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用枪支仿生机械手控制电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6214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警用枪支仿生机械手控制电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用枪支仿生机械手控制电路系统,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夹枪射击架方面目前国内外所生产的夹枪射击架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方面还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时常会出现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然而相关技术人员在这方面的进展又是停止不前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警用枪支仿生机械手控制电路系统,通过单片机精确控制气压阀通断来模仿人的手关节的手指间的活动来代替实际的人手的活动进而控制机械手握住枪支射击,同时,采用了WIFI无线控制,能够达到高效快捷安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警用枪支仿生机械手控制电路系统,包括:主控制电路、电源指示灯电路、程序下载接口电路、WIFI模块接口电路、气压阀接口电路。其中主控制电路信号输出端分别与WIFI模块接口电路、气压阀接口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程序下载接口电路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WIFI模块接口电路信号输出端与WIFI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1、晶振Y1、电容C1、电容C2、复位电路,其中复位电路包括电容C3、电阻R1,所述单片机U1的RST端与复位电路的电容C3一端和电阻R1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VCC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晶振Y1并联在单片机U1的XTLA1和XTLA2两端,晶振Y1两端分别通过电容C1、电容C2与地连接,单片机U1的VSS端与地GND连接,单片机U1的VDD端与直流电源VCC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电源指示灯电路包括:电阻R2、LED1灯,所述电阻R2一端与直流电源VCC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LED1灯与地GND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程序下载接口电路下载接口P1的1端与地GND连接,下载接口P1的2端和3端分别与单片机U1的P3.0端口和P3.1端口连接,下载接口P1的4端与直流电源VCC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WIFI模块接口电路包括电平转换芯片U3、接口P4、接口P5、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和电容C12,所述接口P4的1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DIN2端连接,接口P4的2端与单片机U1的P3.0端口连接,接口P4的3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ROUT2端连接,接口P4的4端与单片机U1的P3.1端口连接,接口P5的1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RIN2端连接,接口P5的2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DOUT2端连接,接口P5的3端与电容C9、电容C12的左端及GND端连接,电容C9的右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V+端连接,电容C12的右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V-端连接,电容C8的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CL+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CL-端连接,电容C11的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C2+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C2-端连接,电容C10的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VCC端以及电源VCC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GND端以及电源GND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气压阀接口电路包括:接口P3,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所述气压阀接口电路接口P3的1端交流电源VDD端连接,接口P3的2端与三极管Q2的1端连接,三极管Q2的3端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2的2端与三极管Q1的1端、电阻R3的1端连接,电阻R3的2端与直流电源VCC端连接,三极管Q1的3端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1的2端与电阻R4的1端连接,电阻R4的2端与单片机U1的P2.7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将数据连接线连接电脑并与所述下载接口电路连接,连通电源,电源指示灯LED1就会亮起,复位电路首先进行复位操作,晶振Y1用来提供工作所需的固定环境。控制程序通过下载接口电路接口P1的2端和3端与主控制电路单片机U1的P3.0端和P3.1端连接传入到单片机U1中,下载完成后,当按下控制开关时,单片机U1的P1.5端检测到低电平输入,单片机U1的P2.7端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1的2端检测到有低电平输入,使三极管Q1的1端与3端导通,进而三极管Q2的2端检测到有低电平输入,使三极管Q2的1端与3端导通,进而气压阀接口电路接口P3的2端与地GND连接,气压阀通电,机械手开始工作,握住枪支进行射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片机精确控制气压阀通断来模仿人的手关节的手指间的活动来代替实际的人手的活动进而控制机械手握住枪支射击,同时,采用了WIFI无线控制,能够达到高效快捷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指示灯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载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WIFI模块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压阀接口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警用枪支仿生机械手控制电路系统,包括主控制电路、电源指示灯电路、程序下载接口电路、WIFI模块接口电路、气压阀接口电路,其中主控制电路信号输出端分别与WIFI模块接口电路、气压阀接口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程序下载接口电路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WIFI模块接口电路信号输出端与WIFI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1、晶振Y1、电容C1、电容C2、复位电路,其中复位电路包括电容C3、电阻R1,所述单片机U1的RST端与复位电路的电容C3一端和电阻R1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VCC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晶振Y1并联在单片机U1的XTLA1和XTLA2两端,晶振Y1两端分别通过电容C1、电容C2与地连接,单片机U1的VSS端与地GND连接,单片机U1的VDD端与直流电源VCC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电源指示灯电路包括:电阻R2、LED1灯,所述电阻R2一端与直流电源VCC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LED1灯与地GND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程序下载接口电路下载接口P1的1端与地GND连接,下载接口P1的2端和3端分别与单片机U1的P3.0端口和P3.1端口连接,下载接口P1的4端与直流电源VCC端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WIFI模块接口电路包括电平转换芯片U3、接口P4、接口P5、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和电容C12,所述接口P4的1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DIN2端连接,接口P4的2端与单片机U1的P3.0端口连接,接口P4的3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ROUT2端连接,接口P4的4端与单片机U1的P3.1端口连接,接口P5的1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RIN2端连接,接口P5的2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DOUT2端连接,接口P5的3端与电容C9、电容C12的左端及GND端连接,电容C9的右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V+端连接,电容C12的右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V-端连接,电容C8的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CL+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CL-端连接,电容C11的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C2+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C2-端连接,电容C10的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VCC端以及电源VCC端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GND端以及电源GND端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气压阀接口电路包括:接口P3,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所述气压阀接口电路接口P3的1端交流电源VDD端连接,接口P3的2端与三极管Q2的1端连接,三极管Q2的3端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2的2端与三极管Q1的1端、电阻R3的1端连接,电阻R3的2端与直流电源VCC端连接,三极管Q1的3端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1的2端与电阻R4的1端连接,电阻R4的2端与单片机U1的P2.7端连接。

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