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6851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智能家居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及装置,该电路包括:家居环境检测单元、温湿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红外控制单元和包括多个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单元;控制单元的多个检测端分别与家居环境检测单元的数据端、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数据端连接;红外控制单元的数据端与控制单元的红外输出端连接,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兼容联网或控制目前市场各类家用电器设备,使控制中心能够根据主人的需要,控制各家居设备进行实时数据交换,能根据主人的当初设置实时提供设备状态、内部信息,以及何时启动、关机等功能。
【专利说明】
一种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依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城市智慧化为特征的新一轮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各创新要素聚集、智慧交融,催生新技术、产业、业态与商业模式,特别是物联网、泛在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发展,为“感知生活”的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其中随着最重要的智慧具体应用之一的物联网的发展,家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包括电视、冰箱、影碟机、音响、空调、机顶盒、投影仪等等,为人们的家居生活来来很多的便利。
[0003]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居设备标准不统一,且网络连接设备主要以路由器为中心,功能单一,无法对多种智能家居设备实现统一、有效地管理,导致在外工作的人无法及时了解到家中的老人、孩子、宠物的实时情况,更加无法监控空屋的财务、消防安全,无法进一步推进城市智慧化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对多种智能家居设备进行统筹兼容管理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与多个智能家居设备连接,所述电路包括:
[0006]检测家居环境中的PM2.5的数值,生成气体检测信号的家居环境检测单元;
[0007]检测家居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变化,生成温度检测信号、湿度检测信号的温湿度检测单元;
[0008]对所述气体检测信号、温度检测信号、湿度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后生成对应的智能家居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多个检测端分别与所述家居环境检测单元的数据端、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数据端连接;
[0009]将所述智能家居控制信号发送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红外控制单元,所述红外控制单元的数据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红外输出端连接;
[0010]将获取的所述气体检测信号、动态检测信号、所述温度检测信号、所述湿度检测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并将所述智能家居控制信号传输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或者将智能家居中的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家居环境检测单元、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以及所述智能家居设备无线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包括多个通信模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包括:
[0012]Zigbee模块,用于与具有Zigbee模块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Zigbee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所述Zigbee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
[0013]WIFI模块,用于作为路由与具有WiFi设备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所述WIFI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所述WIFI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蓝牙模块。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光纤接口。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以太网接口。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控制单元的数据端包括:复位引脚CRESET_B、数据引脚P101_02、数据引脚P101_03、数据引脚P103_03、数据引脚P10S_00/SPI_SCK、数据引脚P10S_03/SPI_SS_B、电阻R489的另一端、电阻R490的另一端;
[0018]所述控制单元的红外输出端包括:复位引脚、时钟引脚、片选引脚、输入/输出引脚、数据输入/输出引脚;
[0019]所述红外控制单元包括:
[0020]红外控制接头、红外控制芯片、时钟芯片、电阻R430、电阻R431、电阻R433、电阻R435、电阻R489、电阻R490、电容C447、电容C448及二极管Dl 2 ;
[0021]所述红外控制芯片有多个电源引脚VCC100/1、VCC102/3、VPP_FAST、SPI_VCC分别连接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红外控制芯片有多个接地引脚GND_01、GND_02、GND_03均接地;
[0022]所述红外控制接头的发射、接收引脚分别与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引脚P101_05、P101_06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多个数据引脚GBIN1/P100_01、P100_03、P103_05分别通过线端IR_RTX_PWD、线端IR_CD0NE、线端TX_RC与所述红外控制接头连接;
[0023]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VPP_2V5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2的阴极和所述电容C44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4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2的阳极连接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VCC_1V2与第一电源电压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配置状态输出引脚⑶ONE、复位引脚CRESET_B分别与所述电阻R430、所述电阻R43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30、所述电阻R43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配置状态输出引脚⑶ONE还通过线端IR_CD0NE与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端P103_01、P103_04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复位引脚CRESET_B通过线端IR_CRESET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时钟引脚GBIN5/P102_00通过所述电阻R433与所述时钟芯片的输出引脚OUT连接,所述时钟芯片的电源引脚VCC与第二电源电压连接,所述时钟芯片的电源引脚VCC还通过所述电容C448接地,所述时钟芯片的接地引脚GND接地,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引脚P102_02/CBSEL1、P102_01/CBSEL0通过线端SPI_MIS0与所述电阻R490的另一端连接;
[0024]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引脚P101_02、P101_03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时钟引脚、片选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数据引脚P103_00接地,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数据引脚P103_02连接第一电源电压VCC1,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数据引脚P103_03通过线端98260_GND_SW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引脚P10S_01/SPI_S1、P10S_02/SPI_S0分别与所述电阻R489、所述电阻R49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89、所述电阻R49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线端SPI_M0S1、线端SPI_MIS0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两数据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引脚P10S_00/SPI_SCK、P10S_03/SPI_SS_B分别通过线端SPI_CLK、线端SPI_CS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另两数据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数据引脚?103_03/3?1_33_8还通过所述电阻R435接地。
[0025]更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包括:
[0026]温湿度传感器、电阻Rl、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l;
[0027]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时钟引脚SCL、数据引脚SDA均为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的通信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三电源电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引脚VDD连接第三电源电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引脚VDD还通过所述电容Cl接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两存储引脚ADDRO、ADDRl分别通过所述电阻R7、所述电阻R5接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两存储引脚ADDR0、ADDR1还分别与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三电源电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接地引脚GND接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上拉引脚DRDYn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源电压。
[0028]更进一步地,所述Zigbee模块包括:
[0029]Zigbee通信芯片、晶振、天线、电阻R488、电阻R416、电阻R417、电阻R491、电阻R492、电容C406、电容C407、电容C463、电容C408、电容C409、电容C410、电容C411、电容C412、电容C413、电容C414、电容C415、电容C416、电容C417、电容C418、电感L13及电感L14;
[0030]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4引脚、5引脚分别与所述晶振的输入引脚XIN、输出引脚XOUT连接,所述晶振的输入引脚XIN、输出引脚XOUT分别通过所述电容C407、所述电容C406连接,所述晶振的输入引脚XIN、输出引脚XOUT之间通过所述电阻R488连接,所述晶振的接地引脚GND接地;
[0031]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6引脚、8引脚、35引脚、25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5、所述电容C16、所述电容C17、所述电容C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5、所述电容C16、所述电容C17、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10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416接地,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12引脚通过所述电感L14与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13引脚连接,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13引脚还与所述电容C40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08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感L1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46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6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1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3409接地,所述电感L13的另一端还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14引脚与所述电容C413和所述电容C4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13和所述电容C4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9引脚和30引脚连接,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9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410、所述电容C411、所述电容C4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10、所述电容C411、所述电容C4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9弓I脚还与所述电阻R41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17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源电压连接,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21引脚、39引脚、41引脚同时接地;
[0032]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22引脚、23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491、所述电阻R49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91、所述电阻R492的另一端分别为所述Zigbee模块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20引脚、24引脚、27引脚、28引脚、29引脚、31引脚、3引脚分别为所述Zigbee模块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的智能家居兼容控制装置。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兼容联网或控制目前市场各类家用电器设备,并对其实时进行数据交换,使控制中心能够,根据主人的需要,控制各家居设备进行实时数据交换,能根据主人的当初设置实时提供设备状态、内部信息,以及何时启动、关机等功能。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的结构图;
[003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中红外控制单元的实例电路结构图;
[003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中温湿度检测单元的实例电路结构图;
[003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中Zigbee通信单元的实例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兼容联网或控制目前市场各类家用电器设备,并对其实时进行数据交换,使控制中心能够,根据主人的需要,控制各家居设备进行实时数据交换,能根据主人的当初设置实时提供设备状态、内部信息,以及何时启动、关机等功能。
[004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4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系统中。
[0043]该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与多个智能家居设备连接,包括:
[0044]家居环境检测单元I,用于检测家居环境中的PM2.5的数值,生成气体检测信号;
[0045]温湿度检测单元3,用于检测家居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变化,生成温度检测信号、湿度检测信号;
[0046]控制单元4,用于对气体检测信号、温度检测信号、湿度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后生成对应的智能家居控制信号,控制单元4的多个检测端分别与家居环境检测单元I的数据端、温湿度检测单元3的数据端连接;
[0047]红外控制单元2,用于将所述智能家居控制信号发送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红外控制单元2的数据端与控制单元4的红外输出端连接;
[0048]无线通信单元5,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将获取的气体检测信号、动态检测信号、温度检测信号、湿度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4,并将智能家居控制信号传输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或者将智能家居中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4,以实现对智能家居的操控,无线通信单元5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4的数据输出端ZG_0UT连接,无线通信单元5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4的数据输入端ZG_IN连接,无线通信单元5与家居环境检测单元1、温湿度检测单元3、控制单元4以及智能家居设备无线连接。
[004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灯光系统、烟雾报警器、摄像头等。以智能空调和烟雾报警器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0050]家居环境检测单元I可以采用气体传感器实现,家居环境检测单元I将家居环境中的PM2.5的数值转换为气体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将气体检测信号与气体阈值比较,该气体阈值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并预先存储于控制单元4中,例如第一气体阈值和第二气体阈值(第一气体阈值小于第二气体阈值),当气体检测信号大于第一气体阈值时(当室内PM2.5的含量超出正常标准时),通过无线通信单元5将启动换气的智能家居控制信号发送给智能空调,使智能空调启动空气清新系统或换气操作,当气体检测信号大于第二气体阈值时,则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5将启动报警的智能家居控制信号发送给烟雾报警器,实现高浓度烟雾报警功能。
[0051]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通过监测智能冰箱传输过来的数据信息来启动网络购物功能,例如,智能冰箱内的物品都带电子标签,智能冰箱能依据电子标签掌控物品的状态与信息,并将冰箱内物品信息传给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通过冰箱内物品信息判断在每类物品小于设定值时,提交购物订单,并且可以将该购物订单通过以太网传给协议超市,超市依据订单送货上门,完成自动交易。
[005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该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并将环境光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通过环境光信号判断环境光线的明暗状况,从而通过Zigbee模块、WIFI模块或或蓝牙BT控制智能窗帘开合或关闭。
[00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通过红外控制单元2将智能家居控制信号传输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开关,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5控制智能家居设备,这取决于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连接方式。
[005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通信单元5可以包括多种通信协议,以便对各种不同通信标准的实现兼容管理。
[005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无线通信单元5包括:
[0056]Zigbee模块,用于与具有Zigbee模块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数据传输,Zigbee模块的输入端为无线通信单元5的输入端,Zigbee模块的输出端为无线通信单元5的输出端;
[0057]WIFI模块,用于作为路由与具有WiFi设备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无线通信,WIFI模块的输入端为无线通信单元5的输入端,WIFI模块的输出端为无线通信单元5的输出端。
[005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
[0059]蓝牙BT和/或以太网接口 RJ45,该蓝牙模块BT、以太网接口 RJ45均与控制单元4连接,可以将各种数据(包括气体检测信号、动态检测信号、温度检测信号、湿度检测信号以及智能家居控制信号)通过蓝牙或以太网传输到手机上,以便于在外工作的人能够及时了解到家中的老人、孩子、宠物的实时情况。
[006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
[0061]光纤接口,该光纤接口与控制单元4连接,可以将各种数据(包括气体检测信号、动态检测信号、温度检测信号、湿度检测信号以及智能家居控制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手机上,以便于在外工作的人能够及时了解到家中的老人、孩子、宠物的实时情况。
[00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通过多种无线通信方式同时对多个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兼容管理,并对其实时进行数据交换,使控制中心能够,根据主人的需要,控制各家居设备进行实时数据交换,能根据主人的当初设置实时提供设备状态、内部信息,以及何时启动、关机等功能。
[0063]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中红外控制单元的实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6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红外控制单元2包括:
[0065]红外控制接头21、红外控制芯片U50、时钟芯片U51、电阻R430、电阻R431、电阻R433、电阻R435、电阻R489、电阻R490、电容C447、电容C448及二极管Dl 2 ;
[0066]该红外控制芯片U50有多个电源引脚VCC100/1、VCC102/3、VPP_FAST、SPI_VCC分别连接第二电源电压VCC2(VCC2可以设置为3.3V),该红外控制芯片U50有多个接地引脚GND_
01、GND_02、GND_03 均接地;
[0067 ]红外控制接头21的发射、接收引脚分别与红外控制芯片U5 O的两数据引脚P1I _
05、P101_06连接,红外控制芯片U50的多个数据引脚GBIN1/P100_01、P100_03、P103_05分别通过线端IR_RTX_PWD、线端IR_CD0NE、线端TX_RC与红外控制接头21的控制引脚连接,由于红外控制接头21多被设置于远离电路板的产品表面,因此可以采用连接器将红外控制接头21与红外控制芯片U50的引脚之间进行连接;
[0068]红外控制芯片U50的电源引脚VPP_2V5同时与二极管D12的阴极和电容C447的一端连接,电容C447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2的阳极连接第二电源电压VCC2,红外控制芯片U50的电源引脚VCC_1V2与第一电源电压VCC1(VCC1可以设置为1.2V)连接,红外控制芯片U50的配置状态输出引脚⑶ONE、复位引脚CRESET_B分别与电阻R430、电阻R431的一端连接,电阻R430、电阻R43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源电压VCC2,红外控制芯片U50的配置状态输出引脚CDONE还通过线端IR_CD0NE与红外控制芯片U50的两数据端P103_01、P103_04连接,红外控制芯片U50的复位引脚CRESET_B通过线端IR_CRESET与控制单元4的复位引脚连接,红外控制芯片U50的时钟引脚GBIN5/P102_00通过电阻R433与时钟芯片U51的输出引脚OUT连接,时钟芯片U51的电源引脚VCC与第二电源电压VCC2连接,时钟芯片U51的电源引脚VCC还通过电容C448接地,时钟芯片U51的接地引脚GND接地,红外控制芯片U50的两数据引脚P102_02/CBSELl、P 102_01 /CBSELO通过线端SP I_MI SO与所述电阻R490的另一端连接;
[0069]红外控制芯片U50的两数据引脚P101_02、P101_03分别与控制单元4的时钟引脚、片选引脚连接,红外控制芯片U50的数据引脚P103_00接地,红外控制芯片U50的数据引脚P103_02连接第一电源电压VCC1,红外控制芯片U50的数据引脚P103_03通过线端98260_GND_SW与控制单元4的输入/输出引脚连接,
[0070]红外控制芯片U50的两数据引脚P10S_01/SPI_S1、P10S_02/SPI_S0分别与电阻R489、电阻R490的一端连接,电阻R489、电阻R49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线端SPI_M0S1、线端SPI_MIS0与控制单元4的两数据输入/输出引脚连接,红外控制芯片U50的两数据引脚P10S_00/SPI_SCK、P10S_03/SPI_SS_B分别通过线端SPI_CLK、线端SPI_CS与控制单元4的另两数据输入/输出引脚连接,红外控制芯片U50的数据引脚P10S_03/SPI_SS_B还通过电阻R435接地。
[0071]红外控制单元2的数据端包括:复位引脚CRESET_B、数据引脚P101_02、数据引脚P101_03、数据引脚 P103_03、数据引脚 P10S_00/SPI_SCK、数据引脚 P10S_03/SPI_SS_B、电阻R489的另一端、电阻R490的另一端。
[0072]控制单元4的红外输出端包括:复位引脚、时钟引脚、片选引脚、输入/输出引脚、数据输入/输出引脚。
[0073]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中温湿度检测单元的实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74]温湿度检测单元3包括:
[0075]温湿度传感器Ul、电阻Rl、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l;
[0076]温湿度传感器Ul的时钟引脚SCL、数据引脚SDA均为温湿度检测单元3的通信端分别与电阻Rl、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l、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三电源电压VCC3,温湿度传感器Ul的电源引脚VDD连接第三电源电压VCC3,温湿度传感器Ul的电源引脚VDD还通过电容Cl接地,温湿度传感器Ul的两存储引脚ADDRO、ADDR1分别通过电阻R7、电阻R5接地,温湿度传感器Ul的两存储引脚ADDRO、ADDR1还分别与电阻R6、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三电源电压VCC3,温湿度传感器Ul的接地弓I脚GND接地,温湿度传感器UI的电源上拉引脚DRDYn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源电压VCC3。
[0077]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中Zigbee通信单元的实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78]Zigbee 模块包括:
[0079]Zigbee通信芯片U48、晶振Y8、天线J8、电阻R488、电阻R416、电阻R417、电阻R491、电阻R492、电容C406、电容C407、电容C463、电容C408、电容C409、电容C410、电容C411、电容C412、电容C413、电容C414、电容C415、电容C416、电容C417、电容C418、电感L13及电感L14;
[0080]Zigbee通信芯片U48的4引脚、5引脚分别通过线端ZG_XTAL0UT、线端ZG_XTALIN与晶振Y8的输入引脚XIN、输出引脚XOUT连接,晶振Y8的输入引脚XIN、输出引脚XOUT分别通过电容C407、电容C406连接,晶振Y8的输入引脚XIN、输出引脚XOUT之间通过电阻R488连接,晶振Y8的接地引脚GND接地;
[0081 ] Zigbee通信芯片U48的6引脚、8引脚、35引脚、25引脚分别通过线端VB_BYN、线端VB_VCC、线端VB_DIG、线端VB_RAM与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的一端连接,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Zigbee通信芯片U48的10引脚通过电阻R416接地,Zigbee通信芯片U48的12引脚通过电感L14与Zigbee通信芯片U48的13引脚连接,Zigbee通信芯片U48的13引脚还与电容C408的一端连接,电容C408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感L13的一端和电容C463的一端连接,电容C463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3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409接地,电感L13的另一端还与天线J8连接,Zigbee通信芯片U48的14引脚通过线端VB_RF与电容C413和电容C414的一端连接,电容C413和电容C414的另一端接地,Zigbee通信芯片U48的9引脚和30引脚连接,Zigbee通信芯片U48的9引脚同时与电容C410、电容C411、电容C412的一端连接,电容C410、电容C411、电容C412的另一端接地,Zigbee通信芯片U48的9引脚还与电阻R417的一端连接,电阻R417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源电压VCC4连接,Zigbee通信芯片U48的21引脚、39引脚、41引脚同时接地;
[0082]Zigbee通信芯片U48的22引脚、23引脚分别与电阻R491、电阻R492的一端连接,电阻R491、电阻R492的另一端分别为Zigbee模块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与控制单元4的数据输入/出端连接,Zigbee通信芯片U48的20引脚、24引脚、27引脚、28引脚、29引脚、31引脚、3引脚分别为Zigbee模块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与控制单元4的数据输入/出端连接。
[0083]当然,在通信模块中数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也可以复用。
[008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Zigbee通信芯片U48的3引脚为复位引脚,20-24引脚、27-29引脚与控制单元4进行数据传输。
[008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Zigbee通信芯片Ul可以采用25MHz-30ppm CRY-D3225信号的芯片实现。
[008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的智能家居兼容控制装置。
[008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兼容联网或控制目前市场各类家用电器设备,并对其实时进行数据交换,使控制中心能够,根据主人的需要,控制各家居设备进行实时数据交换,能根据主人的当初设置实时提供设备状态、内部信息,以及何时启动、关机等功能。
[008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与多个智能家居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检测家居环境中的PM2.5的数值,生成气体检测信号的家居环境检测单元; 检测家居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变化,生成温度检测信号、湿度检测信号的温湿度检测单元; 对所述气体检测信号、温度检测信号、湿度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后生成对应的智能家居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多个检测端分别与所述家居环境检测单元的数据端、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的数据端连接; 将所述智能家居控制信号发送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的红外控制单元,所述红外控制单元的数据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红外输出端连接; 将获取的所述气体检测信号、动态检测信号、所述温度检测信号、所述湿度检测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并将所述智能家居控制信号传输给对应的智能家居设备,或者将智能家居中的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家居环境检测单元、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以及所述智能家居设备无线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包括多个通信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包括: Zigbee模块,用于与具有Zigbee模块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Zigbee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所述Zigbee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 WIFI模块,用于作为路由与具有WiFi设备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所述WIFI模块的输入端为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所述WIFI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蓝牙模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光纤接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以太网接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控制单元的数据端包括:复位引脚CRESET_B、数据引脚P101_02、数据引脚P101_03、数据引脚P103_03、数据引脚P10S_00/SPI_SCK、数据引脚P10S_03/SPI_SS_B、电阻R489的另一端、电阻R490的另一端; 所述控制单元的红外输出端包括:复位引脚、时钟引脚、片选引脚、输入/输出引脚、数据输入/输出引脚; 所述红外控制单元包括: 红外控制接头、红外控制芯片、时钟芯片、电阻R430、电阻R431、电阻R433、电阻R435、电阻R489、电阻R490、电容C447、电容C448及二极管Dl 2 ; 所述红外控制芯片有多个电源引脚VCC100/1、VCC102/3、VPP_FAST、SPI_VCC分别连接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红外控制芯片有多个接地引脚GND_01、GND_02、GND_03均接地; 所述红外控制接头的发射、接收引脚分别与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引脚P101_05、P101_06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多个数据引脚GBIN1/P100_01、P100_03、P103_05分别通过线端IR_RTX_PWD、线端IR_CDONE、线端TX_RC与所述红外控制接头连接; 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VPP_2V5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2的阴极和所述电容C44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4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2的阳极连接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VCC_ IV2与第一电源电压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配置状态输出引脚⑶ONE、复位引脚CRESET_B*别与所述电阻R430、所述电阻R43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30、所述电阻R43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源电压,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配置状态输出引脚CDONE还通过线端IR_CD0NE与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端P103_01、P103_04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复位引脚CRESET_B通过线端IR_CRESET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复位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时钟引脚GBIN5/P102_00通过所述电阻R433与所述时钟芯片的输出引脚OUT连接,所述时钟芯片的电源引脚VCC与第二电源电压连接,所述时钟芯片的电源引脚VCC还通过所述电容C448接地,所述时钟芯片的接地引脚GND接地,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引脚P102_02/CBSEL1、P102_01/CBSEL0通过线端SPI_MIS0与所述电阻R490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引脚P101_02、P101_03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时钟引脚、片选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数据引脚P103_00接地,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数据引脚P103_02连接第一电源电压VCC1,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数据引脚P103_03通过线端98260_GND_SW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引脚P10S_01 /SPI_S1、P10S_02/SPI_S0分别与所述电阻R489、所述电阻R49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89、所述电阻R49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线端SPI_M0S1、线端SPI_MIS0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两数据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两数据引脚P10S_00/SPI_SCK、P10S_03/SPI_SS_B分别通过线端SPI_CLK、线端SPI_CS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另两数据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控制芯片的数据引脚?103_03/3?1_33_8还通过所述电阻R435接地。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包括: 温湿度传感器、电阻Rl、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l;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时钟引脚SCL、数据引脚SDA均为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的通信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三电源电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引脚VDD连接第三电源电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引脚VDD还通过所述电容Cl接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两存储引脚ADDR0、ADDR1分别通过所述电阻R7、所述电阻R5接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两存储引脚ADDR0、ADDR1还分别与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三电源电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接地引脚GND接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上拉引脚DRDYn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源电压。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Zigbee模块包括: Zigbee通信芯片、晶振、天线、电阻R488、电阻R416、电阻R417、电阻R491、电阻R492、电容C406、电容C407、电容C463、电容C408、电容C409、电容C410、电容C411、电容C412、电容C413、电容C414、电容C415、电容C416、电容C417、电容C418、电感L13及电感L14; 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4引脚、5引脚分别与所述晶振的输入引脚XIN、输出引脚XOUT连接,所述晶振的输入引脚XIN、输出引脚XOUT分别通过所述电容C40 7、所述电容C40 6连接,所述晶振的输入引脚XIN、输出引脚XOUT之间通过所述电阻R488连接,所述晶振的接地引脚GND接地; 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6引脚、8引脚、35引脚、25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5、所述电容C16、所述电容C17、所述电容C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5、所述电容C16、所述电容C17、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10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416接地,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12引脚通过所述电感L14与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13引脚连接,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13引脚还与所述电容C40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08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感L1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46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6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1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容(3409接地,所述电感L13的另一端还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14引脚与所述电容C413和所述电容C4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13和所述电容C4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9引脚和30引脚连接,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9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410、所述电容C411、所述电容C4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10、所述电容C411、所述电容C4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9弓I脚还与所述电阻R41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17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源电压连接,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21引脚、39引脚、41引脚同时接地; 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22引脚、23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491、所述电阻R49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91、所述电阻R492的另一端分别为所述Zigbee模块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Zigbee通信芯片的20引脚、24引脚、27引脚、28引脚、29引脚、31引脚、3引脚分别为所述Z i gb e e模块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9.一种智能家居兼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家居兼容控制电路。
【文档编号】G05B19/418GK205450741SQ201521129975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发明人】龚志海, 汪林
【申请人】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