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平台探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1661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平台探照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无人机搭载探照装置进行空中探照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诸多无人机探照技术中,无人机升空后,探照灯开启和关闭时间由人工控制,需要有相关人员一直值守,增加人力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平台探照系统,通过红外探测和RFID识别技术配合控制探照的自动开启和关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人机平台探照系统,包括无人机以及安装于所述无人机上的探照灯,还包括处理器模块、红外探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GPS定位模块、RFID阅读模块以及若干RFID标签,所述红外探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GPS定位模块以及RFID阅读模块均安装于所述无人机上,所述红外探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GPS定位模块、RFID阅读模块以及探照灯分别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若干RFID标签设置于不同的地点或目标物上;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远程控制装置包括报警模块、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远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的飞行、设定探照模式以及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进行无线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无人机平台探照系统用来对一定的对象进行探照,通过远程控制装置可以设定不同的探照模式,包括红外探测探照模式、RFID识别探照模式以及红外探测和RFID识别共同工作的探照模式,通过不同的探照模式可以实现不同对象、不同情况下的探照灯自动开启或关闭。同时还可以读取探照对象的相关数据并传输至远程控制装置进行存储或显示,根据不同的探照结果还可以由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该无人机平台探照系统无需人工对探照灯进行控制,降低了人力工作负担;能够对探照对象自动进行探照作业,提高了探照效率和准确性;适用于多种对象、多种情况下的探照作业,提高了适用范围;并且在进行探照作业的同时还可以具有报警和数据存储显示等多种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无人机平台探照系统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无人机上的导航模块,所述导航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用于供所述无人机执行所述远程控制装置所设定的临时线路。在探照对象产生位置变化的情况下,由远程控制装置设定临时线路,导航模块根据临时线路来引导无人机的飞行路线从而对探照对象进行持续探照。

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平台探照系统具有人力工作负担低、探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以及功能多样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无人机平台探照系统包括无人机以及安装于无人机上的探照灯1,还包括处理器模块2、红外探测模块3、无线传输模块4、GPS定位模块5、RFID阅读模块6以及若干RFID标签7,红外探测模块3、无线传输模块4、GPS定位模块5以及RFID阅读模块6均安装于无人机上,红外探测模块3、无线传输模块4、GPS定位模块5、RFID阅读模块6以及探照灯1分别与处理器模块2连接,若干RFID标签7设置于不同的地点或目标物上;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远程控制装置包括报警模块8、存储模块9和显示模块10,远程控制装置可以是计算机,其具有数据计算和处理以及数据输入功能,其功能有设定无人机飞行路线、控制无人机的飞行设定探照模式以及与无线传输模块4进行无线通信等。

该无人机平台探照系统通过远程控制装置可以设定不同的探照模式,具体来说是远程控制装置发送指令给无线传输模块4,该指令被传输至处理器模块2,然后由处理器模块2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其他各个模块的开启与否,进而进行探照模式的切换,探照模式包括红外探测探照模式、RFID识别探照模式以及红外探测和RFID识别共同工作的探照模式。红外探测探照模式可以应用于对生物体的探照,仅开启红外探测探照模式的情况下,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由红外探测模块3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生物体的探测感知,当红外探测模块3探测到生物体信息后,处理器模块2接收到代表该探测行为的信息,无人机上搭载的探照灯1随即打开,同时GPS定位模块5将所处的位置信息传输至远程控制装置进行存储或由显示模块10进行显示;RFID识别探照模式可以应用于一定范围内的无差别探照或生物体或可移动物体的探照,仅开启RFID识别探照模式的情况下,可以事先将若干RFID标签7设置于不同的地点上,RFID标签7中存储有所设置地点的位置及其他相关信息,例如该地点的环境状况,这样可以划定出一定的识别范围,当RFID阅读模块6随着无人机的飞行进入到某一RFID标签7的可识别范围后,RFID阅读模块6对该RFID标签7进行识别以及信息阅读,处理器模块2接收到代表该识别行为的信息,无人机上的探照灯1随即打开,对被识别RFID标签7的识别范围所覆盖区域进行无差别探照,同时RFID阅读模块6读取RFID标签7中存储的位置和环境状况等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远程控制装置进行存储和显示,当RFID阅读模块6随着无人机的飞行离开该识别范围后,RFID阅读模块6停止识别,处理器模块2接收到代表停止识别行为的信息,无人机上的探照灯1关闭;或者可以将若干RFID标签7附着或植入不同的生物体或者可移动物体等目标物上,RFID标签7中存储有目标物的位置、类别等相关信息,这样可以控制无人机主动接近生物体或可移动物体,或者生物体或可移动物体产生位置变动时接近飞行中的无人机,总之只要带有RFID标签7的目标物进入RFID识别范围,无人机上搭载的探照灯1随即打开,同时RFID阅读模块6读取RFID标签7中存储的位置、类别等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远程控制装置进行存储或显示,当目标物与无人机之间超出RFID识别范围后,探照灯1关闭;红外探测和RFID识别共同工作的情况下,无论是RFID阅读模块6随着无人机的飞行进入事先划定的探照区域,或者无人机与生物体或可移动物体发生位置变化从而双方进入RFID识别范围,或者红外探测模块3随着无人机的飞行探测到生物体,探照灯1都随即打开,然后或者将GPS定位模块5定位的位置信息传输至远程控制装置进行存储或显示,或者RFID阅读模块6读取RFID标签7中的信息并传输至远程控制装置进行存储或显示;不同类型的RFID标签7的可识别距离不同,可根据附着物选择合适的RFID标签7,并控制无人机进入RFID标签7的可识别范围。

由于不同探照模式下的探照数据被发送至远程控制装置,因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探照模式选择是否启用报警模块8,例如在红外探测探照模式下,可以根据被探测生物体的不同选择探测到生物体时是否进行报警;又或者在RFID识别探照模式下,可以选择当无人机飞抵探测区域上空开始探测时即进行报警,值守人员即知无人机已到达目标区域;又或者在RFID识别探照模式下,可以选择当无人机与生物体或可移动物体相互间发生距离变化从而双方进入或离开RFID识别范围时进行报警等。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无人机上安装导航模块,导航模块与处理器模块2连接,可以在探照对象产生位置变化的情况下,由远程控制装置设定临时线路,例如临时追踪线路,导航模块根据临时线路来引导无人机的飞行路线从而对探照对象进行持续探照或间隔探照等。

该无人机平台探照系统可以应用于警用、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多个行业,例如通过红外探测探照可以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生物活动的探照;通过RFID识别探照可以进行一定区域内的无差别探照,便于地面人员在夜晚情况下进行地质情况的观测;通过将RFID标签7附着或植入生物体或可移动物体还可以进行动物活动或者车辆运输等位置变动情况下的探照等。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电子程序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本实用新型不涉及电子程序方面的改进或创新;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或者模块之间的连接或者通信方式除特别说明外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电连接或者串行、并行通信。

上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