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精整机组助卷张力预设定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10520发布日期:2018-07-10 2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钢精整机组助卷张力预设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计算卷取第1圈时的助卷张力预设定值T1;

步骤二:计算卷取第i圈时的助卷张力预设定值Ti,i=2~N;

步骤三:设i=1;

步骤四:比较卷取机转矩反馈值Tf与助卷张力预设定值Ti的大小,如果Tf-Ti>ΔT,ΔT为转矩控制精度,则卷取机实时速度va=vl-vm,vl为机组速度,vm为控制系统速度激励值,转到步骤四继续执行;

步骤五:比较卷取机转矩反馈值Tf与助卷张力预设定值Ti的大小,如果Tf-Ti<-ΔT,则卷取机实时速度va=vl+vm,vl为机组速度,vm为控制系统速度激励值,转到步骤五继续执行;

步骤六:判别i<N是否成立?若成立,令i=i+1,转到步骤四;否则,转到步骤七;

步骤七:助卷卷取控制结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钢精整机组助卷张力预设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计算卷取第1圈时的助卷张力预设定值T1过程如下:

为了确定带钢弯曲至目标曲率所需的最小张力,将卷筒与已经卷取完的带钢看成一个整体,从带钢头部开始逆卷取方向取四分之一单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弹性力学,其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受力平衡及力矩平衡列出平衡方程:

式中:T为带钢张力,单位:N;F为周向力,单位:N;p为外圈带钢受到的均布压应力,单位:MPa;τ为外圈带钢受到的均布摩擦应力,单位:MPa;Mw为A截面的内力矩,单位:Nm;θ为方位角,单位:rad;R为卷筒半径,单位:mm;B为带钢宽度,单位:mm;

由于外圈带钢所受压应力较小,认为其处于临界滑移状态,则:

τ=μp (2)

式中:μ为带钢与卷筒间的摩擦系数;

联立式(1)和式(2)可得到:

根据弯曲弹塑性理论,可知内力矩Mw如下:

式中:h为带钢厚度,单位:mm;σs为带钢屈服强度,单位:MPa;ht为弹塑性分界区域的带钢厚度,单位:mm,E为带钢弹性模量,单位:MPa;

联立式(3)和式(4)可得助卷张力最小值Tmin为

为了避免带钢和卷筒之间以及带钢和已卷取带钢之间的打滑现象,助卷张力最大值T1max计算如下:

带钢在径向的力平衡方程式:

皮带的径向力平衡方程式:

根据式(6)、(7)得到

式中:Bb为皮带宽度,单位:mm;Tb为皮带张力,单位:N,式中,Ph为油压,MPa;D0、d0为液压缸缸径、杆径,mm;Q为皮带包覆力,单位:MPa;QR为带钢与卷筒间的正压力,单位:MPa;

忽略高次无穷小量,有

当dθ→0时,

考虑到带钢和卷筒间的摩擦,并忽略皮带和带钢间的摩擦,在圆周方向的力平衡方程为:

当dθ→0时,有dT=μQRBbRdθ

将式(9)代入,得到

当带钢头部进入与卷筒包角为θ的C点时,带钢与卷筒的切点B点处张力可根据式(11)得到

经积分可得Tθ=Tb(eμθ-1) (13)

当带钢头部到达压辊与卷筒的接触点D处时,在压辊力P的作用下,带钢与卷筒的切点B点处的张力为

式中为皮带助卷包角。

从而得到助卷张力最大值T1max:

卷取第一圈时,助卷张力预设定值T1为:

T1=a(Tmin+T0)+b(T1max+T0) (16)

式中:a、b为加权系数,取a=0.5、b=0.5;

T0为助卷皮带包覆卷筒时,卷筒转动阻力,单位:N。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钢精整机组助卷张力预设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计算卷取第i圈时的助卷张力预设定值过程如下:

卷取第i圈时,i=2~N,带钢已经成圈,靠助卷张力包覆在已卷取得带钢上,助卷张力与设定值Ti设为:

式中:Tp为助卷完成后的卷取张力设定值,单位:N。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钢精整机组助卷张力预设定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卷取前N圈的所述助卷张力预设定值Ti为控制目标,卷取机采用力矩控制模式,实现助卷张力预设定控制及闭环控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