户;

步骤S120,基于监控结果,确定智能控制模式;

步骤S130,基于智能控制模式控制该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

其中,

基于表征该物理空间环境中具有用户的第一监控结果确定第一智能控制模式;该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基于表征该物理空间环境中不具有用户的第二监控结果确定第二智能控制模式;该第二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禁止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实时监控该物理空间环境中是否有用户,确定对智能家居设备采用哪种智能控制模式,并基于该确定的智能控制模式控制该物理空间环境中至少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从而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使智能家居的运行控制更加适应多种情景。

具体地,当智能中控设备400监控到物理空间环境中存在用户时,得出表征该物理空间环境中有用户的第一监控结果,基于该第一监控结果,确定需要对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第一智能控制模式;并在第一智能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第一监控结果表征了该物理空间环境中有用户存在,该第一监控结果的具体呈现形式可以有任意多种形式,具体与监控手段相关。

本实施例中,当监控到用户存在物理空间环境中时,对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用户存在的第一智能控制模式。第一智能控制模式同时包括了预置的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和响应用户操作的环节。其中,第一自动控制策略为预置的该物理空间环境中有用户的策略,具体为,当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达到预定条件后执行相应的控制策略。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通过使该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使得当预置的第一自动控制策略不能够满足人的需求时,可以通过用户控制操作来控制用户希望控制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而使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达到用户想要的程度。用户的控制操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达,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语音等各种形式发出自己的实时需求,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通过识别用户发出的控制操作来响应用户的控制要求,然后根据用户控制操作控制相应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动作。本实施例,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可以实现一种更自然地、接近普通人的交互策略,从而及时地对用户的新需求快速反馈并动态交互,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实现了智能家居设备控制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智能家居设备的实时状态与用户的实时需求匹配。

类似地,当智能中控设备400监控到物理空间环境中不存在用户时,得出表征该物理空间环境中没有用户的第二监控结果;

基于该第二监控结果,确定需要对第二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第二智能控制模式;并在第二智能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第二监控结果表征了该物理空间环境中没有用户存在,该第二监控结果的具体呈现形式与监控手段相关。

本实施例中,当监控到用户不在物理空间环境中时,对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用户离开的第二智能控制模式。此时,第二智能家居设备禁止响应用户操作,仅根据预置的第二自动控制策略进行自动控制运行,从而使物理空间环境中的物理参数处于用户离开的合适状态,同时使相应的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最节能状态。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步骤S130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S1311: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第一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二设备状态,以改变该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

步骤S1312:加载用户响应模块,以使得在获得该物理空间环境中用户针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时,并响应该控制操作以控制与该控制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该第二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三设备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将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第一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二设备状态,同时加载用户响应模块,以在接收到到用户针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命令时,通过用户响应模块,响应用户的控制操作,对相应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将其从第二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三设备状态,以使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满足用户的需求。当没有接收到用户针对任意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命令时,继续基于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中预置的第一自动测量对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智能中控设备400通过自身加载用户响应模块,来响应用户对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向智能中控设备400发送指令的方式或者通过直接操作智能中控设备400的方式向用户响应模块发送控制指令,用户响应模块识别用户的控制指令,并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实现智能中控设备400实时掌控各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某些情况下,使智能中控设备400通过对多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连动控制,或者对多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进行优选控制,使得物理环境参数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同时,又能够达到节能高效等效果。例如,当用户的控制操作命令是“把温度调低”,此时,智能中控设备400响应用户控制操作后,可以执行把空调温度调低的动作,也可以当物理空间环境的外部环境凉爽时,选择把打开窗户通风并关闭空调。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步骤S130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S1321: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第一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二设备状态,以改变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

步骤S1322: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使能自身的用户响应模块,以使得每个该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在获得该物理空间环境中用户的针对其的控制操作时响应该控制操作以控制自身从该第二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三设备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将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从第一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二设备状态,同时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使能自身的用户响应模块。通过这种方式,当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时,用户可以针对特定的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发出控制操作指令,由该第一智能家居设备上的用户响应模块控制该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从第二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三设备状态。

本实施例中,智能中控设备400控制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各自加载用户响应模块,以响应用户对它们的控制操作。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在完成用户响应模块的加载后,可以直接响应用户的控制,即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可以直接识别用户的控制指令,并执行用户的控制操作。这种方式既可以减轻智能中控设备400的负担,也可以是提高用户特定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当用户响应模块和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出现冲突时,用户响应模块针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控制优先级高于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针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优先级。例如,智能中控设备400自身加载用户响应模块的情况下,用户响应模块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指令而进行的任何控制操作都优先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对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在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加载用户响应模块的情况下,用户响应模块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指令而进行的任何控制操作都优先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对该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任一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由此改变的物理空间环境的参数与用户的需求实时匹配。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步骤S130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S1331: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且满足针对第一智能家居设备的第一控制动作的预定条件时

,判断针对该第一控制动作是否基于该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该第一控制动作;

步骤S1332:如果基于该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第一控制动作则不再控制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执行该第一控制动作;

步骤S1333:如果未基于该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第一控制动作,则控制第一智能家居设备,执行该第一控制动作。

本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当达到第一控制动作的预定条件,要对第一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前,先判断在此之前是否有通过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相同的控制动作。如果判断出通过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相同的控制动作,则不再重复执行该第一控制动作;而相反如果没有通过用户响应模块的控制执行过相同的控制动作,则继续执行该第一控制动作。例如,在基于第一自动控制策略,当到晚上18:00时预置的第一控制动作是关闭窗户,如果在此之前用户已经关闭了窗户,则不再执行关闭窗户的第一控制动作;而相反,如果在此之前用户没有关闭窗户,则执行关闭窗户的第一控制动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智能家居设备重复执行控制动作,或者可以避免由于智能家居设备指令识别能力不足而导致执行相反的控制动作。例如,对于一类智能家居设备来说,开和关的指令是完全相同的,该类智能家居设备在关闭状态下检测到该开关指令后会切换至打开状态,而在打开状态下检测到该开关指令后会切换至关闭状态。因此,对于这类智能家居设备在响应于用户的控制而执行了第一控制动作的情况下,如果再执行同样的第一控制动作,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基于第二智能控制模式控制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包括,仅基于第二自动控制策略控制该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从第一设备状态调整到第二设备状态。在此控制模式下,第二智能家居设备禁止响应用户操作,根据预置的第二自动控制策略进行自动控制运行,从而使物理空间环境中的物理参数处于用户离开的合适状态,同时使相应的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最节能状态。

另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基于第二智能控制模式控制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还可以包括,验证用户身份信息,基于身份验证通过的验证结果控制该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当物理空间环境中没有用户时,允许特定身份并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对第二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必要的远程控制,以应对有限的特殊情况。比如,在第二控制模式下,当安全系统报警,身份验证通过的用户就可以通过智能中控设备400,控制摄像装置等远程获取该物理空间环境中的实时信息,及时确定是否有发生盗窃事件,以及是否要立刻报警等。又比如,有人敲房间门但房间中并没有人时,这种情况下身份验证通过的用户就可以通过智能中控设备400,控制门口的摄像装置等远程获取敲门人的信息,明确来人是客人还是快递员;如果来人是熟悉的客人、朋友等,该身份验证通过的用户可以通过智能中控设备400的远程控制设置等控制门打开,让客人先进屋等。在本实施例中,验证用户身份信息是为了使特定的用户获得对该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权限。本实施例中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是需要事先在智能中控设备400中进行过注册和认证的特定用户,例如是经过注册和认证的家庭的主人,而对家中没有通过身份验证的其他用户,比如小孩,就没有权限对第二智能家居设备进行远程的控制。本实施例方便用户在离开家时及时应对一些紧急的情况,进一步增强对智能家居设备控制的人性化。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中控设备的方框图。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智能中控设备400包括连接端口401和中央处理器402。其中,连接端口401用于与一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连接,该一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布置于物理空间环境中。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402与该连接端口连接,中央处理器402执行对智能家居设备的一系列控制动作,包括监控物理空间环境中是否有用户;基于监控结果,确定智能控制模式;基于该智能控制模式控制该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其中,基于表征该物理空间环境中具有用户的第一监控结果确定第一模式;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基于表征该物理空间环境中不具有用户的第二监控结果确定第二模式;该第二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禁止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连接端口401可以是wifi接口,也可以是蓝牙接口等等。该连接端口401可以把用户的控制操作命令传递给中央处理器402。

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402执行包括图2、图3、图4、图5中任意一个或任意多个组合的控制方法,以及本公开中所列示的其它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的智能中控设备400,在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能够在预置的第一自动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控制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在第二智能控制模式下,能够在预置的第二自动控制策略的同时,控制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禁止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以此方式,智能中控设备400更能适合多种场景的需求,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智能控制模式指令,确定智能控制模式;

基于该智能控制模式控制该物理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

其中,

基于第一智能控制模式指令确定第一智能控制模式;该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基于第二智能控制模式指令确定第二智能控制模式;该第二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禁止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

该方法应用在智能家居环境中的中控设备上,例如,家里的控制中心或者智能路由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中控设备切换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可以自己调启自己的用户响应模块以响应用户的控制操作,再由该中控设备去控制用户的操控操作所对应的物理空间中的的一个智能家居设备。或者,中控设备切换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直接控制物理空间内的与自己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调启智能家居设备他们自己的用户响应模块以响应用户针对某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另外,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控设备切换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其自动控制策略执行时用户响应模块执行过用户的操作控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监控物理空间环境中是否有用户以确定智能控制模式;基于智能控制模式控制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变化;基于表征空间环境中具有用户的第一监控结果确定第一智能控制模式;该第一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一智能家居设备处于能够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基于表征空间环境中不具有用户的第二监控结果确定第二智能控制模式,该第二智能控制模式下控制至少一个第二智能家居设备处于禁止响应用户控制操作的状态。该方法应用在智能家居环境中的中控设备上,如,家里的控制中心或者智能路由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中控设备切换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可以自己调启自己的用户响应模块以响应用户的控制操作,再由该中控设备去控制用户的操控操作所对应的物理空间中的的一个智能家居设备。或者,中控设备切换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直接控制物理空间内的与自己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调启智能家居设备他们自己的用户响应模块以响应用户针对某一个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另外,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控设备切换到第一智能控制模式其自动控制策略执行时用户响应模块执行过用户的操作控制。

根据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方法、装置、单元和/或模块可以通过有计算能力的电子设备执行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软件来实现。该系统可以包括存储设备,以实现上文所描述的各种存储。该有计算能力的电子设备可以包含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处理器、可重新配置处理器等能够执行计算机指令的装置,但不限于此。执行这样的指令使得电子设备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各项操作。上述各设备和/或模块可以在一个电子设备中实现,也可以在不同电子设备中实现。这些软件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软件模块),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电子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该指令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公开的方法。

这些软件可以存储为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的形式(比如类似ROM等存储设备),不论是可擦除的还是可重写的,或者存储为存储器的形式(例如RAM、存储器芯片、设备或集成电路),或者被存储在光可读介质或磁可读介质上(比如,CD、DVD、磁盘或磁带等等)。应该意识到,存储设备和存储介质是适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机器可读存储装置的实施例,该一个程序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实施例提供程序和存储这种程序的机器可读存储装置,该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任何一项权利要求该的装置或方法的代码。此外,可以经由任何介质(比如,经由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携带的通信信号)来电传递这些程序,多个实施例适当地包括这些程序。

根据本公开各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单元和/或模块还可以使用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以用于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的适当组合来实现。该系统可以包括存储设备,以实现上文所描述的存储。在以这些方式实现时,所使用的软件、硬件和/或固件被编程或设计为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相应上述方法、步骤和/或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适当地将这些系统和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其中的一部分或多个部分使用不同的上述实现方式来实现。这些实现方式均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