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26235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外表面。
[0070]例如,所述散热板240厚度设置为24mm-38mm,优选地,所述散热板240厚度设置为32mm,所述空心泡243a在所述散热板240内设置为三层,且每层空心泡243a之间的间隔为5mm,进一步提高散热板240内部热量的传递。
[0071]为了提高所述散热层243的散热效率,例如,所述散热层243边缘设置为锯齿形,锯齿形的散热层243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所述散热层243的散热效率;又如,请参见图4,所述散热层243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翅片243b,所述翅片243b与所述散热层243 —体成型连接;例如,所述翅片243b平行于所述散热层243设置;又如,所述翅片243b垂直于所述散热层243设置;所述翅片243b厚度设置为lmm-3mm,优选地,所述翅片243b厚度设置为2mm,翅片243b厚度太厚则散热效果不佳,翅片243b厚度太薄,而容易折弯变形,不利于安装,翅片243b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层243的散热效率。
[0072]由于吸热层241、导热层242和散热层243的良好散热效果,使得温度调节模块210在工作时温度可保持一定范围,并对第一探头220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0073]例如,为了提高控制主机100的控制精度,所述控制主机100还连接有应变片330,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应变片330设置于所述弹性板320上,例如,所述应变片330设置于所述弹性板320的侧面,例如,所述应变片330紧贴于所述弹性板320的侧面,所述应变片330用于感应所述弹性板320的形变而获取应力数据,并将应力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主机100的处理模块110,所述处理模块110在获取了第一探头220和第二探头310的感应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后,根据应变片330的应力数据判断是否启动所述温度调节模块210。
[0074]具体来说,由于应变片330为金属电阻应变片330,弹性板320由于热胀冷缩产生形变,而应变片330则将弹性板320的形变带来的微小位移转换为电压输出至处理模块110,从而得到应力数据,例如,预设多个应力数据,每一应力数据对应一个相应的温度值,当获取到应力数据即可根据弹性板320的热胀冷缩的形变情况而获取到弹性板320当前的温度值。
[0075]例如,获取所述应变片330的应力数据,根据所述应力数据获取第三温度值,判断所述第三温度值是否大于预设启动值,是则获取第一探头220的第一温度值;获取第二探头310的第二温度值;将所述第二温度值与所述第一温度值进行对比,判断所述第二温度值与所述第一温度值的温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温差值,是则控制所述温度调节模块210启动。
[0076]通过应变片330获取弹性板320的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应力数据,从而获取到弹性板320的温度值,以此提高控制主机100的控制精度;另一方面,则提高了控制主机100的响应速度,应该理解的是,温度传递在固体中传递比气体中传递更快,因此,弹性板320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的形变必然比第一探头220和第二探头310获取到温度变化的速度更快,由此可见,控制主机100可更快的获取到温度变化,而在第一时间启动所述温度调节模块210 ;同时减少了根据第一探头220获取的第一温度值来判断是否启动温度调节模块210的步骤,极大提高了启动效率,仅在根据应力数据获取到第三温度值后,判断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设温度差值即启动所述温度调节模块210,即当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三温度值超过预设启动值后,只需比较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的差值而无需判断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具体数值,即可启动所述温度调节模块210,大大提高了效率。
[0077]例如,为了提高所述应变片330的获取的应力数据的精度,所属弹性板320的侧面设置多个应变片330,例如,所属弹性板320的侧面设置多个应变片330,例如,所述弹性板320设置为圆形,所述应变片330沿所述弹性板320的圆周侧面均匀分布;又如,所述弹性板320设置为方形,所述应变片330设置于所述方形弹性板320的四个侧面。
[0078]例如,如图6所示,所述弹性板320的侧面具有圆弧面,所述应变片330贴附于所述圆弧面上,这样,当弹性板320因热胀冷缩而产生形变时,圆弧面具有更大的拉伸或挤压幅度,使得应变片330的灵敏度更高。
[0079]为了提高弹性板320因热胀冷缩产生的形变幅度,提高应变片330的灵敏度,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弹性板320具有第一弹性层321、第二弹性层322和第三弹性层323,所述第一弹性层321与所述第三弹性层323设置有塑料层,所述第二弹性层322设置为金属层,所述应变片330压贴于所述第一弹性层321、所述第二弹性层322和所述第三弹性层323,即所述应变片330与所述第一弹性层321、所述第二弹性层322和所述第三弹性层323均抵接,应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弹性层321和所述第二弹性层322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具有较大的形变幅度,而所述第二弹性层322由于金属受热胀冷缩作用的效果较为不明显,因此具有较小的形变幅度,这样,压贴于所述第一弹性层321、所述第二弹性层322和所述第三弹性层323的应变片330则受到明显的拉伸或挤压,且具有更大的拉伸或挤压幅度,使得应变片330的灵敏度更高。
[0080]例如,所述塑料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0081]聚丙烯12份?14份、聚碳酸酯6份?10份、聚氯乙烯2份?4份、聚碳酸树酯3份?5份、乙烯一醋酸乙烯之共聚合物6份?8份、聚甲基丙烯酸酯3份?6份和聚苯乙烯2份?3份。
[0082]优选地,所述塑料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0083]聚丙烯13份、聚碳酸酯8份、聚氯乙烯3份、聚碳酸树酯4份、乙烯一醋酸乙烯之共聚合物7份、聚甲基丙烯酸酯5份和聚苯乙烯2.5份。
[0084]含有上述组分的塑料层具有良好是伸缩性,受热时具有较大的热涨幅度,而受冷时有较大的收缩幅度,使得热胀冷缩幅度明显。
[0085]例如,所述第一弹性层321与所述第三弹性层323设置有金属层,所述第二弹性层322设置为塑料层,所述应变片330压贴于所述第一弹性层321、所述第二弹性层322和所述第三弹性层323,所述第一弹性层321和所述第二弹性层322由于金属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具有较小的形变幅度,而所述第二弹性层322由于塑料受热胀冷缩作用的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具有较大的形变幅度,这样,压贴于所述第一弹性层321、所述第二弹性层322和所述第三弹性层323的应变片330同样受到明显的拉伸或挤压,同样具有更大的拉伸或挤压幅度,使得应变片330的灵敏度更高。
[0086]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应变片的灵敏度,例如,所述弹性板设置两个,两个弹性板对称设置,所述弹性板包括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所述应变片330粘附于所述第一弹性板和所述第二弹性板,这样,当所述第一弹性板和所述第二弹性板因热胀冷缩发生形变时,所述弹性板被所述第一弹性板和所述第二弹性板拉伸或挤压,进而产生应力数据,从而提高所述应变片的灵敏度;例如,所述第一弹性板和所述第二弹性板的间隔设置为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板和所述第二弹性板的间隔设置为8mm。
[0087]为了使得感应装置300内部温度分布均匀,使得第二探头310获取的温度值更为精确,所述壳体301设置为半球形壳体301,所述第二探头310设置于半球形壳体301的圆心,所述弹性板320设置有所述半球形壳体301的中部,这样,则可减小所述第二探头310获取的温度值和所述弹性板320因热胀冷缩使应变片330获取的应力数据所对应的温度值之间的误差。
[0088]为了使得室内的感应装置300感应的温度与室内更为接近,例如,所述壳体301设置有通孔302,例如,所述壳体301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302,例如,多个所述通孔302均匀分布于所述半球形壳体301,例如,所述通孔302设置为圆形,所述通孔302直径设置为4?8mm,所述通孔302直径设置为6mm。
[0089]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温度调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