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6660发布日期:2018-08-04 17:05阅读:11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电路控制器的接线接口与外部接线相接时,容易受到其他人员在检查线路或是扯动接线时,造成接线从接线接口处松动至脱落,影响电路控制器的工作。电路控制器的接线裸露在外面,无关人员很容易就将接线拔掉,造成电路控制器不能驱动外部原件运行。况且在目前高低压配电二次电路中,使用的是利用传统继电器的控制方式来改变电路的控制模块。高低压成套行业内二次回路均采用传统继电器配合二次逻辑电路通过人工接线控制对应一次元器件动作实现不同的控制方式。这种电路控制器的集成度低,占用箱(柜)体空间较大,安装位置局限性较大。通过人工装配按图接线,效率低,错误率高。由于二次元器件质量参差不齐,传统二次回路的控制方式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控制器,具有壳盖保护外部接线与接线接口的相接,防止接线因扯动从接线接口处脱落,壳盖与壳体的密合由智能锁控制,防止无关人员从接线接口处将接线拔掉影响电路控制器的工作,且该电路控制器将所有的接线集成在单片机上,占用空间小,方便人工接线,提高接线效率且降低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电路控制器,包括相适配的壳体和壳盖,壳体与壳盖一端滑动相连,另一端设有智能锁和温度传感器;

在壳体上设有信号输入接线接口,相对应的设有信号输出接线接口,在信号输入接线接口与信号输出接线接口之间设有显示其状态的LED显示灯;

所述壳盖设有与壳体上信号输入接线接口与信号输出接线接口相对应的出线开口,还设有散热孔;

在壳体内还设有与信号输入接线接口、信号输出接线接口以及LED显示灯相连的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还与光耦电路相连;

所述信号输出接线接口与光耦电路之间设有继电器,且继电器与信号输出接线接口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设有与单片机相连的RS485接口和串行通讯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锁包括电磁铁,磁铁,所述电磁铁设置在壳体上,且与单片机相连,所述磁铁设置在壳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锁设有指纹识别器。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锁还设有显示灯,显示其闭合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灯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为红灯,另一个为绿灯。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有温度显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设于在壳体与壳盖密合时的信号输出接线接口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输入接线接口之间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输出接线接口之间并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电路控制器,具有壳盖保护接线与接线口的连接,在壳盖上设置智能锁,防止无关人员拔掉接线影响电路控制器驱动外部设备的运行,且本实用新型将所有接线集成在单片机上,通过单片机技术,简化传统二次逻辑电路外部手工接线,优化高低压成套行业二次回路工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占用空间,提高接线效率以及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控制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控制器壳体内单片机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控制器的原理框图;

附图符号说明:1、壳体;2、壳盖;11、信号输入接线接口;12、电磁铁;13、温度传感器;14、信号输出接线接口;15、LED显示灯;16、单片机;121、显示灯;131、温度显示灯;21、出线开口;22、磁铁;23、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电路控制器如附图1所示,包括相适配的壳体1和壳盖2,壳体与壳盖一端滑动相连,另一端设有智能锁12和22、温度传感器13;

在壳体1上设有信号输入接线接口11,相对应的设有信号输出接线接口14,在信号输入接线接口11与信号输出接线接口14之间设有显示其状态的LED显示灯15;

壳盖2设有与壳体上信号输入接线接口与信号输出接线接口相对应的出线开口21,还设有散热孔23;

在壳体内还设有与信号输入接线接口、信号输出接线接口以及LED显示灯相连的单片机16,所述单片机还与光耦电路(图中未标识)相连;

信号输出接线接口与光耦电路之间设有继电器(图中未标识),且继电器与信号输出接线接口串联。

外部接线与电路控制器的接线接口连接后,可用壳盖2将电路控制器锁上,外部接线经过壳盖上的接线开口与外部设备相接。壳盖的打开需要智能锁的解锁后才可以打开,防止无关人员拔掉接线或是因为工作人员在检查线路时不小心扯掉了接线。智能锁包括电磁铁12,磁铁22,电磁铁设置在壳体上1,且与单片机相连,磁铁设置在壳盖2上。智能锁上还有显示智能锁是否锁紧的显示灯121,显示灯121有两个,一为红灯,一个为绿灯。当智能锁锁紧状态时,绿灯亮。同理地,当智能锁未锁紧时,红灯亮。智能锁还设有指纹识别器(图中未标识),电路控制器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录入自己的指纹,需要打开电路控制器进行接线或是检查电路控制器时,用自己的指纹就可以打开壳盖2。壳盖的材质为透明、硬质的塑料,能透过壳盖看到LED显示灯的状态。

电路控制器在工作时,容易发热,特别是接线与信号输出接线接口相接的地方,由于电压大,电路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大。散热孔23设于在壳体1与壳盖2密合时的信号输出接线接口14上端,便于散热。壳体上设有监测电路控制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有温度显示灯131,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显示灯在电路控制器温度超出正常值时会亮红色,提醒人们电路控制器温度超出正常值需要采取措施降温,以防电路控制器烧坏。电路控制器的温度正常值时,温度显示灯不亮。

壳体上还设有与单片机16相连的RS485接口(图中未标识)和串行通讯接口(图中未标识),RS485端口实现电路控制器与互联网连接的联网功能,串行通讯端口可与外部计算机相连将电路控制器的信息传送到计算机上。

在本实施例中单片机电路图如附图2所示,电路控制器与24V电源连接,通过外部24V电源经过电路控制器内部单片机电源电路转为5V电源供内部单片机使用。单片机16检测输入信号接口外部不同逻辑的操作信号,经过单片机逻辑运算,再经过光耦电路驱动到小型继电器。强电信号通过小型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输出信号接线端口,实现通断,外部元器件与信号输出接线端口连接完成不同的二次逻辑动作。

信号输入接线端口包括电源故障输入接线端口、防火阀关输入接线端口、DDC联动输入接线端口、过载故障输入接线端口、受控设备运行输入接线端口、手动模式输入接线端口、自动模式输入接线端口、手动停止输入接线端口、消防联动输入接线端口、运行反馈输入接线端口、风阀打开反馈输入接线端口以及多线启动端口,且信号输入接线端口之间并联。

各个信号输入接线端口还与开关相连,当外部接线与信号输入接线端口相连时,要关掉其中一个或几个信号输入接线端口的信号输入时,不需要将外部信号接线从信号接线端口处拔掉,只需控制这些开关来对这些信号的输入进行控制。

信号输出接线端口包括电源故障指示输出接线端口、过载报警指示输出接线端口、运行故障声报警输出接线端口、受控设备运行反馈输出接线端口、手动状态输出接线端口、自动状态输出接线端口、设备运行输出接线端口、风阀开输出接线端口、风阀关输出接线端口、运行故障反馈输出接线端口、受控设备运行反馈、手动状态反馈、自动状态反馈以及运行反馈输出接线端口,且信号输出接线端口之间并联。

电路控制器通过信号输入接线端口与外部连线相接将电源故障信号、防火阀关信号、DDC联动信号、过载故障信号、受控设备运行信号、手动模式信号、自动模式信号、手动停止信号、消防联动信号、运行反馈信号、风阀打开反馈信号以及多线启动信号转换成强电信号从信号输出接线端口传送给外部元件。外部元件根据这些强电信号完成二次逻辑动作。

各个信号输入接线端口之间并联,一个信号输入接线端口与外部接线的相连并不干扰另一信号输入接线端口与外部接线的相连,电路控制器都能根据这些信号驱动外部元件运行。同样地,各个信号输出接线端口之间的并联,一个信号输出接线端口与外部接线的相连并不干扰另一信号输出接线端口与外部接线的相连。

电源故障指示输出接线端口和过载报警指示输出接线端口与黄色灯串连。

运行故障声报警输出接线端口与电铃串连。

受控设备运行反馈输出接线端口与红色灯串连。

手动状态输出接线端口和自动状态输出接线端口与绿色的灯串连。

设备运行输出接线端口与接触器以及红色灯相连,接触器和红色灯之间并联。

电源故障指示输出接线端口、运行故障声报警输出接线端口、受控设备运行反馈输出接线端口、手动状态输出接线端口、自动状态输出接线端口以及设备运行输出接线端口都与AC220V的电源相连。当有电源故障以及有过载报警指示信号传来时,相应的黄灯就会亮。同样地,当有故障声报警信号时,电铃会响。当受控设备运行反馈信号传来,相应的红色灯会亮。手动状态以及自动状态的信号传来时,相应的绿灯会亮。设备运行信号传来,相应的红灯会亮。工作人员根据这些灯可以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不需要到现场去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节省工时。

风阀开输出接线端口、风阀关输出接线端口、运行故障反馈输出接线端口、受控设备运行反馈、手动状态反馈、自动状态反馈以及运行反馈输出接线端口与端子串联。信号输出接线端口通过端子与外部元件相连,驱动外部元件的运行。

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输入信号,经过单片机5逻辑运算,将弱电信号传给光耦电路,光耦电路将弱电信号转化为强电信号,驱动到继电器。强电信号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输出信号接线端口,实现通断,输出信号。外部元器件与信号输出接线端口连接,接受输出的信息完成二次逻辑动作。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状态,都会通过LED灯显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