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插即用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685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插即用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即插即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机房监控管理系统,一般采用两种组网方式:RS485组网方式,以太网组网方式,两种方式都是采用主机系统主动轮询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当需要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添加时,需要在管理中心进行配置添加方可完成相关的监控系统搭建,但是,这对于用户进行系统的搭建难度是较大的,往往需要管理人员非常熟悉后台管理系统的配置管理的功能,需要花费大量的配置管理时间在后台管理系统的建设上,同时,还需要前端采集设备的配置及调试有非常高的门槛才能实现,因此,往往会出现前端配置与后台配置会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在进行设备变更、升级、更换、扩容的情况下,需要对后台管理系统做同步的升级、变更、更换或扩容,均需要通过大量的调试才能实现,无法实现相关设备监控即插即用的功能。

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即插即用监控系统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即插即用监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即插即用监控系统,包括设备智能采集端和后台管理服务器,还包括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和信息匹配模块;

所述设备智能采集端上设有数据采集口,所述数据采集口与检测模块相联通;

所述通讯模块一端与检测模块相联通,另一端与安装在后台管理服务器上的信息匹配模块相连接,通过检测模块能快速检测出数据采集口插入的设备类型与功率数据,并通过通讯模块把设备的注册信息快速传递到后台管理服务器的信息匹配模块中,实现设备与监控系统的匹配,该过程由设备的模块间自动进行检查和识别,在增减设备或更换设备时,能快速的进行调试,实现设备即插即用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信号传感器和与通讯模块相连接的通讯确认按钮,所述信号传感器的输入端设置在数据采集口上,所述通讯确认按钮与信号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通,通过信号传感器实现设备信息的快速传递,并通过通讯确认按钮实现设备与监控设备的匹配使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信号识别器至少为一个,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数据采集口的数量设置一个或多个信号识别器,用于快速的识别数据采集口插入的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匹配模块包括信息反馈器、中央控制器和与通讯模块相连接的信号识别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一端与信号识别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信息反馈器与通讯确认按钮相连接,通过中央控制器对识别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信息反馈器对匹配信息进行反馈,当检测模块检测反馈后即可配对成功并启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包括通讯电路芯片、串行通讯口和网络通信接口,所述串行通讯口安装在通讯电路芯片的两侧,所述网络通信接口与串行通讯口电连接,通过串行通讯口,实现通讯电路芯片与网络通信接口的通讯,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

更进一步的,所述网络通信接口为以太网接口,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网络的快速通信,使信息能更快捷得得到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电路芯片为RS232或RS485通讯电路芯片,通过RS232或RS485的通讯电路芯片,能实现多种电路的通讯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即插即用监控系统,通过检测模块能快速检测出数据采集口插入的设备类型与功率数据,并通过通讯模块把设备的注册信息快速传递到后台管理服务器的信息匹配模块中,实现设备与监控系统的匹配,该过程由设备的模块间自动进行检查和识别,在增减设备或更换设备时,能快速的进行调试,监控时能实现设备即插即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即插即用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信息匹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RS232通讯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RS485通讯电路原理图。

图中,1为设备智能采集端、2为后台管理服务器、3为检测模块、4为通讯模块、5为信息匹配模块、6为信号传感器、7为通讯确认按钮、8为信息反馈器、9为中央控制器、10为信号识别器、11为通讯电路芯片、12为串行通讯口、13为网络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即插即用监控系统,包括设备智能采集端1和后台管理服务器2,还包括检测模块3、通讯模块4和信息匹配模块5;设备智能采集端上设有数据采集口,数据采集口与检测模块3相联通;通讯模块4一端与检测模块3相联通,另一端与安装在后台管理服务器2上的信息匹配模块5相连接,通过检测模块3能快速检测出数据采集口插入的设备类型与功率数据,并通过通讯模块4把设备的注册信息快速传递到后台管理服务器的信息匹配模块中,实现设备与监控系统的匹配,该过程由设备的模块间自动进行检查和识别,在增减设备或更换设备时,能快速的进行调试,实现设备即插即用的功能。

如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模块3包括信号传感器6和与通讯模块相连接的通讯确认按钮7,信号传感器的输入端设置在数据采集口上,通讯确认按钮与信号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通,通过信号传感器实现设备信息的快速传递,并通过通讯确认按钮实现设备与监控设备的匹配使用,而信息匹配模块5包括信息反馈器8、中央控制器9和与通讯模块4相连接的信号识别器10,中央控制器一端与信号识别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信息反馈器与通讯确认按钮相连接,通过中央控制器对识别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信息反馈器对匹配信息进行反馈,当检测模块检测反馈后即可配对成功并启用。

此外,通讯模块包括通讯电路芯片11、串行通讯口12和网络通信接口13,串行通讯口安装在通讯电路芯片的两侧,网络通信接口与串行通讯口电连接,通过串行通讯口,实现通讯电路芯片与网络通信接口的通讯,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其中,网络通信接口为以太网接口,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网络的快速通信,使信息能更快捷得得到传递。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新建设备阶段,采取设备智能采集端可完成对被监控设备属性的设置包括后台管理服务器的设置,由前端的设备智能采集端定期向后台管理服务器提交相关的设备属性信息进行注册,得到后台管理服务器的许可后,后台管理服务器主动在系统中完成设备的添加,建立起相关设备信息在后台管理系统中的录入,再由后台管理服务器主动向注册设备发送注册完成信息后,进而完成了设备与后台管理系统的通讯建立,而在设备变更阶段:在前端设备属性发生任何变化后,前端设备会主动向后台管理服务器进行变更信息请求,后台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相关信息请求后,后台管理服务器对原有设备进行检索,然后进行设备属性信息的更新录入,再由后台管理服务器主动向变更设备发送变更完成信息后,进而完成设备与后台管理系统的通讯再建立,进而达到设备更新、更换、增加扩容实现即插即用的目的。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讯电路芯片11为RS232芯片,在RS232芯片上设有8对串行通讯口12,串行通讯口安装在通讯电路芯片的两侧,并通过网络的配对,使得网络通信接口13接收到通讯电路芯片11中的信号并传递到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相关信息请求后,后台管理服务器对原有设备进行检索,然后进行设备属性信息的更新录入,再由后台管理服务器主动向变更设备发送变更完成信息后,进而完成设备与后台管理系统的通讯建立。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讯电路芯片11为RS485通讯电路芯片,在RS485芯片上设有4对串行通讯口12,串行通讯口安装在通讯电路芯片的两侧,当串行通讯口12得到后台管理服务器的许可后,通过以太网传递到后台管理服务器,并主动在系统中完成设备的添加,建立起相关设备信息在后台管理系统中的录入,再由后台管理服务器主动向注册设备发送注册完成信息后,进而完成了设备与后台管理系统的通讯建立。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