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卡插卡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356发布日期:2019-05-03 19:2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射频卡插卡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射频卡检测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频卡插卡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1621404953.5记载的一种射频卡到位检测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所述红外发射管的阴极与电能表MCU的第一I/O接口相连,阳极与电源相连;与所述红外发射管相对设置的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接收管的集电极与电源相连,发射极接地;开关三极管,所述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相连,且集电极与电能表MCU的第二I/O接口相连,发射极接地,基极与所述红外接收管的发射极相连。它替代了目前常规的费控电能表主动查询方式,只有当射频卡贴近智能表时(在有效的距离内),MCU才会接收到到卡信号,此时才开启射频电源,进行工作。无须定时频繁开启射频天线去查询是否射频卡,这样便可以将传导骚扰噪声尽量降到最低值,以满足国家或IEC的相关标准,同时也可以降低费控电能表的功耗。但它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需要不断发送信号查询,实时检测有无卡片接触或靠近,功率较大,且平常发送时容易耦合至电力线影响电网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射频卡插卡检测电路,它采用间隔发送查询方式,通过红外电路检测的方式进行询卡,平常射频电路处于待机状态,在检测到卡片后进行通讯操作,节省了功耗,同时保护电网不受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红外发射管HT1、红外接收管HR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电容C1、三极管T1,所述的红外发射管HT1的负极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T1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相连,红外发射管HT1的正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红外接收管HR1的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接,红外接收管HR1的接地端接地,红外接收管HR1的电源端与第四电阻R4和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三极管T1为PNP型三极管。

所述的红外发射管HT1经过三极管T1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相连。

所述的红外发射管HT1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地。

所述的红外接收管HR1的输出端经过第三电阻R3与电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红外电路检测的方式进行询卡,平常射频电路处于待机状态,两个管子一发一收(两个管子处于射频卡卡片的两侧)完成检测,当有射频卡片插入时红外发射信号被卡片挡住,红外接收管接收不到信号,IR_RXD电平发生变化,MCU检测到卡片后进行射频卡通讯操作,射频卡采用间隔发送查询方式,发现卡片时进行通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采用间隔发送查询方式,通过红外电路检测的方式进行询卡,平常射频电路处于待机状态,在检测到卡片后进行通讯操作,节省了功耗,同时保护电网不受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红外发射管HT1、红外接收管HR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电容C1、三极管T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红外发射管HT1、红外接收管HR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电容C1、三极管T1,所述的红外发射管HT1的负极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T1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相连,红外发射管HT1的正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接地,红外接收管HR1的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接,红外接收管HR1的接地端接地,红外接收管HR1的电源端与第四电阻R4和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三极管T1为PNP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其主要用于功放输出与NPN组成功放对管,还可用在脉冲开关控制电路。

所述的红外发射管HT1经过三极管T1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相连。红外发射管是由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发光体,用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常用砷化镓)制成PN结,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其光谱功率分布为中心波长830~950nm。发光二极管表现是正温度系数,电流越大温度越高,温度越高电流越大,LED红外二极管的功率和电流大小有关,但正向电流超过最大额定值时,红外二极管发射功率反而下降。

所述的红外发射管HT1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地。

所述的红外接收管HR1的输出端经过第三电阻R3与电源相连。红外线接收管是在LED行业中命名的,是专门用来接收和感应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光线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与红外线发射管成套运用在产品设备当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红外电路检测的方式进行询卡,平常射频电路处于待机状态,两个管子一发一收(两个管子处于射频卡卡片的两侧)完成检测,当有射频卡片插入时红外发射信号被卡片挡住,红外接收管接收不到信号,IR_RXD电平发生变化,MCU检测到卡片后进行射频卡通讯操作,射频卡采用间隔发送查询方式,发现卡片时进行通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采用间隔发送查询方式,通过红外电路检测的方式进行询卡,平常射频电路处于待机状态,在检测到卡片后进行通讯操作,节省了功耗,同时保护电网不受污染。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