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的筛选、优化方法_2

文档序号:8512280阅读:来源:国知局
位在设计阶段就能避免出现设计不能达到环保标准的问题。
[0017]预测过程如下:
I设计单位提供所有在江苏省应用的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标准化设计的塔型图;
II技术单位根据塔型图,按照设计规程的最低限度要求,计算出各架设高度情况下的达标情况,首先将按照设计规程的最低限度要求既能满足环保要求的线路设计方案排除,将其作为优化方案提供给设计单位。
[0018]III对于不能环保要求的设计方案,技术单位将其进行分类,对于某些在农村地区应用的塔型,根据农村地区的民房高度(一般不会高于4层,通常按照最高15m考虑),计算线路的架设高度。农村地区一般线路架设的高度都要高于周边的民房的架设高度。因此,在计算线路架设时,要使民房处的所有位置都能满足环保要求时,只要计算线路与民房需要保证的最小距离(水平、垂直)。由于《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10.2-1996)中提供的计算公式计算起来较为复杂,此时,技术单位也通过了大量的计算总结了一套方便的计算方法。一般而言,对于线路架设高于民房的情况,可把民房房顶考虑成地面。此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同时考虑民房高度及架设高度的计算结果相比,对于地面镜面反射的影响考虑的值更大,计算值更偏保守,完全可用此方法计算。同时,此方法计算简化了计算过程节约了计算时间。
[0019]IV对于应用在城市绿化带或者隔离带上的设计方案,技术单位则要考虑到城市规划的要求即周边民房可能是高层的情况。此时,很多情况是民房的高度比线路架设的高度更高,线路不可能在高度上提出要求,更多的是需要满足的水平距离的要求。此时,技术单位也总结出,民房处整个电场强度的分布,最大值出现民房与线路最外侧边导线的最近距离处。因此,只要计算这个最近距离处的电场强度能达标,则整个民房处都能达标。该最近距离即为控制距离。因此,此时,技术单位则按照线路的各个架设高度,计算与线路最外侧导线高度平齐处的民房处的电场强度最大值。此时的结果也显示,要使民房处的电场强度能达标,与线路的架设高度关系不大,更多要考虑的是与线路之间的水平距离。因此,可通过按m加大水平距离的方式,计算出满足要求的控制距离。
[0020]③结果反馈
技术单位将结果计算后,按照各个分类汇总给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后,再根据线路提高架设后的高度,统计不同方案达到环保标准要求需要增加的投资,以此在标准化设计方案中,选择出优良的设计方案优先使用。
[0021]具体操作是:
Cl)以国家电网公司塔型典型设计图为依据,通过《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附录中推荐的计算模式对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进行计算。
[0022](2)计算后总结出按居民区设计规程要求的架设高度架设情况下一系列不能达到4kV/m的塔型,并通过提高导线架设高度,改变相序等方案,在方案优化后,用《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附录中推荐的计算模式再次进行预测,直至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将能够满足标准要求的各设计方案作为“江苏电网标准化设计方案的输电线路电磁控制方案”。
【主权项】
1.一种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的筛选、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I).对于同一个电网项目,按照国家电网设计标准,分别进行设计,得到若干个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简称:设计方案或方案); ⑵.对步骤⑴得到的各个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按照各塔型图,整理出各相导线的坐标(X,Y),原点取塔型的中间,X为导线距中心坐标的水平距离,Y为导线对地的垂直距离; (3).根据各不同塔型选用的模块,整理出对应各模块的相应的次导线半径、分裂间距,电压等级,计算电流,预测点高度等参数; ⑷.以国家电网公司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为依据,对步骤⑴中各个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的电磁场控制效果分别进行预测计算; (5).计算后总结出一系列不能达到电磁场控制标准要求的线路设计方案; (6).对步骤(5)中的“不能达到电磁场控制标准要求的总平面布置的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分别进行优化设计、并增加电磁场控制措施; (7).对步骤(6)的优化并增加电磁场控制措施后的各个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用步骤⑷相同的方法,使用电磁场控制预测软件对其重新进行预测; (8).对步骤(7)中预测后能够满足4kV/m的标准要求的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分别进行投资数额的计算; (9).筛选出步骤⑶中投资数额较低的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作为入选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的筛选、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⑷所述的对各个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的电磁场控制效果分别进行预测计算,是按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计算方法,进行电磁场强度的预测和评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的筛选、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优化设计、并增加降低电磁场强度措施是:降低电磁场强度,增加20-200万的投资,可将现有的电磁场强度降低到能够满足4kV/m的标准要求。
4.具体方法包括,在原有的铁塔设计的基础上,缩小铁塔的臂长;增加铁塔的架设高度;改变同塔双回路线路的相序排列;加密转角塔,提出线路避让居民区最小距离的要求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的筛选、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的对优化并增加电磁场强度措施后的各个典型设计图重新进行预测,是评价能够满足4kV/m的标准要求是否达标。
6.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的筛选、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计算方法,进行电磁场强度的预测和评价。
【专利摘要】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的筛选、优化方法:对于同一个电网项目分别进行设计,得到若干个设计方案;统计相关的参数及相导线坐标;对电磁场控制效果分别进行预测计算;总结出不能达到电磁场控制标准要求的塔型的设计方案;对不能达到电磁场控制标准要求的塔型的设计方案分别优化设计、增加电磁场控制措施;再次对其重新进行预测;对能够满足4kV/m的标准要求的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分别进行投资数额的计算;筛选出投资数额较低的电磁场控制设计方案,作为入选方案。本发明在可研阶段就考虑到环保因素,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出现重大变更,可节约设计、预测时间50%以上。并大量节约电网工程的无形投资。
【IPC分类】G05F7-00
【公开号】CN104834346
【申请号】CN201510105364
【发明人】刘新, 朱寰, 王旭, 曹文勤, 余寒, 左漪, 赵刚, 张峰, 杨光俊, 杨凯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