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延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240阅读:1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器延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器延时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延时电路大多采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外附分立元件构成RC充放电延时原理的设计,虽然延时精度高但电路结构相对复杂,在出现故障和维修处理时相对繁琐。本延时装置设计只需用2~3个元件,不使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延时范围约在一分钟内,并可跟据需要粗略调整,对于需用延时并对定时精度要求不高的电器和设备非常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开机前需要预热和准备、经延时后再接通电源正式工作的负载电器或设备电器延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可与继电器合并一体量化生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器延时装置,包括交流电源、继电器、氖泡,其特点是两相交流电源的N线接继电器JD的线圈一端,继电器JD的线圈的另一端接继电器JD的一个常开端和与氖泡HL的公共端,氖泡HL的另一端接继电器JD的该常开端对应的闭合端,该闭合端对应的中间端接两相交流电的L线,继电器JD其余组的中间端、常开端分别用于接工作负载的两端。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其特征是在氖泡HL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氖泡内金属条受热膨胀完成接通电源所需一定时间的原理从而达到延时的目的,调整氖泡内工作的电流亦可改变金属条接通的时间,从而达到调整延时的目的;在氖泡两端并联小容量电容可改变氖泡内的电流大小,从而达到调整延时时间的目的,可灵活调整使用。本装置结构简单,所用元件可靠耐用,成本低廉;并可与继电器合并一体量化生产,作为有特殊功能的元器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器延时装置,参照图1,是两相交流电源的N线接继电器JD的线圈KT一端,继电器JD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数目组触点的继电器,本实施例以四组触点的继电器为例进行说明,继电器JD的线圈KT的另一端接继电器JD的常开端KA1和与氖泡HL的公共端,氖泡HL的另一端接继电器JD的常开端KA1对应的闭合端KM1,该闭合端KM1对应的中间端KO1接两相交流电的L线,该延时控制线路占用继电器JD的一组负载,继电器JD其余三组中间端、常开端分别用于接负载的两端,即负载FZ4的两端分别与继电器JD的中间端KO4、常开端KA4连接;负载FZ3的两端分别与继电器JD的中间端KO3、常开端KA3连接;负载FZ2的两端分别与继电器JD的中间端KO2、常开端KA2连接。

为了调整延时时间,参照图2,在氖泡HL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电容C采用CBB电容,选用耐压不低于400V、容量0.01uf~0.1uf的CBB电容并联在氖泡两端为最好,因延时时间受氖泡型号影响明显,不同型号延时时间会不同,可灵活调整使用。

本装置继电器JD采用220V交流电源供电,继电器JD为四路负载,呈四刀双掷模式,常态下一边四路为闭合状态,当接通电源后,四路开关向反方向闭合,完成负载电路接通。

本装置在使用时,继电器JD工作电源220V交流的N端接工作线圈KT一端,L端接中间点KO1处,当工作电源接通时,氖泡HL发光并产生热量,待积蓄的热量致使氖泡HL内金属条受热膨胀接通另一端时,氖泡HL内部瞬间短路,电源直接加载到继电器JD的线圈KT上,继电器JD的常开端KA1、KA2、KA3、KA4分别与中间端KO1、KO2、KO3、KO4吸合,因此工作电源L端通过KO1,KA1与继电器JD的线圈KT一端直接相连,电源锁死并维持工作状态,氖泡支路呈现旁路状态,不再起作用。本装置利用氖泡HL内金属条受热膨胀完成接通电源所需一定时间的原理从而达到延时的目的,调整氖泡HL内工作的电流亦可改变接通的时间,从而达到调整延时的目的;在氖泡HL两端并联电容C可改变氖泡HL内的电流大小,从而达到调整延时时间的目的,因大容量电容接通时瞬间电流较大且充电时间长易使氖泡HL工作不正常,经过试验宜选用耐压不低于400V的CBB小容量电容(0.01uf~0.1uf)并联在氖泡HL两端,可灵活调整使用。

本装置结构简单,所用元件可靠耐用,成本低廉;并可与继电器合并一体量化生产,作为有特殊功能的元器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