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三恒系统的性能评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2066发布日期:2022-07-05 22:2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三恒系统的性能评估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三恒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三恒系统的性能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2.三恒系统一体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相比,三恒系统采用的辐射冷暖的方式,无论是运行过程中的噪声,还是制冷或制热效果,均比传统的中央空调效果更好,且传统的中央空调在运行过程中有令人不适的吹风感,容易使人引发空调病,而三恒系统采用的辐射方式制冷暖,则无风感,相对而言,舒适度更高,进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三恒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三恒系统对应的环境不同,因此,其在实际运用中,不同的运行方式对应的性能评估结果不同。
3.现有的三恒系统性能评估系统中,只是单纯的对三恒系统一体机中的恒温、恒湿的状态进行监测,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温湿度的变化量,进而实现对三恒系统性能的评估,但是现有技术中,却无法根据因地制宜,不能根据现有的环境选择当前最适合三恒系统的最佳状态,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三恒系统的性能评估系统存在较大的弊端。
4.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需要一种智能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三恒系统的性能评估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三恒系统的性能评估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三恒系统的性能评估系统,包括:温湿度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温湿度数据获取模块分别实时获取室内外的温湿度数据;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所述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调节强度分析模块,所述调节强度分析模块获取不同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性能评估模块,所述性能评估模块对三恒系统调节室内温湿度的性能进行评估;性能调节模块,所述性能调节模块更改三恒系统对应的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三恒系统不同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关系对应的状态下,室内温湿度的性能评估值,选取室内温湿度的性能评估值最大时,三恒系统不同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关系对应的状态,作为该三恒系统的最佳状态。
7.本发明通过对室内外温湿度的实时监测,获取室内温湿度的调节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变化曲线是监控结果,同时调节强度分析模块获取的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是三恒系统的温湿度调控状态,不同的调控状态对应的不同的关系函数,且各调
控状态对应的关系函数均是在数据库中预制的,且不同的调控状态对调控时间及室内温湿度的调节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均会产生影响,在对三恒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及性能调节时,调节的最佳状态是指三恒系统温湿度调节过程中相应的数据库中预制的最佳的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函数。
8.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数据获取模块包括室内温湿度获取模块及室外温湿度获取模块,所述室内温湿度获取模块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室内不同位置对应的温度及湿度,分别对室内监测温度的传感器及监测湿度的传感器进行编号,将编号为i的传感器在时间t获取的室内温度记为itt,将编号为i1的传感器时间t获取室内湿度记为i1at,所述室外温湿度获取模块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室外的温度及湿度,将时间t获取的室外温度记为t1t,将时间t获取室外湿度记为a1t,默认三恒系统开始调节前室内外的温湿度相同。
9.本发明温湿度数据获取模块实时通过传感器获取室内外的温湿度,是为了便于计算同一时间点室内外温湿度的差异量,同时为后续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提供数据参照;通过室内不同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的方式,获取室内不同位置的温湿度差异,因为同一室内中不同位置的温度及湿度是存在差异的,因为正常情况下,三恒系统是通过辐射冷暖的方式进行温度调节的,进而室内空间中距离辐射点距离远近的不同,相对应的位置对应的温度也是不一样的,进而需要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对室内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便于了解三恒系统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情况,设置多个湿度传感器的原因同理;对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进行编号,是为了对各个传感器对应的数据进行区分,避免出现数据混淆的情况发生;默认三恒系统开始调节前室内外的温湿度相同,是为了确保在对三恒系统性能进行评估的过程中,监测的是三恒系统从调节开始至调节结束时的一个完整过程,进而在后续性能调节模块中便于统一三恒系统对应的环境参数,使得性能调节模块中的得到的三恒系统的最佳状态更加准确。
10.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过程中,时间t对应的室内温度调节量等于其中,in表示室内监测温度的传感器个数,时间t对应的室内湿度调节量等于其中,i1n表示室内监测湿度的传感器个数。
11.本发明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过程中,计算时间t对应的室内温度调节量,是考虑到室内采集的温度包括多个位置对应的不同温度,且室内的温度与同一时间室外的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不确
定的,室内的温度比同一时间室外的温度可能大,也可能小,进而计算,是为了计算时间t时室外的温度与室内的编号为i的温度传感器对应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计算中的绝对值是为了确保获取的室内与室外的温差符号是固定的(保持两者之间的差值为正),其中的先求和再求取平均值的运算,是考虑到同一时间内室内的温度传感器存在多个,不同的温度传感器对应的数值不一定相同,通过该方式是为了从室内空间整体上综合考虑室内的温度与同一时间内室外温度之间的差异,即得到同一时间室内温度调节量;设置的方式与计算的方式同理。
12.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获取环境参数{t,t1,t1},其中,t1表示三恒系统开始调节前室内的温度,t表示三恒系统调节结束时室内的温度,t1表示三恒系统调节温度过程中,从调节开始至调节结束时持续的时间,当t≥t1时,t的值等于三恒系统在t1时室内各个温度传感器对应数值中的最大值,当t<t1时,t的值等于三恒系统在t1时室内各个温度传感器对应数值中的最小值;s1.2、每隔第一单位时间获取一个室内温度调节量与相应时间构成的节点,将时间t对应的节点记为s1.3、对s1.2中获取的各个节点在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相应的坐标点进行标记,所述第一平面直角坐标是以o为原点、以时间为x轴、以室内温度调节量为y轴进行构建的;s1.4、根据数据库中预制的线性拟合模型,对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记的各个坐标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室内温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函数ft(t);所述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方法与所述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方法相同,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方法的过程中,将湿度对应的环境参数记为{a,a1,t2},其中,a1表示三恒系统开始调节前室内的湿度,a表示三恒系统调节结束时室内的湿度,t2表示三恒系统调节湿度过程中,从调节开始至调节结束持续的时间,进而的得到室内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函数fa(t)。
13.本发明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过程中,获取环境参数{t,t1,t1},是为了统一三恒系统进行温度调节时对应的环境参数(即室内外温度、温度调节结束时对应的温度及三恒系统进行温度调节时从调节开始至调节结束时持续的时间),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后续性能调节模块在调整三恒系统调节数据库中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温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时,确保环境参数始终保持{t,t1,t1}不
变,进而使得性能调节模块的结果更加准确;设置当t≥t1时,t的值等于三恒系统在t1时室内各个温度传感器对应数值中的最大值,是考虑到t≥t1,则说明温度调节结束时室内的温度是高于或等于室外温度的,则说明三恒系统此过程是制热或未开启的,因此三恒系统在t1时室内各个温度传感器对应数值中的最大值达到t值时,说明三恒系统已经使得室内存在实现调节的目标值t的区域,温度调节过程则结束;设置当t<t1时,t的值等于三恒系统在t1时室内各个温度传感器对应数值中的最小值,是考虑到t<t1,则说明温度调节结束时室内的温度是低于室外温度的,则说明三恒系统此过程是制冷的,因此三恒系统在t1时室内各个温度传感器对应数值中的最小值达到t值时,说明三恒系统已经使得室内存在实现调节的目标值t的区域,温度调节过程则结束;获取节点,是为了后续过程中通过数图结合的方式(在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各个节点相应的坐标点进行标记)对各个节点对应的曲线进行拟合,便于准确得到室内温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函数ft(t),为后续计算三恒系统的温度性能值提供参考数据。
1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强度分析模块获取不同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时,调节强度与温度或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是呈线性分布的,分别对应一个线性函数,且相应的线性函数是数据库中预制的,将数据库中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温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记为g(ft),将数据库中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记为g1(fa);调节强度的大小与三恒系统的工作强度相关,数值大的调节强度对应的三恒系统的工作强度高,调节强度是三恒系统的工作强度的量化。
15.本发明调节强度分析模块获取不同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时,相应的线性函数是在数据库中预制的,是因为相应的温度对应的线性函数直接反映了相应状态下三恒系统在进行温度调节时,不同温度调节量对应的工作强度,其对应的是三恒系统的瞬时工作效率,当对应的线性函数为常数时,则说明三恒系统在进行温度调节的过程中对应的工作强度是始终保持不变的,当对应的线性函数为递增函数时,则说明三恒系统在进行温度调节的过程中对应的工作强度是递减的,当对应的线性函数为递减函数时,则说明三恒系统在进行温度调节的过程中对应的工作强度是递增的;由于数据库中预制的不同的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函数分别对应三恒系统不同的调节状态,进而相应的三恒系统在不同的调节状态时相应的性能值也是不相同的,进而后续性能评估模块计算的是三恒系统中不同预制的线性函数导致的三恒系统的性能情况,而后续性能调节模块筛选的三恒系统的最佳状态也是数据库中相应的线性函数。
1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强度分析模块中的g(ft)影响t1对应的值,在环境参数{t,t1,t1}中的t与t1确定的情况下,三恒系统进行温度调节时需要运行的额定工作量是固定的,记为q(t,t1),t1满足条件其中,q1表示单位时间内温度溢散对应的工作量,g(ft(t))表示数据库中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
调节强度分析模块中的g1(fa)对t2对应的值的影响情况与g(ft)对t1对应的值的影响原理相同。
17.本发明调节强度分析模块在分析g(ft)对t1对应的值的影响时,获取三恒系统进行温度调节时需要运行的额定工作量q(t,t1),是考虑到三恒系统在温度调节的过程中,对应的有效工作量只是单纯的是将室内温度从t1调节到t时对应的工作量,不包含调节过程中温度溢散对应的工作量化,但是实际生活中,室内温度本身就是边调节边进行溢散的,只要室内外温度存在温度差就会存在温度溢散情况,本发明中默认单温时间内温度溢散对应的三恒系统的工作量为q1,此处的q1默认为一个定值,进而三恒系统在温度调节过程中,调节时长越长,温度溢散造成的对应的工作量的总值t1*q1就会越大,进而三恒系统进行温度调节时对应的总工作量也就越大,而在不变的情况下,t1则直接收到g(ft)的影响,ft对应的g(ft)的值越大,则室内温度调节量ft对应的三恒系统的瞬时工作强度越大。
18.进一步的,所述性能评估模块包括差异量获取模块及性能值获取模块,所述差异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同一时间中不同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对应的温度差异值或湿度差异值,将时间t对应的不同温度传感器中的最高温度记为ttmax,将时间t对应的不同温度传感器中的最低温度记为ttmin,则得到时间t对应的温度差异值ttmax-ttmin;所述性能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三恒系统调节温度过程中对应的温度性能值wt及调节湿度过程中对应的湿度性能值wa,所述wa的获取方式与wt的获取方式相同。
19.本发明性能评估模块获取时间t对应的温度差异值ttmax-ttmin,是考虑到在温度调节的过程中,室内温度是不均匀的,而调节过程中同一时间室内温度的差异值ttmax-ttmin则能够较好的反映出三恒系统在温度调节过程中的性能情况,ttmax-ttmin越大,则说明三恒系统在温度调节过程中,时间t时室内的温度越不均匀,调节效果越差,相应的三恒系统进行温度调节时对应的性能情况越差;同样的,直接反映了三恒系统在进行温度调节的过程中,温度溢散造成的三恒系统对应的工作量,该值则是三恒系统温度调节过程中做的无效工作量,该值越大,则说明三恒系统的温度调节性能越差,由此可见及与三恒系统的温度调节性能均是呈负相关,进而对及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判断及这两个因素与三恒系统的温度调节
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
20.进一步的,所述性能评估模块获取三恒系统温度调节时对应的环境参数{t,t1,t1}及数据库中预制的适宜人体活动的温度区间,记为[tr1,tr2];比较{t,t1,t1}与[tr1,tr2]之间的关系,得到温度调节效率值,所述得到温度调节效率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比较t与[tr1,tr2]之间的关系,得到温度参照值,当t∈[tr1,tr2]时,分别计算|t1-tr1|与|t1-tr2|的值,并选取tr1和tr2中,与t的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小值对应的tr1或tr2作为温度参照值,若|t1-tr1|≥|t1-tr2|,则温度参照值为tr2,若|t1-tr1|<|t1-tr2|,则温度参照值为tr1,当t

[tr1,tr2]时,则温度参照值为t;s2.2、获取室内温度为温度参照值时对应的调节时间,记为tc;s2.3、得到温度调节效率值xl,所述性能评估模块得到湿度调节效率值的方法与得到温度调节效率值的方法相同。
[0021]
本发明性能评估模块得到温度调节效率值xl的过程中,获取温度参照值,是考虑到适宜人体活动的温度区间,这个温度区间是固定的温度阈值,而在这个温度阈值之外的温度,则可能会对用户产生或冷或热的影响,无法让用户得到舒适的体验,而判定温度参照值,则是便于后续获取温度调节过程中从调节开始至室内温度为温度参照值时对应的调节时间tc,这个时间则直接反映了用户对三恒系统温度调节时间的忍耐程度,tc越大,则说明三恒系统在进行温度调节时,从调节开始至用户能够接收的温度时对应的调节时长越长,相应的给用户的体验越不好,则判定三恒系统温度调节过程中性能越差,为后续性能调节模块中筛选三恒系统的最佳状态提供数据参考。
[0022]
进一步的,所述性能调节模块在确保三恒系统温度调节时对应的环境参数{t,t1,t1}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数据库中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温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g(ft),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温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g(ft)不同,则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关系对应的状态不同,计算不同状态下,三恒系统分别对应的温度性能值及相应的温度调节效率值,比较不同状态对应的状态系数,并选取状态系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各个状态相应的温度性能值中的最大值,将选取的最大温度性能值对应的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温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作为该三恒系统的最佳温度调节状态,相应状态中室内温度为温度参照值时对应的调节时间与te的商,将所得商乘上相应状态中温度调节效率值,得到相应状态对应的状态系数,所述te表示数据库中预制的用
户能够忍受的温度调节时间上限值;所述性能调节模块获取三恒系统的最佳湿度调节状态的方法与获取该三恒系统的最佳温度调节状态的方法相同,所述性能调节模块自动将三恒系统调节到最佳湿度调节状态及最佳温度调节状态,得到该三恒系统的最佳状态。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仅通过对室内外温湿度的实时监测,获取室内温湿度的调节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还通过调节强度分析模块获取的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的调控状态对调控时间及室内温湿度的调节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均会产生影响,进而在对三恒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及性能调节时,准确得到三恒系统的最佳状态。
附图说明
[0024]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三恒系统的性能评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智能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三恒系统的性能评估系统中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种智能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三恒系统的性能评估系统中得到温度调节效率值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三恒系统的性能评估系统,包括:温湿度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温湿度数据获取模块分别实时获取室内外的温湿度数据;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所述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调节强度分析模块,所述调节强度分析模块获取不同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性能评估模块,所述性能评估模块对三恒系统调节室内温湿度的性能进行评估;性能调节模块,所述性能调节模块更改三恒系统对应的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三恒系统不同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关系对应的状态下,室内温湿度的性能评估值,选取室内温湿度的性能评估值最大时,三恒系统不同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关系对应的状态,作为该三恒系统的最佳状态。
[0027]
所述温湿度数据获取模块包括室内温湿度获取模块及室外温湿度获取模块,所述室内温湿度获取模块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室内不同位置对应的温度及湿度,分别对室内监测温度的传感器及监测湿度的传感器进行编号,将编号为i的传感器在时间t获取的室内温度记为itt,将编号为i1的传感器时间t获取室内湿度记为i1at,所述室外温湿度获取模块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室外的温度及湿度,将时间t获取的室外温度记为t1t,将时间t获取室外湿度记为a1t,默认三恒系统开始调节前室内外的温湿度相同。
[0028]
所述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过程中,时间t对应的室内温度调节量等于其中,in表示室内监测温度的传感器个数,时间t对应的室内湿度调节量等于其中,i1n表示室内监测湿度的传感器个数。
[0029]
本实施例中如t=10分钟时,室外温度为32度,室内的温度传感器个数为3个,对应的编号分别为01、02及03,编号为01的温度传感器对应的温度为28度,编号为02的温度传感器对应的温度为27度,编号为03的温度传感器对应的温度为27.5度,则t=10分钟时,对应的室内温度调节量为度。
[0030]
如图2所示,所述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获取环境参数{t,t1,t1},其中,t1表示三恒系统开始调节前室内的温度,t表示三恒系统调节结束时室内的温度,t1表示三恒系统调节温度过程中,从调节开始至调节结束时持续的时间,当t≥t1时,t的值等于三恒系统在t1时室内各个温度传感器对应数值中的最大值,当t<t1时,t的值等于三恒系统在t1时室内各个温度传感器对应数值中的最小值;s1.2、每隔第一单位时间获取一个室内温度调节量与相应时间构成的节点,将时间t对应的节点记为s1.3、对s1.2中获取的各个节点在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相应的坐标点进行标
记,所述第一平面直角坐标是以o为原点、以时间为x轴、以室内温度调节量为y轴进行构建的;s1.4、根据数据库中预制的线性拟合模型,对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记的各个坐标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室内温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函数ft(t);本实施例中环境参数为{26,32,15},第一单位时间为3分钟,则对应的节点为6个,若这六个节点按顺序分别为(0,0)、(3,1.2)、(6,2.4)、(9,3.6)、(12,4.8)、(15,6),若数据库中预制的星星拟合模型为y=k*x+b,则拟合得到的函数为y=0.4*x,且0≤x≤15,则ft(t)=0.4*t且0≤t≤15。
[0031]
所述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方法与所述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温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方法相同,温湿度调节量分析模块获取室内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方法的过程中,将湿度对应的环境参数记为{a,a1,t2},其中,a1表示三恒系统开始调节前室内的湿度,a表示三恒系统调节结束时室内的湿度,t2表示三恒系统调节湿度过程中,从调节开始至调节结束持续的时间,进而的得到室内湿度调节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函数fa(t)。
[0032]
所述调节强度分析模块获取不同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时,调节强度与温度或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是呈线性分布的,分别对应一个线性函数,且相应的线性函数是数据库中预制的,将数据库中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温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记为g(ft),将数据库中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湿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记为g1(fa);调节强度的大小与三恒系统的工作强度相关,数值大的调节强度对应的三恒系统的工作强度高,调节强度是三恒系统的工作强度的量化。
[0033]
所述调节强度分析模块中的g(ft)影响t1对应的值,在环境参数{t,t1,t1}中的t与t1确定的情况下,三恒系统进行温度调节时需要运行的额定工作量是固定的,记为q(t,t1),t1满足条件其中,q1表示单位时间内温度溢散对应的工作量,g(ft(t))表示数据库中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调节强度分析模块中的g1(fa)对t2对应的值的影响情况与g(ft)对t1对应的值的影响原理相同。
[0034]
所述性能评估模块包括差异量获取模块及性能值获取模块,所述差异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同一时间中不同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对应的温度差异值或湿度差异值,将时间t对应的不同温度传感器中的最高温度记为ttmax,将时间t对应的不同温度传感器中的最低温度记为ttmin,则得到时间t对应的温度差异值ttmax-ttmin;
所述性能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三恒系统调节温度过程中对应的温度性能值wt及调节湿度过程中对应的湿度性能值wa,所述wa的获取方式与wt的获取方式相同。
[0035]
所述性能评估模块获取三恒系统温度调节时对应的环境参数{t,t1,t1}及数据库中预制的适宜人体活动的温度区间,记为[tr1,tr2];比较{t,t1,t1}与[tr1,tr2]之间的关系,得到温度调节效率值,如图3所示,所述得到温度调节效率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比较t与[tr1,tr2]之间的关系,得到温度参照值,当t∈[tr1,tr2]时,分别计算|t1-tr1|与|t1-tr2|的值,并选取tr1和tr2中,与t的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小值对应的tr1或tr2作为温度参照值,若|t1-tr1|≥|t1-tr2|,则温度参照值为tr2,若|t1-tr1|<|t1-tr2|,则温度参照值为tr1,当t

[tr1,tr2]时,则温度参照值为t;本实施例中数据库中预制的适宜人体活动的温度区间为[17,26],若环境参数中的t=24,t1=32,因为24∈[17,26],且|32-17|=15,|32-26|=6,且15>6,所以温度参照值等于26度。
[0036]
s2.2、获取室内温度为温度参照值时对应的调节时间,记为tc;s2.3、得到温度调节效率值xl,所述性能评估模块得到湿度调节效率值的方法与得到温度调节效率值的方法相同。
[0037]
所述性能调节模块在确保三恒系统温度调节时对应的环境参数{t,t1,t1}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数据库中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温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g(ft),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温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g(ft)不同,则调节强度与温湿度调节量关系对应的状态不同,计算不同状态下,三恒系统分别对应的温度性能值及相应的温度调节效率值,比较不同状态对应的状态系数,并选取状态系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各个状态相应的温度性能值中的最大值,将选取的最大温度性能值对应的预制的调节强度与温度调节量之间的关系对应的线性函数作为该三恒系统的最佳温度调节状态,相应状态中室内温度为温度参照值时对应的调节时间与te的商,将所得商乘上相应状态中温度调节效率值,得到相应状态对应的状态系数,所述te表示数据库中预制的用户能够忍受的温度调节时间上限值;
所述性能调节模块获取三恒系统的最佳湿度调节状态的方法与获取该三恒系统的最佳温度调节状态的方法相同,所述性能调节模块自动将三恒系统调节到最佳湿度调节状态及最佳温度调节状态,得到该三恒系统的最佳状态。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