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拦截器导弹的机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96774发布日期:2020-05-12 15: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反拦截器导弹的机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以及获取反拦截器导弹与拦截器之间实时的视线角参数;

根据所述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以及所述反拦截器导弹与拦截器之间实时的视线角参数,生成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

基于预设的bang-bang控制方法,根据所述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对所述的反拦截器导弹进行机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拦截器导弹的机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以及所述反拦截器导弹与拦截器之间实时的视线角参数,生成所述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的相对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的相对距离信息,生成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实时的视线反馈信号;

根据所述反拦截器导弹与拦截器之间实时的视线角参数以及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实时的视线反馈信号,确定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实时的视线角速度;

根据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实时的视线角速度以及所述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生成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拦截器导弹的机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包括拦截器的比例导引常数和拦截器的机动控制系统函数;所述根据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实时的视线角速度以及所述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生成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实时的视线角速度以及所述拦截器的比例导引常数,确定拦截器实时的加速度指令;

根据所述拦截器实时的加速度指令以及所述拦截器的机动控制系统函数,确定拦截弹实时的实际加速度;

基于预设的饱和函数,根据所述拦截弹实时的实际加速度,确定拦截弹实时的饱和加速度;

根据所述拦截弹实时的饱和加速度,生成拦截弹在靶平面方向的位移函数;

确定反拦截器导弹实时的加速度与反拦截器导弹在靶平面方向上位移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反拦截器导弹实时的加速度与反拦截器导弹在靶平面方向上位移的映射关系,生成反拦截器导弹在靶平面方向的位移函数;

根据所述拦截弹在靶平面方向的位移函数以及所述反拦截器导弹在靶平面方向的位移函数,生成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拦截器导弹的机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bang-bang控制方法,根据所述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对所述的反拦截器导弹进行机动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反拦截器导弹的最大加速度;

根据所述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确定反拦截器导弹的速度与拦截弹的速度相等的时刻;

根据所述反拦截器导弹的速度与拦截弹的速度相等的时刻,生成bang-bang控制方法的开关函数;

根据所述bang-bang控制方法的开关函数,对所述的反拦截器导弹进行机动控制。

5.一种反拦截器导弹的机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以及获取反拦截器导弹与拦截器之间实时的视线角参数;

模型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以及所述反拦截器导弹与拦截器之间实时的视线角参数,生成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

机动控制单元,用于基于预设的bang-bang控制方法,根据所述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对所述的反拦截器导弹进行机动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拦截器导弹的机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生成单元包括:

相对距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的相对距离信息;

视线反馈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的相对距离信息,生成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实时的视线反馈信号;

视线反馈信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拦截器导弹与拦截器之间实时的视线角参数以及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实时的视线反馈信号,确定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实时的视线角速度;

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实时的视线角速度以及所述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生成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拦截器导弹的机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包括拦截器的比例导引常数和拦截器的机动控制系统函数;所述模型生成模块包括:

加速度指令确定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拦截器与反拦截器导弹之间实时的视线角速度以及所述拦截器的比例导引常数,确定拦截器实时的加速度指令;

拦截弹实际加速度确定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拦截器实时的加速度指令以及所述拦截器的机动控制系统函数,确定拦截弹实时的实际加速度;

拦截弹饱和加速度确定次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饱和函数,根据所述拦截弹实时的实际加速度,确定拦截弹实时的饱和加速度;

拦截弹位移函数生成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拦截弹实时的饱和加速度,生成拦截弹在靶平面方向的位移函数;

反拦截器导弹位移函数生成次模块,用于确定反拦截器导弹实时的加速度与反拦截器导弹在靶平面方向上位移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反拦截器导弹实时的加速度与反拦截器导弹在靶平面方向上位移的映射关系,生成反拦截器导弹在靶平面方向的位移函数;

模型生成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拦截弹在靶平面方向的位移函数以及所述反拦截器导弹在靶平面方向的位移函数,生成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拦截器导弹的机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控制单元包括:

最大加速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反拦截器导弹的最大加速度;

开关时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确定反拦截器导弹的速度与拦截弹的速度相等的时刻;

开关函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拦截器导弹的速度与拦截弹的速度相等的时刻,生成bang-bang控制方法的开关函数;

bang-bang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bang-bang控制方法的开关函数,对所述的反拦截器导弹进行机动控制。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反拦截器导弹的机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反拦截器导弹的机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以及获取反拦截器导弹与拦截器之间实时的视线角参数;根据拦截器的机动控制参数以及反拦截器导弹与拦截器之间实时的视线角参数,生成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基于预设的Bang‑bang控制方法,根据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果预测模型对的反拦截器导弹进行机动控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预测突防效能来优化导弹Bang‑bang机动策略的决策优化方法,使导弹在突破拦截器的拦截时,能以相同的机动能量,获得比现有突防方法更大的脱靶量,从而可以提高反拦截器导弹的突防效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光;梁旭东;郭建新;赵炯;李鸿艳;于长青;徐鲁辉;李志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京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