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单轴增效支架光伏跟踪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7336发布日期:2018-10-30 23:01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斜单轴增效支架光伏跟踪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斜单轴增效支架光伏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支架,是光伏发电系统中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的特殊支架。目前光伏支架主要分为固定式光伏支架(安装角度为最佳倾角)、平单轴追日支架、斜单轴追日支架和双轴追日支架,其中各有优缺点,其中以双轴追日支架发电效率最高,但是由于该系统需要时刻跟踪太阳光,导致制造成本升高和占地面积增大,而且空地上的太阳光没有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东西方向追日、同时反射镜反射太阳光、增加光伏板的光照辐射量,提高太阳光综合利用效率的斜单轴增效支架光伏跟踪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斜单轴增效支架光伏跟踪系统,包括基柱、固定设置在基柱顶部的转动轴和沿所述转动轴轴向设置的横梁,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横梁套设连接,所述横梁的顶部设有连续折叠状的支撑架和等距排布的横向固定条,所述支撑架的折叠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条的内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呈斜角设置的若干支撑面,所述支撑架上依次交错固定设置在支撑面上的光伏板和反射镜,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横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横梁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基柱上设有限位框和转动连接在限位框端部的推动电机,所述推动电机的端部与所述转动杆铰接。

具体的,所述基柱上还固定设有控制箱和的蓄电池组,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组和推动电机相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与所述光伏板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控制箱包括电机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

具体的,所述限位框为U型结构,其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其开口处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推动电机的中部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推动电机设于位于所述横梁中部处的基柱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光伏板与反光镜之前的夹角来从而利用增加光照强度来提高光伏板的发电量,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同将光伏板以及反光镜设置在横梁上,通过横梁的转动带动光伏板以及反光镜最大程度来接受太阳光直射光和反射光,大幅提高太阳能接收辐射量,并且通过在横梁上设置固定条以及支撑架来固定光伏板以及反光镜位置,从而达到紧固的作用,使总体结构更加稳固,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推动电机达到对横梁转动的位置进行精准的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光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发电成本和占地面积,便于维修与调试,便于安装与操作,不仅适用于大型电站,也适用于分布式发电。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箱,利用对采集外界信息达到控制推动电机的运动,实现了对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并且便于发现组件的问题,便于快速更换以及维修,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斜单轴增效支架光伏跟踪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单轴增效支架光伏跟踪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单轴增效支架光伏跟踪系统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斜单轴增效支架光伏跟踪系统的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4所示,斜单轴增效支架光伏跟踪系统,包括基柱1、固定设置在基柱顶部的转动轴2和沿所述转动轴2轴向设置的横梁3,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横梁3套设连接,所述横梁3的顶部设有连续折叠状的支撑架6和等距排布的横向固定条301,所述支撑架6的折叠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条301的内部,所述支撑架6上设有呈斜角设置的若干支撑面(图示中未标记),所述支撑架6上依次交错固定设置在支撑面上的光伏板4和反射镜5,所述支撑架6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横梁3固定连接的固定板601,所述横梁3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基柱1上设有限位框8和转动连接在限位框8端部的推动电机9,所述推动电机9的端部与所述转动杆7铰接。

具体的,所述基柱1上还固定设有控制箱10和的蓄电池组11,所述控制箱10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组11和推动电机9相连接,所述蓄电池组11与所述光伏板4相连接。通过控制箱10控制推动电机9的转动,实现精准化,提高太阳光与光伏板照射的面积。

具体的,所述控制箱10包括电机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

具体的,所述限位框8为U型结构,其一端与所述横梁3固定连接,其开口处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推动电机9的中部转动连接。通过对推动电机9的定位从而使推动电机9更有效的带动横梁3进行转动。

具体的,所述推动电机9设于位于所述横梁3中部处的基柱上。通过设置推动电机9的位置减少带动横梁3转动的扭矩力,提供了整体使用的稳定性以及寿命,便于对横梁3转动的角度进行精准的控制,提供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基柱1依次并列固定安装在地面或其他外部固定物上,基柱1的顶部设有转动轴2,横梁3通过转动轴2设置在多个基柱1的顶部,从而利用转动轴2实现转动,且横梁3上固定设有光伏板4和反光镜5对太阳光进行找吸收,通过固定条和支撑架6对光伏板4与反光镜5的位置进行定位,提供了整体稳固性,以及在横梁3转动的过程中保证光伏板4以及反光镜5的位置不发生偏移,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在中部的基柱1上设有推动电机9,使推动电机9推动转动杆7实现对横梁3转动的控制,并且设置有控制箱10,控制箱10内设有电机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电机控制模块用大功率N、PMOS管及专用控制芯片设计的H桥专用控制电路,推动电机的伸缩达到控制横梁的转动,从而实现控制东西向的追踪;无线传输模块:用LoRa或NB-loT无线通信模式,来接受外部的指令,来控制传动系统的运行;电源管理模块:由单片机与专用电源管理芯片,来对蓄电池组的充、放及充电时间、充电电流进行管理。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