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双向恒流源模块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765618阅读:来源:国知局
EE,所述的达林顿管Ql和达林顿管Q3是NPN型的,达林顿管Q2和达林顿管Q4是PNP型的,取样电阻Rs的一端接达林顿管Ql的发射极,并作为末级输出电路6的取样电阻输出端,记为端口 Rs_0UT,接第一反馈电路7的端口 M7_IN1和第二反馈电路8的端口 M8_IN1,取样电阻Rs的另一端作为末级输出电路6的电流输出正极,记为端口⑶RRENT+,接第一反馈电路7的端口 M7_IN2和第二反馈电路8的端口 M8_IN2,还接前面板1上的9针D形接口 1I的7脚。
[0062]该电路受输出控制电路5的控制可以双向输出电流至负载,工作原理参见实施例6,该电路中的取样电阻Rs是用来对流过负载的电流进行取样并将输出电流转换为电压供第一反馈电路7和第二反馈电路8使用。
[0063]实施例9第一反馈电路
[0064]本发明的第一反馈电路7的原理图如图8所示,运放U6A的正电源端接电源VCC,负电源端接电源VEE,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33的一端和电阻R34的一端,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35的一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接电阻R36,电阻R3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3的另一端作为第一反馈电路7的一个输入端,记为端口M7_IN1,电阻R35的另一端作为第一反馈电路7的另一个输入端,记为端口 M7_IN2,运放U6A的输出端作为第一反馈电路7的输出端,记为端口M7_0UT,接输出控制电路5的端口 F_IN,还接显示驱动电路9中的输出显示驱动单元93的信号输入端。
[0065]该电路将末级输出电路6中的取样电阻Rs两端的电压放大40倍后送至输出控制电路5的反馈输入端,与输出控制电路5的控制输入端接收的控制电压进行比较,平衡时,两者电压相等,从而实现压控恒流的功能。
[0066]实施例10第二反馈电路
[0067]本发明的第二反馈电路8的原理图如图9所示,运放U7B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接电阻R37,反相输入端还接电阻R38的一端和电阻R39的一端,电阻R38的另一端接运放U7A的输出端,电阻R39的另一端接运放U7A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41的一端,电阻R41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7A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接电阻R40,运放U7A的正电源端接电源VCC,负电源端接电源VEE,运放U7B的同相输入端和运放U7A的同相输入端作为第二反馈电路8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记为端口 M8_IN1和端口 M8_IN2,运放U7B的输出端作为第二反馈电路8的输出端,记为端口 M8_0UT,接减法器电路2的端口 M2_IN2。
[0068]该电路将末级输出电路6中的取样电阻Rs两端的电压放大20倍后送至减法器电路2,与电流设置电路I提供的电压在减法器中进行求差。
[0069]实施例11显示驱动电路
[0070]本发明的显示驱动电路9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结构包括上限显示驱动单元91、下限显示驱动单元92和输出显示驱动单元93,上限显示驱动单元91的信号输入端、下限显示驱动单元92的信号输入端和输出显示驱动单元93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作为显示驱动电路9的三个输入端,记为端口 M9_IN1、端口 M9_IN2和端口 M9_IN3,依次分别接限流设置电路4的端口 M4_0UT2、端口 M4_0UT3和第一反馈电路7的端口 M7_0UT,上限显示驱动单元91、下限显示驱动单元92和输出显示驱动单元93的显示输出端分别作为显示驱动电路9的三个输出端,记为端口 UMIT_H_DIS、端口 UMIT_L_DIS和端口 CURRENT_DIS,依次分别接前面板10上的9针D形接口 1I的9脚、4脚和8脚。
[0071]显示驱动电路9中用到的3个显示驱动单元的结构相同,单个显示驱动单元的原理电路图如图10所示,电阻R44的一端作为信号输入端,记为端口 SIG_IN,电阻R44的另一端接运放U8A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8A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接电阻R45,运放U8A的正电源端接电源VCC,负电源端接电源VEE,输出端接电阻R46的一端,电阻R46的另一端接运放U8B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8B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47的一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接电阻R48,电阻R47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8B的输出端接电阻R49的一端,电阻R49的另一端接电位器W4的一端,电位器W4的另一端和滑线端共同接运放U9A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9A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接电阻R43,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2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9A的正电源端接电源VCC,负电源端接电源VEE,输出端作为显示输出端,记为端口 DIS_OUT。
[0072]3个显示驱动单元分别将上下限电流和输出电流转换成相同数值的电压,参通过前面板1上的9针D形接口 1I输出,可由电压表直接显示出相应的数值。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双向恒流源模块,结构有电流设置电路(I)、输出控制电路(5)、末级输出电路(6)和第一反馈电路(7);其特征在于,结构还有减法器电路(2)、PID电路(3)、限流设置电路(4)、第二反馈电路(8)、显示驱动电路(9)和前面板(10);电流设置电路(I)的输出端和第二反馈电路(8)的输出端分别与减法器电路(2)的两个输入端相连,减法器电路(2)的输出端接PID电路(3)的输入端,PID电路(3)的输出端接限流设置电路(4)的输入端,限流设置电路(4)的第一个输出端接输出控制电路(5)的控制输入端,第一反馈电路(7)的输出端接输出控制电路(5)的反馈输入端,输出控制电路(5)的输出端接末级输出电路(6)的输入端,末级输出电路(6)的取样电阻输出端同时接第一反馈电路(7)的输入端和第二反馈电路(8)的输入端,限流设置电路(4)的第二个输出端、第三个输出端和第一反馈电路(7)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驱动电路(9)的三个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前面板(10)的结构包括:9针D形接口(101)、上限调节(102)、下限调节(103)和输出调节(I 04);所述的9针D形接口(I OI)的I脚、5脚接地,6脚接电源VCC,2脚接电源VEE,7脚和3脚分别接末级输出电路6的端口⑶RRENT+和端口 CURRENT-,8脚、4脚、9脚分别接显示驱动电路9的端口 CURRENT_D IS、端口 L MI T_L_D IS、和端口 L MI T_H_D IS ;所述的上限调节(102)和下限调节(103)分别是限流设置电路(4)中的电位器W2和电位器W3的调节螺丝;输出调节104是电流设置电路(I)中的电位器Wl的调节螺丝; 所述的电流设置电路(I)的结构为:电阻Rl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稳压二极管Dl的阴极和电位器Wl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l的阳极接地,电阻R2的一端接电源VEE,另一端接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位器Wl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接地,电位器Wl的滑线端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运放UlA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lA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接运放UlA的输出端,运放Ul A的正电源端接电源VCC,负电源端接电源VEE,运放Ul A的输出端作为电流设置电路(I)的输出端,记为端口 Ml_OUT,接减法器电路(2)的端口 M2_IN1,所述的电位器Wl是3296封装的电位器,其调节螺丝位于前面板(10)上,是输出调节(104); 所述的减法器电路(2)的结构为:电阻R6的一端作为减法器电路(2)的一个输入端,记为端口 M2_IN2,运放UlB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运放UlB的输出端,电阻R7的一端作为减法器电路(2)的另一个输入端,记为端口M2_IN1,运放UlB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运放UlB的输出端作为减法器电路⑵的输出端,记为端口 M2_OUT,接PID电路⑶的端口 M3_IN; 所述的PID电路(3)的结构为:电阻RlO的一端、电阻Rl7的一端和电阻Rl4的一端接在一起,作为PID电路(3)的输入端,记为端口 M3_IN,运放U2A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lO的另一端和电阻Rll的一端,电阻Rll的另一端接运放U2A的输出端,电阻R1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运放U2A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2A的正电源端接电源VCC,负电源端接电源VEE,运放U2A的输出端接电阻R13的一端,运放U2B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电容Cl的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接运放U2B的输出端,电阻R15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运放U2B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2B的输出端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运放U3A的反相输入端接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阻R18的另一端接运放U3A的输出端,电阻R19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运放U3A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3A的正电源端接电源VCC,负电源端接电源VEE,运放U3A的输出端接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l 3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电阻R20的另一端共同接运放U3B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21的一端接运放U3B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运放U3B的输出端,电阻R22的一端接运放U3B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运放U3B的输出端作为PID电路(3)的输出端,记为端口 M3_0UT,接限流设置电路(4)的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