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及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2268发布日期:2020-10-13 08:0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旋钮及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钮、控制装置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消费市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市场上的许多家用电器都具有控制结构。例如热水器、燃气灶、微波炉、洗衣机、烹饪机,电磁炉,电饭煲等电器中,控制结构可能是触控面板,也可能是按钮旋钮等,实现调节确认等功能。对于旋钮等控制结构来说,其功能单一,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旋钮及家用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钮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旋钮,包括:第一组件,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感应件;第二组件,套设于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包括第二感应件;其中,在第二组件以一旋转轴旋转时,第一感应件相对旋转轴固定,第二感应件环绕旋转轴运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旋钮。

本申请提供的旋钮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二组件套设于第一组件,以一旋转轴旋转;第一组件中的第一感应件相对旋转轴固定,第二组件中的第二感应件环绕旋转轴运动。分别通过第二感应件实现旋转调节的功能,通过第一感应件实现按动或触控的按键确定功能,集成旋转与按键功能,使操作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旋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旋钮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旋钮所对应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旋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旋钮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旋钮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7是本申请旋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旋钮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旋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旋钮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旋钮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旋钮第五实施例的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旋钮第五实施例的第二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旋钮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旋钮第六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旋钮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旋钮第七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旋钮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旋钮第八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旋钮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旋钮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旋钮第十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旋钮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旋钮第十一实施例中自锁部和锁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3所示旋钮第十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家用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所示家用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6所示家用电器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旋钮可应用于家用电器中,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集成实现旋转调节及按键确认的功能,其结构具体如下。

请参阅图1-图3,图1是本申请旋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旋钮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旋钮所对应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旋钮100包括第一组件11和第二组件12,第二组件12套设于第一组件11,第二组件12可以以旋转轴x旋转,实现旋转调节的功能,具体可以是整个旋钮100共同旋转,即第一组件11也可发生旋转,或仅第二组件12旋转。

旋钮100中实现旋转调节和按键确认的功能,具体是通过感应件实现。第一组件11包括第一感应件111,第二组件12包括第二感应件121,在第二组件12以旋转轴x旋转时,第一感应件111相对旋转轴x固定,位置固定,以实现按动或触控的按键确认功能;第二感应件121则环绕旋转轴x运动,以实现旋转调节功能。

本实施例旋钮100通过以上方式实现了旋转调节和按键确认功能的集成。

旋钮100应用于家用电器中,可配合控制面板900使用,在控制面板900中设置相应的感应件,旋钮100吸附在控制面板900的感应位置,通过感应件之间的感应实现控制。这种方式使得家用电器中的控制面板无需开槽,可保持控制面板的整洁。

实现感应控制的感应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红外感应、霍尔感应、磁阻感应等,还可以是电容感应,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容感应,即第一组件11和第二组件12均为导电件,作为感应电极与控制面板900中的感应电极构成电容,实现电容感应。采用电容感应的方式,在不使用旋钮时,用户通过手指操作也可以在控制面板900的表面产生感应控制。

由于第二组件12和第一组件11均为导电体,为了避免两者之间出现干扰,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绝缘件13。

第一感应件111为了实现按键确认功能,相对旋转轴x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件111具体为以旋转轴x为中心轴的导电柱,本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1整体可作为第一感应件111穿设于第二组件12,用户在使用时,通过触摸或按动第一组件11,可改变第一感应件111产生的电容,从而实现感应。

第二组件12则包括以旋转轴x为中心轴的导电环122,第二感应件121为设置在导电环122内壁的导电块121,第二组件12在转动时,导电块121围绕旋转轴x运动,从而实现旋转感应。第二组件12呈圆环状,且第二组件12套设于第一组件11,即整个旋钮呈圆柱状。

第二组件12、第一组件11及绝缘件13之间的装配主要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固定安装。

具体的,导电环122包括沿旋转轴的方向相对的上开口1221和下开口1222,在旋钮100使用时,下开口1222朝向控制面板900。导电环122内壁朝向旋转轴x凸出设置有凸起部123,凸起部123朝向上开口1221的上表面形成台阶面1231,第一组件11卡置于台阶面1231,且与台阶面1231之间设置有绝缘件13。进一步的,导电块121朝向上开口1221的上表面与凸起部123的上表面1231位于同一平面,共同构成台阶面1231。

凸起部123朝向下开口1222的下表面形成抵接面1232,导电块121朝向下开口1222的下表面相较于凸起部123的下表面1232更靠近下开口1222,进一步的,导电块121的下表面可与导电环122的下表面平齐,即导电块121作为第二感应件,其靠近控制面板900设置;导电柱作为第一感应件111穿设于导电环122,也靠近控制面板900设置;便于感应检测。

由于第二组件12中导电环122的凸起部123结构设计,为方便组装,第二组件12和第一组件11之间的绝缘件13包括第一绝缘环131和第二绝缘环132,第一绝缘环131由上开口1221组装于导电环122中,第二绝缘环132由下开口1222组装于导电环122中。

第一绝缘环131包括相互连接的容置部1311和穿孔部1312,容置部1311由上开口1221放置于台阶面1231;第二绝缘环132包括相互连接的盖设部1321和开孔部1322,盖设部1321由下开口1222抵接于抵接面1232,穿孔部1312和开孔部1322连通。

第一组件11容置于容置部1311中,且穿设于穿孔部1312和开孔部1322。在第一绝缘环131和第二绝缘环132安装后,再将第一组件11安装于绝缘件13中。

在盖设部1321上还设置有开槽1323,导电块121卡置于开槽1323中,导电块121能够直接与控制面板发生感应,避免被盖设部1321遮盖。

旋钮100在使用时,需吸附在控制面板900上,因而第一组件11或第二组件12上还设置有吸附件14,吸附件14可以是磁吸件或吸附胶。

本实施例中吸附件14为磁吸件,设置在第一组件11上,在旋钮100中间位置的第一组件11吸附在控制面板900上。本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1包括沿旋转轴x的方向相对的按钮顶面112和按钮底面113,第二组件12也包括沿旋转轴x的方向相对的旋钮顶面124和旋钮底面125,第一组件11穿设于第二组件12,按钮底面113伸出于旋钮底面125。第一组件11与控制面板900接触时,第二组件12与控制面板900存在一定间隔,在旋钮100旋转时,可减小旋钮100与控制面板900之间的摩擦力。

图3呈现了控制面板900中感应件的设置方式,其中包括对应第一感应件111的第三感应件911,对应第二感应件121的至少两个第四感应件912,至少两个第四感应件912对应第二感应件121的环绕路径分布。在旋钮100操作时,通过检测第三感应件911和第四感应件912中感应量的变化来判断旋转调节功能或按键确认功能。

在采用电容式感应时,第三感应件911和第四感应件912可以为弹簧、ito、镀膜、pcb铜皮、导电海绵等良导体。为了与旋钮100中的磁吸件14相互作用,控制面板900中还设置有磁铁92。

本实施例旋钮100通过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分别实现旋钮调节和按键确认功能。

为了使旋钮的旋转及按键使用更为便捷,本申请进一步在结构上对旋钮进行改进。

对于旋转功能,用户在进行旋转操作时,旋转顿挫感不够明显,因而用户操作缺乏手感,容易出现误操作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中采用磁力结构和弹力结构两种方式实现旋转顿挫感。

对于磁力结构,本申请提出图4、图7和图9三个实施例,三个实施例的大致结构类似,因而以下在进行描述时采用同一组标号。

对于该三个实施例旋钮200,包括第一组件21、第二组件22以及座体23,座体23形成有容置腔,第一组件21设置于容置腔内,第二组件22旋转套设于座体23。座体23位于第一组件21和第二组件22之间,可以为绝缘体。

在三个实施例中,第二组件22包括相对座体23的第一表面221,座体23包括相对第一表面221的第二表面231;第一表面221和第二表面231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磁吸件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吸件24;第一表面221和第二表面231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二磁吸件组,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磁吸件25。第二组件22相对座体23旋转时,第一磁吸件组和第二磁吸件组的相互作用力发生变化。

当旋转组件22相对座体23旋转时,旋转的位置不同,第一磁吸件组与对应的第二磁吸件组之间的吸引力也发生相应的大小变化,进而用户旋转该旋钮200的旋转阻力也发生相应的大小变化。当第一磁吸件组中的第一磁吸件24与第二磁吸件组中的第二磁吸件25相互靠近时,第一磁吸件组和第二磁吸件组之间的吸引力驱使两者之间有相互贴合的趋势,此时用户旋转该旋钮200的旋转阻力较小;当第一磁吸件组中的第一磁吸件24与第二磁吸件组中的第二磁吸件25相互贴合时,由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吸引力作用,此时用户旋转该旋钮200并欲使第一磁吸件组与第二磁吸件组相互分离的旋转阻力较大。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用户旋转旋钮200时的旋转阻力呈规律性变化,第一磁吸件组与第二磁吸件组的磁性强度、第一磁吸件组中第一磁吸件24的排布间距及数量、第二磁吸件组中第二磁吸件25的排布间距及数量均呈规律性变化。详细地,当第一磁吸件组与第二磁吸件组的磁性强度越大,旋转阻力越大,用户的手感强度越大,旋转顿挫感越明显;当第一磁吸件组中第一磁吸件24和第二磁吸件组中第二磁吸件25的排布间距越大,用户匀速旋转旋钮200时前后两次顿挫感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因此,第一磁吸件组与第二磁吸件组的磁性强度、第一磁吸件组中第一磁吸件24的排布间距及数量、第二磁吸件组中第二磁吸件25的排布间距及数量均可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调整设置,在此不作进一步限制。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钮通过磁力的柔和变化实现用户旋转该旋钮200时的顿挫感,整个旋转过程摩擦较小,用户旋转该旋钮200时更柔和、顺滑。

进一步地,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旋钮200可对应第一磁吸件组与第二磁吸件组相互吸引贴合的位置设置多个档位。利用第一磁吸件组与第二磁吸件组之间吸引力驱使旋钮200旋转至对应的档位,从而实现多个档位的准确调节,避免出现用户过度旋转旋钮200或旋钮200未旋转到位的情况,使得本实施例的档位感清晰。

在本三个实施例中,第二磁吸件组以第二组件22的旋转轴x为中心轴设置,第二磁吸件组中相邻的第二磁吸件25之间的夹角为5°~180°,例如第二磁吸件组中的相邻第二磁吸件25之间的夹角为10°或40°或80°、或120°等。

对于三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以下给出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4-图6,图4本申请旋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旋钮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旋钮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

其中,第二组件22包括围绕旋转轴的旋钮内侧面,第一表面221即为上述旋钮内侧面;对应地,座体23包括围绕旋转轴的座体外侧面,座体外侧面为第二表面231。具体地,第一磁吸件组设置于第一表面221上,即旋钮内侧面上;第二磁吸件组设置与第二表面231上,即座体外侧面上。

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磁吸件24为间隔插设于第二组件22上的永磁体,第二磁吸件25设置为间隔形成于第二表面231上的若干可以磁化的凸起,并且第一磁吸件24竖直插设于第二组件22上。

当然,在其他应用场景中,第一磁吸件组也可设置于第二表面231上,即座体外侧面上,相应地,第二磁吸件组设置于第一表面221上。具体地,第一磁吸件24设置有四个。当然,在其他应用场景中,第一磁吸件24的数量也可为大于1个的其他任意个,只要达到与座体1上的第二磁吸件25相互配合以使用户旋转第二组件2时产生顿挫感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磁吸件24以第二组件22的旋转轴x为中心轴均匀分布,至少两个第二磁吸件25也以旋转轴x为中心轴均匀分布,用户旋转旋钮200时的旋转阻力呈波浪线规律变化。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4与第二磁吸件25也可以旋转轴x为中心轴呈非均匀分布,同样可以实现提升用户手感避免误操作的目的。

请参阅图7-图8,图7是本申请旋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旋钮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磁吸件25为间隔插设于座体23上的永磁体,并且第二磁吸件25竖直插设于座体23上。由此,当用户旋转第二组件22时,第一磁吸件24与第二磁吸件25之间的吸引力或排斥力也相应发生变化,具体原理不再赘述。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磁吸件25的设置,相较第二实施例,第二组件22与座体23之间的作用力变化幅度较大,进而用户的旋转旋钮200的顿挫感越明显,进一步地档位感也越清晰。

请参阅图9-图10,图9是本申请旋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旋钮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第四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座体23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232和套设部233,第二组件22包括相互连接的台阶部222和外圈部223,其中插接部232插设于台阶部222,外圈部223套设于套设部233。其中,台阶部222的台阶面为第一表面221,套设部233与台阶面相对的表面为第二表面231。具体地,第一磁吸件组的若干第一磁吸件24平铺设置于第二组件22上的第一表面221上,第二磁吸件组的若干第二磁吸件25平铺设置于座体23上的第二表面231上。

以上三个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使用时的旋转顿挫感,避免误操作的问题。

对于弹力结构,本申请提出图11、图14和图16三个实施例,该三个实施例的大致结构类似,因而以下在进行描述时采用同一组标号。

对于该三个实施例旋钮300,同样包括第一组件31、第二组件32以及座体33。

第二组件32包括相对座体33的第一表面321,座体33包括相对第一表面321的第二表面331;第一表面321和第二表面331中的一个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凸起34;第一表面321和第二表面331中的另一个形成有凹凸结构35。第二组件32相对座体33旋转时,弹性凸起沿着凹凸结构滑动。

具体地,凹凸结构35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凸起,相邻两个凸起之间间隔形成凹槽。当凹凸结构35中凸起的凸伸高度越高,旋转阻力越大,用户的手感强度越大,旋转顿挫感越明显,当相邻凸起之间的间隙越大,用户匀速旋转旋钮300时前后两次顿挫感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相反地,当凹凸结构35中凸起的凸伸高度越低,旋转阻力越小,用户的手感强度越小,旋转顿挫感越不明显,当相邻凸起之间的间隙越小,用户匀速旋转旋钮300时前后两次顿挫感之间的间隔时间越短。因此,凹凸结构35中凸起的凸伸高度及相邻凸起之间的间隙大小可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调整设置,在此不作进一步限制。

进一步的,为了使用户旋转旋钮300时的旋转阻力呈规律性变化,凸起的凸伸高度及相邻凸起之间的间隙可呈规律性变化。

在以下各实施例中,凹凸结构35以第二组件32的旋转轴为中心轴设置,凹凸结构35中相邻凸起之间的夹角为1.5°~180°,例如凹凸结构35中相邻凸起之间的夹角可以为20°或50°或80°或100°等。

通过弹性凸起沿凹凸结构35的滑动,使得弹性凸起沿转动方向拨动凹凸结构35中的若干凸起,弹性凸起每次从凹凸结构35中的凸起旋转至凹槽时,或者从凹凸结构35中的凹槽旋转至凸起时,用户旋转旋钮300的旋转阻力均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当第二组件32未转动时,弹性凸起可以停留在凹凸结构35中的凹槽中,即凹槽对第二组件32的旋转位置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由此本旋钮300对应凹凸结构35中的凹槽可以设置多个档位,并利用凹凸结构35中凹槽的上述限位作用实现多个档位的准确调节,避免出现过度旋转旋钮300或旋钮300未旋转到位的情况。

另外,弹性凸起的数量也可根据旋钮300所需的旋转阻力的大小调整设置。理论上,弹性凸起的设置数量越多,旋转该旋钮300所需的旋转阻力的最大值越大,旋转顿挫感越明显,进而档位感越清晰。

对于三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以下给出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1-图13,图11是本申请旋钮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旋钮第五实施例的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所示旋钮第五实施例的第二截面结构示意图。

第二组件32包括围绕旋转轴的旋钮内侧面,旋钮内侧面即为第一表面321;座体33包括围绕旋转轴的座体外侧面,座体外侧面为第二表面331。具体地,旋钮内侧面即第一表面321形成有凹凸结构35,座体外侧面即第二表面331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凸起34。当然,旋钮内侧面即第一表面321也可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凸起,相应地,座体外侧面即第二表面331形成有凹凸结构35。

进一步地,座体外侧面即第二表面3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簧片36,每一簧片36上形成有一个弹性凸起34。具体地,如图12所示,簧片36呈弯折形条状延伸设置,且数量为2个,相应地,弹性凸起34的数量也为2个。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凹凸结构35所在的表面为一平行于旋转轴的垂直表面,即旋钮内侧面为垂直表面,簧片36的弹性凸起亦沿平行于旋转轴的方向设置且凸伸于簧片36以可沿着凹凸结构35滑动。

当然,簧片36也可呈其他形状设置,且簧片36数量及弹性凸起的数量也可为其他任意个,只要达到当第二组件32相对座体33旋转时,弹性凸起34沿着凹凸结构35滑动的效果即可。

请参阅图14-图15,图14是本申请旋钮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旋钮第六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第六实施例与上述第五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座体外侧面即第二表面331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件37,每一弹性件37上连接一个球体38,该球体38凸出于第二表面331,即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凸起为上述球体38。用户旋转旋钮300时,球体38在弹性件37的作用下靠近或远离座体33运动,同时在用户的外力作用下沿凹凸结构35滑动,以使旋转阻力发生变化。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37为弹簧,当然也可为其他弹性结构,只要达到当球体38沿凹凸结构35滑动时,使得旋转阻力发生变化的效果即可。并且,连接于弹性件37上的上述球体38也可为其他形状结构,例如正方体、六面体等。

请参阅图16-图17,图16是本申请旋钮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旋钮第七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座体33包括相互连接的插接部332和套设部333,第二组件32包括相互连接的台阶部322和外圈部323,插接部332插设于台阶部322,外圈部323套设于套设部333,台阶部322的台阶面为第一表面321,套设部333与台阶面相对的表面为第二表面331。

在实施例中的凹凸结构35设置于第一表面321即台阶面上,簧片39设置于第二表面331上,且簧片39外周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臂391,一个弹性臂391的自由端上形成有一个弹性凸起34。具体地,簧片39呈扁平状闭合环形结构,且具有两个弹性臂391,相应地,弹性凸起34也设有两个。并且,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形成凹凸结构35的第一表面321为垂直于旋转轴的水平表面。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应用场景中,第一表面321也可设置为倾斜表面。

当然,簧片39也可呈其他形状设置,且弹性臂391及弹性凸起34的数量也可为其他任意个,只要达到当第二组件32相对座体33旋转时,弹性凸起34沿着凹凸结构35滑动的效果即可。

以上三个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使用时的旋转顿挫感,避免误操作的问题。

对于按键功能,用户在使用时,仅需要触摸点击第一组件,缺乏力感和手感,容易导致误操作。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出图18、图20、图21和图23四个实施例,以下也采用同一组标号进行说明描述。

旋钮400包括第一组件41、第二组件42以及座体43,座体43包括沿旋转轴x的方向相对的座体顶面和座体底面,容置腔内设置有连接第一组件41的弹性元件44。第一组件41活动设置于容置腔内,相对座体43沿旋转轴x的方向运动。

用户在操作第一组件41时,第一组件41朝向座体底面运动,弹性元件44发生弹性变形。由此,用户需克服弹性元件44的弹性力按压第一组件41才能实现相应功能的调节,第一组件41存在行程变化,使得用户具有良好的力感和手感体验,并且有效避免了误操作的问题。并且,当用户操作按钮400完毕后,第一组件41可在弹性元件44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以下对四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8-19,图18是本申请旋钮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所示旋钮第八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座体43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部432和套设部433,底座部432形成有第一槽孔4321,套设部433形成有第二槽孔4331,第一槽孔4321和第二槽孔4331构成上述容置腔431;相应地,第一组件41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411和按键部412,连接部411嵌设于底座部432,按键部412嵌设于套设部433。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4连接于按键部412和底座部432之间,位于第二槽孔4331。具体地,弹性元件44为弹簧,弹簧连接于按键部412和底座部432之间,且套设于连接部411。当然弹性元件44也可为其他弹性结构,例如弹性悬臂、弹片等,只要达到当用户按压按钮400时,弹性元件44发生弹性形变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类型的弹性元件44具有不同的弹性力,弹性元件44的最大形变程度、用户按压按钮400的按压力也不相同,进而用户的力感和手感体验也不相同。并且,随着第一组件41向座体底面运动的距离的增大,即按压行程的增大,用户按压按钮400的按压力的变化方式也不相同。由此,按钮400中弹性元件44的采用类型可根据具体使用需要确定,最大按压行程及按压力的大小变化也可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调整设置。

例如,弹簧类弹性元件可以实现较大的按压行程,而弹片类弹性元件或硅胶类弹性元件只能实现较小的按压行程。在本实施例中,按压行程范围为0.15mm~20mm,例如按压行程为0.15mm或10mm或15mm或20mm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按压行程范围为0.2mm~10mm,使用性能更佳。

请参阅图20,图20是本申请旋钮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第八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座体43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部432和套设部433,底座部432形成有第一槽孔4321,套设部433形成有第二槽孔4331,第一槽孔4321和第二槽孔4331构成上述容置腔431;相应地,第一组件41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411和按键部412,连接部411嵌设于底座部432,按键部412嵌设于套设部433,弹性元件44连接于连接部411和套设部433之间,位于第一槽孔4321。具体地,参见图20,弹性元件44为弹簧,弹簧连接于连接部411和套设部433之间,且套设于按键部412。第八实施例中弹簧产生压缩变形,第九实施例中弹簧产生拉伸变形。

请参阅图21-22,图21是本申请旋钮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所示旋钮第十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容置腔431为通孔结构,弹性元件44一端连接于第一组件41,另一端与座体底面在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弹性元件44包括固定部441和连接于固定部441且呈中空设置的外圈部442,固定部441连接于第一组件41。因此,在第一组件41沿第一方向朝向座体底面运动时,外圈部442沿第一方向朝向座体底面运动,即用户按压第一组件41时,一样需要克服弹性元件44的弹性力,才能使外圈部442沿第一方向朝向座体底面运动。相反地,当用户未对按钮400施加按压力时,第一组件41朝远离座体底面运动时,弹性元件44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进而固定部441及与固定部441连接的第一组件41均朝远离座体底面运动,以使第一组件41恢复原位。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元件44可以但不限于弹性硅胶或橡胶。

请参阅图23-25,图23是本申请旋钮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所示旋钮第十一实施例中自锁部和锁止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3所示旋钮第十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第一组件41包括自锁部413和锁止部414,锁止部414相较于自锁部413靠近座体底面设置,弹性元件44连接于锁止部414;自锁部413与锁止部414连接的端面设置有第一v型凸起4131和第二v型凸起4132;锁止部414与自锁部413连接的端面设置有第一v型凹槽4141、第二开槽4142以及第二配合面4143,第一v型凹槽4141包括构成v型的第一斜面41411和第二斜面41412,第二配合面4143连接第二斜面41412,且与第二斜面41412位于同一平面,第二配合面4143与第二开槽4142的槽口连接;第一v型凸起4131嵌设于第一v型凹槽4141,第二v型凸起4132抵接于第二配合面4143。

使用时,自锁部413在第一按压作用力下,第二v型凸起4132作用于第二配合面4143,锁止部414同时在弹性元件44的作用下转动,第二v型凸起4132嵌入第二开槽4142;自锁部413在第二按压作用力下,第一v型凸起4131作用于第一斜面41411,锁止部414同时在弹性元件44的作用下转动,第二v型凸起4132抵接于第二配合面4143。由此,用户在第一次按压时,第一组件41朝向座体底面运动至一位置,实现自锁功能,此时若用户撤去第一按压作用力后,第一组件41依旧停留在前述位置而不会移动,方便用户操作;当操作完成后,用户再次按压时,自锁解开,第一组件41在弹性元件44的弹性作用下远离座体底面运动,以恢复至原状。

以上四个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使用时的按键感,避免误操作的问题。

上述旋钮的十一个实施例在结构特征相互不矛盾的情况下,可组合应用,以从各个方面实现最优的效果。上述旋钮可配合控制面板应用于家用电器中,因而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家用电器。

请参阅图26-图28,图26是本申请家用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图26所示家用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图26所示家用电器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家用电器800包括旋钮81和控制面板82。旋钮81可以是上述旋钮100-400,控制面板82可以是上述控制面板900。

旋钮81包括第一感应件811和第二感应件812,旋钮81吸附在控制面板82上,与控制面板82中第三感应件821和第四感应件822分别相互感应,以实现感应控制。第三感应件821和第四感应件822具体是采用感应弹簧,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导电塑料等。

第一感应件811与第三感应件821构成电容,在用户操作时检测第三感应件821的电容变化,从而可判断是否出现按动或触碰的确认功能;第二感应件812和第四感应件822构成电容,且至少两个第四感应件822是环绕分布,因此检测第四感应件822的电容可确定旋钮81的旋转。

家用电器800可以是热水器、燃气灶、微波炉、洗衣机、烤箱、冰箱、空调、饮水机等可进行控制的电器。旋钮81吸附在控制面板82上,通过控制面板82实现对家用电器的控制,可进行旋转调节和按键确认的控制功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申请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申请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