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495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气的温度波动幅度非常小,其温度波动范围由原来的4度左右降低到不足I度,完全感觉不到忽冷忽热的感觉。
[0046]被测空气一般均为热的不良导体,热量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需要较长的时间,温度传感器若直接检测被测空气的温度,所检测的温度忽高忽低,波动幅度大,约4度,导致温度控系统频繁动作,则需要较长的响应时间才能使被测空气的温度达到控制目标温度。感热模块采用高热导率的材料(如铜、铝、银或碳纤维)制成,与感热模块相接触的被测空气的热量通过感热模块从温度较高区域传递到温度较低区域,使该区域的被测空气的温度趋于相同,由于感热模块的热导率高,检测面积大,采用感热模块后所检测的温度的波动幅度小,大大减少了实现被测空气的温度达到控制目标温度的时间。现有技术约需8分钟才能使室温达到控制目标温度,而本发明只需要不足3分钟使室温达到控制目标温度,即大大地减少了被测空气温度达到控制目标温度的响应时间。
[0047]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优选地采用DS18B20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号温度传感器,不是本发明的保护点,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部的端面为半圆形,板状集热部11为与温度控制器外形相适应的方形。
[0048]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系“一线总线”结构,省去了信号的二次处理,节省了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减少了发热功耗,降低了电路自发热对室温检测精度的影响,提高温度传感器检测室温的精度。不仅节约了设计空间,节省了人力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0049]所述处理器模块把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按键和通信模块的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后得到的信号传送给显示模块显示;处理器把计算处理后的控制信号传递给通信模块,再由通信模块把所述信号传送给空调控制系统,用于空调机的控制运行,维持环境温度达到控制目标温度。
[0050]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如图8所示,包括顺次电连接的整流桥D1、三端稳压芯片Ul、及用于滤波的第I电容器Cl和第2电容器C2。电源模块用于把较高电压的直流电转换为较低电压的直流电,用于向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模块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所述温度传感器为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上拉电阻R1,电阻Rl使其能够更可靠地工作。所述处理器模块U2包括微处理器和时钟电路。所述微处理器采用价格较低的单片机,如C51单片机,主要采集来自温度传感器、按键模块和通信模块的信号,并对采集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再把运算得到的信号传递给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通信模块把接收到的信号通过通信信道传送给空调控制系统。第3电容C3为单片机的电源部分的滤波电路,晶震Y1、电容C4和C5构成单片机的时钟电路,用于向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
[0051]相对于传统的温度传感器来说,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省去了信号的二次处理,节省了电子元器件应用,减少了故障点,减少了控制电路发热,降低了电路自发热对室温检测精度的影响,提高温度传感器检测室温的精度;不仅节约设计空间、人力成本,还缩短了生产周期。
[0052]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进步性。
[0053]感热模块的测量部贯穿于板状集热部,测量部的封闭端突出于板状集热部,板状集热部和装配于测量部的温度传感器的测温部相对,使温度传感器的测温部和感热模块间的热阻最小,温度传感器可以更直接有效地测量到代表被测流体温度的板状集热部的温度,以进一步提高温度检测的精度,减小实现被测空气温度达到被控目标温度的时间。
[0054]温度传感器检测目标区域的平均温度,所测温度的波动幅度小,通过感热模块的测量部、板状集热部、集热栅板,使得感热模块与被测空气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温度传感器所测量的温度为感热模块所接触的被测空气区域的平均温度。当温度分布不均匀的被测空气流动时,和感热模块接触的被测空气即有较高温的也有较低温的,较高温的和低温的被测空气对感热模块的影响将部分甚至完全抵消,感热模块的温度波动幅度小,与感热模块配合使用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波动幅度非常小。
[0055]减小被测空气温度达到控制目标温度的响应时间,被测空气一般均为热的不良导体,热量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需要较长的时间,温度传感器若直接检测被测空气的温度,所检测的温度忽高忽低,波动幅度大,约4度,导致温度控系统频繁动作,则需要较长的响应时间才能使被测空气的温度达到控制目标温度。感热模块采用高热导率的材料制成,与感热模块相接触的被测空气的热量通过感热模块从温度较高区域传递到温度较低区域,由于感热模块的热导率高,检测面积大,采用感热模块后所检测的温度的波动幅度小,大大减少了实现被测空气的温度达到控制目标温度的时间。
[0056]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用“一线总线”结构,省去了信号的二次处理,节省了电子元器件,减少了功耗发热,降低了控制电路的热量对温度传感器对室温检测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室温检测的精度。
[0057]以上实施例仅是针对本发明做解释性阐述,并不局限于该种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其他任何等同变换方式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温度传感器、按键模块和感热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处理器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温度传感器提供电能;所述处理器模块把所接收的来自温度传感器、按键模块和通信模块的信号经计算处理后传送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处理器模块把计算处理后获取的控制信号经通信模块传送给空调控制系统;所述感热模块包括测量部和板状集热部,所述测量部为设有与温度传感器形状相似的能容纳温度传感器的一端部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测量部贯穿于板状集热部,测量部的封闭端突出于板状集热部,以使板状集热部和装配于测量部内的温度传感器的测温部相对,所述温度传感器装配于测量部内并和所述测量部的封闭端相贴合。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集热部的至少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增加热交换面积的集热栅板,和检测部发生干涉的集热栅板和检测部的外表面相固定。3.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栅板为平板。4.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栅板与平行于板状集热部的平面的交线呈曲线,其对称分布于测量部的周边。5.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由圆弧构成,或者所述曲线由抛物线构成,或者所述曲线由至少两个顺次连接且连接点处相外切的圆弧构成,或者所述曲线由至少二根直线段依次连接构成。6.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测量部之间的间隙填充导热硅脂。7.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部、集热栅板与板状集热部为一体成型。8.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所述测量部为其端面为半圆形的筒状,板状集热部为方形。9.基于权利要求8任一权利所述的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热模块的材质为热导率高的铝、铜或银。10.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栅板的两相邻集热栅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制检测温度波动的温度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温度传感器、按键模块和感热模块。处理器模块把来自温度传感器、按键模块和通信模块的信号经计算处理后传送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处理器模块把计算处理后获取的控制信号传送给空调控制系统;感热模块包括能容纳温度传感器的一端封闭的呈管状的测量部和板状集热部,测量部的封闭端贯穿并突出于板状集热部,板状集热部和装配于测量部内的温度传感器的测温部相对。所述感热模块传热面积大,与待测空气接触,检测面积大,传热效率高,提高了室温检测的精度,降低室温的波动,并进一步缩短控温响应延迟。
【IPC分类】G05D23/30, G05D23/20, F24F11/02
【公开号】CN105068578
【申请号】CN201510428904
【发明人】陈鸽
【申请人】陈鸽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